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科研立国,但是不能闭门造车

24-4-2016 12:00 AM| 发布者: 佳礼编辑 | 评论: 7|原作者: 陈日佳

摘要: 想要成为大国,想要成为先进国,首先必要的就是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从工业时代开始,直至美国在20年代初的崛起,都是……
想要成为大国,想要成为先进国,首先必要的就是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
 
从工业时代开始,直至美国在20年代初的崛起,都是与科学研究实力强大和上升有关。近十年来,中国也向西方国家看齐,把大量金钱和资源放在大学和企业的科研活动。‘国家重点实验室’或是‘省政府重点实验室’等等的科研中心在各个大学林立。此外,根据中国朋友告诉我,近年来,在中国所主办的大大小小科学研讨会/工作坊/科学会议等等,平均每年大概一千个项目左右。换句话说,在中国,平均每天都有三个科学会议在进行中。


 
在东南亚,投入科研经费最多的国家是新加坡。对于国小人少的新加坡来说,强大的科研能力具有战略意义。除了能够推动经济发展,还包括吸引外国人才和投资。部分技术还能还可转换军民两用。

图片来源:http://tianlitouzi.net/
 
从第九个马来西亚计划下,政府开始意识到科研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通过科学工艺部和教育部拨款推动科研。虽然目前已经稍有成绩,但是仍然需要加把劲,才能达到战略成效。
 
对于科研来说,金钱投资和科研效果并不能直线对比。重点是在于管理和人才发展。举个例子,国家汽车公司 —— 普腾在过去的十年总共从政府接受超过十亿令吉的特别科研拨款。可是成绩如何?大家心知肚明。而且,普腾公司在科研方面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闭门造车,并没有与国内或是国外的大学紧密合作。世界各国的主要汽车公司都与大学合作进行研发。汽车公司可以集中专注在整合技术和试验而大学专注在基础研究,避免资源分散。可是为何普腾的母公司宁愿自己设立没有科研能力的学院也不愿意和大学紧密合作呢?
 
另外,在公共服务局拮据窘境下,政府反而在加强国内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奖学金数量。这固然是可喜可贺,但是却仍有不足之处。
 
以博士生为例,除了突破性的研究工作,还必须要对该课题有深入的了解和其发展趋势。其中一个方法固然是阅读大量的学刊文章,但是这并不是最好的方法。
 
这是因为一份好的学刊文章的诞生其实一般上需要历时大概2年的时间。申请科研基金的时间不算的话,进行试验和分析结果大概是一年的时间,准备文章一般上也需要最少六个月时间(包括和导师讨论、编写、改正和根据学刊要求编辑),送到学刊进行同行审查(Peer review)和改正、修订需要至少四个月时间。不要忘记,很多时候论文在学刊被拒而转投其他学刊也同样花费最少三、四个月的时间。所以当我们阅读一份最新发表的学术论文时,它往往已经是最少两年前的构思和科研活动。我曾经看过一篇刊登在《科学》的文章,仅仅是在改正和修订阶段就已经与编辑‘纠缠’了一年多的时间,从文章送到学刊到最终发表,总共用了两年的时间。如果是在我国的科研人员,说不定已经为了达到大学要求的个人年度表现而掉头跑!



图片来源:http://img3.redocn.com/
 
很多时候,有经验的论文发表者还会刻意在某些关键实验技术上‘留一手’,所以即使是要模仿的话也需要一段时间。
 
所以,大学如果要培养一名出色的科研人员和博士生,必须要让投入更多资源,让科研人员和硕博士生多‘走出去’,出席有水准的国际会议,参加工作坊,甚至是资助更多的科研人员到外国顶级大学进行短期访问等等。
 
在出席国际会议时,与不同的人和企业代表谈话,不仅从中能知道科技发展趋向和刺激新思维,更重要的是能够摸出突破技术瓶颈的技术或是克服实验上面对的问题。参考别人的做法,再自己悟出其中的特点,才是做研究所应有的态度。
 
8

20

生气
9

惊讶
10

难过
8

好笑
9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64 人)

  • 好笑

    匿名

  • 难过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赞

    匿名

  • 赞

    匿名

  • 惊讶

    匿名

  • 好笑

    匿名

  • 好笑

    匿名

  • 好笑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ADVERTISEMENT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sgthml 24-4-2016 09:35 AM
科研資金是少但不是沒有,更大問題卻是沒有妥善管理,更甚者都不知道花在那些項目細節和成果。聞賢而不舉。

其實最最重要的是,從整個大局來說馬國整個mentality就不對勁,上至政府高官、中止大學管理、小至實驗室的嚴謹專研,根本沒有競爭力和上進心。做得還不錯的實驗室純屬少數,遑論真的有國際影響。別的不說,馬國大學一年發在IF兩位數的peer review雜誌有多少篇?有多少一稿多發、自我抄襲、舊瓶新裝、沒技術含金量的水文?這些風氣不是一兩日的事,解決不了其他的都是空談罷了。

馬國的AC和WFC等整體指數簡直不堪入目。自然雜誌2015的世界50強科研國連前50也擠不進,就連塞爾比亞(Serbia)還不如。僅2014-2015年馬國的WFC就下滑50多%。馬國科研的前景如何?兩個字:勘憂。

參考:
http://tinyurl.com/hbopvrm
http://tinyurl.com/gpq9bcq
引用 prince 24-4-2016 12:13 PM
我国的人才都被新加坡挖去了。马来西亚国阵政府要的只是支持它们贪污的废材,人才全部被扫地出门,才会导致马来西亚越来越烂!
引用 johannalee82 25-4-2016 02:09 AM
马来西亚科研最大的问题在于研究者的心态,和对于科研的责任感。
很多教授,讲师,研究人员都是为了发表文章而做研究,却忽略了科研背后的真正意义。
讲师为了升职,教授为了增加 H Index,研究生为了毕业而发表文章,却不曾真的坐下来想想,自己到底是为了什么而科研?
分享文章固然重要,但是也在于文章的质量,而不是数量。

我分享一下我自己的经历。

我曾经在大马参与过一个政府投资百万令吉的科研项目。
涉及4家大学和私人界工业的成员。
5年的项目,大家一年见一次面,除此之外完全没有交流,没有一起讨论。
大家各自做各自的,各自发表文章。。。几年过去了还是没有交集,各自做的项目根本无法结合起来,也完全没有一致的方向,一盘散沙,更别说项目本身的主题完全没有 novelty 可言。
后来我就觉悟了,他们本来就不是为了在科研做出什么贡献而参与这个项目的。
纯粹只是,政府给钱我就花,发表几篇文章,5年后大家拍拍屁股各自散  band.
给我的感觉大家就是来混日子的,根本没有共同目标。

现在我在欧洲的这家大学,整个氛围,整个对于科研的态度和责任感就完全不一样。
涉及多个不同领域,来自不同国家的成员的项目,大家固定每个星期 skype meeting一次。
就算是不同领域的成员,大家都很努力的去了解彼此做的研究,而且对于彼此的进度都了如指掌,也100%信任对方的 ...
一年后大家各自做的研究终于开始一片一片的结合起来,朝着我们的终极目标迈进一大步,还申请了专利。

所以说,对于科研,资金和政府策略固然重要,但是其实研究人员的责任感才是最基本最重要的。
不然的话,给你百万的项目又如何?
引用 englianhu 25-4-2016 03:15 PM
目前正在阅读此文章,该作者2005或者2006开始决定进行实验,然后就编写了高级数学程式... 第二年2007年开始测试,直到2008年真实数据,之后可能是需要时间给教授们鉴定真伪,然后直到2001年才发布正式博士论文,证实该论文中的模式在现实生活中是可行的...
https://englianhu.files.wordpress.com/2016/04/statistical-methodology-for-profitable-sports-gambling.pdf

以下这人物就厉害了,大学教师从1991年左右就开始研究体育统计学和赔率建模,当时有许许多多的研究就没有一个是在现实生活中可以行得通的实例,而他就开始参考荷兰Maher教授的EM模式。1993~1996开始收集报章上的赛事赔率数据输入到自己编写的系统中测试投注,在边测试边编写论文... 使用真实生活中获利的模式... 然后2001年和许多教授博士们一块儿研究MCMC模式比较准确性... (结果还是1996年的EM模式长期获利更准确),而2003开始开始辑写论文测试全球最大的合法上市博彩公司William Hill, Ladbrokes 和 Coral 三大企业的赔率和自个儿研究的EM模式匹配... 然后EM模式还是比最大的博彩公司们更精准和获利... 博彩行业中的索罗斯 ------ 马克.德逊。
https://englianhu.wordpress.com/sportsbook/boffins ...

一些有效的科研,往往前前后后使用了十年时间... 科研不怕慢只怕站。就像爱迪生研究灯泡,发现了两千多种不能发亮的方法,才为人类的夜晚中带来光明(蜡烛灯芯等一刮风就灭了,灯泡则可以使用到黎明都没问题)...
引用 tstsoundlight 9-5-2016 08:52 AM
一个教育政策就已失去很多人才,很多科學家不是一个个考試天才,記憶天才,語言天才!
引用 陈日佳 26-5-2016 12:37 AM
tstsoundlight: 一个教育政策就已失去很多人才,很多科學家不是一个个考試天才,記憶天才,語言天才!
偏偏我国的教育政策并不注重思考和创造力。
引用 johanson 15-8-2016 10:16 PM
sgthml: 科研資金是少但不是沒有,更大問題卻是沒有妥善管理,更甚者都不知道花在那些項目細節和成果。聞賢而不舉。  其實最最重要的是,從整個大局來說馬國整個mentalit ...
你第二段已经完全解释完这里研究面对的问题,大部分的心态都处在cari makan而已,这个很难看得到有进步和突破。

要改变现在的风气,也不是一朝一昔。再来,这里还有一些kampung professor,那种没有料只是在骗吃而已,他培养的下一代博士生,可想而知是非常弱的那种。

查看全部评论(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6-2024 10:03 AM , Processed in 0.048593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