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满足的生活
最近的日子算是过得不错,因为我竟然觉得时间过得很快! 有道:“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通常是心情好,才会有这种感觉;反之,就是度日如年了。 我时常差一点错口要说Alan & Janine是我的hosts,其实他们和我一样都是helpers。真正的host,是澳洲人Scott。他娶了个日本老婆,在Niseko这里有不少生意:住宿啦、餐厅啦、滑雪中心等等。虽然和他不熟,但他算是助我逃离“火坑”,然后安排我来大到Annupuri、跟Alan & Janine一起的关键人物。
Alan & Janine两人真的很不错。那天有不少fresh snow,是很好的滑雪时刻。弄完客人的早餐,他们就打算出去玩个一小时。我以为他们会交代了,然后就去玩、把剩下的事情都留给我做(反正我那么高效,一定可以完成的)。其实这种想法也不难理解,就好像如果我们家里请了一个女佣,也会“很自然地”把东西留给她做,或者把自己不想做的都推给她。 只是没想到,他们并没如此残忍对我。平时客人吃完早餐,我就负责洗碗碟(也不是他们安排的,是我看到应该洗所以就洗),Janine会负责把桌上的东西收好和抹桌子、抹灶头。那天,在出去之前,他们也尽量把可以做得都先做。当我看到Alan主动把那一大叠的碗碟拿去洗时,我还真的有一点错愕。 上天对我还不错。让我遇到一个澳洲脏鬼之后,再遇到一对勤奋干净懂得尊重人的英国夫妻。 我在这里的日子,真的过得很不错,和客人之间也好像一家人那样。那天我们一起出去具知安(Kutchan)shopping,家里没人,也不必锁。就算是人家送牛奶、食物还是干净床铺过来,没人在家也一样可以交收成功(把应该放下的留下,把应该拿走的带走)。喜欢这类的放心和安全,不必像在大马,离开客厅一下到厨房都要把确保门有锁(外人就算可以看到客厅,也进不来家里)。 至于房间,大家也都很少说锁门的,所以我也是,基本上进进出出我都没锁。防备心放下了,有天晚上竟然忘了锁门就关灯睡。半夜三点多,突然有人站在我的床边,吓到我一跳。我并没像做戏那样大喊大闹,虽然当时看不清那个人的摸样,但还是可以很头脑清醒地告诉他“你进错房间了”。说了几次,他才惊觉,然后说“I'm very very very sorry”。我还记得他总共说了三次very!他离开之后,我检查一下房门,他出去时没关好,所以我就把门关好顺便锁上,再继续会周公。
后来我有问那个“我怀疑是他”的男生,他是否是那个进错房的人。他也很坦诚承认,说那是一个错误不是故意的,并再次道歉。其实我也没想怎样,只是想看看自己“感觉到和怀疑是他”的人,有没错而已。不晓得是否可以说西方人比较有礼貌。每早serve他们早餐,吃完后都会说谢谢,有时还称赞说早餐真好吃。虽然是简单一句,不过听了就是会有爽的感觉。如果不小心做错了什么(比如说弄倒咖啡、垃圾丢错地方等等),他们都会说sorry,不会假假装懵懂。早餐时间是0730-0830,那些迟起身的,也不会来问是否还有东西吃,反而会把自己的食物拿出来吃。通常都是我们主动offer,反正食物有剩,不吃掉也是浪费。 庆幸不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驾车 Niseko(二世古)这一带确实像个小澳洲。昨天有个从美国Colorado、从没去过Oceania国家(澳洲、纽西兰)的男生说,那天他去酒吧,里头绝大多数是澳洲人,他突然觉得:这里到底是日本还是澳洲啊? 有时回想自己的经历,也会觉得好笑。在夏威夷时,跟日本人一起住。来到日本,却和一堆西方人住在一起。原本想说趁打工换宿的日子学习日文,现在,我想继续学习更多的英文就算了吧! 前两天买了18/3/2014去东京的机票。虽然还没真正找到一个打工换宿的地方(那人还在考虑,因为他想我早点去,我又不想太早过去),但我还是抱着十分乐观的心态,时候到了,就会找到适合的。最近有尝试看看在离开日本前,是否还可以去哪些地方走走,但日本的交通费贵是众所周知的。日本当局其实也有为游客准备了不错的优惠票,那种价钱是本地人“恨不得可以享有”的。只是那些连续几天可以走尽哪里哪里的票,似乎又不太适合我这种慢速度的人。速度不快一点,优惠票也就不存在“优惠”的价值了,分分钟慢速度观光的散票更便宜。关于这一点,还没想好该怎么取舍。 也在斟酌,我一直想要尝试的“日本搭车旅行”,是否应该出现了?有时又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这里的交通那么方便,是可以搭火车到的,怎么还要脸皮厚厚去搭顺风车?而且我上了车绝大多数又跟含蓄的当地人沟通不到。 在北海道这里至今总共待了20多天(今天是第23天),从一开始的十分折腾,到了今天的逍遥自在。虽然身边鲜少日本人,但还是学到和见识到了很日式的东西,及学习怎么在大雪寒冷的地方生活(以前住澳洲几年,都没经历过雪,而且连围巾都没必要用到)。或许有的人会觉得学习这种东西很无聊,但我却觉得很不错。讲真,我真的没有太喜欢说去个12天京坂奈旅游,然后就跟人家说自己很懂日本。之前分享过的垃圾分类,类似这样的东西,就是日本人生活中每天要做,但游客或许没机会经历到的东西。我要体验的就是这样的无聊小细节。 所以那天我突然想起,多年前在纽西兰遇到一个女生,她很笃定地说:我来这里(纽西兰)不是为了赚钱,我是来体验生活的。我想所谓的“体验”,就是“身体力行、亲身经验”某地方的人民,是如何过他们的生活的,而不是,一直跑景点、吃好吃的东西、在著名地标拍“到此一游”照,就算是真正认识了一个地方。所谓的生活,也不是每天玩每天吃好料那么美好而已,是包括说怎么处理不要的垃圾厨余、怎么处理过多的积雪、怎么不靠餐厅和便当搞定三餐、怎么让雪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你可以get fun from it的东西等等。 我想这就是我选择打工换宿的原因吧!生活中,除了美好的东西,还有许多烦人的东西得处理。而且,一直都只看到美好的东西,也是会腻的,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