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知道为什么我来日本
不知不觉已经来Annupuri六天了。星期一来的,今天已经是星期六。 其实我一星期可以放假一天,刚才Janine跟我说,明天可以放假,我却说,“没问题,我可以帮忙,反正我也没地方去。改天若我真的要放假,我再跟你说要放假。”不懂啦,只会觉得怪怪的,难道他们两人在忙,我却在睡觉或摇脚?要就大家一起忙、大家一起休息,那不是更好吗?
以我的速度,每天都是可以在大约11点多久把全部东西干完,但工作多年,我知道有时是要“不必那么快”,或者就算快也不要快得太明显、让人知道你很高效,不然改天可能就会没好日子过。在这里,感觉有时很奇怪,虽然是在日本,但身边的都是西方人。身为在这间屋子里头的唯一一个亚洲人,他们难免会以为我是日本人,在要道谢时跟我说arigato。 这几天在干活儿时时常会想很多有的没的。现在身边都是西方人,虽然我“身份卑微”,但他们还是会对我恭恭敬敬,适时都会说谢谢、打招呼、当我是朋友。中午之后的时光,我和其他住客一样,在客厅上网,享受好时光,不会像大马那些可怜的女佣那样,做完了主人家,还要去主人家人或朋友那里帮忙,一天忙到晚。有时我会想,如果现在是在典型的亚洲国家,那些爸爸妈妈不懂会不会指着我跟他们的孩子说:“你要好好念书,不然以后就好像她(指着我)那样,要做粗工。”而事实上,我是一个学历高又成绩好的人呀!(好讽刺,哈哈) 其实这种经验已经不是第一次。2009年也曾经在澳洲帮朋友顾店,每天工作时间很长,而工资却不多。那时我也没有想赚大钱,只是志在帮朋友,顺便停一停想一想,过一些可以慢慢思考、想不到答案也不需要逼自己快点找到答案的生活。我是一个比较会算而且很喜欢讲求经济效益的人,所以我是那种喜欢“用最少的时间赚最多钱”(instead of花很多时间然后赚一点点)的人。每次干着类似的活儿时,我会开始珍惜起平时正职时的那些“舒适”。上班有Flexi hour,坐在电脑前想一想、打打键盘、开开会就过了一天,钱似乎很容易赚的样子。就算是有时碰上挑战和难题,也都是我不介意面对的,因为我往往都可以把它们解决,然后更上一层楼。 所以,在这里干着活儿时(老实说,对我来说是没什么挑战性,都是家务类工作),有时我也会问自己,来日本这样耗时间,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时很想计划之后再去那里,但看看一下就无疾而终,可见我真的没有很大兴趣游遍日本,纵然我有朋友在福冈、广岛这些地方。那天(2月12号),我突然开始问自己,这一次来日本,到底是为了什么? “这次来日本,去了关西又来二世古,最后一站是大家口中“很闷”的东京。飞来飞去搞了一大堆,最后才有勇气去东京,为什么要为自己铺了一条那么长的一条路?或许我就是习惯了自己拿来贱,而且喜欢强迫自己去面对自己害怕面对的状况(说我有自虐倾向真的一点都没错)。” 昨天(2月14号),下午和之前在网上认识的一个女生聊天,突然找到了答案。很好笑吧,但事实就是这样。我们在很奇怪的情况下认识。她因为看了我印度的“在路上”篇章,给我发信息,告诉我她即将去印度和法国人男友一起旅游的隐忧。我们聊了之后她就出发了。没想到她回来后还来跟我“报告”,我还鼓励她写游记,她也真的因为我这么一说就去开了个背包客栈的帐号然后开始写。她的人说话很直,有那句说那句,而且最重要的是,在某种情况下,我是“当事人”,而她则是“过来人”,可以跟我分享她的经历,而我也很想知道她的心路历程。至于那些是什么,就恕我不能在这里详述。我相信老天让我认识到她,一定有特别的理由。说到底,我某程度上还是一个相信宿命的人。
我知道了这一次我来日本是为了什么。
其实我要达成的心愿,已经在去年的屠妖节那天写出来了。只是偶尔想回,会担心自己失败,但研究也有指出,很多我们担心的东西都不会发生,哈哈。 “我只是想知道那一刻自己是什么感觉。”就那么简单,基本上一句就可以说完。一直以来,我都不喜欢从别人身上期待什么,但至少我要可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感觉。知道和面对之后,有没有fail the mission是另一回事。成功的话,就快乐离开;不成功的话,还是要离开,但会给自己更长的时间。总之,不管怎样,坚持了那么久,我不会让自己“衰收尾”。 以前有个老友调侃过我。她说,我这个人要做什么事,都会有富丽堂皇的理由,包括会颠覆了自己之前说过的话。就好像我之前斩钉截铁地说念完学士就不再升学,但却继续了,因为要申请澳洲PR。那次之后,朋友们去中国去英国去台湾升学,我也说,我喜欢工作多过念书,肯定不会像她们那样,但最后还是去了一趟夏威夷念书。第一次去了中国之后,我说以后永远不再去,最后我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我是一个很厉害自打嘴巴的人。 这一次,我的富丽堂皇的理由就是要等看日本的樱花。其实樱花台湾也有、冲绳也有、泰国也有,何必要来冰天雪地的地方、跟猫一起住,在日本这里吊命两个多月,就是为了樱花? Anyway,昨天的“进展”也算是小小的进步,所以也有小小的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