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在为病人作肠镜(colonoscopy)发现肠癌(colon cancer)时,我就在想:“真可惜。为什么他/她没有做过肠癌筛查-肠镜检查,而是等到有明显不适症状了才来找医生?” 如果他早做肠镜并即时发现肠息肉(intestinal polyp)-肠癌的癌前病变,然后获得摘除,他可能就不会像现在这样发展成肠癌了。
根据GLOBOCAN 2018,肠癌是所有癌症当中第四常见的肿瘤。纽西兰及澳洲都是以往肠癌高发病率国家。原来的低发区如匈牙利、波兰及日本等国近年的肠癌发病率不断攀升。女性发病比例增加和发病部位右移也是近年肠癌流行的趋势。 肠癌是马来西亚第二大最常见的癌症。根据我国国家肠癌病人登记库(The National Cancer Patient Registry-Colorectal Cancer(NCPR-CC),从2008年至2013年,共有 4,501 肠癌案例,肠癌发生率为每100,000人当中有21.3个案例,以华人最多。KL Goh et al(2005)及后来很多的国内研究都发现我国的肠癌多发生在大肠左侧,并以年老者,男性居多;病人多数迟诊断,迟治疗。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病人误以为排便时出血只是因为痔疮(hemorrhoid)出血,而到药房自行配药,结果等到几个月或几年后出现严重症状了才去医院,检查后才发现已经是肠癌中晚期了。 其实肠癌早期可没有明显症状,后期可有便秘、便血、腹疼、消瘦、贫血症状如容易疲劳、头晕,甚至肿瘤阻塞引起的症状。 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最近更新的肠癌筛查指南建议,成年人在45岁起就应当接受肠癌风险筛查(之前版本建议年龄为50岁),每年作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并每10年作一次肠镜。如果粪便隐血试验呈阳性结果,应跟进做进一步肠镜检查。 许多研究显示筛查可以有效地降低肠癌的发生,继而减少肠癌的死亡率。高风险人群如有肠癌家族史,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患者等人更需要提早筛查。 谈起作肠镜,很多人都会问“疼吗”,“有风险吗”?这种担心很正常但也无须过虑。肠镜的并发症(complication)虽然无法避免,但却比较少见。严重的并发症主要是出血(bleeding)和穿孔(perforation) ,发生率为 0.1-0.3%,一些诊疗如肠镜下息肉切除(polypectomy)并发症发生率可升高到 1-3 %。 胃肠消化内科医生会根据病人的需要提供静脉注射麻醉(sedation),让病人在舒适并无疼下进行肠镜检查。事实上,我好多病人还喜欢在做肠镜时,边看显示器边听我讲解镜下肠组织的状态呢。目前肠镜下治疗已发展到可镜下切除早期肿瘤,如内镜粘膜切除术(EMR)及黏膜下剥离术(ESD)。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