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19|回复: 8

1125 大队低步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6-11-2012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当看到大队来到最后的一个集中点时,眼角的泪不禁悄然流下。。。。。
他们从250公里外的关丹来到这里,以脚力替代车轮,不辞劳苦,十多天的路程,日晒雨淋,继续前进。。。。
是什么令他们抱着如此的决心完成这遥遥的路程?
是什么令他们必须要以千里苦行来控诉人民之意愿?
是什么令他们无怨无悔的承担起责任与使命为民请命?
是什么令他们不畏强权继续斗争?
是什么持续的在他们心里燃烧,如此坚定,不轻言放弃?

。。。。望上灰沉的天空,我看到了。。。。

我看到了人类生存的目的,所谓的真善美!
他们简单的理由,只为了保护美丽的家园不被污染和伤害,只为了生命不会被污染的后果下被逮夺和折磨。只为了留给后代和以后的人类一个可居住的环境。。。。人心本该如此。。。可惜,我们看到的另一部份人类,他们无视与妄顾一切,他们强词夺理,颠倒是非,漠视民意,妄顾生命,他们的人性何在?

只向我们仁爱的英雄们致敬!

评分

参与人数 2人气 +6 收起 理由
BBJ + 5
moonfeel + 1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11-2012 12: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文:张丹枫
图:文林

…… 華社在1967年倡議創辦獨立大學, 以完整母語教育體系, 馬華一開始就強烈反對,陳修信甚至抨擊“獨大具有政治目的” ,指責獨大創辦人企圖趁大選來臨時打擊馬華。

因此,學者從批判的角度評說“ 陳修信所領導的馬華選擇了與廣大的華社群眾對抗,也可說不能,也不願代表華社的意願行事。”

事實上,陳修信的權位絕非源自華社的支持。
他一生官運亨通,主要是依靠東姑阿都拉曼的賞識和提拔。

陈修信先是擔任工商部長,再擢升為財政部長,他始終不忘東姑阿都拉曼的知遇之恩。而信賴東姑阿都拉曼也使他信賴巫統,也意味他對巫統的信賴是建立在對東姑阿都拉曼的信賴上面。

他曾不只一次承諾馬華願與巫統共進退,並警告說“任何對巫統的攻擊,就是對馬華的攻擊”!

至此,陈修信领导的马华,已经彻底和华社分道扬镳。

之前我就说过,由于林连玉领导董教总极力反对1961年教育法令,他成为了政府对华社杀鸡儆猴的开刀对象。

当时陈修信全力支持1961年教育法令,支持政府将所有华文中学改制为国民型华文中学;完全与董教总和华社唱反调。

陈修信也知道,林连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是华文教育的精神领袖;政府若要成功摧毁华文教育堡垒,首先就必须除去林连玉这个人!
联盟政府采纳了陈修信的建议,开始针对林连玉设计了一连串打压阴谋。

1960年11月,在全国华文中学董教代表会议上,林连玉重申,“我们争取的虽然是华文教育的地位,但是我 们主张各民族平等却是关怀到国家的前途。我们愿意看到这个新兴的祖国民族间和衷 合作,共同建设,不愿看到互相凌迫引起争论,种下未来的祸根。我们才是真正的爱国者。”

1961年3月,他在教总工作委员会议上指出:“华文中学是华人文化的堡垒,津贴金可以被剥夺, 独立中学不能不办。”
1961年8月,在教总理事扩大会议上,林连玉公开陈述;当年曾争取到拉萨答应不把“最后目标”列入教育法令中。

1961年8月,内政部忽然通知将要褫夺他的公民权。理由是:

●故意歪曲与颠倒政府的教育政策,有计划的激动对最高元首及联合邦政府的不满;

●动机含有极端种族性质,以促成各民族间的恶感与仇视,可能造成动乱。

他被迫展开一场历时三年的法律斗争。

1961年8月22日,林连玉被教育部长取消教师注册。

1961年8月24日,林连玉所有的著作,被内政部宣布为禁书。

林连玉被剥夺公民权事件曝光后,轰动了全国上下,许多团体纷纷呼吁政府收回成命不果。马来西亚联盟政府首相东姑阿都拉曼,在陈修信誓死支持对付华社,决心摧毁董教总的情形之下铁了心,绝不收回递夺林连玉公民权的决定。

林连玉在林碧颜律师的协助下,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法律斗争,官司从吉隆坡打到伦敦,再从伦敦打回吉隆坡,最终还是无法扭转局面。
1964年10 月,政府正式公布褫夺林连玉的公民权。

当时很多有影响力的人,包括友族政治人物为林连玉义务奔走,要求政府收回成命。许多华社领袖要求马华介入,利用政治影响力恢复林连玉的公民权;但是陈修信坚持拒绝。

为什么马华不愿施加援手?

原因很简单:因为建议东姑递夺林连玉公民权,要将林连玉逼上绝路的,就是陈修信!

因此,陈修信岂能为林连玉出头?

但是也因为这样,造成了华社民心向背,从此整个华社,尤其是华文教育界,对马华心灰意冷,超过半数的华裔从此不再支持马华。
对于丧失马来西亚公民权的后果,林连玉仍坚定的表示:“为华教牺牲,永不后悔!”

林连玉先生将其一生奉献给华文教育和华人社会,最后是两袖清风。

当他被迫离开教育岗位后,生活陷入困境,但他仍然处之泰然,置生死于度外,充分体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气度。

此后20年,他再不能参与华教工作,但仍继续关心时事。

1979年,林老双眼患眼疾,严重影响视力,屡医无效,从此开始他足不出户的生活。

1980年12月25日,他受邀出席教总庆祝成立29周年暨庆贺林老80大寿联欢宴会,受到热烈欢迎。发表演说 指出,他已经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真正做到“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了。

1984年1月30日,就前教育部华文组视学官钟敏璋女士的一篇有关赞扬他与沈慕羽的文章,著文指 出:“马来西亚到今日还有华校继续存在,不要忘记华校教总的功劳。”

1985年11月, 因为东姑的一篇文章有歪曲史实、污蔑教总之嫌,林连玉特为文驳斥指出:“争取民 族的权益是神圣的任务,我们永远不会屈服的。即使不幸遇到滥用权力者辣手摧 残,仍然昂起头来,顶天立地,威武不屈地奋斗到底!”

1985年12月18日,为马来西亚华文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林连玉病逝,享年84岁。

林连玉的逝世,震撼马来西亚华人社会,亦遗留无限的哀痛与怅然。

林连玉毕生致力于国家的团结、民族的平等;他将一生中最宝贵的岁月奉献给华文教育。他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奋斗精神,是马来西亚华族世世代代的风范,大家于是尊称他为 -- “族魂”。

当年,林连玉的灵柩停放在雪兰莪中华大会堂,打破中华大会堂成立六十年以来的惯例;也从来没有一位大马华裔伟人如他,能引发数万人前来瞻仰其遗容,并造成万人空巷的陪送出殡场面。

1985年12月21日,灵柩在万人陪送下,从雪兰莪中华大会堂出发,环绕吉隆坡市区游行5公里。 在旧飞机场路福建义山入土为安。

林连玉以《族魂》的崇高形象走完他的人生,成为大马华教界永远的典范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11-2012 12: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运毒交警开路。。。
反毒警察封路。。。


天理何在!!!!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3 收起 理由
iGame + 3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7-11-2012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苦行大队未抵步前,大家都清楚纳吉是不会前去会见他们的,国阵政府也没有意愿关闭稀土厂。

但黄德先生明知不可为而为的精神,感动了途经各大城小镇和无数关心他们和爱护环境的人们,这是用个人的双脚去冲击国阵的霸权,一步一脚印,走着走着,跟随的人也越来越多。

这绝对是一种精神感召,也让反稀土的课题保温和持续发酵。

黄德先生无权无势,但他坐言起行,和坚持到底的决心,却有着一股强大的力量来对抗腐败政权。我们每个公民都不能小觑自己,无数的蚂蚁汇聚起来,连大象都要害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12 08:4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rry_soh 发表于 27-11-2012 08:40 AM
苦行大队未抵步前,大家都清楚纳吉是不会前去会见他们的,国阵政府也没有意愿关闭稀土厂。

但黄德先生明 ...

我绝对赞成你说的精神感召力量能够唤起更多人的醒觉和支持的说法。他们的确令我非常感动!

对于一个诚信破产的政府,我们还可以期望他们些什么?

他们不单是不听取民意,不尊重人民的心声,还‘下衰’到连独立广场也封起来?等队伍都离开后,才又马上开起来?

我只能用邱光耀说的‘PKXXX' 来形容他们。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形容词比这更贴切,更适合他们这等行为。以为这地方是他爷爷,奶奶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12 09: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6大顺 发表于 26-11-2012 12:06 PM
运毒交警开路。。。
反毒警察封路。。。

因为这里的天空都被他们的手遮盖起来了!

所以他们不介意全世界都知道他们很怕’干净‘。

唯独不怕肮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27-11-2012 09:45 PM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原來"政治化"從陳修信時已經是賣華的口頭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7-11-2012 10:0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66大顺 发表于 26-11-2012 12:00 PM
.

文:张丹枫

陈修信根本就是利用马华政党领袖的这个便利来打压华社,可怜愚蠢的华人还以为他会真心为华社办事。以至这个政党55年以来打着代表华社的口号,事实却是在干着出卖华社的勾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1-2012 10: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haute3 发表于 27-11-2012 09:45 PM
原來"政治化"從陳修信時已經是賣華的口頭禪。

原来他就是卖华的开山鼻祖人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6-2024 11:15 AM , Processed in 0.241837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