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18|回复: 1

《万历十五年》-感想 从历史了解国家的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4-6-2010 08:5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明朝政治制度的设定及其运作打从朱元璋开始一路整3
00年,少许有变动且改革也不彻底,最壮观的一次可谓张
居正实施一条鞭法。他的制度锁死了一切发展,让他的政治
制度长期存在停滞的国度

2)文官们关注的到底是国事??还是皇帝的私人生活??
所谓道德治国,皇帝一人的举止品德也被牵涉进国家大事中
,如果你翻阅明史不难发现,那些喜好功名的明臣大多死柬
上奏都是为了约束皇帝的私人生活,除了部分海瑞、于谦、
张居正、杨士奇等贤臣能提出关及国家利益上的大事及关注
,绝多大臣管的在乎的都是皇帝的私人生活,皇帝的行动和
权利自然而然被大家意识到“文官集团要你点头就点头,要
你摇头就摇头”的观点。

3)皇帝与大臣的斗争并不仅仅是一种互相依赖和权争的关
系,而是司法机关的发展问题。皇帝的高度集权让司法机构
即使到达了明代内阁制度发展最鼎盛时期也没有获得独立的
发展,以至后来导致万历期间出现长期的司法危机,行政真
空的情况。

皇帝并非只是橡皮图章,所谓的首辅与司礼监,最后都必须
通过皇帝的批准,他是最高的裁判者,任何文官宦官都不得
不能经过他的审视和调查,凡公文奏书未经皇帝批准,一律
无法下达生效,皇权的绝对是得到保证的,即使皇帝只有小
孩,也必须经过他的批准,只有在万历初期间,跷幸的让张
居正取得大臣独裁的政权,当然事出皆有特殊之因。

大臣喜欢管他们的私人生活,最后裁判权绝非掌握在大臣手
中,大臣最大的努力只能做到的施加压力,并不能改变什么
,以至让明朝许多建设性的改革无法得到完整彻底。就比如
一些小财政措施,只能在部分地方逐渐改革,而且改革时间
50,60年之长才完成,《万历十五年》戚继光,明朝的
兵府制度能更详细了解。

另提明武宗之所以有其敢做敢为,皆因他的成长和私人生活
极少受到文官的影响和干涉,所以他敢叛逆。

无疑可置,明朝是内阁制度是先进的,明国是世界第一个启
用内阁制度的国家,而且其制度比当时英国君主立宪制完善
,我也没有否认这一点,我要针对的是“皇权的绝对权利”
,也就是文中所说的“最后裁断”最高的“司法权”,论文
曰中国司法无法独立运作,而非仅明一朝,数千历代皆如此
也,他忽略了一点,明朝是皇权达到高峰时期,厂卫制度和
廷杖让明国皇权超越前所未有。保障了皇权无限的膨胀。

内阁制度的设立和发展没有突皇权所带来的瓶颈,因而常常
造成大臣遭殃,再来事实不是每个官员都是为了紧系国家大
事或国家利益而来的,许多是为了出风头,常常上书骗取廷
杖的教训,明朝大臣不是想象的那么有素质。

相权大,不过可以比内阁制度更有效的约制皇权在司法上的
独立,除了万历前10年做到外乎,明国内阁制度似乎达不
到非常有效的制约以正德、嘉靖为列,全部都被捉去打屁股
。这种政治制度所带来的弊端,激化君臣关系间的矛盾,常
常引发君臣内斗,臣子不在以股东和伙伴的身份共治天下,
形成了一套主仆关系,皇帝的昏庸造成内耗。

仁、宣、孝不庸不懒,能和大臣磋商,自然促进国家的进步
,正德、嘉靖、万历、崇祯,他们的昏庸、懒惰无不造成国
家内患的酝酿和衰亡。

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
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司法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
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

4)军队来源为世袭的军户,由每户派一人为正丁至卫所当
兵,军人在卫所中轮流戊守以及屯田,屯田所得以供给军队
及将官等所需。其目标在养兵而不耗国家财力,但明宣宗以
后渐无法维持,军人生活水准及社会地位日渐低下,逃兵也
逐渐增加,军备因此逐渐废驰。... See more
在明朝后期逐渐担负起维持明朝有效统治的作战部队,如是
戚继光的召募以浙江人为主戚家军,李如松的私人部队辽东
铁骑,及袁崇焕所召募以辽东人为主的关宁军。

《利玛窦中国札记》转贴,当代人写当代情况:

这个国家大概没有别的阶层的人民比士兵更堕落和懒惰的了
。军队的每个人必定过的是一种悲惨的生活,因为应召入 伍并非出自爱国心,又不是出自对皇上的忠诚,也不是出自
任何想获得声名荣誉的愿望,而仅仅是作为臣民不得不为雇
主劳作而已。军队中大部分人是皇上的奴隶, 他们服奴役,有的是因为自己犯过罪,有的则为其祖先赎罪
。当他们不从事军事活动时,他们就被派去干最低贱的活计
,例如抬轿,饲养驮畜以及其他这类的奴婢行 业。只有高级军官和军事长官才在军队范围内有一定威权。
供给军队的武器事实上是不能用的,既不能对敌进攻,甚至
不能自卫。除了真正打仗时外,他们都只携带 假武器。我们已经描述过,无论是官是兵,也不论官阶和地
位,都像小学生一样受到大臣鞭打,这实在荒唐可笑。

并非军功制的问题,为什么戚继光、李如松、袁崇焕,又会
如此有战斗能力???

更可笑的是对付倭寇,几万明军在半年内也攻不下几千人倭
寇,而且需要用11对1的阵形方式才能毫无损伤的对付倭
寇,如果没有阵形可能赢一次战要赔上几百人的比例。

“本朝的军人长期处于文官的压制之下,即使是一位卓越的
高级将领也无法展布其统筹全局的能力。他们的部属在各自
的防区内同时接受知府、知县等地方官的指挥,而且不让他
们经手供应给养。于是这些武将们唯一所能做到的事就是带
领士兵亲身参与战斗。”(引用《万历十五年-第六章,继
戚光--孤独的领将》

继戚光有天才的军事天赋,不只是在对付倭寇,像张居正采
用她建议敌退蒙古人的战略,在他长期的战斗,已经看穿明
朝军事制度的迂腐和弊端,所幸的他得到掌权者张居正的赏
识,但是军人不受重用,所以军人一直都无法参政,谭纶和
继戚光还需要用私低下的书函和张居正来信,让他们军事改
革得到实施,但是仅仅只是在几个地区,而无法贯彻全国。

在万历中兴时期明朝的南部军力得以恢复原有的战斗能力和
,军队的素质。

“ 戚继光的不幸遭遇是因为他在一镇中推行的整套措施业
已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力图保持的平衡。既然如此,
他就必须付出代价。

  他在贫病交迫中死去。在少数几个没有遗弃他的朋友之
中,有一位就是为他写作墓志铭的汪道昆。当他写到“口鸡
三号,将星殒矣”,显然有无限凄怆的感触。汪道昆自然不
会知道,当他润笔作书的时候,西班牙的舰队,已整备出征
英国。这事情的意义,即是军备的张弛,立即影响一国国运
的盛衰。世界局势如是,而这阳历1588年1月17日清
晨,将星西殒之际,我们一个古老的帝国业已失去重整军备
的最好良机。30年后,本朝的官兵和努尔哈赤的部队交锋
,缺乏戚南塘将军苦心孤诣拟订的战术和强调的组织纪律,
结果是众不敌寡。兹后八旗军作为一股新生力量崛起于白山
黑水之间,其取本朝而代之,也只是迟早的问题了。”
引用《万历十五年,第六章-继戚光-孤独的领将》

我们就从明朝官员们的薪水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明朝开支
是非常大的,第一,明朝奉行以道德代法制,标榜以德治国
,朝廷俸禄实在太少了。第二,俸禄除了包括本身家庭的开
销,还需要应付官府一切开销,单单朝廷给的俸禄实在不足
以应付,第三,明朝宫廷开销特别大,除了修建宫廷,制朝
服,皇帝个人开销,明国财政还需要应对,姓朱子孙世世代
代的免费午餐。(还未预算政府其他的开销)

他们把一些违背人性的道德,把不切实际的道德强加于现实
,明亡非亡于道德人性的腐败,而是他们制度的本身。搞到
做官不贪不行,因而营造了一层层利害关系,正是官官相卫
,殿殿包庇,州县之坏,坏在都抚,都抚之坏,坏在都院,
都院之坏,坏在严嵩,严嵩之坏,坏在皇上。

形成了非典型腐败,时间一长你要救也救不了。“制度僵化
”才是祸根的源头,并非道德人性的腐败和背后利益集团的
钩挂,这两点是在时间长后,形成的中期风险。你应该放长
远去观看明亡的源头。

海瑞要求他人守法,认为贪污几十两应该得到惩罚,可是官
员们和嘉靖认为海瑞迂腐,嘉靖本身也放任严嵩等人贪污。
这是为什么呢?不贪不行过不了日子,也无法让县府保持正
常运作。这个不能用来作为海瑞得不到重用的借口。一个道
德模范的官员被认为是古怪的官员,在他的那个时代不再是
简简单单的道德问题。


6)《万历十五年》第七章李蛰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
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
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
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
成丛林。

明朝所谓的开明,开放人士,仅是灌木,在《利玛窦中国札
记》书中记载当代中国人的迷信、不准确、封闭、无知,其
实和晚清的义和团没有多少分别。

我就举个列子,就如你做工匠,一世都只能做工匠你世世代
代都只能做工匠,你做士兵没有的愿意不愿意,每个人的职
业和地位都被固定,牢牢的套在各个阶层上,在平民阶层仅
有少数人能成功跨凤乘龙。

利玛窦转道南京来到南昌后马上发现明朝的“知识分子”很
了不起,他们接近利玛窦的目的也很纯粹:一是为了学习“
快速记忆术(为了科举考试)”和“道德格 言”;二是为了博得一个“附庸风雅,接交西儒”的时尚标
牌。因此,在南昌的利玛窦每日宾客盈门,高朋满座,游山
玩水,请客吃饭。在南昌利玛窦又深入中国一 步,他越来越了解中国人,误解也是可以利用的。自鸣钟、
三棱镜可以满足那些贪婪的官员;快速记忆术、道德格言可
以让一心读圣贤书、想升官发财的文人羡佩不 已。但,大明的“开放”仅限於此。

或许你能从此了解下:
http://bbs.tiexue.net/post
_4195302_1.html


(最好阅读原书,此文章被人断章取义的抽出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2-2-2012 0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收集黃仁宇的作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6-2024 09:18 AM , Processed in 0.061371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