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39|回复: 1

令日本捶胸顿足60年(苏军一夜的疯狂行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8-5-2010 08: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唐山大埔人 于 8-5-2010 08:26 PM 编辑

千岛群岛(俄方称“千岛群岛”,日本方面称“北方四岛”)按日本方面的说法,是指择捉、色丹、齿舞、国后四岛,自古有日本人在此居住生活。在18世纪时,千岛群岛南北两部分属日本和俄罗斯。19世纪,沙俄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和萨哈林岛(库页岛)。1905年因日俄战争失败,沙俄被迫通过《朴茨茅斯条约》向日本转让了千岛群岛和南萨哈林岛的控制权。


日本在那里立足后,不仅封闭了俄罗斯通往太平洋的出口,而且封闭了通往堪察加和楚科奇半岛各港口的海上通道,成了进攻滨海地区和远东的基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加强了千岛群岛的防务,集结了8万大军,修筑了9处机场,能容纳近600架飞机,其中占守岛的日军多达2.3万人,还得到第11战车联队的支援。


1945年2月,日本战败前,苏美英关于战后日本问题的《雅尔塔协定》规定,整个千岛群岛,包括择捉、国后、色丹和齿舞群岛,都划归苏联。


为了执行《雅尔塔协定》,苏联决定用武力收回被日军占领的千岛群岛,展开了著名的“守门之战”。


1945年8月15日夜,苏军步兵第101师和太平洋舰队奉命实施登陆作战。战役的关键是要拿下离堪察加半岛最近的占守岛,它有两处完好的海军基地片港和柏原港,拿下这里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千岛群岛。


子夜登陆发动奇袭


为取得奇袭的效果,苏军进行了高难度的子夜登陆。由于当夜又起了大雾,苏军无法出动飞机支援,只能依赖岸炮和护航驱逐舰的炮火来掩护登陆部队。


8月18日2时35分,苏军岸炮部队从12公里外堪察加半岛的洛帕特炮台轰击占守岛,以“基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苏联舰队也将180毫米口径的喀秋莎火箭弹一古脑地砸向日本人。


在战役打响的最初时间里,日军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从海上到背后都在向他们射击。日军司令部根本无法判断登陆的是什么部队,有多少人,直到在战场上听到俄语“乌拉”的喊声才明白,苏军来了。


4时30分,苏军登陆舰队靠近了占守岛的海军基地——片港,部队要在狭窄的3公里地段抢滩,占领制高点国端崎和第171高地。缓过劲来的日军拼命阻止苏军后续部队靠岸,日本人利用海面雾气,企图以猛烈的炮火来挽回自己的颓势。


苏军的1号登陆舰被日军炮弹直接命中,机舱被打坏。中尉亚斯特鲁勃不顾自己受伤、一半水兵牺牲的恶劣环境,借助浓雾的掩护,佯装军舰爆炸和失去战斗力,以迷惑日军,随后趁炮击减弱的机会,把剩下的人员组织起来检修,堵好漏洞,使军舰再次继续执行任务。


在登陆现场,共产党员冲锋在前。当一艘军舰中弹起火、即将爆炸的危急时刻,步兵第373团党员叶尔马舍夫上尉拿起团旗高喊:“团旗在我手里,跟我来!前进,小伙子们!”他第一个跳进冰冷的水中,向岸边游去,其他官兵也跟着他往前冲。


混乱中,苏军付出了较大的代价,但苏军护航舰一发幸运的炮弹打在国端崎的灯塔上,引起大火,火光为登陆舰队在浓雾中驶向岸边提供了很好的方位物。在凌晨5时左右,苏军登陆兵终于艰难地在片港湾建立了两个坚固的桥头堡。


苏联士兵用身体堵住射击孔


随着天色见亮,苏日双方都开始清楚各自的战场态势,在片港方圆不到3公里的地段,谁能前进一步就意味着将对手置于死地。


从早上6时开始,日军就以猛烈的炮火作为掩护,动用联队(团)级规模的冲锋,试图把苏军赶下海去。日本人明白,一旦苏军在这里站住脚,他们的抵抗将毫无意义。


在苏军工兵临时挖的堑壕里,双方把刺刀、铁锹,还有枪托全都用了上,因为苏军多是身高力大的战士,无论是白刃格斗,还是摔跤,都占上风。


下午14时,日军从171高地上把自己最后的预备队——战车第11联队投入使用,18辆坦克配合两个大队的步兵进行最后的挣扎。坦克展开队形后,随着越来越大的轰鸣声向阵地逼近,苏军战士已能清楚辨别出坦克上的青龙图案。


当坦克靠近到只有200码的时候,苏军各种武器一齐开火,反坦克枪手瞄准坦克,步兵用冲锋枪和机枪狙击日军步兵,力图将敌步兵与坦克分割开。由于射击准确有效,不到两分钟,就有6辆日军坦克起火,但其他坦克很快到了苏军眼前。在领头的一辆坦克里,一半身子露在炮塔外的日军指挥官池田末男大佐手持展开的太阳旗,舒托夫少校用冲锋枪打了两个点射,池田末男当场毙命。刹那间科斯蒂列夫中士用集束手榴弹让这辆坦克象蜡烛一样燃烧起来。


18时,苏军登陆兵在舰炮的掩护下,开始冲击171高地。日军利用掩体进行拦阻射击,而苏军登陆兵却在开阔地上,无法靠近几十米外的日军火力点。海军中士、共产党员维尔科夫依托一块块石头向敌火力点运动,他猛力地将一枚手榴弹投进射击孔,火力点哑了一会,便又死灰复燃,维尔科夫全然不顾自己已多处负伤,一跃而起,朝火力点猛扑上去,用身体堵住了射击孔。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红旗终于在高地上空飘扬。


日军败将心有不甘


8月19日,得知裕仁天皇投降诏书的日军一方面主动提出停战,但另一方面仍在积极备战,日军甚至将准备撤退的两个旅团重新展开,试图压迫苏军。但苏军并未受到停战的制约,继续向占守岛纵深发展。直到当日18时,千岛群岛日本驻军司令堤不夹贵中将才接受无条件就地投降,此时日军已死伤1018人。


8月23日,堤不夹贵中将来到占守岛,同苏军签订停战协定。他不仅是当地日军最高长官,也是当地垄断企业的大股东,过去他在渔汛期间可以利用手下大捞一把,而现在,他永远失去这笔收益了。他试探性地询问苏军指挥官格列奇科少将有多少苏军参加了登陆作战,格列奇科故意把人数夸大好几倍。然而堤不夹贵脸上泛出难以掩饰的失望,他说:“如果我早知道只有这么一点水兵,我就先把他们淹死,而后再投降。”后来,堤不夹贵还痛苦地声称1945年8月23日是他一生中的“黑道日”。


当时的形势对苏军非常有利:南萨哈林岛和千岛群岛北部的日军已缴械投降。8月28日凌晨,苏军在择捉岛登陆,1.35万日本守军不战而降。接着在9月1日又占领了国后和色丹两岛,日军均未抵抗。攻占齿舞岛的最后行动是在9月5日结束的。由于日军均未抵抗,所以双方均无伤亡。


多年以来,日本只能在嘴里说说,不敢有实际性的行动,美国在这点上从不发表偏袒谁的声明.......



俄罗斯占领下的北方四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8-5-2010 08:1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介绍:
日俄北方四岛之争
   北方领土问题是日本与俄罗斯一直未解决的重大争端,它牵动着两国的关系,也影响东北亚乃至亚太地区的稳定。所谓“北方领土”问题,主要是指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间的国后、择捉、齿舞、色丹四个岛屿的归属问题。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属于千岛群岛,因此,俄罗斯也称其为南千岛群岛。
   择捉、国后两岛是千岛群岛最南面的两个岛,齿舞和色丹两岛则是北海道的附属岛屿。四岛位于日本北海道东北,总面积为4996平方千米。不仅战略地位非常重要,而且拥有丰富的资源,大陆架煤气资源储量约16亿吨,黄金储量约1867吨,银9284吨,铁2.73亿吨,硫1.17亿吨。此外,择捉岛还盛产比黄金还贵重的铼,储量高达36吨。齿舞和色丹岛虽小,但附近大陆架盛产海产品,年产量约80万吨。据统计,四岛及大陆架总资源价值达458亿美元。因此,历来深受日、俄两国的重视。
北方四岛在二次大战前为日本所有,二次大战末期苏军占领并划入苏联版图。战后,两国就这些岛屿的归属问题争执不下,致使作为两国关系基础的和平条约迄今未能签署。根据1956年苏日联合宣言,苏联同意在缔结和约后将齿舞和色丹两岛归还日本。但由于多种原因,该宣言没有得到实施。1993年,俄日两国领导人签署了表示尽快缔结和平条约和解决领土问题的东京宣言,但因双方在关键问题上意见分歧且互不相让,俄日关系一直徘徊不前。俄方坚持先缔结和平条约再解决领土问题的立场,且只考虑归还齿舞、色丹两岛;而日本的态度是,签署和平条约之前,俄必须将四岛归还日本,且要四岛一并归还。俄日领土争端严重制约着两国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仅从俄罗斯方面来说,北方四岛归属问题上的立场不肯松动的原因是因为北方四岛的地理位置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北方四岛地处日本北海道的东北方,它东临太平洋,西濒鄂霍次克海。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战略意义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北方四岛是俄罗斯所剩无几的自由出入海洋的重要通道。所谓自由出入海洋的通道,是指受气候、地理、人为等因素制约较少的进出通道。众所周知,俄罗斯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都有出入海洋的通道。在西方,有波罗的海通道。这一通道由于立陶宛、拉脱维亚特别是爱沙尼亚的独立,俄罗斯只剩下芬兰湾一隅的出海口,其出入波罗的海的一切行动都在芬兰湾沿岸国家的监视之下。因此,波罗的海通道的战略意义已大不如以往。在南方,有黑海、土耳其海峡通道。这一通道由于土耳其海峡掌握在土耳其人手中,该通道的出入本来就不够畅通,又由于原苏联黑海沿岸国家的独立,这一通道的战略意义大大下降。在北方,由于受北极气候的影响,这一地区的海面在全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无法通航。此外,即使在可以通航的季节,从俄罗斯北极地区进入太平洋也只有一条通道——白令海峡。白令海峡的一侧为美国的阿拉斯加州,出口处横着美国的圣劳伦斯岛,稍远又有美国的阿留申群岛。因此,从俄罗斯北极地区进入太平洋并不自由。在东方,俄罗斯有经日本海出对马海峡的南下通道,有堪察加半岛的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有出入太平洋的千岛群岛诸通道。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海口虽然直接面对太平洋,可以不受“人制”,但由于地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东南端,加之堪察加半岛的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因此,从俄内地没有通往此处的铁路,公路也很少,交通主要以海运和空运为主。所以,交通是限制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出海自由的最大问题。而千岛群岛,这里多海峡,出入太平洋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从气候条件上看,俄罗斯整个远东地区的众多港口到冬季多要封冻,然而,由于受日本海暖流的影响,在千岛群岛则有一些可以全年通航的天然良港。所以,比较而言,千岛群岛诸通道的出入是自由的,北方四岛通道是千岛群岛诸通道之一,比群岛其他通道更具有战略意义。第一,北方四岛通道距西伯利亚铁路最近,便于补给;第二,它离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和重要的交通枢纽符拉迪沃斯托克和哈巴罗夫斯克两大城市最近,离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战略基地萨哈林岛也最近;第三,由于它距日本海最近,因此,千岛群岛上的不冻港主要集中在这里。
   2.北方四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战略要地。首先,北方四岛和千岛群岛一起构成了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的重要门户,它可使俄罗斯自由出入于鄂霍次克海和太平洋之间;其次,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牵制日本的战略要点,北方四岛在地理上十分适合于俄罗斯在远东牵制日本的战略要求,它与萨哈林岛的南端遥相呼应,给日本人上了一道“紧箍咒”;再次,北方四岛又与哈巴罗夫斯克的滨海区形成犄角之势,完全封闭了日本进入鄂霍次克海的各条通道。所以,北方四岛是俄罗斯在东方牵制日本的战略要地之一。
    总之,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从军事上讲,北方四岛都是俄罗斯的要地,所以俄罗斯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从现在的情况看,日本想完全从俄罗斯手里,顺利收回北方四岛,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呵呵!我看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9-6-2024 01:24 AM , Processed in 0.05707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