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558|回复: 142

關 於『 本 山 綠 泥 』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7-8-2009 10: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 KL 其間有幸和幾位資深茶友碰面喝茶,

話題大多談壺論茶,

當中與謝雨軒大哥提到紫砂泥料中的『 本山綠泥 』,

在此我先開題,希望大家參與討論。

1. 本綠是否應該比較矜貴?

2. 本綠是否容易燒裂?

3. 甚樣的『綠』才是本綠?是本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8-2009 10:5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先貼一些本綠的壺 (左邊那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1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貼一些本綠的壺 ,大家也來貼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2: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偶只有这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2:3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既然被擺上臺~我也來跟
三把都是40目本綠

據説燒溫還沒到1080

個人對本綠的體會不多~
也知道本綠的色澤有幾個斷代
當今的~只要是緞泥黃氾著一絲的綠光
在高倍放大下不帶有小藍店(氧化鈷結晶)
我都會歸納在本綠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kim 于 28-8-2009 12:05 AM 发表
偶只有这粒



謝謝 lkim 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雨轩 于 28-8-2009 12:31 AM 发表

既然被擺上臺~我也來跟
三把都是40目本綠
...


也謝謝謝兄的分享,關於過高窯溫對本綠的影響,

我也曾從紫砂工作室那邊了解過,

一個本綠的樣本可抵受多高的窯溫,還得看該泥料的練製和做壺工藝。

練製和做壺工藝皆好的本山綠泥可以用較高窯溫來燒製,具體的我找一下資料再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雨轩 于 28-8-2009 12:31 AM 发表

個人對本綠的體會不多~
也知道本綠的色澤有幾個斷代
當今的~只要是緞泥黃氾著一絲的綠光
在高倍放大下不帶有小藍店(氧化鈷結晶)
我都會歸納在本綠下



原礦緞泥(又稱段泥、團泥)本來是包含本綠成份,

只是本綠和另一種泥料(主要是紫泥)的大家稱為『團泥』。

原礦本綠 (原礦已不含其他泥料):








下面是。。。。。原礦團泥 (留意是侵侵的):


(好資料+5)

[ 本帖最后由 tea9333 于 30-8-2009 11:35 PM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 +5 收起 理由
tea9333 + 5 精品文章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2:2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badboy 于 27-8-2009 10:55 PM 发表
我先貼一些本綠的壺 (左邊那個):



剛找來資料,這個本綠壺是試這泥料可以承受的最高窯溫的,所以入窯四次。

入窯四次的溫度分別是:

1180℃
1180℃
1190℃
1210℃



第四次的 1210 ℃ 已經是極限了,因為壺底的內外都已經開始出泥泡泡了。

壺身表面還好:



壺底的裡面已經開始出泥泡泡:



壺底的外面也有泥泡泡(所以用點彩遮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8-2009 02:3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峰的青獅壺,也是本山綠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08: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没有本山绿泥的壶,就跟一粒段泥壶来给大家看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目前看来大家发的壶都类似金黄色。。

发现紫X 的本山綠泥壶是墨绿色的。。

而且。。有吐黑的问题 ( 这我是听说的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1: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把本山绿。。。

[ 本帖最后由 kuuga11 于 28-8-2009 12:08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本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1: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很喜欢本山绿,我叫内人帮我买了两把。。。
但都给朋友‘绑架’去了。。。
现在只留下‘芳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1:5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28-8-2009 11:42 AM 发表
从朋友那里借来的本绿


我要那粒葫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8-8-2009 12: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kim 于 28-8-2009 11:55 发表


我要那粒葫芦


那粒葫芦新加坡有白标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2: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28-8-2009 12:01 PM 发表


那粒葫芦新加坡有白标的


你。。你。。你。。要酱。。。引偶去新加坡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12:2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bigbadboy 于 28-8-2009 01:00 AM 发表



原礦緞泥(又稱段泥、團泥)本來是包含本綠成份,

只是本綠和另一種泥料(主要是紫泥)的大家稱為『團泥』。

原礦本綠 (原礦已不含其他泥料):


BIG兄,这块料子很正。。。是您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8-8-2009 01:3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lkim 于 28-8-2009 12:09 发表


你。。你。。你。。要酱。。。引偶去新加坡嚒


没有啊。。。
我只是告诉你这里有很多便宜的好料可以买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7-6-2024 03:57 PM , Processed in 0.080239 second(s), 2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