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2200|回复: 22

自家磨光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1-11-2008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雨轩 于 21-11-2008 07:20 发表

明針過渡
真的很難摸透其中原理 (剛剛找到相關資料,很多字....轉了下來)
假如方便~也希望黑大方便上個照~
給大家欣賞

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 ...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1-11-2008 11: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兄,可否详细的说明怎么搞?
我也想自己在家有空拿个便宜壶来,搞一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07:2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蚊子 于 21-11-2008 01:28 AM 发表

我也听闻这种“磨光”与透气性是没关系的。
这些手法都是制壶师把成品“明针”过度而形成的。
我有一把也是“明针过度的”,还是有双气孔的效应。。。
只是这种壶比较难看到养的成就。。。如果泥好的话,也会散 ...

明針過渡
真的很難摸透其中原理 (剛剛找到相關資料,很多字....轉了下來)
假如方便~也希望黑大方便上個照~
給大家欣賞

明针」是宜兴紫砂壶成型工序,表面「精加工」的主要工具。更是紫砂工艺。极其重要的特殊的加工手法。明针的材质,以牛角制者为最佳及最普遍。因为了配合茶壶形状的不同,明针样式也是非常繁多。常见的有身筒明针,嘴把明针,方头,盖头,斜头,等明针。例如作筋纹器时,也是有特殊的「筋瓢明针」。套个粗浅的比喻就好象台湾常见到的土水师傅为了粉光墙壁所用的「催刀」。
「明针」的主要功用,就是在茶壶生胚制作完成时,将生胚表面,作精加工的修胚(修整,刮平...)等动作。古时紫砂艺人曾用一句话来形容明针的作用和工序特性。「脱手则光能照面,出冶则资比凝铜。」也就是利用明针将生胚修到上述的效果。在此精加工的工序动作中,胚体的器型结构,将更能严谨,轮廓线条,更加明显。现在以「筋纹器」来作浅易的说明。经此精加工的工序过程,可使口盖与壶口之间10几或更多的菊型筋瓢,在烧成后,把壶盖任意调整旋转方向,壶盖盖口都要能吻合自如。若不是靠工艺者本身的制壶修为和此精加工的修整又岂能有如此叹为观止的杰作产生。明针的另一极重要的功用就是将「泥料」,「成型」,「烧成」,三者结合,产生宜兴紫砂最特殊的工艺表现能使壶体表面,虽不像瓷器的施加釉料,就能富有光泽。虽有一定的气孔率,而不渗漏的特点。于此我为了让壶友们更能了解,再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后。因用明针在做精加工时,可将胚体表面的粗泥粒子,向胚体里面挤压,使泥浆浮出,造成胚体表面平整光润,进而形成一细腻的表皮层。相对的,胚体表面泥层之下,因未经精加工,泥料矿物组成和颗粒的堆积等因素,使胚体内部保有紫砂特有的疏松的间隙,经过烧窑后,胚体内的一些物质,因被烧失及胚体本身的收缩作用,使茶壶壶体本身产生一定的气孔率,但胚体表面因经明针修整过的表皮层,在烧成后则成为一特殊较致密的烧结层。经过上面的说明之后,再来闲聊一下。壶友们,可以观察一下土水师傅,粉光墙壁时,利用催刀,催光壁面时,也是利用薄铁皮制成的催刀,将水泥浆逼出,将沙砾压下。如此,当墙壁干燥后,可形成光滑的壁面。当然啦。师傅的手艺水准高下。看壁面就一目了然了。想想,一把茶壶的表面,不也是该如此的去观察吗。因宜兴紫砂土胎的特性和工艺者本身的技巧水平及对土胎的掌握度,如何对茶壶生胚表面作何程度的精加工,将是烧成后茶壶好坏胜败的因素。那么再来就要进入主题了。因为紫砂壶的特殊泥料结构,当我们在泡茶时(只针对茶壶的部分来说明),开水的温度,将会由茶壶损耗一些热能,其中的影响因素为,胎壁的厚薄,材质的疏松,烧结的温度,颗粒的大小等等。胎壁厚,材质疏,烧结温度低,颗粒大,将损耗较多的能源。所以,当茶壶冲入开水,茶壶本身的温度和茶叶都会中和掉开水的热温,而茶壶材质的不同,更会明显的消耗不同程度的热能。再来请再注意这一段(再让大家重读一次,实感抱歉,可是这也是宜兴茶壶特殊的地方)。因用明针在做精加工时,可将胚体表面的粗泥粒子,向胚体里面挤压,使泥浆浮出,造成胚体表面平整光润,进而形成一细腻的表皮层。相对的,胚体表面泥层之下,因未经精加工,泥料矿物组成和颗粒的堆积等因素,使胚体内部保有紫砂特有的疏松的间隙,经过烧窑后,胚体内的一些物质,因被烧失及胚体本身的收缩作用,使茶壶壶体本身产生一定的气孔率,但胚体表面因经明针修整过的表皮层,在烧成后则成为一特殊较致密的烧结层。茶壶泡茶靠的也是那「闷」的作用,可是茶叶舒展开了,再闷就不妥的了。如果我们将经过明针加工过的表层,视作如同冰箱的散热管呢?这就有点眉目了吧,刚好表面较致密的烧结层,增加了和空气接触的面积,如此一来,茶壶的热力,将易于空气中散失。所以,像朱泥类的茶壶,因质地很细致(收缩比大)所以茶壶本身消耗的热能较少,易于逼茶。相对的,传热速度也较快,热能易于透过壶壁与空气中和(朱泥壶泡茶时,茶友们都会感觉壶身较烫)因此,朱泥壶发茶效果,升温快,降温也快。胎壁厚或组织较为疏松的茶壶,其泥料中的气孔多而大,刚冲热水时,消耗的热能多,可是续热能力较强,这就说明了,泡茶选用茶壶质地的原理,当然将茶泡好,需要多方的考量,也不单单只是茶壶的因素。


[ 本帖最后由 谢雨轩 于 21-11-2008 07:27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8 06:4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紫砂壺~可能是因爲某种原因~在很多年前流入泰國時就開始被當地的人拿來磨光~
今時今日在茶行所見的磨光壺~大部分都説是清朝的
記得好幾年前看了一片報章~在訪問本地的一位茶人~他也有在爲人磨光
因爲好奇心~前些日子已經開始著手學習如何把一把紫砂壺磨光~
試驗品~已經不懂被我丟去那裏了.....因爲想寫一些關於磨光壺的日誌~
這兩天就用了些時間磨了一把~還未算大功告成~
只能算是半成品~(因爲看過實體的清朝泰國磨光壺)


可以輕易地看見把手和壺蓋還是在初步階段.....


壺蓋内部不需要磨的部分~泥料顯得比較粗


磨光壺面的近距離畫面~


底款也是不需要磨光~這是傳統~讓人可以明瞭這把是磨光壺

個人覺得磨光過泥料本來的色調會比較深~原色顔色比較暗紅.....是比較低等級的紅泥~
磨光后~顯得有點像豬肝紅~在光線足夠的情況下幾乎可以照鏡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8 07: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 **磨光壶上座**
就不知<<磨光壶>>对泡茶有何影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8 09:5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谢雨轩 的帖子

谢兄,小弟有些不明,想在这请教您。
紫砂壶是因为其透气性及发茶性所以才那么受欢迎。
磨光后基本上壶表的透气性已经改变,那泡茶比原本还好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8 11:0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jameshook 的帖子

關於這問題~我也想了很久
因爲曾經看過他人用磨光壺來泡茶~
當時對方是在泡老六堡
沒有能力買下那把壺~
沒有得比較~
唯有DIY
希望能夠在段時間裏分享研究心得~
這一把壺買下來應該不到30馬元(真實的價格忘記了)
對於我來説是很好的試驗品~
或許這一步是多餘的~
但是我也想嘗試~
不透氣~就當作是瓷器來用吧~
但是卻具有從内部養的效果~
也因爲内部沒有上釉~可能對於有些人所說的....
紫砂可以改變茶質的功效的理論~
希望能找到一種適合用這類型的磨光壺的茶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008 11: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20-11-2008 09:57 PM 发表
谢兄,小弟有些不明,想在这请教您。
紫砂壶是因为其透气性及发茶性所以才那么受欢迎。
磨光后基本上壶表的透气性已经改变,那泡茶比原本还好吗?

我来插嘴一下,
磨光与透气性是没关系的,只要没上腊。
磨光并不影响紫砂的物理性质,
这与高温烧成的紫砂不同,
后者的二氧化矽在高温下熔化,
冷却后凝结成玻璃物质,
堵住了紫砂的双气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008 11:0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雨轩 于 20-11-2008 06:49 PM 发表
紫砂壺~可能是因爲某种原因~在很多年前流入泰國時就開始被當地的人拿來磨光~
今時今日在茶行所見的磨光壺~大部分都説是清朝的
記得好幾年前看了一片報章~在訪問本地的一位茶人~他也有在爲人磨光
因爲好奇心~前些日 ...


还不错,以前有试过拿段泥壶来磨光过,很废气力,精神和时间,但忘了把那把壶放去哪里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8 11:1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摸摸拉茶 的帖子

我還是要親自確認~
要不然狂氣大發~
找一把老壺磨了后才發現背後還有文章.....
那麽就爲時已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008 11: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茶人 于 20-11-2008 11:06 PM 发表


还不错,以前有试过拿段泥壶来磨光过,很废气力,精神和时间,但忘了把那把壶放去哪里了。。。。

原來茶人大也做過醬的事情~
不懂對於泡茶的實用性可有心得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1:2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摸摸拉茶 于 20-11-2008 11:04 PM 发表

我来插嘴一下,
磨光与透气性是没关系的,只要没上腊。
磨光并不影响紫砂的物理性质,
这与高温烧成的紫砂不同,
后者的二氧化矽在高温下熔化,
冷却后凝结成玻璃物质,
堵住了紫砂的双气孔。

我也听闻这种“磨光”与透气性是没关系的。
这些手法都是制壶师把成品“明针”过度而形成的。
我有一把也是“明针过度的”,还是有双气孔的效应。。。
只是这种壶比较难看到养的成就。。。如果泥好的话,也会散发另一种的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8: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黑蚊子 于 21-11-2008 01:28 发表

我也听闻这种“磨光”与透气性是没关系的。
这些手法都是制壶师把成品“明针”过度而形成的。
我有一把也是“明针过度的”,还是有双气孔的效应。。。
只是这种壶比较难看到养的成就。。。如果泥好的话,也会散 ...


如何确定“磨光”与透气性是没关系的呢?
如何证明?真的很想有确定的答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6: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jameshook 的帖子

我是在泡茶时,壶内为烧水,在壶外淋下烧水。。。非常明显看到壶外那一层水非常均匀的散掉,没留下一滴一滴的水珠。。。如与下玻璃水的壶相比,那外层的水肯定变成水珠。
还有最重要的是,壶的泥色在养过后确实有变化。

那是我自己的定义。。。如有错误,望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11-2008 06: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0# 谢雨轩 的帖子

谢谢您提供的资料。。。
我打错字,应该是“明针过度”。。。
我是听一些前辈说的,通常明针只是让壶表面均滑。。。如果制壶师用牛角加以粉刷到亮亮。。。烧过后就会呈现类似“磨光”的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08:0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jameshook 于 21-11-2008 08:39 AM 发表


谢谢分享


也是剛找到的~還沒認真地去看......
希望能夠有所發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08:0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万缘 于 21-11-2008 11:59 AM 发表
谢兄,可否详细的说明怎么搞?
我也想自己在家有空拿个便宜壶来,搞一搞。

等見了面~你把上手了才來説會比較直截了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11-2008 08:0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 黑蚊子 的帖子

感謝黑大的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08 05: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磨光壶对泡茶有何影响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3-11-2008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谢雨轩 于 20-11-2008 11:12 PM 发表

原來茶人大也做過醬的事情~
不懂對於泡茶的實用性可有心得分享~


只是玩玩而已。没有特别去研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6-2024 07:57 AM , Processed in 0.072466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