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622|回复: 5

在人生这个舞台上的演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4-2008 12:2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个题目,是蛮陈腔滥调的。
表演艺术的空间里,描绘过多少起伏、汗泪,想来也只有真正在里面付出的一份子才明白。
其实想想,人生的哪一个地方,不也是充斥着这样的经历和遭遇?
也不只是表演艺术的特别坎坷,而是那份投入和情操,掌舵着向前航进的决心和毅力。

经历的种种,都是重要的。
尤其失败的那些,更珍贵。

这里转载一篇文章,仅此向跌倒了依然爬起来的大家致敬,也鼓励大家:黑暗的尽头便是光明。

走这条人生路,认真地去看待里面的种种,充满了智慧与学问。

共勉之。


==================== * * * ====================


人生如戲‧他大起大落過
2008-03-31 20:09
1 山雨欲來風滿樓。
那一晚,風很急。莫名爬上了公寓頂樓。
顫抖的手逆風燃起一根煙。像是要確定什么似的,用力抽了一口。前塵往事一幕幕浮現,摰愛的爸媽、慈祥的婆婆和親愛的妹妹的臉龐在黑暗中放大又縮小,忽遠又忽近。昔日的風光,此刻變成龐然大物,把高大魁梧的他壓成一顆萎縮的塵土,躲在牆角無助抽噎。
自大的莫名曾經最鄙視輕生的人,認為那是懦夫行徑。既有勇氣死,為何沒勇氣生?
沒料到,今天,今夜,三十未到的自己,也要走上這條絕路。“老天爺到底是要跟我開怎樣的玩笑?”失望、痛苦、難過……他很想放聲大哭,卻哭不出聲來。
哭不出聲,也無從思考。還能怎樣思考?那是個叫人無法翻身的無底洞啊。這些日子以來欠大耳窿的,連帶3萬令吉母金和利息,再加上銀行貸款,即使是一份月入5000令吉的優渥工作,這一輩子都不曉得還不還得完!“換句話說,我下半輩子的人生,都要在還債中度過!”那會是怎樣的人生?他一想就無法呼吸。
今天下午,銀行把他那輛代步轎車無情的拖走了。他在大熱天下,在靠近蒲種IOI Mall的油站,徹底崩潰!
大耳窿緊迫的刀口,已經切斷了他體內最後一條神經線。
他在天台邊緣挪動腳步,想要提起壯士斷腕的勇氣,結束一切痛苦。
街道上的汽車依舊呼嘯穿行,太暗了,就算有人抬頭,也不會看見他的。


2 他莫名從來就不缺掌聲。
在學校演講、辯論、戲劇、歌唱、舞蹈,他不是怯場的膽小鬼。那時候,生長在丹州瓜拉吉賴那樣的純樸小鎮,老實說,再多的掌聲也不擔心會迷失。
到拉曼唸大眾傳播不到一年,他就憑實力考進第五台。他渴望當全職廣播員,卻也不想學歷只到SPM。在掙扎的時候,他總是想到家人。“爸,你說我退學好嗎?”父母永遠是那句:“我們永遠支持你。”
棄學走上廣播路,那是他的決定。只是他無法決定此後的命運。他只隱約知道,這個重大的決定,將會從此改變他的人生!
莫名是他的筆名,他本名王家和,進入電台後踫上有人同名,就索性改名“王家明”,開始了他的DJ生涯!在廣播界愈走愈順利時,他會想:“真是糊里糊塗就取了一個好記的名字,亦舒小說男主角幾乎都叫家明,張國榮在《金枝玉葉》裡也叫家明。”
站在12樓天台上別過頭去,他多么希望自己能一直只當“廣播界裡的家明”。可是,他含淚苦笑:“要能安安份份在廣播界做一個主持人,那也不是我王家明了。”
不久前爸媽來看他,隱約聽見他在電話中被人追債,塞了一筆錢給他。
臨走時,媽媽輕聲問:“有錢吃飯嗎?”輕輕的一聲,如電直擊心臟。
“我……我錢包裡,不到十塊錢。”媽媽再給他塞了一張50令吉。
後來,他才知道,在回鄉火車上,媽媽一路流淚到天明……


3 人的野心,原來像汽球,只要不斷吹氣,就會一路膨脹。
進入廣播界,等於身在娛樂圈。他仍清楚記得,和朋友合資開的民歌餐廳開張那一天,光良、品冠、年少、EQUAL、山腳下男孩、第五台DJ,全都來了。單是這天的排場,做夢都會雀躍。
那個年代流行民歌餐廳,木船、海螺,都是熟悉的名字。他們那一家叫娛人碼頭。
第一個月的生意異常好,真是一支強心針。問題是後頭才浮上來的──餐廳小空間最多容納40人。民歌餐廳最大的賣點是叫杯水坐上一整晚。換句話說,一個晚上就只賣那40杯水,再加上餐廳斜對面來了新的挑戰者,一年後退股,虧了5萬令吉!
人生的第一個失敗,他並不以為然。他才21歲嘛,傷了元氣,隨時可以再來。“這失敗,完全是因為我只參股沒參與,要是我一手打理,一定可以做出大事業來!”
有些人只說不做,有些人不說也不做。莫名不是那樣的人。潛伏了兩年,第二次創業,他認同“女人和小孩的錢最好賺”,於是,“小明音樂家”誕生了,說是家,那也沒錯,因為為了省錢,他自己也住進辦公室裡。
他準備大展拳腳,證明自己有的是才華和能力,只是欠缺表現機會而已!問題是,租辦公室、裝修、買家具──沒經商經驗的他失算了,所有資金,一開始就用完。沒錢,等於沒老師、沒宣傳;沒宣傳,等於沒生意。
這一次,只消半年,一切宣告結束。
這一次,代價是15萬令吉!
“15萬!哈!”只可惜,莫名體內的基因潛伏太難以降服的“野心”,15萬,在23歲這年,對沒有家底的莫名來說,撞擊力還嫌不夠大!


4 當人生像跳蚤,就有跳進無底洞的可能。
24歲,他離開了孕育他的第五台。輾轉加入988、 Time Highway Radio以及電視台。
在TV3主持《千里一線牽》時,曾有一對失散了60年的兄妹,重逢場面讓他感動得一輩子不會忘記。
他是感情豐富的。而在NTV7主持《娛樂新世紀》,他訪問了很多重量級明星,像劉德華、王喜、李玟等等,
往事已然煙消雲散,他卻怎么忘得了?

其實剛離開第五台時,他想加入新加坡娛樂圈著名大哥大梁智強的“梁家班”,
梁智強也確實是“慧眼識英雄”,聘他打理在大馬投資的電視娛樂制作公司。
“只可惜,最後是我把機會搞砸,也弄垮了梁大哥的公司。”
想到這裡,他打了一個寒顫,深夜裡內心加深了歉意。

如果那時候不想那么多,好好的吃點苦,就不會有後來的痛苦了!
哼!只可惜人生沒有早知道。他在天台上搖了搖頭。

27歲,就自組了夢魅以求的制作公司。
這么多年來手上握歌手、唱片公司、贊助商等籌碼,想必能大展拳腳。

第一炮就是娛樂圈至今仍津津樂道的“金播獎”,廣播界掀起轟動,主持人的努力終於有獎肯定。
想到這裡,莫名嘴角上揚,他曾經說過的,金播獎不會只辦一屆,總有一天,一定會捲土重來!

這場金玉其外,敗絮其中的大型頒獎典禮,卻把他從人生高峰推向深淵!華麗舞台的背後,他的財務陷入了危機。

但真正的致命傷,是蔡依林那場簽唱會!


5 那場簽唱會,把他的人生,推向毀滅。
一場簽唱會要多少錢?哈!他莫名倒是很天真,歌手加助理的來回機票、酒店住宿、場地租金、燈光舞蹈員保安宣傳,你以為會便宜嗎?
起碼要10萬令吉!這價碼,有贊助商,是還好的,只可惜贊助商的主權不在他這裡,隨時會有變掛。

那天,蔡依林來了!

莫名欲先巡視場地,負責人一句:“兩萬租金不還,就算天后站在我面前,門也不開!”
身無分文的莫名這下真要像熱窩上的螞蟻,想要有孫悟空的本領,把兩萬變出來!

箭已在弦上,哪能臨陣喊停?這時,來了一個朋友,說有個管道,24小時內馬上可以拿到一筆現款,就是借“大耳窿”!
大耳窿之劇毒,難道他莫名還不夠清楚嗎?只是,眼前急錢用的考驗更大。

“好吧!借就借!”結果他順利的拿到2萬4000令吉(借的是3萬令吉)7天之內清還。

他是幸運的,來了一筆贊助費,他成功在期限內還清債款!

第一次也太順利了!有了第一次,就會想第二次。這是人之常情。一而再,再而三,第四次,他失手了!
現錢周轉不靈,他借了的3萬令吉,實在還不出。大耳窿“搵食”是很現實的:“先還每天的利息。
一天700!第四天還沒還清母金,利息開始加倍!”

想到這裡,他很想對天狂笑!“每天還1000,不還就來恐嚇,要怎樣怎樣對付我,小弟爛命一條,有啥好怕?
可是他們竟說要對爸媽,要找小妹……”他咬嘴唇,雙眼佈滿血絲!

除了大耳窿,律師信、銀行貸款、信用卡欠單接踵而至。這種情況下他還能怎樣?借錢吧!
每一天睜開眼睛(如果睡得),都是一種精神折磨。
第一件事就是從手機電話簿裡找號碼,100也好,300也可以,總之要湊夠數,還得了一天是一天!

朋友們開始回避,最親愛的妹妹幫到後來,也只能哭說:“哥哥,我真的已經盡全力了。”

尊嚴?面子?自信?“哼!在刀口上,這些算什么?”此刻他在娛樂圈,已經身敗名裂。

不久前爸媽來看他,隱約聽見他在電話中被人追債,塞了一筆錢給他。
臨走時,媽媽輕聲問:“有錢吃飯嗎?”輕輕的一聲,如電直擊心臟。
“我……我錢包裡,不到十塊錢。”媽媽再給他塞了一張50令吉。

後來,他才知道,在回鄉火車上,媽媽一路流淚到天明。

老母親的淚,揪他的心,在天台,很痛。

媽媽的淚,比不上他騎摩哆車,在雨中放聲大哭的淚,更刺傷他每一根神經!

在天台已經有兩個小時了。

真冷。好幾次站起來又再重重地坐下去。最後,跺熄了最後一根煙蒂,他轉身,決定離開天台。
這一轉,死裡逃生,這一轉,舊的王家明已經死去。


6 不死,就要想辦法生存下去。
他約了大耳窿老大談判。“一,這條命你們拿去!二,你們不要再追了!讓我分期付款還!”
人家做生意的要你一條爛命來干嘛?於是莫名總算又過了一關。

接下來,就要想辦法賺錢了。他想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可是他知道娛樂圈已經容他不下。
唯一的出路是做sales,因為銷售可以算傭金,賣愈多就賺愈多!

2004年,他加入了一間公司。到兩年後離開,他的債務還了七七八八!
怎樣做到的?很簡單,一星期工作7天,一天16個到20個小時!不見天日,只有麻木的工作!

離開殘酷的公司那一天,莫名在部落格上寫道:

2006年4月24日──我解脫了。
就像一條緊繃的線,突然拉斷的感覺。
那種心里無牽無掛,不需要整天提心吊膽的感覺,我整整兩年沒有嘗試過了。
突然間,我想大哭……
原來,要做回自己,真的不簡單。

這兩年來,他說二,我不敢說一。
我感激他這兩年的壓迫,沒有這兩年,我的新工作,不會有超過一萬的底薪。
還有,就是謝謝這些日子以來听我訴苦的你們,我只會告訴你們,接下來的日子,我的生活會更加精彩!

2006年5月,莫名加入了新公司。一間台資上市公司。他是新來的營運總經理,新同事按照台灣的傳統,稱呼他“王總”。
王總坐在寬大明亮的辦公室內。
苦盡甘來……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9-4-2008 12:25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9-4-2008 12:3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

《新教育》給莫名發了一張“英雄帖”。3月某個星期一午後,綠野水上購物中心一座現代茶樓,他一頭烏黑的頭髮梳得光鮮服貼(連狂風吹都吹不起來那種),一身白領打扮,準時現身。

曾經以為負上的債會讓他駝背一輩子,今天莫名筆挺站。從一個小鎮來到大都會求學沖撞,後來在娛樂圈創業失敗欠下巨債只差一步就踏上不歸路,到今天坐在一家廚房炊具上市公司副總經理的位子,眼前這人肯定不簡單。

強烈的權、利、名慾望很容易會蒙蔽一個人的心眼。王家明的故事告訴我們,當一個人的野心不斷不斷的膨脹,大到某個程度時,就會因為承受不住而“踫”的一聲,夢想王國剎那間炸得粉碎!

32歲的王家明,死裡翻身的王家明,今天坐在我面前,還是非常有自信的王家明,不見得他的“野心”已全然被輾毀,只是那場災難,肯定給了他很大的教訓,大到讓他學乖,學懂什么叫“步步為營”,此後的人生,每邁開一步都會經他算準,他深知沒有本錢讓自己再粉身碎骨一次!

20歲到30歲那有點痛苦又傳奇的人生,已經過去。他說:“人生由多個板塊組成,那只是其中一塊。

我能夠在部落格上公開過去,可以上電台分享,今天可以出來接受你的獨家訪問,證明我已經有能力面對自己的過去,面對那段自己親手刮花的人生履歷了。”

“躍進現在的這一塊全新的板塊!我正揚帆出發!”他說過,他要在跌倒的地方重新站起來,他會做到!


●記:記者 ●明:王家明

記:上兩個星期你回到舊東家Ai Fm,上節目公開坦承自己的過去,坦白說我很佩服你那樣的勇氣,因為一般上有過去的人都會想,最好不要有人知道,讓我重新開始。
明:其實在上節目前,我已經在兩年前開了自己的部落格,我沒有在部落格上掩飾自己的身份,原原本本的寫出自己過去10年的經歷。我決定寫,證明已經準備公開面對。說是記錄,其實更是自我提醒,每說一次,就是自我提醒一次!將來有機會,我要出書,讓想創業,想當老板,想快點經濟獨立的年輕人,有個真實案例可以參考。

記:家人是第一次聽你這么仔細講述嗎?
明:是的,過去他們只懂一些不懂一些,他們知道我潦倒,不知道我借大耳窿。尤其是從小就很疼我的婆婆,我一直不忍心讓她老人家知道發生什么事,所以她是完全不懂的。那天她一邊聽節目一邊哭,聽到我差點從12樓跳下去,她打電話罵我父母為何瞞她,說萬一有什么事叫她該怎么辦。(整段訪問,這是家明唯一紅了眼眶的問題。)


野心過大‧欠下一屁股債

記:我其實很想知道,過程中,有誰影響你嗎?
明:曹啟泰。他的《上一堂一億兩千萬的課》可說是我的浮木。曹啟泰是台灣電視節目名主持人,書裡寫他怎么生意失敗,怎么去借錢,怎么從這邊爬起來,給我很大的沖擊。他書中提到,人生有很多個板塊,板塊有一個好處,就是經歷過一個板塊後,不管好或不好,我可以從過去學習,在新的板塊重新出發。離開中學以後這十年,是我人生一個豐富的板塊。第一個板塊要結束了,現在回看,好像還蠻精彩的。哈!

記:你就是活教材。本是淺顯易懂的道理,但從一個死裡逃生的人的口裡說出來,力度就不一樣了。
明:我的例子就是野心太大了,想一步登天,結果就摔了一大跤,所以我希望將來這本書可以讓年輕人了解到,有些事真的不能操之過急,要按部就班,腳踏實地。

記:是你的個性害了你?
明:是野心。這也跟我的成長過程有關,我原本有點自卑,所以會想讓自己自信,但過份自信以後,就變成自大了。因為不服輸,因為自大,前兩次生意失敗,都認為是“時不予我”,是資金問題,是外在問題,你明白嗎?全是別人的錯,全不是我王家明個人的問題!第一次開設娛人碼頭我才21歲,犯上第一個錯誤,想當老板,但還沒想清楚就去做了。那本來是好機會,只可惜平白坐失了。第二次開“小明音樂家”,再次犯上“想像得太完美”毛病。更糟的是,第二次失敗虧了15萬令吉,我完全沒有被打擊受挫,依然自信的要命。

記:是教訓還不夠大?
明:是!一直到第三次惹上大耳窿,才知道事態有多嚴重。

記:到第三次欠債累累,總算認了嗎?
明:第三次向大耳窿借3萬塊那一天,我清楚記得,當時在Sri Petaling的一個油站,我從大耳窿車子裡走出來,大熱天的,我站在大太陽底下,整個人卻是冷得發抖。那一次,我有一種預感,這次真的完了!

記:欠大耳窿有多可怕?
明:眼看期限到了,卻還不出錢,然後每天有人來追債,不還錢,他們恐嚇要對付你的家人,那絕對是一種巨大的精神負擔和折磨。那時一天利息就要一千令吉!所以我真的要奉勸所有人,千萬別靠向大耳窿,千萬千萬不要!

記:你說過你每天睡醒都要向人借錢,房租還不起水電源會被切斷,到那種地步,會感受到現實真的很現實很殘酷嗎?
明:我真的借到人家都怕我(苦笑),但是還是有很多好人,包括梁智強梁大哥,我算是對不起他,可是他在知道我的財務狀況後仍不計前嫌的在道義上幫我。還有一位朋友知道了我的情況,二話不說馬上去提了1000新幣給我,她當時的薪水也沒多少,而且過後常打電話來問候,完全不提那筆錢,我很感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人,我妹妹。講真的,如果沒有她,我可能真要被擊垮,再也站不起來了。她讓我刷信用卡,給我錢,對我不離不棄。我成功還了大部分錢那時,她跟我說:我就知道,你可以再爬起來的,因為你一直都是我心目中受尊敬的哥哥。當然還有我的父母,我家裡經營雜貨店,他們不是很確實知道我的情況,只知道我生意周轉出了問題,仍是把養老金都給了我。所以我會加倍孝敬他們,絕不再讓他們擔心、失望、難過了。

記:你到底欠了多少?
明:坦白說我真不太能記得,離開第五台後那4年,真的很混亂,很多細節都沒辦法記得。總之就是借這邊來還那邊,就是挖身後的洞來填前面的洞,無底的,就對了。我想真要算,大概有接近一百萬吧。

為了還債‧沒日沒夜打拼

記:2004年背負滿身債,踫到要求非常苛刻的老板,你“一腳踢”,一天工作16小時,一星期工作7天,你的遭遇怎么那樣不幸?
明:不!是很幸運!至少只要我做到,我肯聽話,他便允許我,賣多少抽多少,我一個月的佣金可以去到一萬,有時超過一萬令吉!坦白說,沒有一個人可以留在他身邊那么久!我有一段時間在曼谷開拓新市場,那是最辛苦的一段,但坦白說,如果沒有那兩年,我到今天可能還在避債,都還沒有辦法爬起來。

記:你是在忍辱偷生?
明:是麻木。已經沒有感覺了。我已經不是站在台前那個王家明。我只是要找錢,只是一個賣命工作還債的人了!什么都做,完全不計較的做!還搬貨搬到背部受傷,痛不欲生。記得有一次,我正在搬貨,全身骯骯髒髒,有位熟人好像認出我,我才猛然想起,我以前是一個怎樣的人,但也只是那一剎那而已。我還是得繼續低頭面對現實。

記;你是怎么做到的?
明:置之於死地而後生。放棄原有的生活,放掉原來的自己。老實面對,踏實苦干。

記;你學到了什么?
明:從零學起。老板要我做什么我做什么。我去見客戶,去學做生意,學怎樣打市場。學到什么?看清了生意上存在的險惡,學到了生意圈裡的生存規則,學到要狠才能成功,學到談判桌上喜怒不形於色。比如老板派你去跟人談生意講價錢,你不能一心想完成交易就隨便妥協,那兩年為我打下很好的基礎。

揮別晦暗‧不再肆意冒險

記:你有野心,再加上膽大,是你成功爬起來的最關鍵所在嗎?
明: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野心就要看你怎么用?我這樣子講可能會有人不贊同,但受教育愈高深,反而愈不敢去冒險,大企業的老板,不乏學歷不高的,因為他們敢去沖,敢去搏,就會有機會!

記:我感覺到現在你身上還有這種野心。
明:我是有,但我現在每一步都會走得很小心,必須要算得清楚,我不會再讓自己跌到沒有辦法再爬起來。還有的,我還是有信心的。

記:你說過,要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可是當年你並沒有從娛樂圈再站起來。
明:你怎么肯定我不會從那個地方爬起來?我現在已經站在新的板塊。新公司的發展空間很大,我有我要挑戰的目標,但我想,從跌倒的地方再爬起來,在我心底深處,仍舊沒有一天放棄過。有一天,我會!

一個人有從前‧還是好的

這是《新教育》追夢系列訪眾多年輕人以來,最精采的一篇故事(真人真事)。這個故事,是我在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聽見王家明上電台說的。後來我找了主持人國俊要他的聯絡。手機接駁鈴聲傳來這首歌:“天涼了,挂念了,有從前還是好的……” 一個人生跌至谷底,欠下高利貸差點自殺,用血汗還債的年輕人,他說:“一個人有從前,還是好的。”

你看,有勇氣承認過去的人,一定會有面對未來的力量。祝福家明。


[ 本帖最后由 多麗絲 于 19-4-2008 12:3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4-2008 03: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哇,多丽丝真神通。
让你找到一个活生生的实例。
原来ai FM‘天生我才’这节目,还蛮多人听的。
我上了此节目以后,碰到一些朋友都说:听到你上电台。

家明加油!
对自己负责,勇敢走向未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8 11:1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老爸,
那是透过他人的通知,才看见的张贴。
其实,数个月前跟一位多年前透过剧场认识的友人重聚,对方也跟我叙述着他的失败。
目前,他正努力地爬起来。
他阐述的点滴中,不谋而合的,跟上述文章主人公所说的,几乎都类似。

在现实生活中,我也许与他人的价值观不吻,然而对于面对人生这么一个严肃的课题时,那些认真看待生命的,都是值得被肃然起敬的。
跌倒了不可怕,跌倒了却赖在地上不起来才可悲。
没有跌倒的人生,哪算完整?
你说对不?

下面,我找来另外一篇文章。
这是对生命的一种进阶审视与成长。


========== + + + ==========


劉鳳學 83歲還要舞
【聯合晚報╱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       
2008.03.15




創作生涯歷一甲子的編舞家劉鳳學,今年已83歲的她,最近思索過去的創作歷程,決定以她創作「開竅」的一年為題,整理六支具有重要意義的代表作,推出「民國四十六年-頓悟」,於5月重新登台演出。

「每一支舞,都是我生命中的印痕!」從民國39年發表第一支舞作「藍色多瑙河」以來,劉鳳學對舞蹈創作的狂熱,延燒超過半世紀。

劉鳳學說,這次重新整理舊舞碼,「有如把自己擺在解剖台上,讓台下觀眾體檢」。她說,民國四十六年是她「開竅」的一年,當年歷經八個寒暑研讀中國古典二十五史,廣泛接觸國術的她,開始嘗試在舞蹈創作中運用飛腿等國術動作,也展現了她獨特的中國現代舞蹈語彙。

這次以頓悟年為名的舞作,回顧她不同時期的舞蹈創作歷程,包括「俑之一~漢俑」、「火花」等舞碼,也展現她個人舞蹈思想上的蛻變。當年「俑之一~漢俑」的首演舞者連于慧,此這次也再度登場演出。

這齣舞作將於5月16至18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三場,作為兩廳院「2008舞蹈春天系列」的重量節目之一。兩廳院也將在每場演出前的三十分鐘舉行演前導聆,由劉鳳學親自擔任主講,讓觀眾深入認識劉鳳學的舞蹈藝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4-2008 01:4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這一夜,賴聲川說鬼故事


記者黃玉芳/台北報導/聯合晚報

雕琢三年→磨出表坊「如影隨行」

雕琢了三年,表演工作坊最近推出大戲「如影隨行」,這一次表坊也說起了「鬼」故事。藉著一起雙屍的謀殺案,彷彿近年好萊塢電影的題材一樣,沒有意識到自己死亡的靈魂,仍漂浮人間,尋找在暴力中失去的親情,也藉此探討生死議題,希望把民眾拉進劇場過耶誕節兼跨年。

如影隨行的故事,是來自美國一起真實的社會案件,一位懷疑太太有外遇的丈夫,槍殺了太太後自殺,這是表演工作坊藝術總監賴聲川三年前在美國史丹福大學主持創作工作坊時,完成的英文劇本。藉著不甘心的魂魄在人間遊蕩、想釐清一切的過程,讓觀眾跟著追尋生死、人生的真假虛實。

「這一場演出就像個拼圖遊戲,」向來擅長說故事的賴聲川表示,旁觀者清的觀眾會從一幕幕戲中得到線索,從驚悚、血腥的命案出發,隨著警方調查蒐證以及魂魄的解謎過程,一步步拼湊出故事的全貌。

關鍵人物就是太太完美的外遇對象,這個「情夫」多金、會寫歌、有城堡酒莊,到底人在何方?在悲歡離合的人生中,到底什麼才是真實?什麼又是虛幻?有沒有忽略了重要的人?這些問號與答案留給觀眾細細品味。

探討生命→賴導說:就是好看


聽起來很抽象的概念,賴聲川笑說,「就像二十年前問我暗戀桃花源想作什麼,我也講不清楚」,很難解釋,可是他說「就是好看」,這齣戲「知性挑戰觀眾的智力,卻打開了感性的結局」,好萊塢的友人也認為有潛力可以拍成電影。

劇中由參與電影「色,戒」演出的新秀朱芷瑩,與丁乃箏分飾陰陽相隔的母女。並有影帝屈中恆、以及藝人曾寶儀加入演出。曾寶儀形容,這齣戲讓她體認,人常被自以為存在的事物困惑,也被想追求的目標蒙蔽,而忽略了真正值得珍惜的事物。

常要演員互相激盪的賴聲川,在演出中也請演員幫忙換道具,曾寶儀笑說,「一邊拉拉鍊跑上台,一邊又想著要搬道具、擔心位子有沒有擺對」,不過這樣一來,演員不會只顧著自己的角色,也會去關注其他的小細節。

一導一演→和女兒一起過戲癮

賴聲川認為,好的戲不是預算堆出來的,真正的魔法還是靠「人」,讓演員搬道具,會讓組合更凝聚,衍生的團隊精神力量是很強大的,也能讓戲更好看。

劇中賴聲川的女兒賴梵耘,也演出一名有幻想症的少女,除了肯定女兒的表現,賴聲川的語調感性,轉為一位慈愛的父親,「不是每一個人都有機會跟女兒一起工作」,一家三口一起上下班,排完戲一起吃消夜,這樣的時光令他很珍惜。

多年來潛心修佛法的賴聲川也說,自己的劇場雖然沒有貼上「佛教劇場」的標籤,但是探討生死等議題,卻讓其他學佛的人看了特別有感觸。未來他也不排斥推出正規的佛教劇場,相信佛法有助於觀眾對人生的體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6-5-2008 07: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转贴:

目击:影视戏剧观念的变形   文 / 诗哲魂



  电影的结构和技巧,反映了戏剧形式的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一个新阶段。
                                                                                                         ——J·H·劳逊《戏剧与电影和剧作理论与技巧》(P1)
  或许电视业已意识到它扮演的是故事叙述者的角色。从前的那种游吟诗人已不复存在……而当今的(电视)游吟诗人却可能长命百岁。
                                                                                                     ——罗伯特·C·艾伦《重组话语频道》(P82)

  
  
生活的场景更加戏剧化。在城市景观中,人们更多的发现作为场面或场景的技术布景,被影视技术真实的显现为我们生活中来。而这种充满现代戏剧冲突和表现的生活场面,更加戏剧化的表达和呈现日常生活表演的形式多样化,一个全面戏剧化的时代来到了。摄像镜头的移动对准每个在生活戏剧中面临的冲动、矛盾、情节和人物多重境遇时,现场化的用一种普世化的戏剧叙述形式和手段,报道人们的生活普遍进入到生活戏剧性的场面和情感体验,展现了当代社会除舞台之外的另一种戏剧观念形态的真实存在。
什么使生活实际的存在不断地受到影视戏剧的场景和构成因素的影响呢?影视戏剧叙述方式的存在和技术,使日常生活戏剧观念的普世化和技术化获得表现,导致社会的新闻叙事和社会观察更具有戏剧的结构性。由此,就可能产生许多超越原来舞台戏剧的一些观念的范式进入到我们的体验生活中来。当我们在影剧院观看电影故事片时,银幕展现的另一种戏剧出现了,画面在银幕上变化和跳跃,组接着蒙太奇式的讲叙,人置身于一片漆黑之中,将自己安顿于电影的情节冲突体验里,就仿若置身于面对面演员戏剧表演之中一样。同样,电视在家庭的一个角落为我们建立随时可以自由进入的剧场空间,多种戏剧在那个流动的影像框架中显现,叙事的戏剧方式、人物、情节、结构、高潮、结局都在屏幕上展开和流动,戏剧化的变形方式,是由于科技革命的到来发生了新的形态变化带来的。
戏剧的观念形式已经完全渗透到人们的观看经验之中。戏剧这种在现实场景或传统之外的构造的冲突,已经成为影视戏剧观念的延伸、发展、变革的途径之一。一切推断都不为过——戏剧的社会形态化方式重新组装了我们的观念、思想和审美情感。人们从戏剧的广泛视点进入到生活的层面上观察到——生活即戏剧就在最贴近人们表现空间的影视形态中发展了,使人们日益沉浸于这种幻觉化的剧场效果之中,无力区别舞台戏剧与生活戏剧之间进行的交替、重叠和梦幻式的体验。在影视空间世界中选择沉浸其中的人们,他们几乎每天进入观看或体验的时间已经长达7个小时之多,生命的四分之一的世界与影视戏剧的人物生活在一起——影视戏剧异化了人的精神情感体验方式。
还有一种更直接的戏剧表现方式存在于影视的戏剧创造过程,百姓故事、记录片、新闻直播等现场性。有亲历中的人物自己体验创造的戏剧,和经过原汁原味拍摄直播或略加剪辑的影视戏剧,正在成为另一种现代影视戏剧的结构。表演中的角色和剧情中的冲突,戏剧中的人都是生活中的原形。但它确实构造了一种现场的戏剧效果,让人们观看中看到实际进行的生命,在何种真实的境遇中的命运、片断、选择和问题显现出来。还有重大比赛或巨型化的表演,还有战争新闻场面的同步拍摄,也在改变着当代戏剧的观念形态。从悉尼奥运会的大型表演中看到澳大利亚宏大戏剧,海洋、梦幻、劳动和生态、未来,一个小女孩和一个土著男人引领我们进入到戏剧的叙述之中……海湾战争和轰炸巴哥达,那在夜空中飞行的炮弹和轰炸的火光告诉人们战争正在进行。这种真实的电视戏剧正在用同步存在的视点和现实性,将地球上另一个民族遭受的苦难用戏剧方式表现出来。生活的戏剧由于影视技术的高度发达,用镜头为我们构造了一种真实的戏剧存在。它给我们的观看震撼是普通舞台戏剧和经过影视剧本编排表演的戏剧是不同的。
  无论是现实发生的戏剧和影视编剧中存在的戏剧,人类今天面临的时空充满着戏剧原素的多种变形和叙述——生活即戏剧。首要指的是影视技术已经将舞台戏剧的局限打破了,影视的剧场存在已经将戏剧的格局破坏了。人们在进入不同的戏剧空间时,受到的戏剧体验是丰富而多样的——戏剧作为总体的观念更具有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或者说我们人类正在将生活置于戏剧的结构之中。一切用戏剧方式进行的戏剧表演形态在我们观看的生活中普遍存在——原有戏剧观念的陈旧和传统,正在被后现代主义解构、并置和游戏的戏剧形态成为一个新的戏剧观念潮流。
  从这个意义上说戏剧的解放到来了。它被拆解的舞台和空间,却保留了框架和表演形态,保留了叙述的技巧和结构的力量,它在更广泛的戏剧思想史上寻找新的定位。影视戏剧的观念——已经超越了传统戏剧的存在。
观念戏剧的变革使我们抛弃了舞台的程式,进入到生活即戏剧直接表演和构造之中,美与生活戏剧被重新组构了。戏剧的方式和技巧成为生活的表达界线模糊的态势,使我们可能在不远的将来还能够体验到另一种戏剧方式的存在——网络戏剧。它创造了一种虚拟的沉浸和互动,使戏剧的存在结构从内在发生变化。网络戏剧的存在再一次给我们带来戏剧观念的变革,这是人类社会生活进程中虚拟化的必然选择。
  当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别人眼中的戏剧和人物时——经过影视和网络。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15分钟的明星时。戏剧的观念开始有了它的哲学意义。观看他人的生活发生戏剧化的变化,可能就有人在另一个角度观察你演给别人的戏剧。所有被监控器管理生活中的人,不正是一个被偷窥的剧场吗?生命好像无法逃离了戏剧的构架 ——摄像镜头录入一切并又将你监控在生活之中,你情感的流动甚至你隐秘的私生活都成为戏剧和影视技术关注的故事、人物和情节。生活戏剧的高潮就是在没有发觉的前提下被观看。原生态的戏剧构成了生活的一种生存状态。
科技无孔不入的力量正在从根本上扭曲戏剧的直接存在方式,赋予它更多的想象创造空间,把生活的所有场景和现实都改变为戏剧。把每一个人的生活行为与活动改写为戏剧,使每一个人被观看又去观看别人。这个世界的戏剧法则是你必须进入别人的梦境和思想轨迹,寻找你最感兴趣的戏剧结构和观看生活。
  可以讲当代戏剧的观念正在解构戏剧本身的存在。
  仅仅用别人的生活戏剧填补自己精神生活的贫乏呢?还是用高科技去透视人类每时每刻的生活呢?可能人们仍然需要回到从前,只观看那种不在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与我们自己有距离的传统戏剧。在一个影视技术普遍创造监管式观看戏剧模式中,人的自由何以能够实现呢?对于镜头和影视的虚拟和流失之后的空寂,人可能更应该关注戏剧化生活之后人的困境,必尽戏剧不是生活本身,而是一种审美形式。它创造一种人类反思自己的一种观念的戏剧哲学。观念戏剧——当普世化戏剧叙述方式构造我们这个世界存在时,我们要警惕的追问:生活何以能够成为戏剧,沉重的生活之上为何能有轻盈的戏剧滑动……
  于是我设问:现代戏剧意识中的三种观念戏剧是否存在?一、同步新闻报导戏剧是否存在?二、干预现实空间的生活戏剧是否存在?三、宏大庆典式的戏剧叙述场景是否存在?

  
2000年12月29日

http://article.hongxiu.com/a/2005-3-26/633963.shtml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人文空间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6-2024 01:53 AM , Processed in 0.066152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