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诚顶礼感恩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开示 ~'~ 海贤老和尚是末法念佛修行证果最好的榜样!
[复制链接]
|
|
楼主 |
发表于 21-4-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我們用什麼方法把散亂心、雜念、妄念清除掉?
所以布施破慳貪,持戒破破戒,忍辱破瞋恚,能忍不會發脾氣,不再有怨恨惱怒煩,都從忍辱裡頭成就的,精進度懈怠,智慧度散亂。
在這個地方我們反過來想,心要是散亂,你就沒有智慧,你就生煩惱。所以心浮氣躁是大病。
現在年輕人心浮氣躁的多,我在國外看到這些大學生,心定不下來,妄念、雜念太多了,所以接受教育的能力大幅度的下降,這是我們看到很難過的一樁事情。特別是聖賢教育,一定從恭敬當中得來的。
印光大師常講,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沒有誠敬心,聖賢來教你、佛菩薩來教你都沒用處。
我們用什麼方法把散亂心、雜念、妄念把它清除掉?淨宗裡面就是一個方法,一向專念。你這一生只有一個方向,一個方向,西方極樂世界,一個目標,親近阿彌陀佛。
這一生當中非常單純,我活在這世間為什麼?就為這樁事情。
我真信,真的求願往生,用清淨真誠心念這句佛號,時時刻刻希望這個佛號不間斷。初學的時候免不了間斷,間斷不怕,一覺悟了趕快續上。
你這樣子,二、三個月之後,間斷的時間愈來愈少,持續的時間愈來愈長,這就是進步,這個就是好現象。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二六七集) 2012/4/2 檔名:02-037-0267
http://edu.hwadzan.com/yplay/cwT0CemcMD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1-4-2014 12:59 A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3-4-2014 01: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7-4-2014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4-2014 02:0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7-5-2014 11: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9-5-2014 12: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极乐世界是真正稀有
为什么所有这些众生,五逆十恶,毁谤佛法,到极乐世界都变乖了,都变好了,什么原因?我们老祖宗说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阿弥陀佛天天教。
你在极乐世界想不听课、想逃学,你没地方逃,为什么?它六尘说法,无论到哪里统统都在说法,树也说法、水也说法、鸟也说法,它什么都说法,你能逃得掉吗?
不愿意到讲堂,到树林底下,树林底下所有树木都给你说法,所以妙极了!这是什么?这是科学,高等科学,我们现在科学家做不到。如何能叫风吹树叶,听起来是说法的声音,流水是说法的声音,鸟叫是说法的声音,它全说法,你没地方躲。
极乐世界没有日夜,没有晚上,它那个世界是光明世界,每个人身上放光,所有物质现象统统放光,它不需要日月,不需要灯火,人身是法性身,居住的世界是法性土。
所以讲法性我们前面读过,性是什么意思?性是不变的意思。就是人你生到极乐世界是化生,他不是胎生,不是说从小孩慢慢长大,不是的。
一到那个地方,身体就跟阿弥陀佛一样,像一个模子做出来的一样,里面没有男女,都是一样的身,这都是阿弥陀佛观察十方世界得来的。
人的身相,凡夫的身相业力变的;到极乐世界业力没有了,弥陀一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萨。那个身相就跟佛一样永远不变,寿命长远,他没有老,就是生老病死没有。
我们这个世间有求不得、有怨憎会、有爱别离,那个地方全都没有,五阴炽盛,这是法相里头才有,法性里头没有五阴炽盛。
这个世界是美好到了极处,四土平等;十方世界没有一个世界是四土平等的,同居土、方便土、实报土跟常寂光土,没有平等的。极乐世界四土平等,所以一生一切生,这是真正稀有。
文摘恭录—净土大经科注(第一九五集)2012/2/16 檔名:02-037-0195
http://xf.jzfjw.cn/news/12532.html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9-5-2014 12:30 A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6-5-2014 01:2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31-5-2014 01:0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6-2014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6-2014 02:3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6-2014 01: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7-2014 01: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0-7-2014 01: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6-7-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净下空老法师慈悲開示:佛的名號完全代表性德
「又《遊心安樂道》云」,《遊心安樂道》是韓國的法師,也是唐朝時候的,都是在中國留學,大概都是善導大師的學生,他們回國之後也做了祖師。這本書裡頭說,「諸佛名號,總萬德成。但能一念念佛名者,即一念中,總念萬德」。
這一句話說得好,說的是真話,諸佛名號,一切諸佛,在《大藏經》上,裡面有一部經典叫《萬佛名經》,釋迦牟尼佛為我們介紹十方世界,說名號說了一萬二千多個佛名號。在佛門裡面近代過年的時候,寺廟裡頭拜萬佛,就拜這部經,拜萬佛。
其實每個名號都是具足圓滿的德能、圓滿的智慧,所以佛的名號,佛沒有名號,一切萬物都沒有名號,名號是人給他起的,所以假名。《老子》所說「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非常道」,這個要懂得。
佛的名號是完全代表性德,自性性德,菩薩的名號代表修德,我們怎樣修因證果。佛的名號代表果德,自性德能無量無邊、無數無盡,這個道理一定要懂。
《華嚴經》上說「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看阿彌陀佛這個名號,不是不能翻,可以翻,不翻是為了尊重。把它翻成中國話,阿翻成無,彌陀翻成量,佛的意思是覺,名號翻成中文,無量覺。我們想想,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每一尊佛都是無量覺,證得無量覺就成佛了。
所以這是個總名號,所有一切諸佛都可以用阿彌陀,無量覺。用釋迦牟尼這就不行,釋迦牟尼是什麼?這個佛是在我們地球上,對治地球上人的毛病。這是什麼?這是他教學的宗旨,是教學的總綱。
我們這個世界的人缺少愛心,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所以名字用釋迦,釋迦是梵語翻成中國意思,是能仁,他能仁慈待人,是這個意思,教我們要用仁慈的心對待別人。牟尼是清淨的意思,對自己要清淨,像這經題上「清淨平等」對自己,對別人是一片慈悲,要愛人,所以是這個意思。
這個名號是什麼?就是釋迦牟尼佛在現在這個時代,此時此地教學的總綱領、教學的總方向,是這個意思。
我們懂得這個意思,從名號就曉得,佛住在這個地區,此時此地一切眾生需要什麼,你就曉得,佛在這裡教些什麼就明白了。
釋迦佛一生四十九年所教的,就是仁慈清淨,這名號上表現的。清淨心對待自己,這是最高的享受,最高的享受不是地位、不是權威、不是財富,是清淨,清心寡欲,心裡面沒有憂慮、沒有煩惱、沒有牽掛、沒有壓力,你說你活得多自在,你活得多快樂。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四0集) 2012/5/15 檔名:02-037-0340
http://edu.hwadzan.com/yplay/lw-Tk5TznyQ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6-7-2014 01:06 AM 编辑
|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2-7-2014 11: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1-8-2014 0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9-8-2014 01: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4-8-2014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
|
|
|
|
|
|
楼主 |
发表于 29-8-2014 01:4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上淨下空老和尚慈悲開示:我們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自以為懂了
早年章嘉大師教我一個檢驗的方法,就是你學的東西是不是真懂了?我們學一遍以為我懂了 ,學兩遍,我懂得不錯,很多了,不是這個標準。
標準是:你所學的,你有沒有落實到生活 ?落實到生活,你是真的懂;沒有落實到生活,你要反省,你並沒有懂。
這個對我一生幫助非常之大,為什麼?讀書人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以為我懂了,叫強不知以為知,這是讀書人的通病,古人也不例外。
這個檢驗的方法對我們就很大的幫助,只要我還沒有做到,我就知道沒有真懂。
譬如我們今天念的這一句,念阿彌陀三字,滅無始重罪;念阿彌陀一佛,成無終福智。我們懂了沒有? 好像是懂,其實沒懂。
為什麼?要真懂,這還得了!我每一秒的時間我都怎麼?我都不肯浪費,那就叫真懂。
一天到晚還雜心閒話,念了幾句佛,幾句佛號,這不是真懂。真懂的時候分秒必爭,決定不會浪費一分、一秒鐘的時間。我這一秒鐘成就我無量無邊的福報,哪有時間跟你講閒話?這真懂。
所以說真幹的人就真懂,不幹的人沒懂。章嘉大師這個教誨對我的利益太大了,就用這句話檢點是不是真的明白、真搞清楚了。
這個經是不是真懂了?我這一次是第十三遍,前面十遍是講《無量壽經》,沒有講註解,這後面三遍是講註解,連經、註解一起講。是不是全懂了?沒有。
為什麼?遍遍都有新的意思出來。說明佛經這個意思無盡無量,你讀一遍,出來一點,再搞一遍,又出來一點,永遠沒有止境的,這是世間典籍沒有的。
它是活的,其味無窮,理事深廣沒有邊際,這個是佛經所以稱之為寶,為什麼?它從自性流出來的。
世間典籍是從阿賴耶識流出來的,從意識流出來的,所以它有範圍,它有邊際、有止境。
如果是現在人的文章,都從煩惱習氣裡面流出來的 ,他的東西一看,一遍就懂了,不要看第二遍,第二遍不會有新意思。
古書百讀不厭,它的有深度。佛經更是沒有邊際,從初發心一直念到成佛都念不厭,有這麼大的攝受力量。
我們現在可以說,搞了這麼多年,沾了一點邊,對它認識了,對它明白了。這古人所謂的, 「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佛的經典跟世間典籍,我們中國《四庫全書》一比,佛經味道濃。
古人的典籍,特別是經,經史子集,經,真正是百讀不厭。但是佛經,千遍萬遍你永遠不會厭倦,千遍萬遍還有新的意思出來,價值在此地。一定要有誠敬心,要有恭敬心,要有尊重的心,你才能夠體會得到。
心浮氣躁,不但你讀不懂,聽也不懂,甚至於聽到沒有感覺得歡喜,沒有感覺得有受用。一遍聽了,下一次再不聽了,佛經我聽過了,佛經我看過了 ,不值得再看第二遍。
這要用章嘉大師的標準檢驗就明白了,為什麼?你沒懂,法味沒嘗到 。
節錄自二零一二淨土大經科註 (第三一四集) 淨空法師主講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8-2014 02:02 AM 编辑
|
|
|
|
|
|
|
|
发表于 29-8-2014 11: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分享 |
|
|
|
|
|
|
| |
本周最热论坛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