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bujua

[讨论]Iskandar 来势汹汹(图片)!!!如何从怀疑变到信心满满!!!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7-2-2013 11:5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iacw 发表于 7-2-2013 10:07 AM
好铁,给个like你

谢谢,新年快乐!!!祝大家新年大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0-2-2013 09:1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几时会建LRT/MRT接新加坡Thomson Line?

目前期待这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01:4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nvery 发表于 10-2-2013 09:11 PM
几时会建LRT/MRT接新加坡Thomson Line?

目前期待这个。

全国  2013-02-06 08:29
(新山5日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将于本月18至19日官访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会谈,据悉会谈内容将涉及两国联合落实马新跨国轻快铁系统(RTS)建设计划,以缓和往返新山与新加坡的人流。
消息指出,两国领导人届时将针对这项让各界引颈长盼的轻快铁计划,达成共识,并在缔造双赢的大框架下提升两国之间的交通、通讯、关卡及旅游服务,让两国人民皆能够受惠。
去年2月,纳吉在柔佛古庙游神庆典上宣布上述合作计划,并指轻快铁系统将衔接新山及新加坡,以缓和两国边境日益增加的物流量及人流量。
该项计划不但能解决新柔长堤交通堵塞问题,也成为两国商贸关系的大卖点,预料可吸引不少新加坡企业转移到新山投资,并带动新山的经济发展。
料2018年投入服务马新跨国轻快铁系统预计在2018年投入服务,无疑为依斯干达特区注入一剂强心针。
由于该项计划属于联合建设,涉及单位甚广,两国必须深入研究轻快铁的可行性、效益、风险、工程技术、环境影响、投资及营运开销。
加上其他合作领域,如关税、移民、检疫中心、兴建多用途终站及其他策略性等问题,始终只闻楼梯响,确实的运作方式更是八字还没一撇。
减低对陆路交通干扰 兴建海底隧道最理想
据依斯干达特区发展局总执行长拿督依斯迈依布拉欣在去年11月接受《星报》访问时透露,该项计划共有3个陆路交通系统选择,意即兴建天桥或大道、观景高架桥及隧道。
而他个人认为,兴建海底隧道是最理想的方法,因为海底工程可减低对陆路交通的干扰,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交给当局。
兜兜转转近一年,却迟迟没有定案,想必投资者也等得心痒痒,斟酌是否要趁现在把发展视线转移至大马的柔南特区,在本地扩大业务及投资设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08:1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ujua 发表于 28-4-2011 12:47 PM
刚开始小弟也很怀疑,但到Iskandar游过和深一层了解,简直难以置信。。。

如果真是海市蜃楼, ...

投资就是要冒风险,经济才会发展,才会赚大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11:0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Ada_Yes 发表于 11-2-2013 01:43 AM
全国  2013-02-06 08:29
(新山5日讯)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将于本月18至19日官访新加坡,与新加坡总理李显龙 ...

政府的效率太慢,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11:5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cnvery 发表于 11-2-2013 11:00 AM
政府的效率太慢,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11-2-2013 02:1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Ada_Yes 发表于 11-2-2013 11:53 AM

圖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06: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ujua 发表于 11-2-2013 02:16 PM
圖看不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12-2-2013 10: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S'pore the single 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in Iskandar Malaysia
Posted: 07 February 2013 2257 hrs

http://www.channelnewsasia.com/s ... iew/1252935/1/.html

SINGAPORE: Global Capital & Development (GCD), the lead investor of Medini in Iskandar Malaysia's Nusajaya development zone, says the region has attracted some S$2 billion in investments from Singapore since 2006.

GCD says investment from Singapore in Iskandar Malaysia is set to soar; Singapore is already the single largest foreign investor in the region.

Link (THM) Holdings, a Singapore developer, is the latest firm to invest in Iskandar Malaysia; it announced on Wednesday that it purchased a 5.9-hectare land site from GCD.

Link said that it will build mixed properties on the site, which is worth S$1 billion in gross development value. The project is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in three phases over a period of five years.

In a statement issued on Thursday, Mr Keith Martin, who is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of GCD, said: "Link (THM) Holdings' development of Media Village @ Medini Iskandar is a catalyst for further business, lifestyle and living activity in Medini. Together with cornerstone investors and existing developments, GCD foresees a significant value increase in the prices of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properties in the area."

Mr Martin added that GCD will continue to partner with quality investors to transform Medini into a destination city of global significance.

The company's next focus will be to further engage business park operators on opportunities to fund a SME business park for a wide range of business sectors and services.

Mr Martin said there is clear demand, particularly from Singapore companies, to seek affordable support space in Medini.

- CNA/j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2013 02:39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山19日讯)我国伊斯干达海滨控股与新加坡凯德集团及淡马锡控股,经过2年半的长期协商,今日达成总投资额马币81亿的发展投资,联营发展滨海城市面积达71.4英亩的土地,发展A2岛(A2 LAND)成为现代的商业和旅游区。

马新两国高层领袖,即首相拿督斯里纳吉和李显龙总理,今日分别见证由伊斯干达海滨控股主席丹斯里林刚河、淡马锡控股东南亚区域主席邢增成及凯德集团总裁林明彦所共同签署的“框架协议”(Heads of Agreement)。

出席者尚包括柔佛州务大臣拿督阿都干尼,柔佛州立法议会议长拿督阿里哈山、州行政议员、华社及工商领域领袖。

伊斯干达海滨控股(Iskandar Waterfront Holdings Sdn Bhd)拥有4000英亩的滨海陆地发展商,地段包括金海湾的2000英亩以及新山市中心的一些战略地段,新山东边走廊的地不老沿岸和东海岸的迪沙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13 03:58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人问,为什么鸟不生蛋的Puteri Harbour或Nusajaya的condo可以卖到那么贵。近来3rd link的新闻也常常被提到,很多人都在猜测3rd link将会在那里。

现在的交通流量也许还不需要3rd link,但也开始感觉到causeway link 和second link的堵塞了,将来的5到10年就会派上用场了。从计划到建好,快也要3 - 4 年,所以新马应开始讨论此话题了。

在2007,Ho Chin Soon已对此做出recommendation,如图下的point A & B.

为什么3rd link应建在Nusajaya,有何根据,以下是小弟的愚点和猜测。
1)Nusajaya 有足够的地起3rd link
2)Nusajaya的人口与日俱增,政府行政所也在那里。
3)新加坡人口与日俱增,将会有更多人移居Iskandar,很多都偏爱Nusajaya
4)有Coastal Highway 的 network
5)Theme Parks, Auto City,medical hub, Edu City, Industrial parks都在Nusajaya,新马的往来将会剧增,second link将会不能负荷。
6)Robert Kuok的Trader's Hotel也建在Puteri Harbour,精明经商的他会不会把钱往海里扔?
7) 建在causeway link 和2nd link 中间会有效纾解causeway link 和2nd link 的交通。如果建在新加坡东部,causeway link 和2nd link 的交通将很难得到有效纾解
8)Nusajaya将会是KL-Singapore高铁(HSR)的其中一站(有待证实)。http://biz.thestar.com.my/news/s ... 742994&sec=business

以上的points,UEM Land(Nusajaya Master Developer)或IRDA肯定比谁都更了解,也知道更多大众不知道的内幕。UEM Land/IRDA现在不可能会贱卖每一寸土地。如果3rd link真的建在Nusajaya,就更能说明为什么鸟不生蛋的Nusajaya会那么贵。

Msia-Spore 3rd Bridge.jpg

2007年的报道:

马研究公司建议:新马可建第三座大桥

    新马之间是否应该建造第三座新马大桥?这个课题相信不是短期内就会有定论,但来自马来西亚的房地产研究公司——何振顺研究公司的董事何振顺认为,新马两国现在就必须开始协商,为周围用地进行规划,以应付20至30年后的需求。


   除了标出两个他认为适合建造新的“超级大桥”(Super bridge)的地点,何振顺也建议,新加坡不妨考虑将人口增长的“目标”定在1500万,而其中的500万人口,能居住在依士干达经济特区内,建造一个经济互相依存的柔佛/新加坡双城(twin cities)。

何振顺昨天对媒体演讲时说,这么一来,新加坡将能有足够的人数,来支持经济增长,并使政府组屋的价格也有机会能攀升。同时努沙再也的居民若要到新加坡来,就能使用第三座“超级大桥”,节省交通时间。  

  被媒体称为“电子地图绘制者”(digital map-maker)的何振顺因此认为,马来西亚原本建议,在乌敏岛附近建造第三座大桥的计划行不通,因为他认为马国人口的聚集重心(centre of gravity)其实已向左偏移。因此他认为,在地图中标着“A”和“B”的地点,或许会更适合。

  何振顺说,这两个地点,能和新加坡的高速公路和地铁站连接,比使用柔佛的陆路交通更快捷便利。他建议新、马两国能效仿香港和深圳的“跨界联系”。据他估计,目前大约有250万人每天跨越香港、深圳边境。

  针对有记者提出,“A”地点靠近新加坡武装部队的实弹演习区,或许会相当敏感,何振顺指出,那可以选择“B”地点,他主要想说得是,两国政府应该在现阶段就开始协商,保留一些地段供发展。

  至于第二通道,他认为,其周围没有什么设施,如酒店、餐馆等,因此,不算是条成功的通道。 

  何振顺的客户,包括马国政府机构和主要房地产商。他指出,依士干达经济特区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政府各方能否有效推动和促成。

  依士干达经济特区总面积2217平方公里,相当于2.5个新加坡,但何振顺也指出,面积大小不是问题,争取到多少项目也不是关键。

   他认为,这个项目的精髓,其实是它将改变马来西亚,除了改变当地土著利益和经济、政治挂钩的现象外,马来西亚也希望能借助这个项目,提升公务员的效率。




本帖最后由 bujua 于 25-2-2013 11:20 AM 编辑

评分

参与人数 1人气 +5 收起 理由
kookk + 5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2-2013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bujua 发表于 21-2-2013 03:58 PM
很多人问,为什么鸟不生蛋的Puteri Harbour或Nusajaya的condo可以卖到那么贵。近来3rd link的新闻也常常被提 ...

可以了解下楼主是从事贵行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2013 01: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64Xs 发表于 21-2-2013 09:00 PM
可以了解下楼主是从事贵行的吗?

小弟只是普通马捞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2-2-2013 03: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报道有点久,但还是把它capture下来。


http://www.zaobao.com.sg/xhd/pages1/xhd120423.shtml
天天过长堤的新新人
周文龙/报道 龙国雄/摄影(2012-04-23)




林国雄(右二)从新山来本地工作,每天得花四五小时在来回路上。

  下午5时15分,林国雄(39岁)已经在不停地看手表,留意着下班的时间了。
  15分钟后,他已经来到了奎因街的长途巴士站,排队等着买赶往新山的巴士车票。
  “今天我的运气不错,排在队伍的第一位。只要待会儿车一来,我马上就能上车了,无需大排长龙。”见到记者时,他笑着对记者说。
  的确,10分钟后,林国雄后面开始出现长长的,达数十公尺的人龙,等车的人从大人到小孩,从上班人士到学生都有。而他们的目的和林国雄一样,那就是回家——新山的家。
  新加坡和新山只有柔佛海峡的一水之隔,两地人民关系也相当密切,常有不少新加坡人到新山游玩,更有好多住在新山的新山人,天天往返新加坡工作,却没选择在新加坡居住,当起每天往返新山和新加坡,在两地工作生活的“新新人”。
  据统计,住在马来西亚新山一带,每天往返新马两地的“新新人”约有15万人,包括4万名工人、5000名学童,以及10万名驾车人士。这些来往新加坡和新山的“新新人”,为两地关系勾画出一幅热络、频密及繁华的城市奇景。
  林国雄在新加坡工作已经18年,目前是实践剧场的宣传经理。他说,自己每天回家有如“长征”,必须搭车到新加坡关卡,排队过了关卡,再上车到柔佛新山,然后又下车排队过马来西亚关卡,才算踏上“国土”。
  “之后,我还得搭车到新山拉庆总站,从那里再转换多一趟车,才终于能回到家。整个旅程至少得花两个半小时。所以我常跟朋友开玩笑说我很‘幸福’,天天都飞台北,因为我每天来回路上所花的时间,几乎等于我飞台北的时间了。”林国雄自嘲说。
  他也说,自己每天清晨6点45分出门,将近10点才到公司上班。他回家时,5点30分下班,回到家里却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轮到晚上剧团有演出时,他回到家时常常都是凌晨一两点,只睡4个多小时,马上又得起床准备出门了。
车费足以在本地租房间
  另一名受访的“双边人”廖兆宜(36岁),住在新山Pelangi一带,离柔佛关卡只有15分钟车程,回家行程没有林国雄般辛苦,但他说,自己每天也得花3小时在路程上。
  廖兆宜在本地工作12年了,目前是一名网络工程师,工作时间较具弹性,一般都是过了9点才进办公室。
  他说:“比起我的一些朋友,他们每天五六点就要起床,每天过着起早摸黑排队过关的紧张生活,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一个了。至少我可以避过拥挤时段,在人群比较少的时候排队过关卡,人没有这么累。”
  对每天开车上下班的李秀文(34岁)而言,她的“痛苦”并非在挤车,而是在开销方面。
  李秀文原是马来西亚《光明日报》的记者,11年前在本地娱乐杂志《U周刊》的招聘下,成为《U周刊》记者后,每天驾车往返新加坡工作。
  她说:“我是土生土长的新山人,过去一直都在新山读书和生活,从未想过来新加坡工作。在新山当记者时,我多次采访了长堤塞车情景,对在新加坡读书或工作的人的辛苦是感同身受。当时,我还想:他们何必两国奔波,让自己这么辛苦呢?想不到现在我却成为他们的一分子。”
  李秀文每天驾车来往新加坡,得花费新币21.20元通关费,花费不小。如果再加上车油和其他车子维修费用,估计她每月的交通费约五六百新元,几乎可以在本地租一个房间住了。
  她说:“刚开始在新加坡工作时,我是采用‘停车转搭公共交通’(Park and Ride)方式,把车子驾到靠近新山关卡的酒店,再搭车过关卡。但4年前新的柔佛关卡启用后,我这招行不通了。而且我的身子现在比较差,不太适合长途跋涉,所以只好忍痛花钱驾车来上班。”

傍晚时间,奎因街的长途巴士站就会排起长龙。

社交圈子不在这里
  工作回家花费的时间长了,个人的休闲时间相对也就少了。李秀文和廖兆宜都觉得,他们的生活和社交圈子大多在新山,新加坡朋友一般都只限于工作上的朋友而已。
  廖兆宜说:“我一般都是工作后就回新山,很少有时间跟新加坡朋友聚会。再说我做的是网络工程行业,我们这一行的人也习惯上网聊天。”
  每天驾车到新加坡的李秀文说,她的一切活动也在新山,对新加坡认识有限。“比如我对新加坡道路就认识得很少,大概只知道怎么从我家去到大巴窑上班,还有去市区白沙浮一带,可说是新加坡道路的白痴。”
  另一方面,每天来往新加坡和新山,精神上的损耗也不小。尤其是每天过关卡时,经常面对着长长人龙或车龙,堵在人群或车群中好几个小时,这种精神上的损耗确实累人。
  林国雄就说,曾有一度因受不了长途跋涉,认真考虑放弃这里的工作。他说:“几年前发生马士沙拉末(Mas Selamat)事件时,局势比较紧张,新加坡关卡查得特别严。我们每天排队进出关卡至少等上一个多小时,人龙差点要排出关卡大厦。”
  林国雄说,由于等候时间太长,排队人群心烦,难免发出怨言,偶尔起小哄发泄一下,“一些持枪的守卫立即紧张起来,有如镇暴队般地喝令大家肃静,令大家心里更加烦躁。”
  说起这些不太愉快的过关经验,林国雄说:“我和其他10万多名马来西亚人一样,只不过是为了改善生活而每天往返两地的普通民众,为什么要搞到每天过关卡都感觉好像是逃犯?”
家乡的味道
  林国雄其实是有能力在本地居住的,但为什么他仍选择每天辛苦地进出新加坡呢?
  问起林国雄这问题,他沉思了一会才回答:因为家乡的味道。
  家乡的味道!?
  “没错,尽管我每天上下班行程疲累,但我始终没搬到新加坡住的一个原因,就是这家乡的味道。这味道来自新山的咖啡、面包、煮炒,还有夜里还开着的大牌档,甚至人与人的交往。”
  林国雄说,他其实是喜欢城市的,出国旅行也喜欢去大城市玩,但数次住在新加坡朋友的组屋时却感到不自在:“晚上楼上的马桶拉水声,隔壁的人走路和说话声音,还有楼下的摩托车声,都觉得刺耳,整个晚上难有宁静。”
  而回到新山后,却让他得以放下新加坡的紧张节奏,心灵得到沉淀,可以静下来,做一些他喜欢做的事,比如制作面包等。
  林国雄说,在新加坡工作了18年,但他清楚知道,新山才是他的家园。
  “我住在新山,感觉到新山人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偶尔走在街上,看到不认识的新山人,我们都能随意聊天,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很密切。同样地,我也觉得新山的东西好吃。这或许就是蔡澜所说的,只要把你的生活节奏放慢,你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琐事会显得更美好了。”
也有新加坡人住新山
  近年来,马来西亚政府着力打造柔佛依斯干达特区,计划把这地区变成马来西亚半岛南部最发达的地区,以及居住、娱乐、环境和商业完美融合的国际化大都市。
  随着依斯干达特区房地产发展日益稳健,一些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国人也选择在新山买房子筑家园,使依斯干达成为“小联合国”。
  业界人士透露,新加坡在新山置业的人数,在5年里将增加一倍。特别是与新山捷运系统衔接的新加坡地铁汤申线(Thomson Line)于2018年建成后,将有更多新加坡人考虑到新山买房。
  谈到新加坡人住新山,也当“新新人”的现象,李秀文说,她确实留意到新山发展商近来推出房地产项目,不少价位超出多数新山人的预算,主要针对新加坡买家。
  “这些房地产项目相信吸引了不少新加坡买家。如果新加坡去年没有推出新条例,限制拥有组屋的新加坡人买第二个房子的话,相信到新山买房子的新加坡人会更多。”
  林国雄也听闻一名新加坡朋友,前阵子因为这里的房子集体出售,之后决定全家搬到新山居住,买了洋房和车子,宁愿每天花近1小时越过长堤工作。
  不过针对新加坡人住新山的现象,林国雄却觉得,这对新山人来说并非稀事。
  “新山与新加坡除了有地理关系,其实长久以来也有着历史与血缘的联系,彼此的互动性强。新山出现越来越多新加坡人,或新山人纷纷到新加坡工作求学,这都是我们两地人习以为常的事情了。”
  尽管这些年维系两地的历史情感已逐渐消失,两地人民的互动也渐渐围绕着利益。但林国雄却认为,新加坡和新山仍摆脱不了彼此的亲密关系,彼此可以和谐合作,让“新新关系”日日更新。
《联合早报》
(编辑:唐羡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2-2013 08: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ujua 发表于 21-2-2013 03:58 PM
很多人问,为什么鸟不生蛋的Puteri Harbour或Nusajaya的condo可以卖到那么贵。近来3rd link的新闻也常常被提 ...

没错,nusajaya沿海。。。靠近第一第二关卡。。。。。又有各大发展项目。。。。,潜力无限。。。。。

你买了nusajaya哪里的房子? 本帖最后由 kookk 于 22-2-2013 09:2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3 10:2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kookk 发表于 22-2-2013 08:54 AM
没错,nusajaya沿海。。。靠近第一第二关卡。。。。。又有各大发展项目。。。。,潜力无限。。。。。

...

BI,HH,SEC都有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5-2-2013 10:4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bujua 发表于 25-2-2013 10:27 AM
BI,HH,SEC都有进。。。

wow............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3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新加坡-吉隆坡高铁时速将达350公里 将合理制定票价
2013-02-22 10:50:07  |  来源: 国际在线专稿

国际在线综合报道:据《联合早报》消息,马来西亚陆路公共交通委员会主席赛哈密21日表示,马总理纳吉布和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宣布两国合作兴建的新加坡—吉隆坡高速铁路计划(简称马新高铁),时速350公里,预定每小时会有一趟服务,并将合理制定票价。

  马来西亚交通部长江作汉日前表示,马新高铁全线还将兴建五个停靠站,初步圈定的地点是柔佛依斯干达特区、峇株巴辖、麻坡、马六甲爱极乐及森美兰州芙蓉。马新高铁铁路将建在郊区地带,不会经停马城市地区。因此,相信计划一旦落实,将带动整条轨道周边城镇及各停靠站的经济发展。

  他说,考虑到成本因素,马新高铁大部分路线都将建在地面上,除非有阻碍,才可能兴建隧道。此外,基于修建铁路征地需要时间展开实地调查和研究,因此,很难确定新隆高铁是否可以在今年动工。江作汉说,目前确实的投资额还不得而知,不过,这将是私人与政府合作的联营项目,同时也会邀请新加坡参与投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3 11: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位于郊区带动周边发展 隆新高铁初圈定5站 2013-02-21 07:33
http://www.nanyang.com/node/512352


(布城20日讯)政府初步圈定,吉隆坡—新加坡高速铁路计划(High Speed Rail)(简称隆新高铁)将兴建5个站,分别位于芙蓉、爱极乐、麻坡、峇都巴辖及依斯干的郊区,将带旺高铁站周边的产业及经济发展。
将征用土地
交通部长拿督斯里江作汉说,高铁路线不会直接进入城镇范围,而是建在城镇的郊区;因此,政府预期高铁计划,可带动高铁站周边的发展及经济效益。
“这项隆新高铁计划将是一条全新的路线,与现有兴建中的双轨火车路线无关连,基本上,高铁将涉及征用土地。”
江作汉今午出席部门新春聚餐会后,针对隆新高铁计划,发表上述谈话。
我国与新加坡昨天展开第四次双边会谈并取得突破,两国首脑同意兴建隆新高铁,预计在2020年前投入运作。
隆新高铁落实后,从吉隆坡到新加坡(或反方向,从新加坡到吉隆坡)长达约354公里的距离,只需短短90分钟即可到达,比搭乘飞机还快,这将为马新两国的双边联系带来显著的转变。
需时实地研究 动工时间难定
江作汉说,基于该项计划涉及征用土地,包括需要时间展开实地调查和研究,很难确定是否可以在今年进行。
他说,在考虑成本比较低下,隆新高铁大部分路线都是建在地面上,除非路线有阻碍,才可能会兴建隧道。
希望新加坡参与计划
他说,计划是马新两国首脑会议决定要推行的重大计划,目前尚未敲定投资模式与涉及的成本。
他希望新加坡可通过其他管道参与该项计划。
他说,两国都已同意联合推行这项快铁计划,政府希望该项快铁计划能尽快展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2-2013 11:1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Nusajaya earmarked for for S'Pore-M'sia high-speed rail station
By ZAZALI MUSA
Monday February 25, 2013

JOHOR BARU: Nusajaya in Iskandar Malaysia has been earmarked as one of the three stop stations in Johor for the proposed high-speed rail (HSR) linking Kuala Lumpur and Singapore.

Iskandar Regional Development Authority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Datuk Ismail Ibrahim said as a green-field area, Nusajaya would definitely be a better choice for the stop station.

Ismail said several issues had to be looked into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SR, including land acquisition and the relocation of residents affected by the project.

“The type of users of the service will be what finally determines the terminals or the stop stations for the system from KL to Singapore,'' he told StarBiz.

On Wednesday, Transport Minister Datuk Seri Kong Cho Ha said five towns in the country had been earmarked as “stop stations” in the initial plan for the HSR; Seremban, Ayer Keroh, Muar, Batu Pahat and Iskandar Malaysi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had on Tuesday jointly announced their agreement to build the HSR between the republic and Kuala Lumpur, expected to be completed by 2020.

The proposed project will cut travel time between the two capitals to just 90 minutes from the five hours of driving and seven hours by rail at present.

“Nusajaya, spanning 9,712.45 ha, is a good location for the stop station as opposed to the existing JB Sentral KTM station here which is facing space constraints,'' said Ismail.

He said the Nusajaya terminal would be connected to Kempas Baru, which had been designated as an integrated public transportation hub for Iskandar Malaysia.

Ismail said it would have all modes of transportation connecting to different flagship development zones in Iskandar Malaysia, with taxis, rapid bus transits and intra-city commuter train services for commuters.

On the Malaysia-Singapore Rapid Transit System (RTS) link, he said both countries did not have to wait for the one-year cycle to make a decision on the project.

“We are giving ourselves ample time on the project. If both governments find the study is good, then it can start anytime,'' Ismail said, adding that there would be two options for the RTS project linking Johor Baru and Singapore for the trains to either run above ground (grate) or via undersea tunnel.

He said the first option could be a causeway (a land bridge), while the second option could either be a low bridge or a high bridge.

A low bridge is anything below 15 metres in height, which is impassable by boats, while a high bridge is more than 35 metres or equivalent to a seven-storey building that would allow a liner to pass through.

Ismail said if the undersea tunnel were chosen for the project, then there would also be a choice of it being either a sunken tunnel or a bore tunnel.

He said the undersea tunnel was a more favourable option as it would cause minimal disruption to traffic movement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as the project would be located nearby the Customs, Immigration and Quarantine (CIQ) complexes of Malaysia and Singapore.

“However, the final outcome on the type of link to be built will all depend on the recommendations of the study for the two governments involved as well as costing,' he elaborated.

Ismail said it did not matter what the final choice was, but the main objective of the RTS was to improve connectivity and accessibility between Johor Baru and Singapore.

The terminating stations of the link would be at the former site of the Tanjung Puteri Lorry Custom Complex here and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epublic Polytechnic in Singapore.

The RTS link is targeted to be up and operating by 2018 and have a co-located (CIQ) facility in Singapore and a co-located CIQ facility here so that commuters need to clear immigration only once for each way of travel.

The Johor Causeway, which is about 1.06 km long, was completed in 1932 and links Johor Baru to Woodlands on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aits of Johor.

About 80,000 to 100,000 vehicles use it daily.

Johor and Singapore are also connected via the Second Link, a dual three-lane carriageway linking Tanjung Kupang to Tuas in Singapore. The bridge is about 1.9 km lo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6-2024 07:14 PM , Processed in 0.071992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