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khaijiet

認識佛教(净空法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2-9-2013 1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昨天羅禪能(羅貝爾)教授談到天台的空假中。要會用,空是講體,講本體。

體在哪裡?體遍一切處,遍一切時。

沒有體,哪來的現象?所以相是依體而生的。

體是空,為什麼說空?它沒有現象。它沒有自然現象,沒有物質現象,也沒有起心動念,就是精神現象它也沒有,所以說它是空。

空不是無,不能當無講。為什麼?它能現現象,它什麼都能現。

所以它現象的時候,要知道所現的相叫假相,不叫真的。

為什麼?那個相它有生有滅,有生有滅就是假的,就不是真的。

無論這個相存在時間多長,它只要有生有滅就是假。

可是學佛要懂得用中。用中,我二邊都用,二邊都不執著,都不要放在心上。

所以什麼事情都可以做,別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叫造業,不放在心上叫積功德。

做一樁善事不放在心上,這是善的功德;做一樁壞事不放在心上,這是惡的功德,都叫功德。

如果放在心上就叫善業、惡業,就不一樣。

那個惡不放在心上,惡的功德能度惡人。

你看,菩薩要到畜生道度牠,要現畜生身;到餓鬼道去度鬼,要現鬼身;到地獄道去度眾生,要現地獄身。

所以菩薩示現裡頭有這些能量,有善的能量,有惡的能量,所以他能夠恆順一切眾生。

       陳大惠老師:師父,您說現在人要放下,您常常講放下放下。有觀眾,還有學佛的同修就想請教,您老能不能就具體說現在人最應該放的,頭一個放下是什麼?

       淨空法師:頭一個放下財色名利,這四大魔頭。

      
陳大惠老師:
四大魔頭,財色名利。全世界都這樣嗎?師父。

       淨空法師:大概都是這個樣,這是現在人之最愛。他的果報都在地獄、在三途,所以因果教育很重要。這次我們在巴黎看到,他們漢學院出了一本書,善書八種。

       陳大惠老師:善書八種。

       淨空法師:那個小冊子最近出來的,是八本,翻譯中國道教的《感應篇》、《陰騭文》,關聖帝君的這些教誨,全是道教的,全是因果教育。很好!我問他印多少,他說印一千本。我就買了,大家供養我的錢,我就買了三百本,分發給大家。你看,外國人現在,中國人講這是迷信,外國人認真在學習。很能啟發人,因果教育。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9-2013 12:5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6-9-2013 12:4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師父,他下邊這個北京代表團還有問題,我再讀給您老。

      問:有人在聽到師父老人家所講《大經解演義》當中提到念佛的十念法,一念一句,之前已經學會了印光大師的一念十句,就是三三四念佛的方法。

現在他採用靜坐,以真誠恭敬心一念十句,就是三三四,不出聲音,但他也以十念計數,念佛的效果一般能夠心地清淨。

這位同修用這種方法至今已經有兩年了,在實際生活中感到比原來有些聰明智慧。

這位同修也曾經改用老法師所說的一念一句的念佛方法,但是由於原來已經形成了習慣,試著改變以後感覺不習慣,又恐怕影響了原來的念佛效果,所以就沒有堅持改變。

請問老人家,這位同修是否應該改變,就是您老提倡的一念一句的念佛方法更好?

       淨空法師:這個沒有關係,只要自己念到很歡喜、很有受用,就繼續下去,不要受外頭的影響。

念到什麼?心地清淨,不生煩惱,這就功夫得力。無論什麼,最重要的,念佛把握住一點,念頭起來就把它換成阿彌陀佛,這句佛號把念頭降伏住。

起心動念是我們的習慣,養成這個習氣,不可能沒有,不管什麼念頭,善念也好,惡念也好,念頭才起,這第一個,第二個念頭是阿彌陀佛,就把它換過來。

這樣子再養成習慣,念念都是阿彌陀佛,這叫淨念相繼,這個就好。

到淨念相繼,不一定到一心,淨念相繼,往生就有把握。這是這個法門的殊勝之處。

《大經解》希望大家有機會多聽,尤其聽現在講的,你們有很多老同學都體會到,我這個講的跟去年講的不一樣,年年不相同。聽現在講的。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遇到有的初學佛的人,或者還沒進佛門的人,聽到、看到很多同修,手裡拿著念珠,嘴裡一直在念阿彌陀佛。

他們的疑問是,天天這樣念佛,心裡邊就想著這句佛號,那人不是愈念愈傻嗎?走路也不會走,吃飯也不會吃,待人接物也不會。他們這個擔心。

       淨空法師:他擔心錯了。

       陳大惠老師:擔心錯了。

       淨空法師:念佛的人愈念愈有智慧,他得佛力加持,愈念愈聰明,愈念愈健康。

他不念佛的人一天到晚胡思亂想,他的身體狀況是愈來愈差。十年之後,就有很好的比較。

我的好朋友很多,年輕在一起的同學、同事,我剛剛學佛都說我迷信,現在看到我的時候都說,你對了,你走對了。他來不及了,現在都老了,來不及了。


所以念佛是愈念愈健康,愈念愈幸福,愈念愈快樂。

要不然誰念佛?得不到這些,剛才講,你有很多東西該放下的沒有放下,問題在這裡。

我早年章嘉大師教給我一個檢驗的方法,他教我看破放下。

我說我看破了,放不下。他說,沒有放下,你就沒有看破。

看破難,放下容易,真看破,沒有不放下的,不要人勸你自己自然放下。

你還沒有放下,證明你沒有看破,這個檢驗的方法非常好。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6-9-2013 12:5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6-9-2013 11:0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0-2013 12:3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感恩  Emilysing  大大   随喜功德!

       陳大惠老師:師父,很多不學佛的人,包括一些企業家、一些政要,他們看到您老的光盤,首先特別羨慕您老的身體,八十七歲高齡,這麼奔波,每天這麼忙碌,有時候忙到晚上凌晨一點、兩點,接待客人,還身體不受影響。您剛才講,就是念佛有好處,他們想請教您老平時是怎麼念佛的。

       淨空法師:我遇到這些人多了,太多了。在國際和平會議上,這些專家學者就說,碰到我沒有問別的,第一,你怎麼樣保養身體?都是這句話。我就告訴他,第一個,心清淨;第二個,吃長素,素食。

       陳大惠老師:心清淨,吃長素。

       淨空法師:對。這第三個,應該幫助的人,我們全心全力去幫助他。我沒有別的,就這三樁。

       陳大惠老師:第一個就是,您老人家的方法就是,第一個心清淨,第二個吃長素,第三個盡力的去幫助別人,救苦救難。

       淨空法師:對。我幫助的方法就是講經。

       陳大惠老師:幫助的方法就是講經。師父,我們有的時候看到那個領導在台上講了一個小時話,他都要倒下了,他累壞了。您老每天講四個小時沒事情,什麼原因?

       淨空法師:就是心清淨,不要放在心上,說而無說,無說而說,就不妨礙了。自己認為我講了四個小時,那不累嗎?那當然就累了,想累就累,不想累他就不累,一切法從心想生。

       陳大惠老師:您老說,就是「說而無說,無說而說」,那我們請教師父,就是您每次講經結束之後,您的心?

       淨空法師:空空如也。

       陳大惠老師:心裡邊是空空如也。

       淨空法師:對,你要問我講什麼,我不知道。包括講經內容,講完之後你問我講什麼,我不曉得。我得打開那個錄像,我來看看才知道。

       陳大惠老師:我們知道,您老人家講經已經有五十五年了,這個在人類歷史上這是絕無僅有的。請教,您老過去所講的難道都是空空如也,都不記得了?

       淨空法師:對,你提起來我曉得,不提起來不知道。

       陳大惠老師:但是我們發現,包括各國的政要都向您老請教問題,您沒有回答不上來的。

       淨空法師:也是沒有念頭答覆的。

       陳大惠老師:心裡空空如也,還能夠全部都回答?

       淨空法師:沒錯,這個就是佛法的殊勝,佛法的奧妙。通過思考就不行了,不能通過思考,通過思考落在意識裡頭。所以經書要讀,不能一天不讀經書,用的時候不要放在心上,自然的,全是自然的。別人問的時候,他回答都是自自然然的。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10-2013 12:41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7-10-2013 12:2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師父,剛才您老進來的時候,有好多迎接的場面非常盛大。去年斯里蘭卡對您老人家的禮遇也超過了國賓的禮遇,很多人,連我們旁觀者看了都激動,我們激動很久。師父是不是錯了?按照您老說,應該忘掉這些是吧?

       淨空法師:對。我是很感激,感恩這些,感謝!要向斯里蘭卡學習。

       陳大惠老師:按照您老的教導,就是好事壞事都不往心裡去,這是放下。

       淨空法師:只要把佛放在心上,這個很重要。心裡面只有阿彌陀佛,口裡頭也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

       陳大惠老師:師父,這個北京代表團後邊還有一個問題,再讀給您老。他們說每天一心念佛,但在實際生活當中感覺到《弟子規》的行為規範基礎很不紮實。

現在想重新來收看《弟子規》的光盤,又感覺一心念佛,用道共戒也能使煩惱習氣逐漸減輕。請問師父上人,是一心念佛還是重新看《弟子規》

       淨空法師:在這個情形之下,可以用一個星期專門學《弟子規》,不要長,一個星期。為什麼?《弟子規》是行法,佛法是教理行果,這個是生活教育。《弟子規》要記住,要用在日常生活當中,這是戒律,根本的戒律,非常重要。

       陳大惠老師:您就是說,可以用一個星期的時間。

       淨空法師:對。

       陳大惠老師:專學《弟子規》。

       淨空法師:對,專學《弟子規》。

       陳大惠老師:然後就是念佛。

       淨空法師:沒錯。

       陳大惠老師:好,我們現場的觀眾,我們還有五分鐘的時間,如果大家要提問的話,可以寫在紙上。下面的提問是:尊敬的師父上人,弟子請求師父上人,在此能否給弟子們做三皈依。

       淨空法師:我們現在講經前面都念三皈依。這個是強帝瑪法師給我介紹的,我覺得有這個必要。跟著我念三皈依,你就已經皈依了。寫信給我,我會把皈依證寄給你。

       陳大惠老師:寫信給您老人家。

       淨空法師:我寄給你皈依證。

       陳大惠老師:皈依證寄給他。好,感恩師父。下一個問題,首先感恩斯里蘭卡總統和國師的邀請,讓我們在這裡能夠親近師父上人。在這個全民都推行佛陀教育的國度裡,我們非常的受益。他說,師父老人家一生秉承本師釋迦牟尼佛的教誨,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老人家五十五年的講經教學,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的圓滿。這其中有圓滿的倫理、道德、因果、哲學、科學。台上標題,看到了安心放在安身的前面,可是安心比安身更重要,身心不二。他的意思可能就是說這個安心要更難,請師父老人家能慈悲開示,把這個最難的放在前邊怎麼做?

       淨空法師:念佛最好。我剛才已經說過,事做完之後,不要放在心上,不論好事壞事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宇宙之間最善,最善最好的,我們心上只放這個。放久了,不知不覺你就變成阿彌陀佛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7-10-2013 12:3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0-2013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自從師父老人家光臨這個佛教聖地以來,很多的百姓包括修學人,都在電視和光盤上看到,也聽到了阿彌陀佛這個聖號。此地的人,譬如說斯里蘭卡的學生,可能要請教您老這個問題,我們沒有這樣發音過,阿彌陀佛,我們念也能起到作用嗎?

       淨空法師:能,能起作用,阿彌陀佛是遍宇宙的。

       陳大惠老師:遍宇宙的。

       淨空法師:對,不錯。

       陳大惠老師:跟語言沒有關係?

       淨空法師:沒有關係。

       陳大惠老師:師父,就是他學生可能要問,你們都在講阿彌陀佛,見面也在問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和這尊釋迦牟尼佛有什麼不一樣?

       淨空法師:統統一樣。

       陳大惠老師:一樣的。

       淨空法師:一樣的,名字不一樣。

       陳大惠老師:名字不一樣。

       淨空法師:一切佛都叫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是梵語,它的意思是無量光,無量壽。每尊佛都是無量光,都是無量壽,所以它是所有一切佛的通號。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就用這個號為他自己的號,這個號是通號。念一句阿彌陀佛,所有一切諸佛全都念到了。

       陳大惠老師:那就是說我們在斯里蘭卡,我是斯里蘭卡人,我念阿彌陀佛等於念了釋迦牟尼佛。

       淨空法師:沒錯,一樣。而且是釋迦牟尼佛教我們念阿彌陀佛,我們要聽話。我第一次到香港講經,暢懷法師他學天台的,他是念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我念阿彌陀佛。就有人問,問這個差別。他很堅持,不肯念阿彌陀佛,我說,釋迦牟尼佛教我念阿彌陀佛,我念阿彌陀佛是聽話。那他?他不聽話,沒有法子。不聽話,念本師釋迦牟尼佛也好。我們聽話。

       陳大惠老師:尊敬的師父上人,今天上午的時間過得非常快,我們還剩下最後兩分鐘,這個論壇就要結束了。我們也想在此地把這麼難得的,世界上很少有的女子學校的校長和老師、和學生,請您老人家慈悲開示,給她們一些祝福和忠告,她們該怎麼學,怎麼走這條道路?此地的校長,我們看到很多過去的校長的畫像都在台上。

       淨空法師:對,把學校好好辦好,把女孩子都教好,讓女孩子的下一代都有聖賢出來,都有佛菩薩出世,這功德無量無邊。這是拯救整個地球,整個世界,女子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陳大惠老師:女子教育比什麼都重要。

       淨空法師:是,是教育的根,教育的本。這是我們對學校的期望,希望學校變成全世界第一個點,示範學校。

       陳大惠老師:您老人家希望此地變成世界第一個女子示範學校。

       淨空法師:示範學校。

       陳大惠老師:好,我們感恩師父上人,也祝福此地。

       淨空法師:我們祝福校長,祝福國家的領導人,祝福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同學。我們要認真努力學習,特別是佛陀的教誨,佛陀教育至真至善至美,沒有比這個更殊勝的。我們從老師那裡學來,通過六十多年的實驗,證明老師的話是真的,沒有欺騙我。所以我每堂課,我的攝影棚裡面都供養著老師的照片,老師雖然都不在了,我們念念不忘老師的恩德,世世代代承傳下去。祝福大家光壽無量,每個人都是無量光,無量壽,謝謝大家!

       陳大惠老師:好,感恩師父,阿彌陀佛。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4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0-2013 01:0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18-10-2013 12:2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2013/5/29  斯里蘭卡達摩巴拉(護法)學院  檔名:21-681-0002


       老法師:尊敬的強帝瑪國師,尊敬的諸位法師、校長、諸位老師、諸位同學、諸位嘉賓,大家好!

今天,淨空有緣接受邀請,來到貴校訪問,看到這麼多的好同學在一起學習佛法,感到非常的歡喜。

趁這個機緣,我也將我的學佛經過給同學們做個簡單的報告,這樁事情的緣分很稀有。

經典上佛常說「人身難得,佛法難聞」,這句話,初聽到的時候沒有把它放在心上,不以為然。

學佛年數久了,體會漸漸深了,才知道這兩句話是世尊出自出於肺腑的真言,字字句句都是真實不虛。

一個人在六道輪迴當中,能夠到人道得人身,的確是一樁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六道從哪裡來的?不是佛菩薩造的,也不是上帝造的,也不是鬼神造的,是我們自己意念感應出現的。

所以,無論在哪一道,在善道,生活比較舒適,惡道就非常的痛苦。

這些,佛告訴我們,決定要自己負起百分之百的責任。為什麼?於任何人不相干,要自己負責任。

佛陀慈悲,出現在這個世間,《法華經》上說,佛為一大事因緣出現在這個世間。

這大事是什麼?就是永遠擺脫六道輪迴,這是樁大事情。

到什麼樣的人才能夠永遠脫離輪迴?佛經上說得很好,證得四果阿羅漢,你就脫離了。

由此可知,證四果不是容易的事情。證果要依靠什麼?依靠禪定。

四果阿羅漢的禪定是在四禪八定之上,《大佛頂首楞嚴經》上所說的第九次第定,這超越六道輪迴了。

往上去有菩薩、有佛陀,那個禪定功夫愈來愈深,智慧愈來愈圓滿,才能證到究竟的果報。

這樁事情不容易,現在這個社會,信佛的人愈來愈少了,這在佛教,其他宗教也不例外。

前二、三年,我兩次訪問梵蒂岡,跟教宗見面。代表教宗跟我們交流的陶然主教,我們也是很熟了。

陶然主教告訴我,根據他們的調查,得到一個事實的信息,他說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這不止一個宗教,說每一個宗教都差不多,信仰宗教的人,人數每年都減少,沒有增長的。

他們擔心,如果這樣下去,二十年、三十年之後,這個世界上信仰宗教的人就寥寥無幾了,這是他們非常憂心之處。

我們在前年訪問的時候,陶然主教跟我們做了兩次交流,一次是三個小時,這有六個小時我們在一起學習、討論,這是一個主題。

當時我向大家報告,幾千年前,每個宗教的創始人,他們為什麼能夠得到大眾的愛戴,建立宗教,傳承宗教,到現在幾千年、幾百年而不衰,現在還存在這個世間,為什麼?中國古人告訴我們,「行有不得,反求諸己」,這個意思是說,我們遇到困難、遇到障礙、遇到問題了,這些不在外面,問題出在自己本身,叫反求諸己。

我們認真的反省、認真的檢討,原因到底出在哪裡。

創教的這些諸佛如來,這些天神、神聖、上帝,以及他們的傳人,宗教裡面稱為天使,我們用心去觀察,那些人每個都是現在人所說的最偉大的社會教育家

人有迷惑、有煩惱,這些聖哲出現在世間,用真實的智慧來教導我們。

我們覺悟了,我們明白了,我們回頭了,這才信奉宗教。

宗教這個名詞,在中國文字裡面含的意思非常之好。

中國這個的意思,有三個意思,第一個是主要的,第二個是重要的,第三個是尊崇的。教也有三個意思,教育、教學、教化。

宗教這兩個字合起來,在中國文字裡的解釋,是人類主要的教育、重要的教學、尊崇的教化。這個說法,幾乎得到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的肯定。

我最近十幾年來,接觸全世界的宗教,我們提倡世界宗教是一家。

宗教教學的核心是什麼?就是愛。

你看西方的宗教,「神愛世人,上帝愛世人」。伊斯蘭教,「真主確實是仁慈的」。佛教,古時候有人問,什麼是佛教?法師答覆得很好,佛教是「慈悲為本,方便為門」。

慈悲是真愛,佛不說愛,說慈悲,意思很深。因為世間人看到這個愛,裡面就生出了情,愛跟情糾纏在一起,這就不是好事了。

所以佛法不叫愛,換個名詞叫慈悲,慈悲裡面沒有情的糾纏,慈悲裡面完全是智慧。

所以,愛跟智慧融成一片,就稱之為慈悲,這個意思好。

世間宗教說得也不錯,神聖的愛就是慈悲。神聖的愛裡面沒有情,是智,這個要知道,這是自性、真心自然流露出來的。

佛教給我們,永離情欲,大小乘經裡頭都有這句話,永遠要離開。

但是,佛雖然是這樣的教誨,情欲是不容易離開的。特別是六道眾生,無量劫來生死輪迴,原因是什麼?就是情跟欲,沒有情跟欲就沒有六道輪迴。

所以我們能把情欲斷掉、捨掉,自然就成阿羅漢果,就能夠永遠脫離六道輪迴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8-10-2013 12:3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4-10-2013 12:33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修行能不能成就,關鍵就是愛,就是慈悲。

慈悲裡面有情,情是什麼?起心動念。我們眼見色、耳聞聲,動了念頭,這個念頭無論是淨、無論是染,無論是善、無論是惡,這個都是其次的,總而言之你動念了,我們講你動情了。

這是六道裡頭眾生沒有一個不如是,共同的現象,不足以為怪。

可是佛教給我們要覺悟。菩薩這個名稱,這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玄奘大師翻的叫覺有情。就是愛,愛裡頭有情,但是他覺悟、他不迷,這個人叫菩薩。如果是迷而不覺,那就叫凡夫。

所以佛法講得高,講覺。中國古聖先賢,佛法沒傳到中國去,古聖先賢也說,愛裡面有情,被中國古聖先賢發現了。

但是中國人也用了一個字,來救它的過失,用什麼?用義,道義的義,正義的義。

你看,中國人講情義,愛裡頭有情有義,過失就少了。有情、有義、有愛,在中國人稱為聖人、賢人、君子。這是中國傳統文化理論的核心,就以這個。

所以覺是最好,義是其次。現在我們的社會,覺沒有了,義也沒有了,有什麼?有欲望,這個欲可麻煩了。

你看,愛、情再跟七情五欲糾纏在一起,結果就是我們現在的社會,我們今天的地球。社會混亂了,地球災變異常,過去歷史上從來沒有遇到過的,這麼多的災難。

七情是什麼?歡喜,喜、怒,瞋恚心,發脾氣,喜就是貪愛。離不開佛法講的三毒煩惱,叫貪瞋痴。

喜、怒、哀、樂、愛、惡、欲,全部都是從貪瞋痴裡面衍生出來的,貪瞋痴稱為三毒煩惱。

義可以把貪瞋痴降溫,覺可以把貪瞋痴永離。從這個地方我們就能夠體會到佛法的殊勝,可是佛法對今天人來講,有它嚴重的障礙,這個障礙就是很不容易叫人生起信心。

為什麼?現在人的心,起心動念全是貪瞋痴慢,它的對象是財色名利。

誰能夠把財色名利放下?不放下不能入門,放下才能入門。

中國的佛法疏忽了兩百年,日本的佛法疏忽了四百年。佛法在中國,兩百年前盛極一時。在清朝,康乾盛世,中國佛法的興旺世界第一。幾乎也是在那個同時,乾康這個時代,日本的佛法也非常興旺。

日本的佛法最興旺的時候是中國宋代,唐代時候傳過去的,宋代的時候是他們的黃金時代。

西洋科學傳到東方,日本人首先接受,比中國人早兩百年。中國接受西方科學是從日本傳過去的,也有兩百年了。

這個時間不是很長,但是也不短,造成對文化上信心的喪失,這是無法估計的損失。所以今天聖學恢復有一定的難度。

我年輕時,也跟年輕人一樣,受學校教育的影響,對宗教都認為是迷信,不願意接觸,像我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

我跟佛的因緣,是我年輕的時候喜歡哲學,跟一位哲學大師方東美教授學習。

老師很慈悲,為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從西方哲學說起,講到中國的哲學,最後講到印度的哲學。由印度哲學,最後一個單元講到佛經哲學,我從這裡入門。

當時講這門課,我向老師請教,我說佛教是宗教,而且是宗教裡面的多神教,多神教就意味著是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低級宗教神就很多了。

這是我們產生很大的誤會。我說它怎麼會有哲學?老師告訴我,老師完全是從哲學深入經藏的,他說你年輕,你不知道。

他說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他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是全世界哲學的最高峰,他說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

我在他這個單元學習之後明白了,把過去錯誤的概念洗刷得很乾淨,一心一意想學習。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4-10-2013 12:4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9-10-2013 01:1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在這個時候,緣非常的巧妙,今天我想想,這應該是佛菩薩替我安排的。我遇到藏傳的一位大德,章嘉大師我那年二十六歲,大師六十五歲,大我三十九歲,是我祖父輩的人,我們把他當做老爺爺看待。

他對我非常愛護,每個星期給我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每個星期都要到他那裡去聽他老人家教誨。

三年,他老人家往生了。我佛法的基礎是在他三年當中,一個星期一堂課裡面奠定的。如果沒有這個基礎,往後,大師圓寂之後,有個老先生,也是祖父輩的老爺爺,介紹我認識李炳南老居士,是台灣的一位佛教大德,他是山東濟南人。

大戰結束之後,他到台灣,在台中建立台中蓮社跟慈光圖書館、養老院、育幼院,做了很多慈善事業,虔誠的佛教徒。

這個老人有德行、有學問,是個認真修行的人。用現代的話說,他學過禪宗、學過經教、學過密,可以說是通宗通教,顯密圓融。我在台中跟他十年,佛學是這樣奠定的。

三十三歲剃度,這個剃度是章嘉大師教我的,教我選擇,並且要我學釋迦牟尼佛。教我第一本看的書《釋迦方志》、《釋迦譜》,在《大藏經》裡面。

這兩本書,唐朝人的著作,內容是釋迦佛一生的事跡,像傳記一樣。

老師告訴我,你要學佛,首先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對他不認識,你會把路走錯了、走遠了,現在人講走彎路。

我們讀了之後,才真正體會到,釋迦牟尼佛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位社會教育家,而且一生的事業是教學,他一生從事於教學。

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在鹿野苑講阿含,等於說辦小學,辦普世教育,全人類都應該要學習的,講阿含十二年。

十二年之後接著講方等,等於辦中學,前面從小學提升,後面準備入大乘,承前啟後。

這是二十年,這是給我們很深很深的體驗,怎麼樣把教育辦好。

現在的教育,小學六年、中學六年,這十二年,基礎是十二年教育。

佛陀這個基礎教育是二十年,這個根紮得深。佛陀的大學是般若,講了多久?二十二年。

我們現在大學四年,佛教的大學是二十二年。最後辦研究班,法華、涅槃,八年。

世尊一生在世教學,你看,辦小學、中學、大學、研究所,四十九年,效果非常卓著。

十二年阿含認真修學,就有能力證得阿羅漢果,第一個階段的目標達到了,第一個目標就是永遠脫離生死輪迴。

往上去第二個目標,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那就是成佛。

所以《華嚴經》上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

你能不能成佛?肯定能,為什麼道理?因為你本來是佛,只要你肯作佛,你一定能成就。

佛說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佛的意思是覺,性是自性,換句話說,自性本來是覺悟的,不但覺悟,是圓滿的覺悟,這就叫本來成佛。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9-10-2013 01:2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4-11-2013 12:5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國古聖先賢人性本善,世尊說的本來是佛是一個意思。

這個善不是善惡的善,這個善是讚歎,讚歎到極處了。

也正是《華嚴經》上佛說了一句話,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一切眾生都有,跟佛同樣的智慧、同樣的德行、同樣的能力、同樣的相好,完全沒有差別。

所以,佛眼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我們凡夫眼睛裡看佛菩薩也是眾生。

所見的現象是相同的,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別?差別在念頭。

完全用真心來看,那個真心,剛才講了,真心第一德就是愛。

真誠的愛心、純淨的愛心、平等的愛心,愛整個宇宙一切眾生,沒有分別。這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的真心。

現在?現在迷了,迷了之後,從真心就變出一個妄心出來。這個妄心在經教裡叫做阿賴耶,阿賴耶是妄心。妄心迷,真心覺。

迷了之後,有迷得淺的,有迷得深的,迷得最淺的,菩薩;再深一點的,我們中國人講的聖賢、君子;最深的大概就是現代的眾生,迷得最深。

迷到哪裡去了?他不知道自己有真性,他認為自私自利是他的真性,貪瞋痴慢是他的真性。

他迷的對象,七情五欲,我們把它歸納為四個字,財、色、名、利。

那他就苦不堪言了,這一生日子不好過,縱然有富貴,這都是我們親自見到的,與這些人見過面的。

貴,為一個國家領導人,富,擁有千億財富,他煩惱很重,我們見面聊天,他都講他的苦處,我相信。告訴我,晚上睡眠沒有安眠藥不能睡覺,你說這多痛苦。

這就是人多欲,佛在經上常常提醒我們,多欲就煩惱多、造業多,將來果報在三途。這是我們不能不知道的。

佛陀的教學,教學的重點就是教我們回頭。

首先要把愛欲放下,這個東西對我們有大害,沒有一樁利益的事情,沒有,完全是害,愛欲要斷。

情義是好的,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情義要有,要去做,不要放在心上,心裡頭沒有。

為什麼?情義是善,心上要有,出不了六道輪迴,他生三善道。欲望是生三惡道,情義生三善道。

我們不想住六道,想脫離六道,善惡都要放下。但是惡不能做,善可以做,不要放在心上,這就對了,這叫積功累德。

如果放在心上,就變成福報,變成人天福報,這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心要清淨、要平等,心裡頭不能有任何牽掛,這就對了。

至少我們要向菩薩看齊,有情有義,但是有覺,不迷,這才能夠往上提升。

自性就是真如,就是真心,就是法性。在經典裡面名詞,這一樁事情佛說了幾十種不同的名詞術語,還可以包括到其他宗教裡面講的生命、永恆、上帝、真主、聖靈,都包括在其中,範圍非常的寬廣。

學佛,對於這些名詞術語,要懂得意思,不要執著,這就對了。

一有執著就麻煩,不但我們走偏了,而且走邪了。不偏不邪,這叫中道,這叫第一義諦。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4-11-2013 01:0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1-2013 12:0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從哪裡入門?從哪裡下手?這一點非常重要。

大乘教裡,從發菩提心入門。發菩提心之後,第一樁要緊的事情就是持戒,修戒定慧。

這是佛道,成佛的道路,成佛的方法,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所以佛法是智慧的方法,佛學是智慧的學問,佛道是智慧的大道,它不是迷信,這個我們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學習經教多少沒有關係,關鍵在哪裡關鍵在一心專注,為什麼?能得定。

學多了、學雜了、學亂了,不能得定,那依舊是凡夫,連小乘須陀洹你都得不到,那就很可惜。

把佛法當作世間一門學問來研究,這就是今天所講的佛學,佛學與我們的生活沒有太大的關係,很難得到真實的受用。

所以我們要學佛,我們不能搞佛學。

學佛,釋迦牟尼佛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他學習,一切跟他學就沒錯。

比丘的儀式,就是模仿佛陀在世,兩千多年來都沒有改變,這是佛陀的好學生。

但是在地球上,我們現在知道,南北氣候不一樣。佛出現在熱帶,三衣一缽就可以了。

兩千年前,佛法傳到中國,中國是有四季,有春夏秋冬,冬天天氣很冷,三衣不能夠保暖。

所以佛教它有個了不起的地方,就是普賢菩薩所說的,恆順眾生,隨喜功德,這兩句話非常非常了不起。

用現在的話說,佛陀重視本土化、現代化,他不守舊,永遠在進步、永遠在提升,不拘形式,他重視真修。

這也是章嘉大師告訴我的,佛法重視實質不重形式,章嘉大師告訴我的。

我在新加坡的時候,在那邊住三年,那邊宗教活動很興旺。九個宗教在一起活動,也常常請總統來做貴賓,他也很歡喜出席,所以我們就很熟,很多次的見面,很熟。

第一次跟他見面的時候,他沒有做總統,他是新加坡駐美國大使,退休下來,準備競選總統。

有一天,也是在一個宗教活動裡面,吃飯的時候他跟我坐在一起。他告訴我,他是印度人,他信印度教,他說我最佩服的是佛教,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

我聽了寒毛直豎,他怎麼會說出這句話來?這句話我一生就聽過一次,章嘉大師講的,他居然說出來跟他同樣的話。

所以我就想到,這句話應該是古人所說的,不是章嘉大師第一個說的,古大德說的。我們見聞,孤陋寡聞,聽得少。

所以我聽到章嘉大師跟納丹總統說同樣的話,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所以他非常尊重,很歡喜跟我交流。

這一點是佛法沒有障礙,佛法真的是弘範三界,這個三界就是全宇宙,就是因為它重實質不重形式,它跟任何宗教都能夠融洽的相處。

我們用佛法的四攝法,團結新加坡九個宗教。這也是當年在新加坡,曾士生部長到居士林來作客,吃飯的時候我們在一起。

他問我,你是怎樣把新加坡九個宗教團結起來?問我用什麼方法。因為他們的宗教聯誼會已經五十年,每年就開一次會,大家聚會吃一頓飯,平常不相往來,所以五十年有名無實。

我到那裡去,把他們團結起來了,所有的活動大家都在一起做。佛教活動,像衛塞節,九個宗教都來了,他們有大活動,我們也去參加。政府非常歡喜,有助於社會秩序的安定。

所以他問我用什麼方法。我說我沒有方法,佛有方法。

他聽到很驚訝,佛有什麼方法?我說佛有四攝法。他說哪四攝法?我就告訴他,布施、愛語、利行、同事,用這四種方法,這四種方法就是佛教裡面的公共關係法,佛教裡面的交際方法。

無論對人、對一切眾生往來,你就守這四個原則,一定會做成功。

這四個方法可以化解社會的衝突,可以達到世界社會的安定、和諧。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9-11-2013 12:1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3-11-2013 07:2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法裡面的東西多,任何問題遇到佛法都能解決,所以這是一樣好東西,我們要認真學習它。

學了要會用,用在日常生活當中,用在工作、用在處事待人接物。

佛告訴我們一個大原則,一切法皆從真實心中作。

所以真誠是第一位,要用真誠心、要用恭敬心、要用歡喜心,處事待人接物無往而不利。

我們到斯里蘭卡看到了,這個國家是我們沒想像到,居然將佛法落實了,它真做到了。

像中國唐宋的時代,宋朝時候的日本時代。大家非常認真學習,把佛法變成我們的生活、變成工作、變成處事待人接物的原則。

所以,人民身心清淨、幸福自在,家庭和諧美滿,社會、國家都能夠得到穩定、繁榮、興旺,在成長。推展到全世界,能夠帶給世界永遠的安定和平。

這些是真的,我相信,可是很多人不相信,這是受了科學的影響。科學主張懷疑,要拿證據出來,沒有證據他不相信。

所以我們過去在湯池小鎮做了實驗,做成功了。現在,今年澳洲圖文巴市,這一次市長率領著全市各個宗教的領導人,參加了巴黎衛塞節的活動,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做了三個小時的報告,我聽了非常歡喜。

他們落實在一個城市,把這個城市打造成世界第一個多元文化和諧示範城市。

有一個城市落實了,別的城市就可以來學習,可以來觀光、來考察。

他能做得到,為什麼我們做不到?當然最後的希望,是有一個多元和諧示範的國家找一個小的國家,能夠完全落實到,這個國家是全世界每個國家的好樣子。

我上次來訪問,跟總統談起,總統非常歡喜,一口答應,我們斯里蘭卡來做。太難得了!希望斯里蘭卡將來成為世界上示範的國家。


我相信它能做得成功,因為成功最重要的條件,就是人民不追求欲望,知足常樂,這是個根本。

斯里蘭卡人做到了,雖然不富有,生活得很快樂,生活得很幸福,人民都能受到倫理道德、因果跟佛教的教育,這是全世界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我們從這裡看到了光明,看到佛光將來會遍照全球。

所以這樁事情落實,就是執行的人落實,就是落實在學校,落實在校長,落實在老師,落實在所有的同學。

所有同學將來都是全國的好公民,如來的好弟子。我的話就說到此地,謝謝大家。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3-11-2013 07:30 P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2-11-2013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在昨天的論壇結束之後,我們就看到有從國內來的觀眾,向您老請教一個問題。

他所說的這個問題,就是我們在中央電視台也都看到,有的專家學者和知名的教授在講解古人的經典。

比如說講到《弟子規》、講到《三字經》,有的專家和教授就提出來,中國傳統文化有很多是有害的,這裡邊有很多是有糟粕的。

尤其提出來,這些東西講一講可以,但是已經不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和大眾的需求了。

對於這些知名的專家、教授在電視台上所講的,我們社會大眾到底該怎麼看?尤其是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傳統文化。

       老法師:這個問題,現在已經很難得了,為什麼?他們接受一半,是反對一半,很了不起了。在先前幾年他們完全不接受,現在開始接受了,我希望再過兩年,他又多接受一些。如果十年、二十年,他全部就接受了。所以要時間,還要榜樣。

這次總統,現在還在中國訪問,回來的時候我會建議他,請他趕緊做,做成一個榜樣出來。

那些不相信的人到這裡一看,完全相信了。他看不到,他不敢相信,這是我們經驗過來的。所以我相信,將來他會完全相信。

       我頭一個例子就是我的老師方東美先生,他學佛是從哲學進去的。所以教我那個時候,我受他三年的影響,他說佛教裡頭有最高的哲學,世界最高峰的哲學,佛經裡面大概是十分之二、三,另外十分之六、七是迷信,那部分我們不學它,我們只學它最高峰的地方。

方老師到了晚年,二十年之後,他全部接受了。就怕他不肯深入,他肯深入,慢慢的他智慧增長,他煩惱輕、智慧長,到最後統統看清楚看明白了,曉得是怎麼回事情。

       陳大惠老師:我們請教師父老人家,現在普通的大眾很難找得到沒有懷疑的講解古聖先賢的這些經典。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大眾該聽誰的?專家都在批評,都在懷疑。

       老法師:我們要培養一批新的專家,這就是漢學院的使命,要培養一批新的專家。

       陳大惠老師:師父,您老剛從巴黎參加聯合國會議回來,在巴黎參觀了漢學院,那裡的專家也是懷疑和批評嗎?

       老法師:沒錯,沒錯,他們完全是用西方做為基礎來看東方的東西,所以他們有批評。他們是著重歷史的研究,這個教的興衰,談的是這些東西,是這麼多的些資料。

但是他們引經據典的時候,那些經典他引出來作證,這經典裡面真正東西他沒有深入。

如果深入,你譬如說我們講到佛法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可以幫助我們的企業,甚至於幫助我們來穩定社會。

他聽到很驚訝,他說這可能嗎?由此可知,他們走的是今天所講的他們搞的是佛學,不是學佛。

學佛才管用,不學佛,搞佛學,不行,那是什麼?那是我們的學跟生活脫節了,這個不行。一定要融合在一起,我們要活在佛法裡面,才得到佛法真正的利益。

你要沒有信心,這個不可以。這要慢慢來,丟掉兩百年,恢復也要兩百年,我們只要香火不斷,就會有結果。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2-11-2013 01:04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5-11-2013 12: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師父,您老講到香火不斷,現在我們相信,就像世界最知名的,像巴黎漢學院這樣的院長、專家學者,那國內的也會問,他們都會請教您老,當我們拿到這些古聖先賢的經典,儒家的、佛家的和道家的,拿在手裡,確實理解不了,確實看不懂。請問,信心從何建立?

       老法師:建立信心,從佛法裡面來說,是從善根、福德、因緣,善根福德因緣不是每個人都有的,過去生中修的。今天聽到佛法能生歡喜心的人,就是有善根、有福德的人。

真正有這樣的人,少數,實在講,少到什麼程度?有個十個、八個,十幾二十個就行了。能夠有個很好的環境,讓他們沒有生活的憂慮,一心一意在這裡做學問。專攻一門,要走佛的道路,佛是戒定慧。

專攻一門的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得三昧。得到三昧之後,不要停止,繼續努力,他就會開悟,開悟之後這就明白了。

惠能大師一個人影響中國禪宗一千年,那就是好例子,釋迦牟尼佛一個人影響到全世界。所謂一人興邦,是做得到的。能夠出幾個人出來,利用現在這種高科技講經教學,用網路、用衛星電視。

真正有國家領導人能用這個,找到十幾二十個老師,用一個頻道,像《群書治要》,治要頻道,來研究、來學習、來講解。

我相信一年的時間,這個地區、這個世界就會有很大的轉變。

不做,空講沒有用,沒人相信,真正要做到。做到,從一個僧團做到,從一個小的單位做到就行。

十個八個人大家在一起生活,真正落實三皈、五戒、十善、六和敬,就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5-11-2013 12:43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2-2013 12:5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剛才聽到您老慈悲開示,有一個重要的關鍵點。譬如說,我們知道,有的老專家、老學者一直到九十歲、一百歲,他雖然研究佛學一輩子,他不相信。您老講到,這是每個人善根福德因緣不同造成的。

       老法師:對。

       陳大惠老師:大家都知道古聖先賢的經典裡有無限的寶藏,都想對它建立信心,差就差在不是學問,而是善根福德因緣不同。

       老法師:沒錯。他跟這些人差別在哪裡?佛苦口婆心勸我們放下,他是名聞利養、七情五欲都沒有放下。沒有放下,研究這些東西就變成世間學術。真正放下,那就叫佛學。他放不下。

       陳大惠老師:他放不下。譬如說我們現場有從世界各地趕到此地來聆聽您老教誨的,譬如說有那個老阿公、老阿婆,可能認字量也不多。有的大教授、大學者,在他們面前,同樣面對佛經,儒釋道的經典,他們沒有信心,那豈不是說這些人還不如這些阿公阿婆有福報嗎?

       老法師:沒錯,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這個事情過去李老師跟我說過很多次。所以老師有慈悲心,有善巧方便。譬如我學佛,我學佛剛才跟諸位報告,從哲學進去的,所以對佛法的經典、論典,經論非常歡喜,為什麼?這個東西是學問。對戒律就沒放在心上,認為什麼?戒律是人的生活規範。

佛經上戒律是三千年前,就是二千五百年前印度人的生活規範,我們現在人學它幹什麼?時代差了二千五百年;地域,那是印度,這是中國,不一樣。

中國三代之禮都有興有革,都有改變的,這個佛一成不變,這怎麼行?這怎麼能學?你看,我這個錯誤觀念就很深,老師不容易把我改變。

可是章嘉大師慈悲,我每個星期到他那裡去上一堂課,臨走他一定送我到大門口。送到門口,在我耳邊就說一句話,「戒律很重要」,就說這五個字。每次都跟我說這麼一句,我也沒在意。

       三年之後他老人家圓寂了,政府用國葬的禮來對待他。甘珠活佛帶著他的些弟子,在火化爐旁邊搭了個帳篷,搭了三個帳篷,我也參加了。

我在帳篷住了三天,認真反省,老師,我跟他三年,他教了我些什麼。這一認真反省,第一句話就是戒律很重要,他為什麼說這個?說了幾十遍,一個星期一遍,說了幾十遍。

所以我才認真去思惟,我想了兩個星期,終於明白了。明白什麼?世間法跟出世間法,佛法的目的是要出世間的,出世間的這個戒律不能變,一變就出不了世間。

世間這些禮樂是可以變的,可以隨著地區不同,隨著時代不同有興有革。

戒律不能改,戒律一改就出不了六道輪迴,就不能證般涅槃。

我想到這個,我覺得老師對我慈悲,對我的愛護,所以對老師特別感恩。開始看戒律的書,開始研究戒律,重視這一門了,這可不是開玩笑的。

       像我這樣不重視戒律的人太多太多了,特別是知識分子。定弘法師,諸位都曉得跟我有十幾年了,講經講得不錯,也說得天花亂墜,對戒律不重視。

我想成就他、幫助他,把他送到台灣果清律師那個地方去學五年。這五年什麼都不要幹,好好學戒律,把根紮好。

這是我懂得了戒律的重要,沒有戒律就沒有三昧,就沒有證果,就沒有開悟的。

所以,戒律是佛法的根源,「戒為無上菩提本」,決定不能疏忽。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12-2013 12:46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0-12-2013 12:51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將來佛法要興,要從律學院辦起。我沒有想到果清,這也是給我們做了個榜樣,他跟我淵源很深厚,我們認識三十多年。大學畢業的時候,他參加台中的內典研究班,那個時候這個班只有八個學生,六個老師,我也是老師之一。沒有想到八個學生現在都在,大概六十多歲了,他今年六十六歲。你看三十年專攻一門,他成就了。學太多了不行,學太多了,學雜、學亂了,一樣都不能成就。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他怎麼見的?千遍心定了,定就是三昧。定久了智慧自然開了,看不懂的地方自然明白。

所以那些專家學者,要叫他把那個書念上一千遍,他就開悟了。

       陳大惠老師:師父,是一部書嗎?

       老法師:就是一部書。

       陳大惠老師:一部書念一千遍?

       老法師:念一千遍他就開悟了,為什麼?他定了。他現在為什麼不能接受?他心是浮躁的,心浮氣躁,他妄念很多,煩惱習氣很多,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有辦法,為什麼?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有辦法教每個人恢復本性,教每個人現在這一生作佛,佛真有辦法。

這個在教育裡頭是最究竟、最圓滿、最好的方法,無過於佛陀教育,我們要重視。

我們能夠遇到,這不是三生有幸,無量劫來太幸運了。開經偈上說「百千萬劫難遭遇」,彭際清居士講「無量劫來希有難逢的一天」,我們遇到了。要不珍惜,錯過了,那叫真可惜,其他的是假的,這是真的。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打一個比方,在今天全世界有很多的專家學者、大學問家,也有名望,打個比方,他們去世之後真是墮到三惡道,到了陰曹地府。他們心裡也很不甘心,一定想來請教師父,為什麼學富五車,名望又很高,出了那麼多的書,還不如那個阿公阿婆?他們都往生成佛了,我們怎麼成餓鬼了,是什麼原因?

       老法師:這個原因大概就是章嘉大師看到的,你看學佛,頭一步叫你要認識釋迦牟尼佛,你要不認識他,你會走彎路。現在很多人學佛的人沒有從認識釋迦牟尼佛開始,這一點疏忽了。

在現前這個時代裡,科學提倡懷疑,聖賢學問不可以懷疑,只有真誠、恭敬,依教奉行,你才能得利益。

一懷疑就不能學了,老師也不會教你,老師教你,白費力氣,也浪費時間。這是個根本問題,確實是個大問題。

所以李老師給我說過,一個好的學生要找個好老師難,可遇不可求;可是好老師希望有好學生能承傳他的道,那個比學生找老師更難。就是到哪裡找一個百分之百聽話的學生,哪裡去找?現在年輕人,父母的話都不聽,他能聽老師的?問題在此地。

傳統文化跟佛法疏忽了兩百年,關鍵的問題在哪裡?關鍵問題是喪失自信心,這是真正關鍵,信心沒有了。

學的東西雜,學的東西多,他都分散了,不集中。所以,他的知識很淵博,學得很多,講得頭頭是道,他做不到。

你如果留意觀察他的家庭,他父子和不和?他兄弟相處怎麼樣?你就完全明白了。

我們要有信心,佛菩薩給我們安排的道路,如果不是佛菩薩安排,我們怎麼會有這樣的環境?不可能。

所以湯池的成就是祖宗之德,三寶威神加持,那不是人做得出來的。

我們今天學佛這麼多年,收穫是什麼?對佛有絕對的信心,絲毫不懷疑,知道走佛的道路,佛的道路是經典上的指導,就得到佛的加持,就得到佛的照顧,一切其他的都不必顧慮。

這是好事,這不是壞事,於自於他有百利而無一害,這就是純淨純善。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0-12-2013 01:09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3-12-2013 12:3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在此地,這就是一個斯里蘭卡的學校,校長也好、老師也好、學生也好,聽到這兒大家會請教您老,既然那些專家學者最後都有可能不能成就,我們為什麼還要辦學校,還要上學?我們到底怎麼學才不至於成為他們那樣?

       老法師:他們這些專家學者沒有依照聖賢,沒有依照佛菩薩的教誨依教奉行,他沒有。所以說他們學的只有,佛法講的信解行證,他這四個字都沒有。

他那個信,他是信他自己,他不信佛。所以他的解是他自己的意思,不是佛的意思,「願解如來真實義」,他不是,沒有解佛真實義;他沒有行。所以這四個字他都沒有。

在中國古人的學問,博學、審問、慎思、明辨,充其量他做到這四個,後頭篤行他沒有。

沒有篤行,他的東西不見得是真的,因為行檢驗你所學的是不是真實的,他沒有通過這個檢驗。

       陳大惠老師:師父您說這個信解行證,就是這些大專家學者,其實從第一個信字就出問題了。

       老法師:都沒有。

       陳大惠老師:就錯了,就沒有。

       老法師:對。

       陳大惠老師:他所相信的是他自己。

       老法師:沒錯。

       陳大惠老師:然後所解的也是自己的經驗。

       老法師:對,他拿著佛經是他自己意思。

       陳大惠老師:那後邊的行證就不存在了。

       老法師:當然,都沒有了。那行證,我們知道有不少專家學者都在三途,包括韓愈,韓愈在餓鬼道。

       陳大惠老師:唐朝,唐宋八大家這是。

       老法師:對,不錯。談何容易,不簡單。晚年雖然是皈依三寶,學佛了,但是沒有功夫。

       陳大惠老師:沒有功夫。

       老法師:沒有功夫,不行。

       陳大惠老師:一輩子都學錯了。

       老法師:對,沒有功夫。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知道,他當初也是毀謗三寶。

       老法師:對,沒錯。

       陳大惠老師:有消息講他是在餓鬼道。那師父您讓我們背古文,他的古文我們還要背嗎?

       老法師:背,沒有關係,背古文沒有關係。不念他的,別人的也很多,背古文主要是學文言文。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23-12-2013 12:48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30-12-2013 12:5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接著向您老請教,現在寫提問的人非常多。我們看到在學《弟子規》的時候,《弟子規》講的第一句話就是「弟子規,聖人訓」,把這句話擺在最前面。這還是清朝人寫的,再古老的,譬如說漢唐之前,堯舜禹湯那個年代,我們看到也都是這個話。就是幾千年甚至一萬年,萬古一系,就是這句話,聽聖人的話。

我們也看到有的專家學者出書,他書的名字叫什麼,怎麼評價孔子?叫「去聖」,就是把聖人去掉,「方得真孔子」。說我們看到的孔子都是假的,我們給他戴了很多光環,說他是聖人。很多專家學者不承認,甚至有的國家領袖,一些國家他們也不承認這個世間有聖人。

我們也知道西方有哲學家講上帝死了,人間不存在聖人。我們想請教師父,到底什麼是聖?人間有沒有可能出現聖人?

       老法師:「聖」這個字就是明白的意思,對於宇宙人生真相他明白了,就叫聖。「佛」的意思很接近,佛也是這個意思。但是聖這個意思沒有講到究竟徹底圓滿,佛的意思比聖深,佛是講他達到真正究竟圓滿,這個就不一樣了。都是明瞭,明白。

       陳大惠老師:程度不同。

       老法師:對。要是不承認有聖人,那當然就不承認有佛,就不會承認自己是佛。你看佛的教誨頭一句話,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那就不承認。不承認的問題怎麼?你永遠搞六道輪迴,堅決的搞六道輪迴,永遠再出不去了,這個麻煩大了。所以你看中國古聖先賢教人,《三字經》上頭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那個善就是你是聖人,你是賢人,你本來是聖人。

       陳大惠老師:本來是個明白人。

       老法師:現在迷惑顛倒,清淨心被染污了,平等心被波動了。該明白的都不明白了,都迷惑了,這才是問題結癥之所在。所以,一切法要從信心上建立,信心沒有,什麼都不要談了。老師對待學生,我是個例子,方東美先生把星期天的時間,用兩小時的時間來教我,學生就我一個。為什麼不讓我到學校去聽課?他不是省事嗎?那也是我自己的願望。我想這個原因大概就是我對於老師有信心、有恭敬心。

但是我那個信心、恭敬心可以打三十分,跟古人比不及格,但是跟現在學生比,那我強很多。現在學校學生對老師大概恭敬心、信心只有三分,我有三十分,多十倍。這要在家裡教,不能在學校教。一分錢學費沒繳,不容易。

所以老師看什麼學生可以教?就是真誠、恭敬。不是老師喜歡他對他恭敬,不是的。誠敬是入德之門,他有入門的條件;沒有誠敬,他沒有入門的條件,你怎麼教他都入不了門。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昨天聽到有的人講,來這兒參觀,看到斯里蘭卡的小學生,進門之前要先給自己的老師頂禮磕頭,下課之後要給老師頂禮磕頭。師父,這種方法是不是您所講的誠敬的表現?

       老法師:對。古時候都是這樣,這個遺風我們在此地看到,這是應該的。我們小時候上學,那是私塾,八十多年前,父親帶著我去進學校。進門,同學站在兩邊,當中供的是,那時候沒有像,供的牌位,大成至聖孔夫子的神位。先父親帶著我,在前面,我在後面,跟孔子行三跪九叩首的禮。拜完孔夫子之後,父親請老師上座。同樣,父親在前面,我在後面,對老師行三跪九叩首的禮,這拜師。父親帶著我,你還能不聽老師話嗎?你還能不恭敬老師嗎?所以,尊師重道是這樣教出來的,不是口教的,做出來給你看。

現在做父母的他不懂這個,所以現在小孩沒有學過,他聽到這些話都是神話,他不相信。這是真的,我們親身經歷的。所以對於老師還有這分信心、恭敬心,人家肯教。

我遇到章嘉大師、遇到李老師,他都願意教我,沒有別的,就是真誠恭敬。沒有真誠恭敬,老師同樣教你,教不出來,你學不會。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30-12-2013 01:07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5-1-2014 12: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你看我剛才給你舉例子,台中的內典研究班,八個學生,只有一個出來,這果清,學生只有他一個出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大概十幾二十年不下山,這個要曉得。

我這一生就沒有這個緣,他遇到好老師,老師圓寂之後,把這個道場就給他了。他在一個山頭上,他就能成就,心是定的。

我就沒有這個緣分,我被人家趕,東面趕、西面趕,到處流浪。這是佛菩薩安排,我來做宣傳工作,我知道這些,我來做宣傳工作,流浪到聯合國也不容易。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替很多的家長請教您老,大家最關心的一個社會問題。就是現在到學校裡去上學,要繳很多的錢,補習班要繳很多的錢,很多的這些老師,名望愈高收費愈高。

這些家長有時候就說,我省吃儉用無所謂,只要能把孩子教出來就可以。但是聽到您老的這個教導,好像這個錢繳很多也未必管用。那師父,到底該不該繳這個錢?這個孩子該怎麼辦?他一生很重要。

       老法師:如果要問這個問題,孩子能不能教好,是父母的事情,不是老師的事情。中國人教學,這是連二戰之前歐洲的學者都知道。我是在澳洲南昆大,南昆大送我一個博士學位,校長請我吃飯,有幾個教授陪同,裡面有他們的教務長。

教務長告訴我,他說二戰之前,歐洲有一批學者專家就討論一個命題,就是世界上四個古文明,三個都沒有了,為什麼中國還存在?經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他們得到一個結論,他說結論可能是中國人重視家庭教育所產生的效果。

我聽到之後,我說他們這個結論正確,非常正確。確實,中國這個社會幾千年承傳而不中斷,靠什麼?全靠家庭教育,全靠家。你看中國人講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個社會為什麼會變得這麼好,就是家齊了。

家怎麼齊的?家教教好的。所以中國有家道、有家規,《弟子規》是家規,有家學、有家風、有家業,世代承傳。

每個人都把自己家裡子弟都教好了,社會就安定了,沒事了。所以中國過去社會裡頭,最令人羨慕的事業就是做官。

       陳大惠老師:是什麼?

       老法師:做官。

       陳大惠老師:做官,最讓人羨慕?

       老法師:最讓人羨慕,為什麼?做官都是讀書人出頭。你看,身分很高,地位很高,收入也不錯,足夠他用的,還他可以養很多人,足夠他用的。最大的好處,沒事幹。

       陳大惠老師:沒事幹。

       老法師:沒有案子,社會上都是好人。如果一個月有三、五個案子,太多了,你這個地方怎麼會搞成這樣子?都是被人家家裡教好的。所以政府就舉行考試,選拔人才,教育是家庭負責任。家負責任,這個教育就非常重視,為什麼?每個家的祖先,他的祖父、曾祖父、高祖父都希望後代出人才。

所以請最好的老師,真正有德行、有學問,又會教,懂得教學的方法。那個老師請回來之後,家裡的所有長輩都要給老師磕頭的。我家有沒有後代,全靠老師。

       基礎教育,對小孩的三、五年的基礎教育,完全是母親教的。所以母親,婦女在家庭裡面是聖人,是非常被人尊重的。不像一般人所說的輕視婦女、虐待婦女,沒有這回事情。

你讀中國古書你就了解了,這是冤枉。跟西方制度真的是不一樣。你說中國人受的教育,母親從懷孕就開始,起心動念要端正,不能有邪思、不能有妄想,影響胎兒;言語、容貌要和顏悅色,說話要輕聲,不浮躁,舉止要安詳。

這什麼?統統影響胎兒,她講求這個。這十個月,母親要把胎兒教好,讓這個小孩在十個月當中稟受母親的正氣,這個外國人不知道。

小孩一出生,張開眼睛他會看、他會聽,他已經在模仿、在學習了。

所以,弟子規》不是教小孩念的,不是教小孩背的,是父母把《弟子規》一條一條做出來給小孩看。小孩從出生到三歲一千天,天天看,他全看會了。

       陳大惠老師:從父母那兒學到了。

       老法師:對,這樣教出來的,所以他根是父母紮的,老師再接著幫他提升。他沒有根,老師怎麼教法?六歲上學,聰明的五歲就上學,那就是老師接管。

老師代替父母,要把所教的東西做出榜樣來給學生看。每說一句話,老師都做到,學生才相信。

老師教的,老師自己沒有做到,學生不相信,他教育就不會有效果。

所以,老師很不容易,要代眾生受苦,要裝模作樣,做個好樣子給學生看,不好的方面不能讓學生看到。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5-1-2014 01:12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1-1-2014 12: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陳大惠老師:師父,那中國古代,歷朝歷代,這些老師,私塾也好,這些國家辦的太學也好,他們所使用的都是聖人的經典。

       老法師:沒錯。

       陳大惠老師:按照您老的所講,那豈不是說這些老師,至少他要都做出聖人的樣子來嗎?

       老法師:沒錯。

       陳大惠老師:過去老師都是這個樣子?

       老法師:對。真正得三昧開智慧,他什麼都通了。

       陳大惠老師:什麼都通了。

       老法師:什麼都通,世出世間法全通了,他沒有學過的,你問他他都知道。

       陳大惠老師:那要是老師想達到這一步,校長也好、教務主任也好,要想達到這一步,剛才您老提的一個重點,就要像斯里蘭卡這個國家一樣,要減少欲望才能達到,是嗎?

       老法師:沒錯,沒有欲望。

       陳大惠老師:老師頭一個標準、頭一個要求,沒有欲望。

       老法師:沒有欲望,我只希望學生成聖成賢,成菩薩、成佛,他的欲望就這個。今天,這個學校沒有了、不見了,抗戰時候還有,少數,勝利之後就沒有了。中國的家沒有了,學校沒有了,所以才變成現前這個社會,現前這個地球,這是我們要知道。我們知道,自己努力,至少我自己不會墮落,我們還有個希望,西方極樂世界。那個地方不但這些教育都存在,而且都達到究竟圓滿,都達到究竟圓滿。

       陳大惠老師:究竟圓滿,在西方極樂世界。

       老法師:對,所以我們到那邊去是上學。從佛法這地方看,我們能看到教育是佛法裡頭達到究竟圓滿的一個手段,最重要的一個手段,就是教育。

釋迦牟尼佛,你看看他在世,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放假的。極樂世界阿彌陀佛天天教學,也沒有一天放假。

       陳大惠老師:就是教育。

       老法師:就是教育。

       陳大惠老師:師父,我們在昨天聽到這麼一個信息,就是說日本的最著名企業家稻盛和夫老先生,今年也八十多歲了。他現在面臨什麼問題?就是日本的傳統正在中斷,很多年輕人到了企業之後,他們已經沒有過去的那個倫理道德了。

       老法師:沒錯。

       陳大惠老師:這樣的日本的問題,包括很多國家,也包括中國,都面臨一個問題,就是假如今天在現場這個論壇上,有總統、有元首向您老請教,您老所講的,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老法師:對。

       陳大惠老師:然後才是學校教育,然後社會教育和宗教教育,這個我們都聽明白了。但是現實問題擺在眼前,我們到底該怎麼辦?家長也不懂。您說是家庭教育很重要,那怎麼辦?孩子又想教好,千家萬戶該怎麼辦?

       老法師:這個事情急不得。

       陳大惠老師:這個事情急不得。

       老法師:要慢慢的來,希望這個燈火不能間斷,代代有傳人。你說達摩的禪到中國,到第六代才開花結果,前面五代都是單傳。聖賢學術亦復如是。所以我們先求一個地方,今天我對於果清法師的道場很讚歎。他這個道場現在有六十多個人,跟他學戒律,都學得很有規矩。我問他,能夠教的,你的學生當中能夠教戒律這門課程的,有幾個人?他告訴我有六個人。

       陳大惠老師:六個人,可以教戒律學院的。

       老法師:可以教學,我說很好。所以我全力去護持他,希望將來能夠辦成一個戒律學院。他如果能夠再有十幾個老師就很好了,就可以分班、分組來開始教學,從這裡奠定根基。

如果不認真學戒,學佛是假的,不是真的,一定要從這裡做起。這樁事情總統過幾天回來,我會跟他談這個問題。

安心、安身生活之方法  (第二集)
http://edu.hwadzan.com/play/21/681/0/79805 本帖最后由 念弥陀 于 11-1-2014 12:35 AM 编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所属分类: 宗教信仰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8-6-2024 05:49 PM , Processed in 0.334919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