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他说城市才是最环保的生活场所

9-5-2016 12:00 AM| 发布者: 佳礼编辑 | 评论: 2|原作者: 欧宗敏

摘要: 是城市人,选择居住城市,喜欢城市生活的便利、活力、创意和娱乐。七彩霓虹灯不会让我迷失方向,我已经习惯它们长年闪烁……
我是城市人,选择居住城市,喜欢城市生活的便利、活力、创意和娱乐。七彩霓虹灯不会让我迷失方向,我已经习惯它们长年闪烁;人潮汹涌的十字路口同样不会让我迷失方向,我已经知道自己行走的道路。不过,“城市人”似乎是个贬义词,“城市”在一般印象中也是烦乱、冷漠、危险,甚至深渊等的生活场所,有避之则吉的意思。



“人类合作的力量是文明得以成功的核心价值,也是城市存在的主要理由。……我们必须停止把城市看成没有生命的建筑物,我们应该牢记,真实的城市是有血有肉的,而不只是钢筋混泥土的合成物而已。”

图片来源:https://public-ch3301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爱德华•格雷瑟认为城市是适合人类居住的生活场所,他提出许多数据来论证他的观点,也破除有关城市不宜居住的迷思,他的著作《城市的胜利》赞颂城市,认为城市的出现代表人类有了进步的引擎。目前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每个月有500万人涌进城市,城市吸引人的光辉确实不只限于七彩霓虹灯闪烁而已。

《湖滨散记》是环境主义先知梭罗的著名作品,在他生前这本书不受青睐,可是到了20世纪成为畅销全球的书籍,几乎成为田园主义和环保主义人士的必读书本。该书颇有“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风味,喜欢这本书的读者相信对于城市应该不具好感。

格雷瑟告诉大家一个事实,当年梭罗与友人在深林生火煮食,竟然烧毁300英亩原始深林,后来他坚持不认罪,被当地居民辱骂“该死的无赖”。“住在森林里看起来也许可以显示自己是个自然爱好者,但住在水泥丛林里实际上对生态更好。”,格雷瑟如是写道。

图片来源:作者提供


《城市的胜利》讨论多座城市,包括班加罗尔、矽谷、长崎、底特律、纽约、里约热内卢、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波士顿、温哥华、芝加哥等几乎涵盖全球知名城市。书中也举例城市面对的种种问题,例如兴起与衰退、富人与贫民区、高楼与低矮区、汽车与公共交通等,不过城市依然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空间给市民(衰退城市除外),所以市民都趋向有发展、有建设的城市。

《城市的胜利》说明一个事实:国家和区域发展来自城市,而城市发展来自聚集经济,它把优秀人才串连起来,所以创新与发明几乎都在城市发生,因此城市也给穷人翻身机会,让他们脱贫。

一般人认为摩天高楼的居住生活是悲惨的,人们缺乏活动空间,缺乏绿意环境,其实不然。在格雷塞看来,高密度的城市生活,不仅有利于保护自然生态(纽约有55%人口使用公共交通),也更刺激创新,因为高密度城市的人际交流,多元文化的碰撞,会激发经济发展火花。“城市使我们更富庶、更聪慧、更环保、更健康和更幸福”是《城市的胜利》的书名副标题,也是作者结论的重点。



《城市的胜利》把新加坡列为管理完善的城市代表。他写道:“新加坡的街道安全、干净而且通常栽种了路树。李光耀了解狮城只能藉由建筑高楼来保留绿意,到了2009年,新加坡高于490英尺的高楼竟有42栋,超过伦敦或巴黎的3倍以上。到新加坡观光的美国人总是若有所思想着为什么美国城市无法像新加坡一样管理完善。”

其实一水之隔的我们也一样曾经若有所思有关问题,只是现在我们已经有了答案。
4

1

生气
13

惊讶
1

难过
9

好笑
10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38 人)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好笑

    匿名

  • 好笑

    匿名

  • 好笑

    匿名

  • 好笑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 好笑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好笑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ADVERTISEMENT


发表评论 | 在论坛留言

最新评论

引用 adamlevine 9-5-2016 11:21 AM
人口太多才是问题
引用 satoha_tenten 3-6-2016 01:36 PM
我觉得最后一句作为结语其实并不适合,带有“尽信书”的意味,缺少一些批判与反思的空间。

虽然此文是书籍介绍,然而文中没有对城市居住的坏处提出反驳,比如,密集居住所造成的污染,还有楼上提及的人口过剩问题。毕竟这些可是城市化所连带产生的影响。虽然,没阅读过此书的也无从判断究竟书里有没有例子与证据来进行反驳,然就此文来说,以“找到答案”的口气作结,确实略嫌武断。

查看全部评论(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1-5-2024 08:24 PM , Processed in 0.062539 second(s), 3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