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佳礼资讯网 首页 健康 大众保健 健身潮流 查看内容

如何变成一个怎麽吃都吃不胖的人?

24-3-2017 02:00 PM| 发布者: Cari_Lyl | 评论: 2

摘要: 身边有没有那种似乎永远不会发胖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己,也不会只啃一个水果代替晚饭。更让人眼红的是,他们似乎总是想吃就吃,吃之前也不会去看这个食物有多少大卡,吃完这个我今天还剩下多少卡路里可以吃。其实,你也可以变成这样的人。





你身边有没有那种似乎永远不会发胖的人,他们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己,也不会只啃一个水果代替晚饭。更让人眼红的是,他们似乎总是想吃就吃,吃之前也不会去看这个食物有多少大卡,吃完这个我今天还剩下多少卡路里可以吃。

这些人总会被问:「你是不是怎麽吃都不会胖呀?」他们会眨眨眼睛说:「是呀,怎麽吃都吃不胖。」

其实,你也可以变成这样的人。

考虑到小伙伴们太想知道究竟如何才能「变瘦」,我们先把终极秘诀放出来:

想吃就吃,想吃多少吃多少。 但最重要的是,要去体验自己身体的感受。等等,先不要急着大骂我们,你可能对这段话有很多疑问或者嗤之以鼻,请继续往下看。

有人会说:我身边的 XXX,坚持低糖低脂饮食,每天做有氧运动,真的瘦了 5 kg,人家靠传统减肥方法瘦下来了啊。

是的,摄入 <消耗 = 变瘦,这一道理谁都能明白,每个人都知道那些老生常谈、「少吃」原则,但大多数人很难做到,因为它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麽简单。

为什麽节食通常会失败?

首先,飢饿是一种动机明确的心理状态,它更像是一种情绪。

它难以控制,甚至会改变我们的感官知觉(比如饿的时候觉得自己变瘦了,一旦吃饱又觉得自己胖回五斤)。

当我们去节食,去「控制」饮食,去计算糖分和卡路里的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压抑进食的慾望。

如果你是一个意志力坚定,对自己「心狠手辣」的人,你或许可以节食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

但你一辈子都要这样过吗?

食慾的报复

我们飢饿的情绪由大脑控制,下丘脑中含有的传感器会探测血液中脂肪、蛋白质和糖的水平。基于这些数据,神经迴路培养起了我们的饮食习惯。

我们的身体系统会学习、预设,然后调节我们的进食,这些操作都在后台进行,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去干涉,但通常都没什麽好结果。被压抑的进食慾望可能会疯狂地「报复」我们。

很多人晚上 12 点的时候饿了,想吃点东西,但还是强行忍住。结果半夜两点被饿醒去煮了泡麵吃。这就是进食慾望对我们的报复。



我不是在否认传统减肥法,如果你少摄入卡路里,当然能瘦。但刻意试着减少摄入,很有可能适得其反。 几乎所有节食的人都会经历报复性暴食 ,你会在某个时间点突然不受控制的大吃特吃,吃的量甚至远超你的胃可以承受的范围,而节食导致的心理挣扎也可能引起了日后的增重。

除此之外,运动也不是减肥灵药。运动之后可能引起一种微妙的飢饿情绪,你吃的零食可能多了一点,饭量也涨了一点,而且你还会以「我今天运动了,吃一下也没什麽关係吧」的理由来安慰自己,一些人为了减肥去运动,通常只是让他们吃的更心安理得一点。

为什麽想吃就吃反而会「瘦」?

很多人把「想吃就吃」这四个字视为洪水勐兽。你或许会觉得,如果我放开了吃,不控制自己,我就会吃下好多好多东西,最后变成一个大胖子。

很多人把「想吃就吃」定义​​为放纵,想吃就吃在一些人心理意味着「大吃特吃」,这令很多人会靠吃缓解负面情绪。

心情不好了,就做点放纵的事、「坏」的事,来发洩一下吧!于是我们吞下一隻炸鸡,两桶薯片,三盒冰淇淋。吃完之后,我们又陷入自我厌恶的恶性循环,觉得自己真没意志力,是不是永远都瘦不下来了。下一次,一切又重演。

在减肥路上最大的难关,是我们总是忽略身体的声音。

下一次吃撑的时候,你或许可以先别忙着「批判」自己,而是把注意力放在胃部的饱胀感,感受吃撑的「难受」与「痛苦」。
没有懂?再具体一点,在吃掉两桶薯片后,你可以试着好好感受薯片的油腻,体会咸盐粒对舌头和口腔黏膜的无情摧残。

记住吃撑的痛苦,而不是去批判自己。

让自己好好体会到吃撑之后身体的难受(可以试着用笔记录下来),试着形成 「吃东西过量-感到不舒服」 这样的联结,或许几次之后,你就不会吃多了。

上文中提到,进食是由大脑控制的。所以,我们的本能其实会告诉我们:饿了就吃,吃饱了就停。这是人类作为生命体的「出厂设置」。而导致我们变胖的关键在于,我们总是会无视 「饱了」 的感受,一直放不下筷子,直到吃撑为止。

当把主动权还给我们的身体,你会发现,其实你吃的并没有你想像的那麽多。

举一个或许有些不恰当的例子。你难道会控制自己的呼吸吗?你难道每天是根据自己血液中二氧化碳水平来调整呼吸速率和深度的吗?

你没有计算过,因为如果靠计算来呼吸,可能 10 分钟之内就死掉了。那你为什麽没有死掉呢?因为你的身体本能在帮你管理呼吸。

吃饭这件事也是一样,我们的意识并不擅长处理内环境事务。所以,最好尽可能把它交还给人体精细的系统。

你要的真的是「瘦」吗?

最后,我们来说说到底达到什麽程度,才算是「减肥成功」了。

我们是非常反对那些大热的减肥和健身口号的。例如「要嘛瘦,要嘛死」,或者「不控制体重何以谈人生」。

这些口号背后隐藏了把个体价值与外貌捆绑在一起的危险观点,彷彿瘦了就是人生赢家,一旦发胖就瞬间变成一个 loser.

在美国,中产阶级愿意用健身和沙拉将自己与只能选择油炸食品的体力劳动者区分开,电视荧幕上的演员和模特也大都是消瘦的体态。

这些推动着现代社会人不停追求「瘦」,认为瘦象徵着克制,象徵着更高级的生活方式。

于是,「没那麽瘦」就被打上「不时尚」、「不够美」、「不负责」、「不健康」的标籤(实际上每天嚷嚷着要减肥的人,BMI 指数都在标准范围内)。

研究显示,与进食障碍相关的核心信念都与 「情绪压抑」 和 「害怕失去控制」 有关。

人们在心底深处坚信着,变瘦会让自己有价值,变瘦会让自己值得被爱。于是,人们从而坚信必须压抑自己「去吃」的情绪和冲动。

人不需要靠「变瘦」获得价值。所以,不要随便 judge 别人,更不要过于苛责自己。

我们到底应该怎麽做?

不知道看到这裡的你,有没有明白唯一有效减肥方法的真谛。

我们需要做的,其实就是把 食量的主动权还给身体 。

请不要再把「吃」视作是禁忌之事。消极、羞耻感和憎恶很少能刺激人们做出长期而巨大的改变,尤其是与自己的身体有关时。

所以,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些「吃不胖」的人,只是把自己摆在了食物之上而已。他们不做让身体不适的事,饿了就吃,饱了就停。

他们并不是靠「强大的意志力」来告诉自己「少吃点」的,他们只是吃饱了就放下筷子。

「意志力」本身在心理学裡就是一个诅咒,把一切归结为意志力是错误且有害的。事实本身比所谓的意志力要复杂、微妙得多。
你也许会说,so what?道理我都懂,但我就是想要瘦啊,先绝食到目标体重再说。

我们总以为达到目标体重之后才会停止对自己的厌恶。然而,只有先停止对自己身体的厌恶,才能打破减肥失败的死循环。

你还在纠结要不要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吗?放心去吃吧,用心享受食物的美味,也要用心去体验自己身体的感受。

与其压抑食慾,触底反弹,不如就踏踏实实的吃顿饭,感觉饱了就停下。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出处:https://buzzorange.com/vidaorange/2017/03/10/inormal-lose-weight-principle/
10

16

生气
8

惊讶
9

难过
6

好笑
4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53 人)

  • 难过

    匿名

  • 生气

    匿名

  • 好笑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生气

    匿名

  • 赞

    匿名

  • 好笑

    匿名

  • 惊讶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 赞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 生气

    匿名


ADVERTISEMENT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qtan0604 24-3-2017 02:58 PM
最后还是这些方法 每次骗人的......
引用 探险家 25-3-2017 10:10 AM
要让你的细胞DNA知道, 吃太多变胖后都会被我用运动或禁食消掉, 久而久之, 细胞DNA就会了解这事实, 怎样吃都不会胖了, 而会把这些能源用在其他地方.....

就好像Singapore, 如果土地大的话就会一直向外发展, 可是土地少最后只能向高发展, 把人体想象成有意识的生物就行了.....

我小时候完全吃不胖, 花了很大功夫(早午晚各三个鸡蛋, 吞Mayonis, 每餐吃几碗饭才胖了几公斤), 现在体质变容易胖了, 不知道我吃不胖是不是我小时候喜欢吃酸酶的原因?

查看全部评论(2)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30-11-2024 01:43 PM , Processed in 0.071815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