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甥女书简前几天在脸书说了一个开店(她在吉隆坡Taman Desa开一间cafe)一年多以来最难应付的刁民顾客经验。那个顾客的小孩有多动症,一直拿着店里的汤匙在敲木桌子,还把桌子敲了一个洞,但做妈妈的竟然不理,还威胁我的外甥女把汤匙要回来,否则要在熟人圈子里抹黑她的店,令她当时深感委屈。
远一点的,香港水果报报道,有个原本在名店利苑做厨师的家伙,为了一圆创业梦,放弃五星酒店的聘书,在后巷开了间小餐馆,一日工作十多小时。在镜头下谈到创业的辛苦和心酸,悲从中来,竟然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起来。他还自嘲说,自己老爸去世时都没哭得这么伤心。 这位厨师老板之所以会觉得那么辛苦,是因为他事事亲力亲为,而且选择卖的是工序多的功夫菜,材料可能不贵,却很花时间,但价钱也不能卖得高。 我在槟城这个饮食行业来说算是蛮tough的市场开店已经快九年了。乔治市是个白天兴旺,夜晚人口却稀少(城市规划把大多数人口迁往靠近工厂区的西南区)而且大多数人习惯到小贩中心消费的市场。如果是家庭聚会或朋友聚会什么的,则会选择餐厅,但也以吃中餐居多。我的熟客都说,他们只是来我这儿才吃西餐,平时呢,西餐绝对不是首选;尤其带父母辈一起出来吃饭的。 人家说,开店做生意,如果有家人朋友们的支持,常带人来光顾,或自己人来光顾,有这种所谓的natural market,必然就会“赢在起跑线”。这句话可圈可点,可以说对,也可以说不对。 一开始,大家凑着热闹来你的店探望你,看看装璜怎样、员工质素、食物味道如何,是出自亲友的关心和爱。你只要记住他们此时此刻的好,那就够了。他们会不会介绍别人来吃,或者会不会持续不去别家只来你这里开饭,那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无可否认,一开始创业时,来自身边亲戚和朋友的精神支持是很重要的。那就是所谓的“底气”,在你自己的班底还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如果连你周围的人都没有提供鼓励、为你打气,你怎么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去闯外面的市场? 所以,我很感激家人、朋友们一路来给予的支持。可是创业过后的蜜月期很快就会过去,再下来就要看你自己的了。坏的顾客全世界哪里都有,但是那只是很少的一小部分。 比如有一次,有个中学同窗,说要来我的餐馆包场办一项产品说明会。这类的活动志不在吃,所以她的预算只是我们平时晚餐每人消费的一半。我看在同窗的份上,也答应让她包场。由于她说的人数众多,我还需额外再聘兼职人员当晚来帮忙。她要求有视听设备让她演说,我也找人安排了。 一般日期和人数定下之后,我们都会收一半的订金。由于这个朋友人在吉隆坡,她说当晚才全数付款,我也不好意思拒绝。 结果,当活动举行的前夕,她竟然打电话来说要取消了。那时我还在替她隔天的晚宴采购着食材呢!除了苦笑,还能怎么样?
还有一次,也是中学同窗们,在我店里聚会。他们起初来了四个人,叫了四份晚餐。后来多来了一个,由于她不确定是谁请客的,所以即使还未吃晚餐,却只叫了一个汤。然后又唤来了一个朋友,那个朋友说吃饱了,只要一杯水。然后,其中一人的老公也带着孩子来了,他们都在别处吃了东西,只要喝水。对,是免费的白开水。 最后,老公的朋友们也来了,每个人都只点了免费的白开水,可是却把餐厅的所有桌子都占用了。结果,那个晚上,你从外面可以看到,我的餐馆停车场都停满了车,人头挤挤来了大约十多二十个人,但是整个晚上的收入总结还不到两百块钱。 这就是餐馆业者的朋友们,有时公私不分的令人头痛问题。 我以前总是在朋友第一次来我店做客时,不收他们餐费,而是说:下次才收,这回我请。但有个朋友却坚持她要付帐。她说,她有个朋友就是整天请朋友们在他的餐馆吃饭,吃到生意亏蚀最后要倒闭。我汲取前人的教训,后来就只请朋友们在店里喝饮料、或者吃甜品了。 (而我没收钱请他们吃饭的那些朋友,往往也可能被我弄得不好意思,也不来了。这自己原本的好意也起了反效果哦!) 总之,做饮食业的辛酸是自己的选择,怨不得人呵。好的顾客还是居多的! |
chtan69 发表于 8-2-2017 03:02 PM
政府整包涨一角,他们就给你每杯涨个两三角。然后赖政府起价。
这几天饮食小贩都换了职业做强盗四处涨得很离谱。我国通膨会这么高就是这类奸商所导致的。
chtan69 发表于 8-2-2017 03:02 PM
政府整包涨一角,他们就给你每杯涨个两三角。然后赖政府起价。
这几天饮食小贩都换了职业做强盗四处涨得很离谱。我国通膨会这么高就是这类奸商所导致的。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