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假期,游子回乡,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喜,是可见到乡亲老友,忧,则是他们往往是 “压力来源”,他们可能会提些敏感话题 ... (a) 有没有男/女朋友? (b) 什么时候要结婚? (c) 什么时候准备生小孩? (d) 年终奖金领多少? (e) 包多少钱给爸妈? (f) 其它,每年都会被问的 “老问题”… 面对以上,往往尴尬,甚至弄得恼羞成怒;到底如何,才能有效回应? 在回答以前,先要做的 3 件功课 : (i) 做好心里准备 (对方大概会提那些提问,一般都是 “老问题”) (ii) 事前自我演练 (找出适合的回答模式) (iii) 洞察对方动机 (不一定要按对方提问回答,而是按自己意愿回答) 在此,我们不针对不同提问、个别处理;而要注意的,是回答的 “原则”;基本上,可针对 2 项 : 动机 (1) 寒暄 ~ 若知道对方只是找话题,那么什么答案对他/她来说, 并不重要,对策是 “幽默回答” ,例如... * “你今年几岁啦?” → “我年年18 ” / “比去年多一岁” * “什么时候准备生小孩?” → “我还在观察天象” (2) 好奇 ~ 有些人喜欢窥探隐私,遇到好奇心重者,对策是 “含糊带过” , 例如... * “你年终奖金领多少呀?” → “还满意啦,呵呵…” * “包多少钱给爸吗?” → “他们看了会开心的数字啦…” (3) 表现 ~ 有些人提问,是为了让您问回他,以便有机会表现自己 ,因此,不管您给什么答案,最后一定要反问 : “那你 呢?” 这个策略叫 “推波助澜”。
立场 (a) 关怀您 ~ 一般长辈的关心,往往变成压力,是因为自己的诠释。 比如说 : “怎么还不结婚?…” / “怎么还不生小孩?…” 我们也许会诠释为他们 “逼迫”,或 “责怪”,若能换位思考, 用 “转念感恩” 方式思考,就会多加一份耐心的回答。 (他们 是在关心我,以为不结婚、生小孩,未来就不会幸福、缺乏 保障… 其实,各人有自己的想法… 尝试让长辈了解…) (b) 打击您 ~ 有些人来者不善,往往习惯在伤口 “撒盐巴”,认您怎么 回答,他/她都想打击你,怎么办?(“怎么还不结婚?”) ~ 对策... ~ 闪 : “谈点新鲜的好吗?” (转移话题) ~ 退 : “找不到” / “别人眼光高” (自贬!自嘲是自信表现) ~ 进 : “为何你这么问?…” (反攻回敬) “因为我家里养狗…” (当对方问 “有何关系”,您即可回答 “那我结不结婚, 有何重要关系…”) 沟通,需要洞察,若我们了解对方提问动机及立场,加上自己做好心理准备及演练,则能更加自然、自在的沟通… 游永济老师 网站 : http://alaneiew.com/ 游永济老师 微信 公众账号 : 🔍游永济 🔍alaneiew1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