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一脸不可置信地看着我,然后说,我跟你赌,问十个人,十个人都说是去嫖妓! 确实,现在人们一听到要去寻花问柳,女的多是杏眼一瞪,满脸不屑,男的就会阴阴笑,然后一脸“曹查理”。 这也是为什么,一位受英文教育的华团领袖,因为在一场社团晚宴致词时,错口把这个社团要去中国“寻根问祖”,说成“寻花问……”,即使已经当场赔不是,可还是惹起许多人怒火,要求正式道歉! 说真的,成语实在不能乱用,尤其是有些成语容易让人望文生义,以为这是这个意思,结果是差个十万八千里。 像“每况愈下”跟“每下愈况” ,这个成语常出现在新闻里,用来形容情况越来越糟糕。 “每况愈下”,一看就很好理解,结果后来不知谁说了,没有“每况愈下”这成语,只有“每下愈况”,就都把“每况愈下”改为“每下愈况” 。 但其实,每下愈况是什么意思?原意是说要知道一头猪肥或瘦,要看它的小腿,脚胫的部分肉越多,猪就越肥,所以每下(指沿着猪小腿一直很下看),愈况(就会更加清楚,明白)。 惨了,这“每下愈况”的意思,跟要形容情况越来越糟糕,根本是两回事,于是错误地被纠正了好一段时间后,现在又用回“每况愈下”了,而且也才了解到,其实古人,至少在宋朝时都有用“每况愈下”来形容情况越来越不好。 说白了,就是没有去翻查词典,而这情况其实也出现在不少记者身上。 记者写稿,不少人喜欢用成语,而且很创意地用。 记得,有位社会新闻组的记者,写一场意外新闻,很落力地形容一场车子碰撞意外,就写到“意外发生后,女司机心如鹿撞……” “心如鹿撞?”面对一脸问号的主管,记者说,是啊,车子碰撞后,那个女司机说很紧张很害怕,心跳一直很快。 这时,主管一定觉得自己被大象撞了。 还有记者描述市议会派大队搜捕野狗,那种人狗大战的激烈场面,写得十分精采,神来之笔就是:在捉狗大队的包围下,野狗只能束手就擒。 多有画面感!当然,主管又要吐血了。 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像有记者在描述一场演唱会,有两位“神秘嘉宾”突然出现,即首相伉俪,现场惊呼连连,于是就用了一句成语:“不速之客” 。 不速之客,本意就是指,没有邀请突然而来的客人。记者有错吗?好像没有,但真能这么用吗? 主管真是牙疼了。 就像这句“寻花问柳”,其实原意是指玩赏春景,还是出自杜甫的诗,跟宿娼嫖妓一点关系都没有。 但是,你跟老婆说,要去中国“寻花问柳”,即使你要表达的是去玩赏春景,老婆肯定叫你跪榴梿。 这就是现实。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