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看到一则新闻,一对夫妻带着 18 个月的女儿从杭州飞伦敦旅游,他们自製了几份漫画,分发给飞机上坐在附近的旅客。漫画以女儿的口吻,讲述小孩子在长途飞行中可能会带来噪音,并为此道歉。漫画画得很可爱,还配了中英文的文字,我刚看到的时候,觉得这对夫妻很有心,不但如此为附近的乘客着想,还能花心思花时间用这样的方式来化解可能的尴尬。其实类似的新闻不止这一件。比如前不久纽约也报导过带着小孩子飞行的父母,给坐附近的乘客分发小礼物:一块巧克力外加一对耳塞。这样的事情多听到几桩,就不免让我多想了想,这麽一想,就觉得这裡面有点不对头。 这不对头不是说新闻裡的父母,能有心有力做这种事情的父母,对周围人和自己的孩子显示出来的肯定都是友好的一面。不对头的是造成这种「父母应该为小孩在公众场合的吵闹行为道歉」的社会环境。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有这样的感觉:现在有一种社会压力,让你觉得不管什麽样的公众场合,都应该保持安静,越安静越好。可是我们想一想,我们现在说的不是图书馆、歌剧院,我们说的是飞机、高铁、捷运、公共汽车……到底从什麽时候开始,后一类的公共场合也开始倡导绝对的安静了? 别误会,我这麽问不代表我认为飞机上、高铁上越吵越好,而是说,凡事应该有个度。尖叫呼喝自然不应该,但寂然无声也不必要。图书馆维持一个安静的氛围是众所周知的行为准则,但是公共交通,有没有这个必要? 长途飞机,一飞十几个钟头,很多乘客会睡觉,这个时候大家都自觉保持安静也算有道理,但是高铁最多两个钟头的时间也要求一个安静能睡觉的环境,是不是太过了? 更别说捷运/公共汽车等等地方。大家想一想,如果我们的社会真的变成一个特别安静的社会,你到任何公共场合,看到很多人,却听不到什麽声音,你会觉得很舒服吗? 我反正会觉得很压抑、很鬱闷,因为这不自然,有违人的天性! 最不自然的是要求小孩子安静。作为父母,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天性就是会吵闹的,他们没办法控制自己的音量,他们意识不清的时候会哭、兴奋的时候会叫,说话的时候会用自己最正常的音量而不会刻意压低声音,这些都是孩子的本性。我们需要时刻提醒他们压抑自己的本性吗? 现在大家都在谈论要让一个人随着自己的天性的发展,教育改革也说要多元要因材施教,但是我们的社会环境却不能允许小孩子大声一点? 这是不是有哪裡不对头了? 最近几年,陆续有一些公众场合推出「孩童隔绝」政策,比如美国有几个餐馆拒绝 12 岁以下的孩子进入,马来西亚的亚洲航空公司在飞机的经济舱裡设置「无孩童区」,这都是在安静有礼的社会压力下产生的现象,可是这些现象就真的那麽有道理吗? 我们换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当初南非还存在种族隔离政策时,公共汽车上分白人区与黑人区,就是为了保护白人不受黑人「骚扰」。这是历史。我们再假想一下,如果现在捷运设置几个车厢,不允许流浪汉、醉汉、身体有异味者、病人、行动不便的人乘坐,你是不是觉得很过份?如果是,把这些人换成小孩子,就比较合理了吗? 或者有人要说,为什麽一定要带小孩子去那些公共场合? 为什麽不能等他长大再去? 而我的问题恰恰相反:为什麽不?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他去过的地方、做过的事情、看过的风景,都会丰富他的成长经历,而我们想要他变成什麽样的成年人、符合社会的期许,难道不正应该从儿童时代开始吗? 仅仅是做了父母,就不能做一个正常人可以做的事情,不也很奇怪吗? 我再强调一次,请别误会,我不是鼓吹父母们带着孩子到公共场合去吵闹,我探讨的,是一个社会容忍度的问题。当我们是父母的时候,我们的心脏需要强大一些,孩子的行为真的很过份的时候要坚决制止并好好教育,但如果孩子只是大声一点,只是在做一个孩子正常的行为,我们可以不去理会周遭的目光。我女儿三岁的时候,有一次在外面玩,因为很小的事情 (至少在我们眼裡是很小的事情) 大吵大闹,拒绝合作,最后乾脆躺在地上闹。那绝对是个公众场合,但是个公园,我不觉得她的吵闹会影响到什麽,就坐在一旁等她闹完。养过两三岁的孩子的父母应该都知道,这个年纪的小孩特别会闹,情绪上来的时候完全无法讲理,只能等安静下来了才能沟通。没错,当时周围的路人纷纷对我们侧目,可能有些人还会在心裡暗暗谴责我,觉得这样的小孩根本不适合带出来玩。但是只有我知道,不经历这个过程,孩子如何学习在公共场合管理自己的情绪? 所以我漠视了周围的眼光,更没觉得需要道歉。
而当我们是路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对那些大声讲话的孩子多一些包容。毕竟我们都做过父母,或者将要做父母,即使我们决定永远不养小孩,我们也都曾经是个孩子。 【图片来源:网络】 文章出处:http://babynews.in-mommy.com/2015/03/noisy-children-public-spaces.html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