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不要鞭打孩子的时候,网上总有一堆人跳出来说:“就是你们这种推崇爱的教育的家长,因为太过溺爱孩子,就算孩子做错事也不鞭打不教导,让孩子变坏/变草莓族。” 我每次读到这种句子都很无奈:留言者怎么会把“爱的教育”,跟“不管教的教育”,“忽略孩子的教育”,“放任的教育”都和稀泥式的搅在一起,然后把这些类别教育的后遗症都一起推给“爱的教育”这个名号底下呢?
我反鞭打孩子,但单单不鞭打孩子只能说是不鞭打的教育,而不叫爱的教育。爱的教育的定义在于养育孩子的过程中给予孩子很多的爱,但爱不是所有教养问题的答案,只能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没给孩子爱,其他免谈,但给了他爱,也必须配搭其他的营养,如管教,教导,身教,关怀,陪伴,等待,耐性等等,,不同的孩子需要的个别养分多少轻重都有分别,这点是需要家长去观察和调整的。 这当中只要拿捏不好,家长就单单给予孩子很多爱而没有管教,且放纵孩子的一切作为,孩子做错也不指正甚至还得意洋洋,或说孩子还小不懂事就带过:这是溺爱的教育。溺爱的教育会教养出不分对错,自我自大,没有界限的孩子。 单单有爱但没有耐心教导, 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常对孩子吼叫,是失控的爱,后遗症可能会是教养出没有自信,情绪不稳定的孩子。 单单有爱但常常忽略孩子,不花时间陪伴,那是忽略的爱,后遗症可能会是行为偏差,社交问题等等。 单单有爱但身教没做好,那么孩子没有好的榜样来学习,时日一久自然也学得一身坏习惯。 这些问题跟是否有在教养过程中鞭打孩子没有关系,就算没有鞭打孩子,孩子一样会状况百出。 家长在施行不鞭打教养之外要注重前后一致性的教养,也必须试著给予孩子更多时间素质更好的陪伴,在他做错的时侯马上纠正他,然后耐心的教导,在这当儿家长也需要做出好榜样让孩子学习,此外在孩子沮丧的时候给予关怀和鼓励让他有信心继续走下去,在他成功的时候与他分享喜悦等等,都是在教养中很重要的部份,没做好这些事,再多的爱只会让教出没有界限,不负责任,任性和没有价值感的孩子。 所以在施行爱的教育的当儿,管教的教育,不鞭打的教育也必须一起实行,缺一不可。 而我为什么觉得不鞭打教育是必要的呢?因为我认为当我们鞭打孩子,我们示范的是暴力,而孩子需要被尊重,常被体罚的孩子眼睛里透出许多惧怕,焦虑,不自信。而不同天生气质的孩子对鞭打表现出不同的轻重的后遗症。 我的主张是,教导孩子的过程中,试著蹲下身子,看著孩子的眼睛,看看他做某些脱线事情的原因,那总是有原因的,有时候是他不知道,有时候是他在学习,有时候是他在挑战你的权威。 如果是他不知道,那么是我们当家长的需要教导他,平心静气的告诉他为什么不能这样做,如果是因为他在学习,那么给他一点时间空间,让他好好学习,如果是他在挑战你的权威,你可以微笑弹坚定的告诉他你不吃这一套。
网上或书店有许多谈儿童发展或儿童心理的资讯或书本,只要你想读,都能够通过阅读找出孩子发展的轨迹然后在他的前头等他抵达,只要你想多懂一些,你就会在需要的时候,在无需动气或动藤鞭的方式下,好好的教导孩子们。 关键不是你能不能,而是你要不要。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