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佳礼资讯网 首页 健康 疾病百科 查看内容

没过劳却觉得全身疲劳,原来是身体“缺氧”,这几个步骤教你帮助身体“充氧”!

7-7-2016 01:05 AM| 发布者: 佳礼健康 | 评论: 0|原作者: 林怡宁

摘要: 你会不会有时没过劳,却全身“疲劳”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事出有因”,那是身体“缺氧”了。一般民众普遍认为“氧”或“呼吸”是很自然的事,却未警觉到环境污染、工作压力与紧张生活、缺乏运动,不好的饮食偏好都会使人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引发慢性疾病。

你会不会有时没过劳,却全身“疲劳”不是“无病呻吟”,而是“事出有因”,那是身体“缺氧”了。一般民众普遍认为“氧”或“呼吸”是很自然的事,却未警觉到环境污染、工作压力与紧张生活、缺乏运动,不好的饮食偏好都会使人处于慢性缺氧状态,引发慢性疾病。

 

现代人活动偏静态,呼吸方式多半又短又浅,使得空气无法深入到达肺叶底部,这样的换气习惯,让氧气仅能进入肺部的1/3。然而这种呼吸方式及习惯,会让换气量不足,导致二氧化碳在体内逐渐累积、脑部缺氧,继而出现头晕、疲倦的症状。

 

研究表明,缺氧表示缺少生物能量,这可造成从轻微疲劳到有生命威胁的各种可能疾病。缺氧和疾病之间的关连性现在已被证实。医学院学生必读的《医用生理学教科书》在书中就写到:“所有慢性疼痛,病痛皆导因于缺少正常细胞生理用量之氧所致。”

 

在大部分人的观点,呼吸不就跟饿了要吃饭一样,是人的本能反应,为何还需要学?没错!但就如同现代人,吃也要开始讲究食材是否新鲜、烹煮方法健康与否一 样,呼吸不再只是维持生命的反射动作而已,学呼吸就是要让人获得更有品质、更具效率的呼吸,达到身体的健康,甚至藉由呼吸,获得身心灵的平衡。  

 

如何确保身体呼吸时摄取到足够的”氧气“,不会”缺氧“,采用腹式呼吸是医界公认最有效率的呼吸方式。日常生活中,我们运用的是肺部呼吸,在一呼一吸之间,约可摄取百分之六的氧气,但如果藉由腹式呼吸,则可将氧气的摄取量提高到百分之十,对于身体含氧量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腹式呼吸不仅能够使神经系统平静,还能减缓你的心跳。

 

其实,正确的呼吸方式,是当你腹部向外扩展时,横膈膜应该是侧向扩张,而胸部和肩部则是保持放鬆的状态。现在台湾阳明大学医学院潘怀宗教授就教你如何正确呼吸:

 

1. 把眼睛闭上,集中注意力,当你在呼吸时,注意力放在肚子上。

2. 接着伸展身体,将肩膀向下并向后转动,放鬆双臂和双手,把舌头顶住上颚。调整下巴的位置与地面平行。

3. 压缩腹部朝向嵴椎处挤压,将吐气时间延长数秒,当再次吸气时,肚子开始鼓起,要儘量将气体下沉到腹部,才能吸得更深、获得更多气体,记住保持肩膀放鬆的状态。

4. 在每次呼气和吸气结束时,暂停数秒后再开始下一次的动作,如此有助于减缓并加深呼吸的深度。


资料参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cb6da940102we0o.html

http://yangliao.h.baike.com/article-476363.html

http://www.fcuaa.org.tw/knowledge-163.html



19

18

生气
19

惊讶
21

难过
15

好笑
18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0 人)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赞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赞

    匿名

  • 无聊

    匿名

  • 难过

    匿名

  • 赞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好笑

    匿名

  • 赞

    匿名

  • 难过

    匿名

  • 生气

    匿名

  • 好笑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ADVERTISEMENT


| 在论坛留言

最新评论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7-2-2025 09:43 AM , Processed in 0.125421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