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佳礼资讯网 首页 健康 大众保健 乐龄养生 查看内容

担心“隐性心脏病”悄悄发作?心脏专家教你简单的“心脏自检法”!

22-6-2016 09:06 AM| 发布者: 佳礼健康 | 评论: 9|原作者: 林怡宁

摘要: 隐性心脏病没有任何症状,连患者亦不察觉自己的心脏出现问题,直到三条主要冠状动脉收窄至几乎闭塞,便有机会受各种诱因触发,导致心脏病发。隐性心脏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及职业人士身上出现,可在任何地点如做运动、驾驶时,甚至睡梦中猝死。

 

对许多心脏病患者来说,也许难以解释清楚征兆。这些症状,有的皮肤湿冷、头昏眼花;有的胸部灼热和莫名的疲惫。据统计资料表明:在美国每年约120万人心脏病犯病,但近三分之一的患者,却完全不察觉自己有心脏病,通常在还从未接受过治疗就去世。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所谓的“隐性”心脏病发作,它的发生率,令你难以想像。

 

隐性心脏病没有任何症状,连患者亦不察觉自己的心脏出现问题,直到三条主要冠状动脉收窄至几乎闭塞,便有机会受各种诱因触发,导致心脏病发。隐性心脏病可以在任何年龄及职业人士身上出现,可在任何地点如做运动、驾驶时,甚至睡梦中猝死。

 

由此可见,不管什么年龄层的男女都应该注意心脏保健,例如日常通过检查身体的一些表征,就可以自我发现疾病的潜在征兆,达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的目的。《生命时报》特邀权威专家,京中医药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全国知名心脏病专家王显教授,探索和归纳出一整套的“心脏自检法”,简便易学,颇有实用价值。

 

·         摸脖子

研究显示,脖子越粗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对此,王显介绍,颈围是衡量人体上半身脂肪的关键部位,从临床经验看,脖子粗的人,其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都相对较高,而这些都与心脏疾病密切相关。

 

一般情况下,如果男性颈围超过39 厘米,女性颈围超过35厘米,就说明脖子较粗。王显表示,脖子两侧分布着颈动脉,我们可以在喉咙突出部分两侧大约5厘米的地方,触摸到它的跳动,同时还能感受到血流的速度及血管的软硬程度。

 

每天不妨摸摸自己的脖子,并定期测量颈围,具体方法是:将皮尺水平置于颈后第七颈椎上缘(低头时摸到的颈后最突起处),至前面的喉结下方,完成测量。如果颈围超标,在空闲时做一些颈部紧致操,比如前后左右点头、360度旋转活动脖子等,减少脖子赘肉堆积。

 

·         摸手腕

对大部分人来说,在安静状态下,正常的脉搏跳动频率应该在60~90/分钟,跳动均匀且节律一致。而跳动太快或太慢都可能是一些心脏疾病的征兆。需要注意的是,如体力活动后或情绪激动时,脉搏可能会暂时增快,但稍加休息便会恢复。建议,患有“三高”的人不妨每天给自己摸摸脉,并记录下脉搏跳动情况。

 

具体步骤是:平躺静歇3分钟,伸开左臂或右臂,将另外一只手的食指、中指及无名指搭按在伸开手臂的腕后桡动脉所在部位(手臂与手腕关节内侧连接处),保持正常均匀呼吸,计数1分钟。如脉搏跳动均匀,且频率维持在正常水平,说明心脏情况基本正常。反之,如果脉搏跳动不均匀,或跳动频率高于低于平均正常范围,则需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就医。

 

·         摸肚子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明确规定,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腰围超标。肚子大的人在医学上称为“中心性肥胖”,这种类型的肥胖容易导致人体脂质代谢紊乱,加大心脏病的风险。同时,由于腹部脂肪与内脏离得很近,很容易转移至肝脏,或随着血流堆积在血管内壁,导致血管疾病或糖尿病等。建议,一旦发现腰围超标,尤其是40岁以上的人,要及时去医院做血脂和血糖检测。

 

·         捏脚踝

我们的脚踝分布着淋巴管、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是脚部与人体血液流动的重要关口,流经静脉回心血液。当心脏不能好好工作时,静脉血液不能顺利回流,引起静脉内压力升高,体液漏出进入组织间隙,表现为下肢水肿,尤其是脚踝水肿症状。

 

检测方法是:手指按压脚踝或小腿,手指松开后按压部位呈凹陷状,通常不能立即恢复。出现这种情况时,须及时就医做下肢超声检查。建议,每天不妨抽点时间做做踝关节运动,以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增加回心血量,保护心脏。具体方法是:

 

1) 站立旋踝,一脚站立,另一只脚旋转画圈,双脚交替进行,每次10分钟左右。

2) 交替踮脚,两脚脚尖前1/3脚掌着地,其余2/3悬空站立,踮起脚尖,放下,重复20次。

3) 需要注意的是,活动脚踝时切忌用力过大、过猛,以防踝关节软组织损伤。

 

·         摸耳垂

日本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动脉硬化程度也在增加,其中,耳垂皱纹明显者动脉硬化程度也较重。存在耳垂皱纹者患冠心病的可能性是无皱纹者的8倍。耳垂为身体末端部位,对缺血相当敏感。动脉硬化时,耳垂发生微循环障碍而出现皱纹。从临床上看,很多冠心病人耳垂都有不同程度的褶皱。因此,建议每天洗漱时,多关注一下耳朵,摸摸耳垂,看耳垂是否有褶皱或斜线形的折痕,一旦发现要及时就医。

 

资料参考:

http://gx.people.com.cn/n2/2016/0428/c179486-28238726-3.html

http://shtai-wei.com/a/jiankang/2016/0512/4335.html

http://blog.39.net/ls1919/a_12415529.html

http://www.newtownmedical.com.hk/235673033431185-652932451533247.html



23

21

生气
20

惊讶
20

难过
20

好笑
12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116 人)

  • 赞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赞

    匿名

  • 无聊

    匿名

  • 好笑

    匿名

  • 惊讶

    匿名

  • 生气

    匿名

  • 惊讶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赞

    匿名

  • 生气

    匿名

  • 好笑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无聊

    匿名

  • 好笑

    匿名

  • 赞

    匿名

  • 好笑

    匿名

  • 赞

    匿名

  • 无聊

    匿名

  • 生气

    匿名

  • 好笑

    匿名


ADVERTISEMENT


发表评论 | 在论坛留言

最新评论

引用 behwong 14-5-2016 06:58 PM
ecg 已经做了 。。医生说 没问题 。

政府要等很久 。。不想等

还有什么 方法可以知道 心脏的问题 。。

1.哪家hospital 有 大概多少钱 ?
2.做 心脏检查 可以 claim insurance 吗 ? 医疗保险。



引用 Only^Two 14-5-2016 08:36 PM
先问你的家庭医生。别浪费钱乱做test 。通常是 ecg ,echocardiogram 和stress test。
引用 佳礼健康 24-5-2016 06:16 PM



为全身供血的心脏,看似强大,实则它也有脆弱的时刻。心脏不舒服,其实有时有刻、而且在25 ~65 岁之间,男人心脏病发病率是女人的2 倍。因此,在心脏脆弱时,记得要提高警惕。

美国《预防》杂志专栏作家、迈阿密大学心脏学专家亚瑟•盖斯顿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和多项国际研究,总结出心脏最脆弱的6个时段。

·         每天早上6点至12
西班牙国家心血管研究中心分析了800多位心脏病发作患者的数据,发现早上6点至中午12点这一时段的病人数量最多,且病情更为严重。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也指出,早上心脏病发作风险比其他时间高40%。究其原因在于,早晨起床后,身体分泌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导致血压上升,再加上整晚没喝水,血液比较浓稠,容易发生栓塞。建议,晨起后动作最好轻柔、缓慢,还要及时补水。高血压患者需遵医嘱,看是否需要在睡前服用长效降压药,以更好地控制第二天清晨的血压。

·         暴饮暴食后
为了消化食物,大量血液向胃肠转移,供应心脏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加重了心肌缺血,增加心脏负担。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摄入太多脂肪,还可能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引发心肌梗死。建议,每餐最好吃七八分饱,并控制肥肉、动物内脏等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的食物。如饱餐后经常出现胸闷、胸痛、心跳加速等不适,需及时到医院排除心脏问题。

·         用力排便时
用力排便时需要屏住气,腹壁肌和膈肌会强烈收缩,使腹压升高,于是引起血压骤升,心肌耗氧量增加,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心律失常。情况严重时可能造成猝死。专家指出,即使大便干燥难排,也不要过于用力,必要时可用开塞露等辅助方法应对。为了保证大便通畅,平时最好适当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和粗粮,还应多喝水、适量运动。

·         剧烈运动时
适当运动有助于身心健康,但剧烈运动会迫使心脏马力全开,每次收缩时多打出几倍的血液到全身,因此容易造成血压突然升高,心率过快,心肌缺氧,甚至导致心脏病突 发。专家表示,最好进行快走、慢跑等较温和的有氧运动,老年人和心脏不好者最好别参加竞技性运动。运动时心率不要超过靶心率(40岁以下用180减年龄,40岁以上用170减年龄),运动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左右为宜。若运动中出现胸闷、气短等不适,应立即坐下休息。

·         压力大、精神紧张时
心脏健康和心理、精神状态联系密切。工作压力大、心情紧张时,神经系统受到干扰,便会影响心脏的工作状态。比如,一个健康人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脸红、心跳加速、血压升高等现象;心脏功能不好的人,就可能出现胸口难受、突发心脏病等问题。因此,人们应该学会释放压力,及时把烦恼、怨气等不良因素发泄出来。心情紧张时,自然站立,闭上双眼,做深呼吸,有助放松身心。

·         每年11月到来年3
国际多项研究发现,每年11月到来年3月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且气温每下降10℃,心脏病发作风险就会上升7%。原因在于,冬季人的生理机能反应比较迟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从而加大心脏负荷。再加上室外温差很大,外出时,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建议,外出时应该做好保暖,着重护好头部、手部、脚部。即使回到温暖的室内也不能急着脱掉衣帽,尽量减少血压的波 动。
引用 佳礼健康 25-7-2016 08:54 AM



胖胖的小孩子在许多人眼里都很可爱,中国人喜欢说“小时候胖不是胖”,认为孩子在发育阶段发胖是正常,长大后就会自然瘦。然而台湾最新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这老辈人的看法,不适用于当今社会,因为研究显示,长大后,身形可能会越变越胖,心脏病的风险也会提高。

据台湾中央社报导,台湾的研究发现,读小学(国小)肥胖的 儿童,长大后肥胖的几率为63%;初中(国中)的胖学生,长大后肥胖的几率更高达80%。研究中,台湾在8年期间,小学生肥胖率也从25.4% 上升到29%;初中生的肥胖率从27.8%上升到28.8%。

研究认为,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是导致小胖子长大后变成“大胖子”的原因,所以报导引述台湾卫福部国民健康署慢性疾病防治组副组长贾淑丽的话,当暑期来到时, 建议家长们多在冰箱内准备无糖茶饮,而不是含糖饮料给孩子,食品方面则注意应选用低油、低糖的点心,切一些水果留给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

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则发现,年少时体重偏胖的人,长大出现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

研究人员对瑞典预备役登记中心的160万人的健康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身体质量指数(BMI)在35以上,即处于肥胖的青少年,长大后出现心衰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BMI在20左右的青少年高10倍左右。

这项发表在《欧洲心脏病杂志》的研究提醒,切勿忽略控制小孩子,青少年发育的体重状况,觉得胖一点也无妨,应加强青少年以及小孩子的体重管理,以免影响今后健康。


资料参考:
http://www.ntdtv.com/xtr/b5/2016/06/24/a1272907.html#sthash.Idmvr6fP.dpuf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16/0708/c21471-28535478.html
                                                                                                            
引用 树树88 26-7-2016 05:40 PM
小时候胖很有可能已经给他形成了这种饮食模式了,不会再瘦了,把胃撑大了!
引用 树树88 20-8-2016 04:43 PM
心脏是人的中心,很强大也很脆弱,不要以为年轻就不好好保护,要时刻警惕。
引用 马可集运 22-8-2016 10:35 PM
虽然不懂医 看了也学到了很多  
引用 VINCENT@YONG 23-9-2016 05:05 PM
走出冷气房也是…心血管熱脹冷縮,一冷一热会暴毙><
引用 nsytcm 19-1-2017 02:27 PM
胸痹心痛,又称心痛。
是由于正气亏虚,饮食、情志、寒邪等所引起的以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以膻中或左胸部发作性憋闷、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1)轻者偶发短暂轻微的胸部沉闷或隐痛,或为发作性膻中或左胸含糊不清的不适感;
2)重者疼痛剧烈,或呈压榨样绞痛。常伴有心悸、气短、呼吸不畅,甚至喘促、惊恐不安、面色苍白、冷汗自出等。多由劳累、饱餐、寒冷及情绪激动而诱发。


病因病机:
1)常见病因,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波动、劳倦过度、年老体虚等因素有关。

2)基本病机是心脉痹阻,包括寒邪、痰湿、气滞、血瘀等标实证。但气虚、阴虚、阳虚、气阴两虚等虚证,也可导致心脉不荣,心脉血行不畅。


临床表现:
1)左侧胸膺或膻中处突发憋闷而痛,疼痛性质为灼痛、绞痛、刺痛或隐痛、含糊不清的不适感等,疼痛常可窜及肩背、前臂、咽喉、胃脘部等,甚者可窜及手少阴、手厥阴经循行部位延至中指或小指,常兼心悸。

2)突然发病,时作时止,反复发作。持续时间短暂,一般几秒至数十分钟,经休息或服药后可迅速缓解。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情志波动,气候变化,多饮暴食,劳累过度等而诱发。亦有无明显诱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查看全部评论(9)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12-2024 03:58 PM , Processed in 0.169102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