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网络】
有的父母认为,孩子有早长晚长之分,23岁还要蹿一蹿,孩子个矮不着急。但当发现孩子真的不长个时,等到青春期结束后再到医院就诊,为时已晚,孩子可能骨骺已闭合,再有本事的医生也无能为力了。
正常人的成年身高取决于婴儿期、儿童期、青春期这三个阶段时能否按合理的速度生长,孩子长个儿应把握好以上三个关键期。在每个阶段,父母都应该注重孩子的生长发育特点,并给孩子提供正确、科学的养育方法。
婴儿期要注重饮食习惯的培养
婴儿期的生长通常不受遗传因素影响,营养却是影响孩子生长的关键因素。婴儿在8个月后逐渐向儿童期过渡,此时营养跟不上就会影响成年身高。所以,婴儿期的营养非常重要。
1.及时添加辅食
从时间上来讲:4个月大的孩子可以开始添加流食(如奶粉、米糊、菜泥等)。6个月开始添加半固体的食物(如果泥、蛋黄泥、鱼泥等)。7~9个月后可以由半固体的食物逐渐过渡到可咀嚼的软固体食物(面粥、碎菜粥等)。1周岁以上时,大多数孩子可以逐渐转化为进食固体食物为主的辅食。
从质地上来讲,按如下顺序添加:先液体(如米糊、菜水、果汁等),再泥糊(如浓米糊、菜泥、肉泥、鱼泥、蛋黄等),再固体(如软饭、烂面条、小馒头片等)。
从数量上来讲,应按由少到多的顺序添加,一开始只是给孩子试吃与品尝,或者说在喂奶之后试吃一点,在孩子适应后逐渐增加食物种类。
及时添加辅食有助于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与塑形。不能及时完成这种过渡会造成孩子吃固体食物不能下咽,容易呕吐,从而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2.食物多样化
人们习惯给食物定性,热、寒、温、滞等,结果很多食物似乎都不太适合婴儿。从营养心理学上讲,如果婴儿时期食物品种过于单调,到了儿童期,出现偏食、挑食的机会将会大大增加。所以,食物要尽量多样化,尤其在婴幼儿期,尽量接触丰富多样的食物,不但能保证营养供应全面,而且能防止以后挑食的不良饮食行为。
应按淀粉(谷物)→蔬菜→水果→动物的顺序来添加。首先应添加谷类食物,并可以适当地加入含铁的营养素(如婴儿含铁营养素米粉),其次添加蔬菜汁/泥,然后就是水果汁/泥,最后开始添加动物性的食物(如蛋羹、鱼、禽、肉泥或肉松等)。
建议动物性的食物添加顺序为:蛋羹泥→鱼泥(剔净骨和刺)→全蛋(如蒸蛋羹)→肉末,注意不要用蛋羹代替含铁的婴儿米粉来给婴儿补充铁元素,同时也不要再宝宝未满6个月就去添加含肉的辅食。
食物多样化对于孩子营养非常重要,多方面的营养摄入更能满足孩子身体的生长需要,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形态各异、种类多样的食物可以训练孩子的咀嚼能力和胃肠道功能,为以后的身体健康打下坚实的基础。
3.各月龄辅食添加技巧
4~6个月:让孩子逐渐熟悉各种食物的多种味道和感觉,适应从流质食物向半流质食物的过渡。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孩子1岁以后,有过敏家族史的孩子喂蛋黄的时间可以推迟到6个月以后。
7~9个月:除继续熟悉各种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觉外,还应该逐渐改变食物的质感和颗粒大小,逐渐从泥糊状食物向固体食物过渡,以配合孩子的进食技巧和胃肠功能的发育。蛋类从最初的蛋黄泥逐渐转为蛋羹,到8个多月时,可以煮蛋或炒蛋,从碎末逐渐过渡到小块状。
10~12个月:不仅要满足孩子的营养需求,还要继续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以促进咀嚼肌的发育、牙齿的萌出和颌骨的正常发育与塑形,以及肠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这时,可以适当增大食物的硬度,食物应从稠粥转为软饭;从烂面条转为包子、饺子、馒头片;从菜末、肉末转为碎菜、碎肉。
12~15个月:孩子牙齿也已经基本发育完全,口腔内的“消化程序”已相当完善。这个时期虽然在辅食食材的选择方面已没有太多的限制,但在烹调方面还是要注意口味比成人的稍淡一些,重油或很甜、很咸的食物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还是太早了。
文章出处: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