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凤贞
图片来源:www.time-weekly.com 网际网路的便利与发达,让资讯快速传播,现在如果发生什么事件,只需要上网搜索及浏览一番,必定能找到答案。但是,所谓的答案,又是否是真实事件的正确版本? 在网络、手机、平板电脑等新媒体的冲击下,是否真的会发生如《消失的报纸》一书的作者Philip Meyer书中预测的-- 纸媒将在2040年4月消失?我不是未来人,未来的事情,无法断定,但无可否认的是,新媒体的冲击对于纸媒的优势与影响力确实是有一定的威胁。 根据美国于2010年的统计结果显示,该国于1964年有高达80%的美国人阅读报章新闻,但是,到了2010年时,仅有一半的人阅报,其中年轻人只占不到20%。 为了不让Philip Meyer的预测发生,纸媒唯有竭尽所能杀出一条血路与网媒一拼高低。纸媒展开改革后,先来个即时快讯,之后是记者身兼多职还要扮演“作家”,再来因为现场拍摄的录影片段能吸引分享率及浏览度,摄影记者更可怜到要拿着“符合市场需要”的相机边拍照边现场录影,有时甚至怀疑自己是摄影师还是录影师。 当然,网媒也不是省油的灯,你做“作家”,我来做“幻想家”,看图、看短片作故事,发挥源源不绝的幻想力编制迷人的故事内容,创造断章取义的“独家”,不管三七二十一,总之图片够血腥、标题够创意、内容够精彩,谁先“赚” 一轮点击率,谁就是称霸! 就因为这样网媒与纸媒的较劲下,现在的记者看见网络来源的一丁点风吹草动就未经当事人同意、未经查证、未获任何一方的说词等等基本准则就大作文章,只要能帮助浏览率及点击率,真相是什么?先别管!总之够 “快” 够 “狠” 就对了。 在记者圈大概8年,从传统媒体转向网媒,这过程中,我记得,初任职记者的年代,有位前辈曾说,记者讲求6大发展方向及自我提升的窍门;我只记得对方提起的其中3个要点:炒家、线人及组织;经综合自己在媒体生涯的体验,以下是我认为,作为媒体应该自我发掘的方向: 1.炒家:把简单一至两个已经被证实的要点设法炒成新闻,不要忽略任何一个能扩展的重点。 2.线人:以自己的人脉追新闻,写一些别人得不到的资料与新闻。 3.组织:新闻铺排与呈现。一般上,以案发现场及截稿时,口述报道新闻所需。 4.分析:事件分析,想象任何可能性,思考各个角度的可能性,再进一步求证。
5.假设性问题:在表面有限的资料中,深入思考潜在的假设性问题。 6.新闻味觉:一般人眼里不是新闻,但因为个人的新闻素养来判断其新闻价值。 如果你热爱媒体工作,或许不必勉强自己必须达致以上的独家窍门,但是至少作为媒体,获取当事人的首肯兼愿意接受访问及求证后才报道,这是最基本的媒体道德责任。 新闻,不是未经当事人同意,就Print Screen别人的面子书、人头像、全名等就把别人的Status文字变成“新闻”,若这样就能成文,那真的造就了“人人都是记者”的世界,若人人都是记者,那记者报读的新闻科系都是在念“屎片”;新闻,不是简单的5W1H就完成了事,完成一个新闻的过程,是一种享受与挑战,不是看图作新闻后附上“记者XXX报道” 就等于你个人的事,所有在报道中的一字一句都背负着公司的名誉,这也是媒体责任。 记者之所以让本身感到满足,是因为采访至报道的整个过程中所面对很多挑战,比如如何才能找到当事人、如何说服对方接受访问、如何从不同角度切入报道等等;记者之所以让人觉得伟大,不只是因为他们站在前线,更多的是他们坚守着媒体素养与道德。 但是,这个科技发达的网络世界,又有多少记者是真正站在前线采访?抑或对着电脑荧幕搜索资料闭门造车?网络资讯的冲击下,新媒体及纸媒,都准备好了吗?在快速报道及背负着点击率的压力下,媒体真的没有时间去思考所谓的原则与责任吗? 失真失准的新闻,点击率再多,也只是垃圾,即使有时间对之前失误的新闻作出毫无任何痕迹的修改,但是,第一轮被散播的新闻,已经对某一方造成一定的伤害。所以,新闻要“快”、要“狠”,但绝对不能“失准”、“失德”!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