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妻遊北京,到达机场,便急忙要登录 Wi-Fi。很高兴找到了机场的免费Wi-Fi,login了之后,因为之前就知道不能用Facebook与Twitter,所以不能用这两个服务并不让我们吃惊,让人吃惊的是,我连以下网站都不能登录: 1. Instagram 2. nytimes.com
3. thestar.com.my 4. YouTube 5. Google.com 6. Google 其他服务如Gmail 突然之间,所有的习惯都要改变了。例如,我习惯在手机浏览器的address bar输入所要搜寻的关键字,我的手机浏览器的设定会自动连接到Google的搜索引擎。因为Google被block了,手机浏览器就会在无尽的搜索中,呈现一片空白的网页…… 那是一个网民无尽的痛苦。 李开复入住中国酒店也收到类似的贴心通知 妻向来把Facebook当作报纸用,一打开Facebook便能知天下事,在这八天里,她只能无奈地说:“有Wi-Fi等于没有Internet一样。” 因为不能随时随地上网,我多了思考的时间(这是好事)。以下是几个本人对于中国网络的反思: (1)Facebook正在蚕食我们的时间。马来西亚人平均每天用两个小时在Facebook上“闲逛”。你可以想象,如果把这两小时用在提高生产力上,我们的国家的国民生产总额可以提高多少巴仙呢!? (2)马来西亚的宽频速度虽然如龟速(相对于其他国家如新加坡),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享受网络上的自由,至少在资讯的萃取上,我们还是自由的。这要多谢老马在2020年宏願计划上对国际在网络资讯上采取不删减政策的许诺。 (3)因为移动网络的迅速发展,我们几乎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萃取资料、读取新闻的景况。这种“理所当然”,不管是去到中国等有进行网络内容删减的国家,还是一些网络比较不发达的国家,我们便会失去了这个“理所当然”。老话一句,掌握当下,就是王道。 (4)中国网络业界近十多年来发展蓬勃,当地网络品牌如腾讯、新浪微博、阿里巴巴等等的网络品牌纷纷崛起成为中国网络超级品牌,并且在美国成功上市。这多多少少也得归功于中国的“保护策略”——抵挡了“列强”进入本地市场以图分一杯羹的野心。 (5)中国的智能手机渗透率非常之高;搭地铁时,一眼望去都是低头族,有的在上网、有的在看视频、有的在读电子书……这样的渗透率是网络业者的 ‘wet dream’ 。你只要有一巴仙的市场,做梦也偷笑。 (6)中国总理李克强在五月时拜访中关村创业咖啡馆,并且大肆鼓吹年轻人创业,此举在中国卷起创业旋风。大部分的人认为中国保守,但是只要你搭上地铁,看到各形各色有关各种网络服務的广告,你就会知道那里是美国以外最佳的网络创业所在地。
它保守,但巨大。它市场封闭,但创意无限。这不是一个新大陆,但是,这绝对是一个网络新大陆。它是北京,也是中国。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