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偷蘋果」的行為日益猖獗,因為iPhone與iPad在黑市的地位就如同他們在消費市場的地位一樣高,Apple竊盜集團四處做亂,將偷來的iPhone或iPad以約美金400元在二手市場賣出。 雖然美國沒有資料統計相關竊案究竟有幾起,但根據紐約警察局內部數據,紐約在2011年1月到10月就有2萬6千台Apple產品搶案,81%為手機;而在華盛頓D.C.,2011年的手機搶案較2007年上升54%,這還不包括非遭暴力要脅失竊而未通報的案件。 不過,多數的Apple竊案都涉及暴力搶劫。 例如一名男子在2010年4月時正開心地拎著剛入手的iPad走出Apple Store,一名搶匪就火速搶走了他手中的 袋子,搶劫過程中還折斷了該名男子的小拇指。據統計,在住家附近購買Apple產品或是搭乘大眾運輸往返的消費者最容易成為竊盜集團的目標,因為車門開啟與關上時提供了足夠的搶劫時間,而受害者往往來不及反應。 美國的前四大運營商中,由於AT&T及T-Mobile靠SIM卡辨識行動裝置使用者,因此並未針對這類搶案做出積極的補救措施,但SIM卡很容易更換,竊賊就有了可乘之機。 相較之下,Verizon與Sprint出售的行動裝置帶有電子識別碼,一旦使用者檢舉裝置遭竊,該裝置就會立刻被停機,無法再使用。 由於搶案猖獗,聯邦通訊委員會於四月時要求AT&T與T-Mobile也推出ID認證系統,並於2013年10月前全美的電信商都必須串聯建立黑名單系統,以免失竊的行動裝置被帶到別的電信商註冊新門號。 這樣的機制在歐洲、拉丁美洲與澳洲已經行之有年,剛推出時英國的個人行動裝置搶案從每個月約1600起下降至900起;然而當iPhone熱潮開始後,搶案又有回溫的跡象。 值得注意的是,黑名單機制恐怕無法降低搶匪對iPad的興趣,因為大部分的平板電腦都是WiFi版本而非3G版本,電信商防無可防。而也有竊盜集團為規避黑名單機制,直接將搶到手的行動裝置買到其他國家。 現金回收消費性電子的美國網站Gazelle則指出,由於關稅問題,新興市場如巴西的iPhone 4S售價都約1000美元起跳,竊盜集團的「二手」機只要400美元,價格誘人。 Gazelle表示大部分回收的Apple行動裝置產品都運往香港,然後才被送往其他國家,而單單去年第四季一季Gazelle就收集了15萬支iPhone。唯一確認是否回收到「被搶機」的方式是透過網站www.checkesnfree.com等網站查詢,但灰色地帶仍相當大。 更重要的是,Apple可能也在不知不覺中助長了這股竊盜勢力。由於保固條款是跟著裝置的號碼走,有時竊賊還能將偷來的裝置送到Apple Stores維修或換新機。 對此,Apple發言人Natalie Harrison表示「公司已經盡了全力開發保護消費者的裝置不被偷盜或誤用的科技」,她以Find My iPhone應用程式為例,使用者可以遠距刪除失竊手機或平板電腦中的資料並找到失竊裝置當前的位置-但是小偷只要移除這個應用程式就可以逍遙法外了,因為竊盜集團的目標根本不是裝置中的資料! Apple的靈魂人物Steve Jobs素來以提供消費者「不知道自己需要的功能」為傲,那麼也許是時候往防盜方面著墨了。 出自WSJ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