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斜路湖,水墨画一般的气息,让人沉迷。 屈斜路湖位于北海道东部,弟子屈町的一个湖。全域属阿寒国立公园。传说该湖中有水怪,湖中央有日本最大的湖中岛--中岛。 冬季,欣赏湖上来自西伯利亚的天鹅,享受温泉的舒适温馨,没有比这更奢侈的了,奢侈就在于纯自然。奢华之后回归自然,这句话怎么觉得像是某个楼盘的广告呢。 天鹅,闲雅胜似仙子,白毛如雪、展翅翱翔、雍容高贵、热爱自由、洁白美丽、娴静优雅天生丽质、娥娜翩跹。那么多优美的词语来形容,也不为过的。每次看到天鹅,就会想起玛丽莲.梦露。 有人说,北海道一生中要去四次,因为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色,还有那些铭刻于心的爱情故事。对我来说,北海道无关爱情的风花雪月举案齐眉,仅仅是天鹅湖和仙鹤居,就有足够的诱惑力了。 在曲折的公路上,邬桑唱着《知床旅情》,哭了,永远不会忘记这情景,相必会是这样子的吧。 北海道是《非诚勿扰》中笑笑魂牵梦绕的爱情开始之地,也是她投身大海死而后生,让生命和爱情重新绽放的地方。 无论是北海道成就了《非诚勿扰》,还是《非诚勿扰》成就了北海道,美丽、旷野、自然的北海道,本身就是一个值得向往的地方。 《情书》,《风之花园》,《温柔时光》,《追捕》,《远山的呼唤》,《北国之恋》,《花水木》。。。 很多时候,镜头中的日本都给人一种清冷的感觉,漫天的大雪,飞舞的樱花。不同的民族,由于地域、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差异,在情感的表达方式上是不同的,即使在接受其他民族潜移默化的影响,它还是会保持自己的本土特色。 日本电影体现浓厚的民族特色,不仅受到东方国家的喜爱,也受到西方国家的赞赏,尽管有人说日本的文化来源于某种意义上的“东拼西凑”,但就电影艺术本身而言,他们的这种“东拼西凑”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文化再加工”。 日本的电影很大程度上像一本色谱,丰富了我们的心理上的色彩感受,在风格上,留给我们一种纯情一种温暖一种思考,抑或是一种黑暗一种哀伤和一种隐晦。 当然,这跟岛国的地理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朦胧、隐约、含蓄、空寂、残缺、玄妙之美,这些表现手法,在另一个层面也可以窥见日本的独特景致。
日本列岛,四面环绕着浩瀚无边的海洋,南北地形狭长,山脉贯穿其中,只有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平原,大部分国土被茂密的森林覆盖,随处可见雪山、峡谷、温泉、瀑布、木林葱葱、繁花似锦。 岛上气候温和湿润,空气清新、清爽甘美。放眼日本列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派悠悠的绿韵,而飘渺、朦胧、氤氲的雾霭又时常悬浮在岛屿之中。然而,如此之多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如火山、地震、雪灾、台风、海啸等出没。 这些自然灾害将美好的事物顷刻间化为乌有,日本人看到的是一种稍纵即逝的美,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相信,美好的事物都是短暂的瞬间的。 所以说,无论是电影,还是文学,物哀的审美意识源于日本独特的地域民族性。就比如说岩井俊二的影片,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内容,都包容着日本幽玄和物哀的美学思想,散发出一种朦胧消亡的美丽哀伤。 在日本的电影中,可以产生从视觉渗透到心灵的美感,我们也深深地感到了诗意般的幽玄之美。 日本电影在其民族传统宗教情操的影响下,形成了一个充满东方神韵的光影世界。在这个樱花国度的电影世界里徜徉,随时可以感受到日本佛教禅宗的宗教思想、古典传统的“物哀情调”和“幽玄理念”、悲怆的死亡和灵魂的救赎。 带着这种潜移默化的思维理念,我总得拍出来的片子,即使没有后期,也有一种淡淡的扶桑意境。 含蓄、温暖、伤感,没有都市的光怪陆离,没有时尚的浮夸诱惑,只有始终从容不迫的缓缓诉说,弥漫着丝丝缕缕的温情,让心灵获得温和的滋养和慰藉。这就是我对摄影的理解与追求,也是对文字的理解与追求。 说到底,拍照就是拍电影,定格的一瞬间,就是一个电影桥段。一部电影的成功,不在于华丽炫技,而在于故事动人。 北海道的美,在于夏的繁花,在于冬的静谧。在美艳的花丛中享受人生,在洁白的雪国里思考人生。 这就是北海道。 备注: 新千岁空港入境---十胜川温泉---柳月甜点主题公园---阿寒湖---四姐妹居酒屋---温泉街---摩周湖---硫磺山---屈斜路湖砂汤---美幌山卡展望台---北滨车站---网走市内---鄂霍次克流水馆---能取岬---层云峡---银河---流星瀑布---拼图之路---美瑛四季彩之丘---富良野---札幌市内,如果你是追着电影《非诚勿扰》来的,这条线路绝对精辟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