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我不是你 155天,18个国家(东欧及中欧),至今花了马币7,656(不包飞离大马的单程机票)。平均每天的花费是马币50(约美金15元)。 老实说,这个数目是在我预料之下的。很多背包客习惯把每天的平均花费定在美金10元。这对我的斯印巴(斯裡兰卡、印度、巴基斯坦)之旅来说是没问题的,但来到欧洲,确实不敢再以“美金10元”为目标。出发前,我也没真正给自己定下任何省钱目标,因为自己一向来都是“该花的才花”那种人。就算有时会挥霍一下,也会觉得“挥霍得开心就好”。 ![]()
![]() 4)行:減少飛的次數,沿著各國慢慢走、慢慢看。我對搭便車并沒很強烈的堅持,只是心血來潮時,就會在路邊豎起拇指,測試一下自己的運氣、看看當天會遇到什麽好人。這也是爲了盡可能準確地告訴沙發主人我何時何日會抵達,減少更改的次數。除了巴士或火車,我也常與人共車(需付費,但車資比巴士及火車便宜)。除了沙發衝浪,共車也是接觸當地人或其他旅人的一個不錯之途徑。blablacar.com是不錯的網站,可以從那裡找到想要載人的共車司機。 5)紀念品:很少會買紀念品,因為不想買了一大堆然後背著它們到處去(尤其像是現在,我并不知道旅程何時結束),除非看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對我來說,在那個地方、那是時候好好感受,比把任何紀念品帶回家更有意義。 ![]()
![]() 10)記錄消費,控制預算:我帶了一個不太重的筆記本電腦同行,主要是爲了寫旅遊日記、使用Ms Excel記錄花費行程及其他事項、儲存照片。清楚自己的花費,這點對控制預算蠻重要的。至於各個國家、各地區的旅遊資訊,我都會將之PDF下來存在硬盤,閱讀時標出終點,之後在沒網絡的情況下,也可以快速重讀。若旅途不是很長的話(少過2星期),基本上我不帶電腦,一個手提行李就出發了,把托運行李的費用也省下。 11)免費旅行指南:我從未花錢買過任何旅遊指南書,包括旅人的聖經Lonely Planet。一路上,我都是參考Wikitravel,那裡有十分充足的資訊。就算有時資料過時了,也不會相差太多。發覺資料不正確后,我也習慣去把資料修正更新,算是貢獻及回饋一下。比如說,我下一個要去的國家是德國,但對那個國家不熟悉,我就會先在搜索器輸入“Germany Wikitravel”,裡頭會簡略式介紹一些特別的地方,并有德國的地圖。要是我對特定的地方有興趣,如Dresden及Nuremberg,接著就會搜索“Dresden Wikitravel”及“Nuremberg Wikitravel”。裡頭的資料足以令你對某個地方有初步概念。出發前,把已被PDF化的相關文檔存入智能手機,在去著那裡的途中拿出來讀,這是我的習慣。 12)與其他人交流:多和身邊的人交流、交換情報,很多時候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在德國,週末週日會有火車團票,找到人和你“組團買票”的話,確實可以省不少。 ![]() 13)入住青年旅舍多人間:在某些國家、某些時候,或許會找不到沙發主人,那我就會選擇住青旅。hostelworld.com讓你以價格順序列出最便宜至價格較高的住宿。如果評價和位置不是大問題,通常我會抱著“其他人住得了,爲什麽我不能?”的心態,選擇最便宜的(當然是多人間)。若評價太差而它們做得不好的地方是您不太能接受的,也就不需要勉強自己。另外,若便宜的住宿位於郊外,也得考量一下交通費。 選擇青旅,“免費無線網”是必要的。我不會選擇必須付費使用無線網的地方(雖然在歐洲也不常會碰到這樣的青旅),免得付了錢又上不到網,那就雙重損失了(失錢失時間)。一般上,若可以不預定或不先付任何費用,我都不先預定、不先付。就算是付了訂金,會早或遲幾天到,可以聯絡住宿改期,他們一般都很願意協助。由於有通知,那不算no show,你也不會喪失你先前在網上所付的訂金。除了青旅,也可以從airbnb.com找到一些好康。 14)別逃票:在歐洲很多國家,都是奉行“道德制”,公共交通全憑乘客自己買票、驗證票。奉勸大家不要抱著僥倖的態度逃票。萬一被抓到,那個代價可是原本你應付的好多好多倍。或許你在車上眼觀四方,可以看到查票員來就馬上逃或下車,但在某些國家,查票員是穿便裝、沒制服的,因此并不容易辨認。去機場、巴士總站或火車總站這些地方的途中,是最危險的,而且當你背著背包、一眼看去就是個旅行的人時,更容易吸引查票員的目光,過來查你的票。總之,不要因小失大。 15)打工換宿:長期旅行,間中難免會覺得累,想停一停、稍作休息。這時候,可以嘗試打工換宿。每天貢獻幾小時,換取免費住宿或食宿,也可趁機會好好瞭解及體驗那個地方。相關的網站有helpx.net及workaway.info。 ![]() ** 如果你要搭便車,可以參考hitchwiki.org。舉例說,你要從波蘭的Krakow搭便車,可以輸入“hitchwiki krakow”到搜索器,然後根據你要去哪個方向(東南西北),查看相關的資料。至少你可以知道,必須在哪個點豎起拇指,截到便車的機率比較高。 東歐真的比較便宜? 出發前,聽人說東歐比較便宜。爲了不讓錢去得太快、可以旅行久一點,所以選擇從東歐開始走,但間中,突然去了丹麥一趟,最終到了不少中歐國家,才再次回到東歐。這一路走來,發覺到,其實以我的旅行方式,東歐并不顯得特別廉宜。這麼說的主要因素有三: 一)在東歐比較難找到沙發主人,所以必須住青旅 二)共車在東歐不太盛行,必須靠巴士或火車 三)很多交通資訊都不容易從網上找到,以致無從比較,也不能從多個可能中選擇最經濟的 事實證明,我在希臘二十幾天的花費,大概相等於在東歐兩個小國的一星期。話說回頭,東歐國家的衣食住行,確實有比較廉宜。 衣:不旨在購物,基本上對我沒影響 食:由於茹素,吃的東西不相上下,影響不大 住:沒得沙發衝浪,其實花得更多 行:公共交通的消費確實比較低 在此想特別聲明:以上純屬我遊走歐洲至今的一些經驗和分享,或許並不適合全部人。 分享完畢,謝謝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