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需要SATAe?】 取代IDE並行接口之後, SATA串行接口就一直在不緊不慢地提速,1.5Gbps、3Gbps、6Gbps……面對機械硬盤, 這一切都綽綽有餘,但是這幾年固態硬盤突飛猛進,SATA接口完全吃不消了。 為了直觀地展現NAND閃存可以有多快,我們簡單計算一下。 這裡以IMFT 20nm 16GB閃存顆粒為例,每個頁面(16KB)的讀取僅需115微秒, 換算下來每個顆粒(確切地說是Die)就是大約140MB/s, 而一塊256GB的固態硬盤裡有16個這樣的顆粒,總速度就是2.2GB/s, 幾乎四倍於SATA 6Gbps的最大帶寬。 當然這都是理論上的,沒有考慮傳輸問題, 但是近年來NAND界面的進步也很神速,ONFI 3.x、Toggle 2.0的每個通道都可達400MB/s, 而多數固態硬盤都可以做到八通道, 那就是從閃存到主控制鍵的理論通道可達3.2GB/s,完全不是瓶頸。 SATA 6Gbps剛剛登場,幾乎立刻就被固態硬盤給用盡了, SATA-IO組織也馬不停蹄地開始研究SATA 12Gbps。 繼續翻番似乎是必然的,況且企業級領域已經有了SAS 12Gbps, 但是人們很快發現,SATA 12Gbps的代價太大了。 首先是技術上非常複雜,帶寬翻倍還要向下兼容, 得花好幾年才能搞定,而且如此快速地開發下代標準成本是非常高昂的。 其次會帶來功耗上的大幅度增加,初步估計得大約10%,這絕對無法接受。 SATA-IO於是開始尋求其他出路,很快就鎖定了大行其道、效率很高的PCI-E。 PCI-E 3.0 x1、x2的理論帶寬分別有1GB/s、2GB/s, 而功耗相比SATA 6Gbps只會高出大約2%、4%。 事實上,企業級固態硬盤如今已經普遍使用PCI-E, 雖然還是PCI-E 2.0,但只需要x2、x4即可提供上述帶寬。 至此,SATA引入PCI-E已經是必然的選擇。 【SATAe到底是什麼?】 根據官方規範,SATAe是SATA 3.2標準的一部分,並不是全新的指令或者協議, 而是一個將SATA、PCI-E信號綜合在一個接口內的規範, 因此它完全兼容現有SATA設備、數據線,唯一的不同就是它可以連接PCI-E固態硬盤。 SATAe同時支持PCI-E 2.0/3.0,不過現階段它需要依賴芯片組(其實是南橋)提供PCI-E通道, 所以在Intel將芯片組擴展升級到PCI-E 3.0之前,SATAe最多只能得到PCI-E 2.0 x2, 實際可用帶寬約780MB/s,即便這也明顯高於SATA 6Gbps 515MB/s, 而一旦有了PCI-E 3.0,帶寬立馬就可以翻番達到1.5GB/s。 當然這也需要固態硬盤主控支持PCI-E 3.0。 Surface、Marvell、三星目前都是PCI-E 2.0,OCZ倒是正在開發PCI-E 3.0的。 華碩是第一個試驗SATAe接口的,之前測試用的就是華碩主板,確切地說是一個特別版的Z87 Deluxe。 這塊板子配備了兩個SATAe,其實就是四個普通的SATA加上兩個輔助接口, 平常可以安裝標準SATA設備,只有遇到了SATAe設備和數據線才有用。 華碩也提供了數據線,但表示還是樣品,最終零售版可能會有所不同, 也就是說應該不會使用現在這樣三條分開的線纜,而是整合成一條。 由於現在還沒有SATAe的設備,這條數據線兩頭是一模一樣的, 其中一端插在主板上,另一端則連接一個轉接子卡,然後才是PCI-E硬盤。 最終的數據線設備端應該和現在的SATA類似,也是數據加供電兩部分,直接插入硬盤。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SATAe並不支持供電。 這很奇怪,PCI-E是有供電能力的,x2/x4設備最高可以有25W,SATAe卻沒有引入這一點。 具體原因沒有官方解釋,最大的可能性就是成本, 因為加入供電能力會讓數據線變得更複雜,自然更貴。 事實上,現在的SATAe數據線批發價就要大約1美元,而普通SATA數據線只需0.3美元。 因此,SATAe設備將直接從電源取電,也即是需要額外的供電輸入, 所以我們最終看到的SATAe設備端大概會是這個樣子(很大很複雜): 注意這只是SATA-IO目前設計的草案,還沒有定型,選擇15針SATA供電還是Molex四針供電都有可能。 不管哪一種,SATAe子系統將會是這樣的(走線會很頭疼): 【SATAe實戰:確實很快】 測試平台使用Core i7-4770K處理器(開啟Turbo Boost)、 海盜船Vengeance DDR3-1866 8GB×2內存、 海盜船RM750電源、Windows 7 64位旗艦版系統。 固態硬盤是Plextor M6e 256GB,系統接口PCI-E 2.0 x2, 主控是Marvell 88SS9183,性能標稱持續讀寫最高770MB/s、580MB/s, 那差不多正好用上PCI-E 2.0 x2的全部潛力。 此外還在SATA 6Gbps接口上插了一塊OCZ Vertex 450 256GB。 華碩主板上的倆SATAe接口一個來自Z87芯片組,另一個則來自祥碩ASM106SE主控芯片。 後者還沒有發佈,華碩也守口如瓶,不清楚具體情況。 存儲系統的結構大致是這樣的: 有四條PCI-E 2.0通道專供SATAe,支持最多倆設備(或者四個SATA 6Gbps),此外四個獨立的SATA 6Gbps。 臨時擴展子卡,上有一個SATAe、一條PCI-E、兩個大四針供電接口。 安裝好是這樣的。黑紅線是外部時鐘用的,也是臨時的,正式的SATAe方案不需要它。 測試項目很簡單,只有倆,128KB持續讀寫,不過隊列深度加到了32,以考驗最大吞吐量環境。
持續讀取: 無論是來自芯片組的還是來自第三方主控的, SATAe都跑出了和主板PCI-E接口完全相同的高速度,而且完全用光了PCI-E 2.0 x2的可用帶寬。 而如果單獨使用SATAe接口裡的SATA,通過芯片組的時候速度完全一樣, 但是祥碩主控的差很多,慢了足有四分之一,但是這也和祥碩此前的SATA 6Gbps主控表現基本一樣。
持續寫入:基本同上。 AnandTech表示,他們其實還做了更多測試,但是結果和這裡都是一樣的,所以就不再贅述了。( Links ) 【我們真的需要SATAe麼?】 這個問題縈繞在整個測試過程中。 它的確很快,但是現在的方案完全可以做到啊。 桌面上,我們有足夠的PCI-E插槽,不需要如此麻煩地繞一大圈, 而且SATAe需要至少兩條PCI-E通道, 還得專門供給硬盤,普通的PCI-E插槽可是歡迎任何設備的。 更嚴重的是,主流桌面平台上的PCI-E通道數量並不多, 一般也就處理器16條、芯片組8條,經常還得靠橋接芯片來擴展,實在浪費不起。 普通用戶可能用不到太多PCI-E通道, 但是高端用戶很容易就不夠用,高端主板上額外的SATA、USB 3.0、以太網、聲卡、雷電可都是走PCI-E。 當然了,可以用橋接芯片來擴展, 但第一這會增加成本和複雜度,第二難以保證性能,第三兼容性也經常不好說。 或許只能期待Intel、AMD芯片組增加更多原生PCI-E通道。 對於筆記本和其他小型設備而言, SATAe更是不靠譜,因為已經有了很迷你的M.2,SATAe這麼大個兒太難受了。 或許,唯一的用途就是在只有2.5吋硬盤位的筆記本裡升級到2.5吋的PCI-E固態硬盤。 不過迷你化的時代,M.2才是未來方向。 還有就是,OEM廠商願意接受又一種新接口麼? 2.5吋SATA、半高半長PCI-E、mSATA、M.2,已經四種很流行的固態硬盤接口方案了, 而一個新的、好處不是特別明顯的方案是很沒有吸引力的。 更多的接口就意味著更多的產品型號, 不管是設計、製造、銷售都會增加很多麻煩,特別是需要消耗更多閃存。 這一點上,M.2和PCI-E就很友好,廠商要做的只是造好M.2規格的, 有需要就通過簡單的適配轉接即可搖身變成PCI-E規格的,就像浦科特M6e。 唯一幸運的是,SandForce SF-3700新主控已經把SATA、PCI-E合二為一,OCZ等也在開發新的主控, 這樣一來廠商只需要造一個2.5吋硬盤,就可以根據需要支持SATA、PCI-E, 不過這個完全依賴主控的進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而且即便是SATA/PCI-E二合一硬盤,也需要更多內部面積和更多研發資源,成本自然更高。 就目前看,SATAe的前景還是有些迷茫, SATA-IO甚至還沒有完成全部相關規範的設計, 比如說設備供電,想看到實際產品還不定啥時候。 最糟糕的是,Intel 9系列芯片組一度說要集成支持SATAe, 但後來又取消了,這就使SATAe會推遲至少一年才能面世,到時候說不定其他接口方案已經更加優秀了。
NVMe vs AHCI: Another Win for PCIe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