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爱美者必看!专业防晒讨论区

27-7-2012 11:19 AM| 发布者: 佳礼记者 | 评论: 157|原作者: 马六甲之恋

摘要: 首先致版主,因为版里面已经有了一篇“脸部防晒讨论区”,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开一个新帖,是因为那个帖子更趋向于大众化的话题,着重于防晒霜的品牌,质地。但是防晒霜,人如其名,最最重要的,还是“防晒”二字 ...
首先致版主,因为版里面已经有了一篇“脸部防晒讨论区”,但是我为什么还要在这里开一个新帖,是因为那个帖子更趋向于大众化的话题,着重于防晒霜的品牌,质地。但是防晒霜,人如其名,最最重要的,还是“防晒”二字。

所以我开这个新帖的目的,是在于让大家可以在这里讨论比较专业的防晒知识,和那个帖子的侧重点不同,各位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和爱好,有空来我们这两篇帖子“专业防晒讨论区”和“脸部防晒讨论区”里坐坐。

现在众多研究表明,皮肤的衰老,皱纹,色斑的产生,只有少部分原因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老化,而绝大部分原因是来自紫外线的伤害。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紫外线。

紫外线根据波长,来分,大致可分为三种:

1,UVC,短波紫外线,是波长200NM-280NM的紫外光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所以基本可以忽略。

2,UVB,中波紫外线,是波长280NM-320NM的紫外线,对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UVB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在渗入皮肤内部,但会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3,UVA,长波紫外线,是波长320NM-400NM的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UVB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破坏胶原蛋白,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还有皱纹的产生,因而 UVA 也被称做“晒黑段”。UVA 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现在大部分消费者,选择防晒产品时,都会注意看其 SPF 值(对 UVB 的防护能力),还有 PA 值(PA 值是日本先提出来的,是标识对 UVA 的防护能力部分欧美品牌为了迎合亚洲市场,都会标 PA 值,但是仍有一些欧美品牌不会标,但不标并不等于此类品牌不能防护 UVA(如 Bonana Boat,Coppertone,Avene,ROC,Sisley等),此类品牌一般都会在说明里写明能防护 UVA)。

但是尽管大部分消费者在选择防晒产品都都会先查看该产品的 SPF 值和 PA 值,但是一款防晒产品,紧紧从其包装上看到标明“SPF50”,“PA+++”,就真的能做到对 UVB 和 UVA 的全面防护吗?其实不然,市场上还是有一些防晒产品尽管标明了 SPF 值和 PA 值,但还是不能做到全面防护的,其中包括少数高档品牌。

所以建议每一个选择防晒产品的消费者都要学会,看一个防晒产品的好坏,并不是看其自身的广告宣传,而是要看其使用的关键成分——防晒剂,也叫作紫外线吸收剂,这才是决定一个防晒产品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来谈一下防晒剂。

防晒剂按照其防护紫外线的原理,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又叫无机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又叫有机防晒剂)这两大类。

物理防晒剂:是通过本身的物理性质,通俗点讲就好比是很多很多面微小的反光镜子,留在皮肤表面,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接触皮肤。

化学防晒剂:是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接着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对皮肤无害的物质。

先来谈谈物理防晒剂。

虽然化学防晒剂已经被研发出很多种,且还有新的被不断地研发出来,但是物理防晒剂,到目前为止,只研发出两种而已,就是氧化锌(zinc oxide)和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物理防晒剂的优点是:

1,永久安全(二者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吃进身体,更不用说外用在皮肤上了),极少引起皮肤过敏,连婴儿也使用。

2,防晒效果持久,因为它们对紫外线产生的作用是物理性的“镜面反射,散射”,本身并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变化。

物理防晒的缺点是:

1,油腻程度高,因为氧化锌和二氧化钛都是白色粉末,必须要使用油性溶剂才能让其均匀地覆盖在皮肤表面。

2,涂抹后容易泛白,因为本身就是白色粉末。

3,对紫外线防护存在小部分漏洞,因为物理防晒剂的作用效果是类似镜面的反射和散射,所以需要涂很厚,确保分量充足,而且难免还会有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漏洞,会让部分紫外线趁机而入。

   而且氧化锌对紫外线的防护波段是 290—380NM,二氧化钛是 250—340。
   由此可见,因为 UVB 的波长是280NM-320NM,UVA 的波长是320NM-400NM,所二氧化钛可以防护全波段的 UVB,但是对 UVA,它只能防护一小部分。氧化锌,虽然能防护一小部分的 UVB,和 绝大部分的 UVA,但是 UVA 的最大波长是到 400NM的,氧化锌最多只能防护到 380NM(部分研究者认为能防护到 390NM),但是仍存在一小部分漏洞,就是 380NM 到 400NM 之间的这段漏洞。

UVB 的穿透能力不是很强,一般不能穿透玻璃和衣物,还有厚厚的云层,而且只是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才会很强;但是 UVA 的穿透能力很强,即使是5cm厚的玻璃也能穿透,而且即使在多云的阴天,或者造成和傍晚,看起来阳光不强烈的时候,UVA的强度仍不受影响,可是说是长期存在,由此可见对 UVA 的防护是多么重要。

再来谈化学防晒剂:

化学防晒剂的防晒原理是将紫外线吸收后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分解成其他对皮肤无害的物质。

化学防晒剂的优点:
1,相对物理防晒剂来说较清爽(注意只是“相对”,因为绝大部分化学防晒剂也是脂溶性的,一定需要油性容积才能使其均匀地覆盖在皮肤上,尽管现在很多品牌的防晒都强调“无油”,但要做到真正不油腻,以目前最先进的技术,还是暂时无法做到的)。

2,相对物理防晒剂来说延展性较好,能更好地覆盖皮肤,防护更全面。

3,必须的使用量相对物理防晒来说较少,不会泛白。

4,搭配合理,可以防护全波段的 UVA 和 UVB。

化学防晒剂的缺点:
1,致敏性比物理防晒高。

2,因为其防晒原理是吸收紫外线分解成其他对皮肤无害的物质,所以可以说是一个缓慢的化学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分解完毕。

3,大部分化学防晒剂涂抹后皮肤会有油亮感。


相对物理防晒剂只有区区两种(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化学防晒已经被研发出很多种,而且还有新的正在不断被研发出来,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化学防晒剂:

1,OMC

     OMC 是 octylmethoxycinnamate 的简称,又叫 octinoxate,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Parsol MCX,Escalol 557等,中文名称为:肉桂酸盐、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

    OMC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防晒剂之一,可防护波长290—320NM的紫外线,也就是可以防护绝大波段的 UVB。

2,Octocrylene

     Octocrylene 又叫 3-diphenyl acrylate,Eusoles OCR等,华语名称为奥克立林,或者欧托奎雷。

    Octocrylene 可以防护 250—320NM 的紫外线,也有说法是 280—320NM,或者 250—360MN。以上这三种说法,不管是哪一种,都只是防护了部分的 UVB 和部分的 UVA。由此可见 Octocrylene 单独使用对紫外线防护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3,Oxybenzone

     Oxybenzone 又叫Benzophenone-3,华语名为二苯酮-3。

    Oxybenzone 可防护大约波长 270—350NM 的紫外线,由此可见和上面的Octocrylene 一样,都只是防护了部分的 UVB 和部分的 UVA,必须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4,Homosalate

    Homosalate 华语名称为甲基水杨醇,可以防护波长 295—315NM 的紫外线,单独使用防护不全面,也是必须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5,Avobenzone

    Avobenzone 又叫 Avobenzene,Parsol 1789,或者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华语名称为帕索 1789,或者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

   Avobenzone  可以防护波长 320—400NM 的紫外线,也就是全波段的 UVA,是目前能防护全波段 UVA 的少数防晒剂之一。但是 Avobenzone 也有缺点,就是防晒效果不持久,易分解,特别是在与某些成分尤其是上面的 OMC 一起使用时反而分解的更快。不过目前已经有厂商研发出新的技术,可以使 Avobenzone 保持稳定。

6,Mexoryl SX

     Mexoryl SX 又叫 Ecamsule,Terephthalylidene Dicamphor Sulfonic Acid,华语名称为做麦素宁滤光环。

    Mexoryl SX 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 L'Oreal 独自研发出的专利成份,所以也仅限于 L'Oreal 集团自家的品牌使用(如 Lancome,Biotherm,Helena Rubinstein,Giorgio Armani,YSL,Shu Uemura,Kiehl's,Skin Ceutical,Vichy,La Roch Posay,The Body Shop,L'Oreal
Paris,Maybelline,Garnier 等)。

    Mexoryl SX 对紫外线的防护波段最高可达到 344NM,也是需要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7,Mexoryl XL

    Mexoryl XL 又叫 Drometrizole Trisiloxane,华语名称和上面的 Mexoryl SX 一样,麦素宁滤光环,顾名思义同样是 L’Oreal 集团的专利,仅限自家品牌使用。

   Mexoryl XL 可以防护波段 290—400 NM的紫外线,和上面的 Avobenzone 一样,是目前少数几个能防护全波段的 UVA 的防晒剂之一,而且相比于 Avobenzone,Mexoryl XL 的防晒时间更为长久。

8,Tinosorb S
   
    Tinosorb S 又叫 Bemotrizinol,Bis-ethylhexyloxyphenol methoxyphenyl triazine,华语名称为天来施S。

   Tinosorb S 是瑞士公司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研发出来的(喜欢戴隐形眼镜的朋友,你们知道有个隐形眼镜的牌子叫 Ciba Vision 吧?没错,Ciba Vision 和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都是属于同一间瑞士集团诺华 Novartis)。Tinosorb S 只要向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购买专利使用权,任何公司都可以使用。

   Tinosorb S 可以防护波段 280—400NM 的紫外线,包括部分 UVB 和全波段的 UVA,而且其稳定性强,优于上面的 Avobenzone。

9,Tinosorb M

    Tinosorb M 又叫 Bisoctrizole,
Methylene bis-benzotriazolyl tetramethylbutylphenol,华语名称为天来施M。

   看到名字就知道,和上面的 Tinosorb S 一样,都是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的专利。

   Tinosorb M 和 Tinosorb S 一样可以防护波段 280—400NM 的紫外线,与 Tinosorb S 不同的是,Tinosorb M 是一个同时能采用物理反射散射和化学吸收的紫外线吸收剂,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防晒剂,缺点就是致敏性比 Tinosorb S 稍高(只是“相比”而已,不必过分担心)。
   
10,Uvinul A plus

      Uvinul A plus 又叫 diethylamino hydroxybenzoyl hexyl benzoate,简写为 DHHB,暂无华语译名。

    Uvinul A plus 是由德国知名化学公司 BASF 研发的最新防晒剂,可以防护波段 320—400NM的紫外线,也就是部分的 UVB 和全波段的 UVA,与 Avobenzone 相比,其防晒持久能力要远远胜出,而且还能提升其他防晒剂对 UVB 的吸收能力,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对 UVA 防晒剂。



SPF 值只是一个参数而已,都是在实验室里测定出来的,和现实中用在皮肤上能起到的防护效果还是有差异的。

实验室中测定时防晒产品的量都涂得很厚,而且不会受汗水,运动等其他情况影响。

但是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消费者因为害怕防晒产品过于油腻,导致使用量不足,就起不到该防晒产品标记的防晒指数的防护。一般情况下,整个脸部使用的防晒产品的分量,应该达到0.6ml的量。

而且流汗,表情活动频繁,都会导致防晒产品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脱落,影响防晒效果,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涂。

另外,一个防晒产品如果标记 SPF50,并不表示它能给你 15 x 50 = 750 分钟的保护,在高的防晒产品,使用后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达到2到3个小时后,都必须重新涂抹。要注意这里的2到3个小时,并不是指你涂抹防晒产品后总共的时间,而是指仅仅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比如你早上出门做工,路上1个小时暴露在阳光下,下午放工后回家又有1个小时路程暴露在阳光下,那合计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是2个小时,一天涂抹一次已经足够,前提还要你做工的地方的窗帘要够黑够厚,离能产生紫外线的节能灯也要超过30公分。

另外,涂抹了防晒产品,并不表示万无一失,尽管好的防晒产品可以隔绝95%以上的紫外线,但是那其余的5%的紫外线,就已经足够对皮肤造成伤害,尽管短时间内看不出来,这就是几乎大部分的防晒产品的说明书上都还是强调即使是使用了防晒产品,还是要在中午之间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PS:我的帖子还没有写完,当然是一步一步来,世上没有人能一口把一个月的饭一次吃完,毕竟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我不喜欢某人以一种故意找茬的口气在一旁指指点点。

PA 指数

IPD (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立即预防晒黑反应)

PPD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持久预防晒黑反应)

下次来更新,最近比较忙,谢谢大家的支持。

不好意思,最近实在太忙了,得空尽快更新!

来了,最近忙啊。上面给的那个牌子是杜克,也是欧莱雅集团的。这个牌子防护效果是很好,但是缺点是非常油腻,厚重,还会泛白。



    防晒霜就是靠类似油的成份来防晒的,SFP越高,质地也就越油,SPF越低,油腻程度也会减轻,但是绝对不可能是“不油”。比如瘦子穿M号的衣服觉得大,就说这哪里会是M号的?分明是L号的!胖子穿M号的衣服觉得小,就会说这哪里是M号的?分明是S号的!不过是瘦子还是胖子,都不能改变这件衣服本身是M号的事实。同样的道理,或许你用防晒不觉得油,但并不能说明该款防晒不油。

    美国化妆品达人宝拉都声明了,没有那一家防晒生产商敢声明自己的防晒绝对不会引起痘痘。而皮肤科医生给痘痘患者的建议也是要谨慎使用防晒产品,都是因为防晒产品中,油是必须要含有的。

    废话不多说,事实胜于雄辩。你去找片吸油纸,再去找任何一个牌子的防晒先涂在洗干净的手上,再用吸油纸吸一吸,就一目了然。




    顺便也提醒一下,单独添加二氧化钛,是不能防御UVA的;单独添加氧化锌,也不能防护全部的UVA。还有世界上没有防腐剂的牌子和产品屈指可数,你要说你说的那个牌子没有防腐剂,那请你把它的成份表全部列出来ok ?

二,防晒理论和现实的差距,以及平时防晒容易忽略的细节(非常重要)


防晒产品理论和现实的差距——千万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防晒产品上!

SPF 值只是一个参数而已,都是在实验室里测定出来的,和现实中用在皮肤上能起到的防护效果还是有差异的。

实验室中测定时防晒产品的量都涂得很厚,而且不会受汗水,运动等其他情况影响。

但是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消费者因为害怕防晒产品过于油腻,导致使用量不足,就起不到该防晒产品标记的防晒指数的防护。一般情况下,整个脸部使用的防晒产品的分量,应该达到0.6毫升的量。

而且流汗,表情活动,都会导致防晒产品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脱落,影响防晒效果,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涂。

另外,一个防晒产品如果标记 SPF50,并不表示它能给你 15 x 50 = 750 分钟的保护,在高的防晒产品,使用后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达到2到3个小时后,都必须重新涂抹。要注意这里的2到3个小时,并不是指你涂抹防晒产品后总共的时间,而是指仅仅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比如你早上出门做工,路上1个小时暴露在阳光下,下午放工后回家又有1个小时路程暴露在阳光下,那合计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是2个小时,一天涂抹一次已经足够,前提还要你做工的地方的窗帘要够黑够厚,离能产生紫外线的节能灯也要超过30公分。

另外,涂抹了防晒产品,并不表示万无一失,尽管好的防晒产品可以隔绝95%以上的紫外线,但是那其余的5%的紫外线,就已经足够对皮肤造成伤害,尽管短时间内看不出来,这就是几乎大部分的防晒产品的说明书上都还是强调即使是使用了防晒产品,还是要在中午之间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原因。




现在再来谈一谈防晒产品使用的细节,以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问题。

第一:防晒产品使用起来,一定要足量。

因为防晒产品都很油腻,所以很多消费者都不愿意涂厚,只是涂薄薄的一层,这样的话,是达不到该防晒产品所标识的防晒指数的,比如你SPF50的涂很薄,那实际的防护效果可能连SPF15都不到。美国就有市场调查显示,超过60%的使用者,防晒产品用量不足。

以脸部为例,一般来说,只要整张脸要用到0.6毫升的量,才能够达到改产品的防护指数。所以一瓶30毫升的防晒霜,你每天用,50天还没用完,就说明你使用的量不足。如果是去海边游泳,全身使用,那使用的量应该和一个乒乓球大小的量差不多。

第二,不要把希望全部寄托在SPF指数上:

上面已经提到过,现在再来详细谈一谈。

SPF 值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参数而已,都是在实验室里测定出来的,和现实中用在皮肤上能起到的防护效果还是有差异的。

实验室中测定时防晒产品的量都涂得很厚,而且不会受汗水,运动等其他情况影响。

但是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消费者因为害怕防晒产品过于油腻,导致使用量不足,而且皮肤还会流汗,表情活动,都会导致防晒产品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脱落,影响防晒效果。

如果一个防晒产品如果标记 SPF50,并不表示它能给你 15 x 50 = 750 分钟的保护,再高的防晒产品,使用后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达到2到3个小时后,都必须重新涂抹。要注意这里的2到3个小时,并不是指你涂抹防晒产品后总共的时间,而是指仅仅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比如你早上出门做工,路上1个小时暴露在阳光下,下午放工后回家又有1个小时路程暴露在阳光下,那合计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是2个小时,一天涂抹一次已经足够,前提还要你做工的地方的窗帘要够黑够厚,离能产生紫外线的节能灯也要超过30公分。

还有就是涂抹了防晒产品,并不表示万无一失,尽管好的防晒产品可以隔绝95%以上的紫外线,但是那其余的5%的紫外线,就已经足够对皮肤造成伤害,尽管短时间内看不出来,这就是几乎大部分的防晒产品的说明书上都还是强调即使是使用了防晒产品,还是要打伞,戴太阳镜,在中午之间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的原因。

第三,防晒产品使用上的细节

1,要提前多久使用,这个具有争议,传统说法都是说要提前15到30分钟使用才能发挥效果,但是现在又有新说法是只要涂了,立刻能发挥防护效果。这个我们作为消费者也不好说,我个人看法还是觉得稍微提前使用,心里感觉安全一些。

2,不要忽略眼部和唇部。

一般的防晒产品,如果没有特别标明,都是不建议使用在眼部和唇部的,而眼部和唇部的皮肤比脸部要娇嫩,更加需要防晒保护,所以要选用专门给眼部和唇部使用的防晒产品。

3,注意防晒产品肉眼看不到的脱落

就是在和衣服有摩擦的地方,如领口和袖口,如果你早上涂了一次,白天肢体动作比较厉害,那你领口和袖口附近涂抹的防晒产品,可能都已经在肉眼看不到的情况下被擦到了一部分,如果你下班后太阳还很强烈,那就要注意必须在这些部位补涂了。

以我个人举例,早上我涂了一次去学校,但后来在学校写很多作业,手上的一部分肯定被擦到了一些,所以我会在手上补涂抹。

4,注意隐藏的紫外线杀手!

很多人都觉得,不暴露在晴天的太阳下,就不需要防晒。这是错误的观念,其实可以粗略地说,只要有可见光的地方,就会有紫外线,比如阴天,还有室内,还有对面建筑玻璃反射过来的光,这种光不会让你很快晒黑,但是会慢慢把你晒老!

因为紫外线中的UVA,穿透力非常强!能穿透云云层,5厘米厚的玻璃也挡不住它!UVA能深入破坏到皮肤深层,引发黑色素,破坏胶原蛋白从而引发皱纹。所以即使在阴天,有可见光的室内,车内,还是要使用防晒产品的。

所以在意的MM们,有条件请把自己家里的窗帘弄得颜色够深,够厚,保证一点光都透不进来才会比较安全。

还有就是节能灯也会发出紫外线,关于这点也不必太在意,一般只要距离在30厘米以外,就不会伤害到皮肤了。

三,如何挑选防晒指数,以及防晒产品的油腻问题

再来说说大家关心的防晒指数究竟用多少,还有防晒霜的油腻程度的问题。

关于防晒系数究竟选多少,这个问题不能一刀切,要看个人的需求,还有天气和生活习惯。

先从个人来区分:

1,对于皮肤本身很白皙的人,还有对皮肤护理看得很重的人,建议在马来西亚的晴天,使用SPF50的防晒产品。(关于有MM一听到SPF50就觉得“这么高啊?”下面会详细解释)

因为皮肤白皙的人,一旦有了一点点色斑,就会很明显,影响美观。很多皮肤白皙的MM觉得自己从小就晒不黑,楼主本人也是,但是一旦过了25岁,谁也不敢拍拍胸脯保证自己再怎么晒还能白回来,毕竟岁月不饶人。

对皮肤护理比较看重的人,自然也是要用SPF50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2,对于皮肤自然色,或偏黑,还有对皮肤护理只是一般看重的人,在马来西亚的晴天,可以使用SPF30左右的防晒产品。

因为皮肤自然色,或偏黑的人,皮肤里面本身的黑色素就能发挥一定的防御紫外线的作用,而且他们有了一点点色斑,因为肤色的原因,也不会很明显,不太影响美观。

对皮肤护理一般看重的人,用SPF30的,这个就不多说了。

再从环境来区分:

在有光透进来的室内,或者车内,如果你待的时间较长,皮肤白皙的人依然建议使用SPF50,偏黑的人用SPF30。

在很阴的阴天或者下雨天,不管肤色白黑,都建议使用SPF15或者以上的。


再来谈谈防晒霜的油腻程度。

这个问题向来在各大美容论坛上争论已经,甚至引发过争吵和谩骂。

以下先举两个例子:

例子1:

      某女身高175,他的第一个男,友身高168。这个男人后来和提她分手,理由是因为他觉得此女个子太高,和她出门有压力。

    此女后来又找了一个男友,是篮球运动员,身高210。后来这个男人也和她提分手,理由是觉得她太矮,和她出门感觉有点配不上他。

    那这个女孩究竟是“太高”,还是“太矮”?其实不管她的男友身高多高,此女的身高就是175,这是个固定的数值,不会改变的。

例子2:

    某件衣服尺号是M号。
  
    一瘦子穿了衣服觉得大,就说这哪里会是M号的?分明是L号的!

    一胖子穿了衣服觉得小,就会说这哪里是M号的?分明是S号的!

    不过不管是瘦子还是胖子,都不能改变这件衣服本身就是M号的啊。

防晒产品的油腻程度也是类似的问题,同一个产品,皮肤干的说不油,皮肤油的人却说太油。

而事实上时,所有的防晒产品,或多或少都会油的,因为所有的化学防晒剂本身就是很油腻的物质,物理防晒剂虽然本身不油,但是一定需要油性溶剂调和,才能使它们能均匀地被涂抹在皮肤上,不易脱落。

所以皮肤科医生都会警告有严重青春痘的人,谨慎使用防晒产品;美国化妆品警察宝拉也说,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生产防晒产品的厂商,敢声称自己的防晒产品百分百不会致痘。最好的证明就是,全世界找不到任何一款防晒,滴在吸油纸上吸不出油迹!上面说到有人看到SPF50的,就会觉得这么高啊?一定会很油吧?

其实这个问题也不能一刀切。

因为就算同样的SPF,不同牌子之间,都是有差异的。

我本人用过的差异最大的,就是一款只有SPF6的产品,比另外一个牌子SPF50的还要油腻。

总的来说,在同样高的SPF前提下,高端的牌子,油腻程度会比低端的小一些,当热这也不绝对,也有几个很好的超市品牌,SPF高,却相对不是很油。

四,防晒的两面性和副作用

再来说说防晒的两面性,和防晒的副作用。

很多现代人都吃综合维生素片,因为现代人,一天当中,光靠三餐和零食,很难补充到身体全部需要的营养。

但是又有研究指出,吃综合维生素片,也有副作用。因为我们的身体原本有一定的调节抵抗机制,当暂时缺少某种营养时,这种机制就会产生效果,导致让身体不会出现毛病。所以只要不是长期缺少某种营养,就不需要服用综合维生素片,长期服用综合维生素片,我们的身体就会变懒,那种自我调节的机制就会衰弱。

关于这个问题,我也请教过做营养师的朋友,他说很正常啊,凡事都是有两面性的。

所以防晒也是。

真正地要做到一丝不漏的防晒,那生活也是很辛苦的,每天出门都要涂,西藏和海边知道好玩,但打死也不去,工作的地方如果窗户太大,窗帘又薄,干脆辞职。

平时没事也是尽量不出门,朋友都问你是不是吸血鬼啊?

而且人,原本就是需要偶尔地接触一下阳光还有泥土的。

所以该怎么进行防晒工作,是因人而异,每个人的心理面都有一把尺子。

还有就是防晒霜的副作用:

第一,所有的防晒产品都会比较油腻,用了难免会一定程度上影响皮肤的正常代谢,引发痘痘和毛孔粗大。

所以防晒产品的清洁很重要,不管你使用的防晒产品SPF有多低,只要是用了防晒,就一定要先卸妆,再洗脸。

因为防晒产品里的很多油性成分,在显微镜下,就算用洁面产品洗两次,都是洗不干净的,而肉眼一般都看不到,觉得洗得很“干净”。长年累月下来,是会导致毛孔粗大的。

所以一定要先卸妆,而且我个人和网上的很多知名达人都是首推卸妆油。

很多人对卸妆油有误解,因为看到它也是“油”,油性皮肤和有痘痘的人就会觉得害怕,怕它会让皮肤更油,其实不然。

卸妆油和卸妆乳,卸妆霜相比,是卸得最干净,对皮肤最温和的。

举个例子:

有个罪犯赖在你家不走,你报警,警察来收拾他。

警察A对罪犯好心相劝,罪犯被他说服了,跟他走了。

警察B直接用枪对付罪犯,虽然罪犯后来也被他带走了,但是却弄得你家门口一滩血污,大门也被子弹射穿好几个洞……

卸妆油就好比是警察A,卸妆乳和卸妆霜就好比是警察B。

卸妆油能先彻底地溶解防晒产品或彩妆,再用水一冲,立刻乳化,把脏东西全部带走。

而卸妆乳和卸妆霜不能完全溶解防晒产品和彩妆,接下来用水冲的时候,也不能完全乳化,再用手按摩时,难免会有点拉扯到皮肤。

而且卸妆油不光能洗干净防晒和彩妆,而且对皮肤里已经硬化的阻塞毛孔的油脂,也会起到一定的软化和清理作用。

用完卸妆油之后,记得要立刻使用洁面产品,因为还有一些肉眼看不到的脏东西会残留在皮肤上。

很多人说用了卸妆油后起痘的,一可能因为你第一次乳化冲洗得不够彻底,二可能是你接下来没有好好使用洁面产品,三可能是你对卸妆油的某种成份过敏。这三种情况,前两种,都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当然前提是你要选择优质品牌的卸妆油啦。

还有就是防晒剂致癌说。

这也是在业界争论了很久的问题,双方都拿不出充足的证据。癌症的成因有很多,有遗传,有饮食,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等因素,支持方也拿不出充足的证据。而反对方也无法证明防晒剂百分百安全。

其实对物理和化学上有关分子的方面的知识稍微了解一点的人都明白,每天护肤和化妆的人,皮肤或多或少都是会吸收一点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的,这是再说难免,以现在的科技无法解决的。

所以大家平时就要注意饮食和起居习惯,饮食要均衡,多吃抗氧化的水果和蔬菜,尽量不熬夜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身心,让疾病远离!

第五楼:使用防晒最大的忌讳

使用防晒最大的忌讳,就是用了一段时间后忽然不用。

因为我们的皮肤有记忆力,以前就有美容节目请专家说,防晒用用停停对皮肤的伤害最大,这点楼主有血的教训。

我本身也是晒不黑的肤质,每年暑假60天没有哪天不出去晒,开学了老师还问我是不是整个暑假躲在家里没出去晒。

我是17岁高一的五月第一次用防晒,当时是用的“小护士防紫外光润肤露SPF15”,就在用防晒的前半年,军训,暑假骑自行车几十公里去农村同学家玩,都没用防晒,晒一整天也没啥感觉。

我五月开始用防晒,八月去上海玩,顺便凑热闹去了某部电视剧做了群众演员。有一个下午因为太热,我就不想涂防晒了,心想那么多年晒得那么厉害,都不痛不痒,也没黑……

万万没想到,就晒了一个下午,鼻子立刻晒得通红,晚上回家鼻子和脖子都脱了皮!!!

才三个月的时间,皮肤就已经习惯了有防晒来保护它,皮肤原本的抵御紫外线的能力已经几乎没了,就连冬天不涂防晒一碰见阳光,皮肤也会有轻微的灼热感。

不过我本人衡量,这样是值得的,因为见过很多不防晒,不保养皮肤的老同学,有的皱纹都已经很深了,这一点还是值得欣慰的。

总之,在决定使用防晒产品之前记得要三思!防晒工作绝不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的!!!




     给成年人:建议去Shiseido商场专柜,注意不是超市的Shiseido噢,是高级商场,去买Shiseido蓝色的或者金色的SPF50,这个防水超强,虽然超市很多美国的牌子如Banana Boat,都说防水,其实防水效果并不强。但是注意洗的时候一定要用卸妆油先洗,再用洗脸霜和沐浴露,因为这款防水太强,你光用洗脸霜和沐浴露就算洗三遍也洗不干净的!卸妆油就没必要在商场专柜买了,去超市买 Za 牌子的,又便宜,又好用!

    还有眼睛和嘴唇,一般的防晒不可以用眼睛和嘴唇的,可以去 Clique 专柜找眼唇专用的防晒条。

    给小孩:虽然说物理防晒有一定的漏洞,但是对小孩子来说,还是物理防晒比较安全,我个人建议去超市买法国的Avene,Roc,Uriage的物理防晒都不错。这几个牌子的防晒有好几种,分物理化学结合的,也有纯物理的。你去买的时候要和 promoter 讲清楚你要买纯物理的,给小孩子用的。如果 promoter 不在,你可以自己看包装,包装上写得很清楚,纯物理防晒一般都标有 mineral 的字样。

     




    说到眼部防晒,就叫人头疼,之前 Lancome 和 Shu Uemura 都有透明无色的眼部防晒,都很好用,但是后来却全部停产。现在 Lancome 的眼部防晒变成眼部 BB cream,死白,用来,在二十米远的地方,我同事就大声招呼我,喂,眼部遮瑕膏上得太重了!天,我才不要用眼部遮瑕膏呢!

     德国的 Bioderma 有一款 SPF30 的,说明是写脸部和眼部都可以用的,但是眼部稍微用多一点还是会刺激流泪。所以我现在只是薄薄地先涂一层,但是上面说了防晒产品涂薄了防晒效果会减分,所以我就在这后面再涂一层 Fancl 的 SPF30 的物理防晒,这样足以应付马来西亚日常外出的紫外线了。

     麻烦的是以上两种产品都要上国外的网站买!




     


生气

惊讶
1

难过
1

好笑
1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3 人)

  • 无聊

    匿名

  • 难过

    匿名

  • 好笑

    匿名


ADVERTISEMENT


发表评论 | 在论坛留言

最新评论

引用 雁风 30-3-2010 12:55 AM
所以,要谈什么?
丈二金刚,摸不着头脑....
引用 马六甲之恋 30-3-2010 01:18 AM
现在众多研究表明,皮肤的衰老,皱纹,色斑的产生,只有少部分原因是来自我们身体内部的老化,而绝大部分原因是来自紫外线的伤害。

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紫外线。

紫外线根据波长,来分,大致可分为三种:

1,UVC,短波紫外线,是波长200NM-280NM的紫外光线,在经过地球表面同温层时被臭氧层吸收,不能达到地球表面,所以基本可以忽略。

2,UVB,中波紫外线,是波长280NM-320NM的紫外线,对皮肤有一定的生理作用。UVB的极大部分被皮肤表皮所吸收,不能在渗入皮肤内部,但会对皮肤可产生强烈的光损伤,被照射部位真皮血管扩张,皮肤可出现红肿、水泡等症状。长久照射皮肤会出现红斑、炎症、皮肤老化,严重者可引起皮肤癌。中波紫外线又被称作紫外线的晒伤(红)段,是应重点预防的紫外线波段。

3,UVA,长波紫外线,是波长320NM-400NM的紫外线,对衣物和人体皮肤的穿透性远比UVB要强,可达到真皮深处,破坏胶原蛋白,并可对表皮部位的黑色素起作用,从而引起皮肤黑色素沉着,还有皱纹的产生,因而 UVA 也被称做“晒黑段”。UVA 虽不会引起皮肤急性炎症,但对皮肤的作用缓慢,可长期积累,是导致皮肤老化和严重损害的原因之一。


现在大部分消费者,选择防晒产品时,都会注意看其 SPF 值(对 UVB 的防护能力),还有 PA 值(PA 值是日本先提出来的,是标识对 UVA 的防护能力部分欧美品牌为了迎合亚洲市场,都会标 PA 值,但是仍有一些欧美品牌不会标,但不标并不等于此类品牌不能防护 UVA(如 Bonana Boat,Coppertone,Avene,ROC,Sisley等),此类品牌一般都会在说明里写明能防护 UVA)。

但是尽管大部分消费者在选择防晒产品都都会先查看该产品的 SPF 值和 PA 值,但是一款防晒产品,紧紧从其包装上看到标明“SPF50”,“PA+++”,就真的能做到对 UVB 和 UVA 的全面防护吗?其实不然,市场上还是有一些防晒产品尽管标明了 SPF 值和 PA 值,但还是不能做到全面防护的,其中包括少数高档品牌。

所以建议每一个选择防晒产品的消费者都要学会,看一个防晒产品的好坏,并不是看其自身的广告宣传,而是要看其使用的关键成分——防晒剂,也叫作紫外线吸收剂,这才是决定一个防晒产品是否有效的关键所在。

下面就来谈一下防晒剂。

防晒剂按照其防护紫外线的原理,可分为物理防晒剂(又叫无机防晒剂),和化学防晒剂(又叫有机防晒剂)这两大类。

物理防晒剂:是通过本身的物理性质,通俗点讲就好比是很多很多面微小的反光镜子,留在皮肤表面,反射和散射紫外线,减少紫外线接触皮肤。

化学防晒剂:是吸收紫外线的能量,接着发生化学反应,分解成其他对皮肤无害的物质。
引用 马六甲之恋 30-3-2010 01:46 AM
本帖最后由 马六甲之恋 于 31-3-2010 11:47 PM 编辑

先来谈谈物理防晒剂。

虽然化学防晒剂已经被研发出很多种,且还有新的被不断地研发出来,但是物理防晒剂,到目前为止,只研发出两种而已,就是氧化锌(zinc oxide)和二氧化钛(Titanium Dioxide)。

物理防晒剂的优点是:

1,永久安全(二者都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吃进身体,更不用说外用在皮肤上了),极少引起皮肤过敏,连婴儿也使用。

2,防晒效果持久,因为它们对紫外线产生的作用是物理性的“镜面反射,散射”,本身并不会发生任何化学变化。

物理防晒的缺点是:

1,油腻程度高,因为氧化锌和二氧化钛都是白色粉末,必须要使用油性溶剂才能让其均匀地覆盖在皮肤表面。

2,涂抹后容易泛白,因为本身就是白色粉末。

3,对紫外线防护存在小部分漏洞,因为物理防晒剂的作用效果是类似镜面的反射和散射,所以需要涂很厚,确保分量充足,而且难免还会有肉眼看不到的地方有漏洞,会让部分紫外线趁机而入。

   而且氧化锌对紫外线的防护波段是 290—380NM,二氧化钛是 250—340。
   由此可见,因为 UVB 的波长是280NM-320NM,UVA 的波长是320NM-400NM,所二氧化钛可以防护全波段的 UVB,但是对 UVA,它只能防护一小部分。氧化锌,虽然能防护一小部分的 UVB,和 绝大部分的 UVA,但是 UVA 的最大波长是到 400NM的,氧化锌最多只能防护到 380NM(部分研究者认为能防护到 390NM),但是仍存在一小部分漏洞,就是 380NM 到 400NM 之间的这段漏洞。

UVB 的穿透能力不是很强,一般不能穿透玻璃和衣物,还有厚厚的云层,而且只是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才会很强;但是 UVA 的穿透能力很强,即使是5cm厚的玻璃也能穿透,而且即使在多云的阴天,或者造成和傍晚,看起来阳光不强烈的时候,UVA的强度仍不受影响,可是说是长期存在,由此可见对 UVA 的防护是多么重要。
引用 missing~ 30-3-2010 07:50 AM
留个脚步先
引用 马六甲之恋 1-4-2010 02:51 AM
再来谈化学防晒剂:

化学防晒剂的防晒原理是将紫外线吸收后以一种较低的能量形态释放出来,分解成其他对皮肤无害的物质。

化学防晒剂的优点:
1,相对物理防晒剂来说较清爽(注意只是“相对”,因为绝大部分化学防晒剂也是脂溶性的,一定需要油性容积才能使其均匀地覆盖在皮肤上,尽管现在很多品牌的防晒都强调“无油”,但要做到真正不油腻,以目前最先进的技术,还是暂时无法做到的)。

2,相对物理防晒剂来说延展性较好,能更好地覆盖皮肤,防护更全面。

3,必须的使用量相对物理防晒来说较少,不会泛白。

4,搭配合理,可以防护全波段的 UVA 和 UVB。

化学防晒剂的缺点:
1,致敏性比物理防晒高。

2,因为其防晒原理是吸收紫外线分解成其他对皮肤无害的物质,所以可以说是一个缓慢的化学反应,会随着时间的推延而逐渐分解完毕。

3,大部分化学防晒剂涂抹后皮肤会有油亮感。


相对物理防晒剂只有区区两种(氧化锌和二氧化钛),化学防晒已经被研发出很多种,而且还有新的正在不断被研发出来,下面介绍一下几种常见的化学防晒剂:

1,OMC

     OMC 是 octylmethoxycinnamate 的简称,又叫 octinoxate,Ethylhexyl methoxycinnamate,Parsol MCX,Escalol 557等,中文名称为:肉桂酸盐、甲氧基肉桂酸辛酯等。

    OMC 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化学防晒剂之一,可防护波长290—320NM的紫外线,也就是可以防护绝大波段的 UVB。

2,Octocrylene

     Octocrylene 又叫 3-diphenyl acrylate,Eusoles OCR等,华语名称为奥克立林,或者欧托奎雷。

    Octocrylene 可以防护 250—320NM 的紫外线,也有说法是 280—320NM,或者 250—360MN。以上这三种说法,不管是哪一种,都只是防护了部分的 UVB 和部分的 UVA。由此可见 Octocrylene 单独使用对紫外线防护能力是不够的,必须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3,Oxybenzone

     Oxybenzone 又叫Benzophenone-3,华语名为二苯酮-3。

    Oxybenzone 可防护大约波长 270—350NM 的紫外线,由此可见和上面的Octocrylene 一样,都只是防护了部分的 UVB 和部分的 UVA,必须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4,Homosalate

    Homosalate 华语名称为甲基水杨醇,可以防护波长 295—315NM 的紫外线,单独使用防护不全面,也是必须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5,Avobenzone

    Avobenzone 又叫 Avobenzene,Parsol 1789,或者 Butyl Methoxydibenzoylmethane,华语名称为帕索 1789,或者丁基甲氧基二苯甲酰基甲烷。

   Avobenzone  可以防护波长 320—400NM 的紫外线,也就是全波段的 UVA,是目前能防护全波段 UVA 的少数防晒剂之一。但是 Avobenzone 也有缺点,就是防晒效果不持久,易分解,特别是在与某些成分尤其是上面的 OMC 一起使用时反而分解的更快。不过目前已经有厂商研发出新的技术,可以使 Avobenzone 保持稳定。

6,Mexoryl SX

     Mexoryl SX 又叫 Ecamsule,Terephthalylidene Dicamphor Sulfonic Acid,华语名称为做麦素宁滤光环。

    Mexoryl SX 是全球最大的化妆品集团 L'Oreal 独自研发出的专利成份,所以也仅限于 L'Oreal 集团自家的品牌使用(如 Lancome,Biotherm,Helena Rubinstein,Giorgio Armani,YSL,Shu Uemura,Kiehl's,Skin Ceutical,Vichy,La Roch Posay,The Body Shop,L'Oreal
Paris,Maybelline,Garnier 等)。

    Mexoryl SX 对紫外线的防护波段最高可达到 344NM,也是需要和其他防晒剂搭配使用。

7,Mexoryl XL

    Mexoryl XL 又叫 Drometrizole Trisiloxane,华语名称和上面的 Mexoryl SX 一样,麦素宁滤光环,顾名思义同样是 L’Oreal 集团的专利,仅限自家品牌使用。

   Mexoryl XL 可以防护波段 290—400 NM的紫外线,和上面的 Avobenzone 一样,是目前少数几个能防护全波段的 UVA 的防晒剂之一,而且相比于 Avobenzone,Mexoryl XL 的防晒时间更为长久。

8,Tinosorb S
   
    Tinosorb S 又叫 Bemotrizinol,Bis-ethylhexyloxyphenol methoxyphenyl triazine,华语名称为天来施S。

   Tinosorb S 是瑞士公司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研发出来的(喜欢戴隐形眼镜的朋友,你们知道有个隐形眼镜的牌子叫 Ciba Vision 吧?没错,Ciba Vision 和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都是属于同一间瑞士集团诺华 Novartis)。Tinosorb S 只要向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购买专利使用权,任何公司都可以使用。

   Tinosorb S 可以防护波段 280—400NM 的紫外线,包括部分 UVB 和全波段的 UVA,而且其稳定性强,优于上面的 Avobenzone。

9,Tinosorb M

    Tinosorb M 又叫 Bisoctrizole,
Methylene bis-benzotriazolyl tetramethylbutylphenol,华语名称为天来施M。

   看到名字就知道,和上面的 Tinosorb S 一样,都是 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的专利。

   Tinosorb M 和 Tinosorb S 一样可以防护波段 280—400NM 的紫外线,与 Tinosorb S 不同的是,Tinosorb M 是一个同时能采用物理反射散射和化学吸收的紫外线吸收剂,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防晒剂,缺点就是致敏性比 Tinosorb S 稍高(只是“相比”而已,不必过分担心)。
   
10,Uvinul A plus

      Uvinul A plus 又叫 diethylamino hydroxybenzoyl hexyl benzoate,简写为 DHHB,暂无华语译名。

    Uvinul A plus 是由德国知名化学公司 BASF 研发的最新防晒剂,可以防护波段 320—400NM的紫外线,也就是部分的 UVB 和全波段的 UVA,与 Avobenzone 相比,其防晒持久能力要远远胜出,而且还能提升其他防晒剂对 UVB 的吸收能力,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对 UVA 防晒剂。
引用 马六甲之恋 1-4-2010 02:52 AM
好累啊,下次得空再来更新吧!
引用 philosophy 13-4-2010 05:41 PM
所以,没有下文了?
还以为难得有如此专业的帖子,可以长久一点,多一些资料。
雁风 发表于 11-4-2010 12:50 PM



    雁风大哥你也可以补充的,我相信你本身有一定的看法可以分享
引用 fenhongyizhu 13-4-2010 08:12 PM
又上一堂课了。。。谢谢。。。
引用 马六甲之恋 15-4-2010 10:43 PM
本帖最后由 马六甲之恋 于 17-4-2010 11:48 PM 编辑

SPF 值只是一个参数而已,都是在实验室里测定出来的,和现实中用在皮肤上能起到的防护效果还是有差异的。

实验室中测定时防晒产品的量都涂得很厚,而且不会受汗水,运动等其他情况影响。

但是日常生活中,大部分的消费者因为害怕防晒产品过于油腻,导致使用量不足,就起不到该防晒产品标记的防晒指数的防护。一般情况下,整个脸部使用的防晒产品的分量,应该达到0.6ml的量。

而且流汗,表情活动频繁,都会导致防晒产品在肉眼看不见的情况下脱落,影响防晒效果,所以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涂。

另外,一个防晒产品如果标记 SPF50,并不表示它能给你 15 x 50 = 750 分钟的保护,在高的防晒产品,使用后在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达到2到3个小时后,都必须重新涂抹。要注意这里的2到3个小时,并不是指你涂抹防晒产品后总共的时间,而是指仅仅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比如你早上出门做工,路上1个小时暴露在阳光下,下午放工后回家又有1个小时路程暴露在阳光下,那合计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是2个小时,一天涂抹一次已经足够,前提还要你做工的地方的窗帘要够黑够厚,离能产生紫外线的节能灯也要超过30公分。

另外,涂抹了防晒产品,并不表示万无一失,尽管好的防晒产品可以隔绝95%以上的紫外线,但是那其余的5%的紫外线,就已经足够对皮肤造成伤害,尽管短时间内看不出来,这就是几乎大部分的防晒产品的说明书上都还是强调即使是使用了防晒产品,还是要在中午之间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PS:我的帖子还没有写完,当然是一步一步来,世上没有人能一口把一个月的饭一次吃完,毕竟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我不喜欢某人以一种故意找茬的口气在一旁指指点点。
引用 马六甲之恋 15-4-2010 11:08 PM
PA 指数

IPD (Immediate Pigment Darkening立即预防晒黑反应)

PPD (Persistent Pigment Darkening持久预防晒黑反应)

下次来更新,最近比较忙,谢谢大家的支持。
引用 jcool 24-4-2010 03:24 PM
谢谢分享!
引用 雁风 26-4-2010 12:39 AM
PS:我的帖子还没有写完,当然是一步一步来,世上没有人能一口把一个月的饭一次吃完,毕竟大家平时都有自己的学业和工作。我不喜欢某人以一种故意找茬的口气在一旁指指点点。
马六甲之恋 发表于 15-4-2010 10:43 PM


真不好意思,让你误会了。我只是比较心急。
为了避免你的困扰,我将那篇自作聪明的帖子删了。
引用 fairy_girl 17-5-2010 09:23 AM
期待你的下回分享
引用 马六甲之恋 24-7-2010 02:50 AM
不好意思,最近实在太忙了,得空尽快更新!
引用 留定坚 9-4-2011 12:31 AM
还有更多的分享吗?
引用 yanil 9-4-2011 01:17 AM
爬完了,可是我想问,那市面上有那些防晒霜是可以防护280至400nanometer的紫外线呢?
我很想要一支,因为我常常晒到阳光,刚刚稍微goo了一下,找不到。。。
引用 babyanne 9-4-2011 11:50 PM
回复 17# yanil

以前我的SKIN DR 介绍 SKIN CEUTICALS 的 SUN BLOCK, 100ML 大概 RM150, 但后来CLINIC 没有再买了。 个人觉得是用过最好的SUN BLOCK, 不油腻, 容易推,又便宜。 刚上它的网站看了, 但忘了是用过 ULTIMATE 的 还是 PHYSICAL 的。

Physical UV Defense SPF 30
  • 5% transparent zinc oxide, Z-Cote®
  • 10% titanium dioxide
  • All-physical formulation
  • Contains no chemical sunscreen ingredients



Ultimate UV Defense SPF 30
  • 7% transparent zinc oxide, Z-Cote® , for UVA/UVB protection
  • 7.5% octinoxate, a well-known UVB blocker
  • All-encapsulated formulation reduces chances of irritation


  • Cosmetically elegant
  • PABA-free, oil-free, and fragrance-free
  • Ideal for use in high-altitude climates
  • Optimal for daily use on all skin types

还有 WATER PROOF AND SWEATPROOF 的
Sport UV Defense SPF 45
  • 4.5% transparent zinc oxide, Z-Cote® , for UVA/UVB protection
  • 7.5% octinoxate, a well-known UVB blocker
  • Waterproof, sweatproof formula


还有SPF 20,spf 50 等的。

请问那里还可以买到这个BRAND 呢?
引用 yanil 13-4-2011 12:14 PM
既然买不到,那除了这个牌子呢?
楼主去了哪里??
引用 马六甲之恋 14-4-2011 12:58 AM
来了,最近忙啊。上面给的那个牌子是杜克,也是欧莱雅集团的。这个牌子防护效果是很好,但是缺点是非常油腻,厚重,还会泛白。

查看全部评论(157)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9-6-2024 07:35 AM , Processed in 0.07738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