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满
國家國家,婆羅洲是我的家,但不是我的國家,至少那一邊就不是,從來都不是。
「瞧,山的另一邊就是印尼」小時候父親在石隆門指著層疊遠山,那澄清的藍,瞬間就深深烙印在腦里,我是直到多年後才明白山的顏色。
印尼是什麼?又沒有大海的阻礙,過去真的就那麼難?
我就偏要用自己的手脚,不靠飛機,不靠客運,親自走过每寸往坤甸的土地。
這次的問題也不缺,先是朋友不敢去,而家人也有意見,最後連妻子都不支持了。因為任性,因為堅持,晨早一張開眼睛却有了答案,一個小時後就在往坤甸的途中了。
坤甸,這古晉人熟悉又害怕的名字,倘若你問,大部分的古晉人會對你說坤甸是很危險,很落後,和道路很壞的地方,却没有多少古晋人会想了解西加里曼丹和古晋百多年来的碰撞和交结,历史总会留下思考的身影,我们注定逃不了彼此。
再問他們去過麼?答案卻往往是「沒有」。
這幾年都在留意坤甸的資料,但網上的資料很是缺乏,連一個像樣的地圖都沒有,谷歌的地圖也不能用,其實從古晉去坤甸的生意人不少,旅遊團去的也多,但像我們二人自駕myvi去的,倒是少見。
婆罗洲是世界第三大岛,雨林的规模,仅次于亚马逊. 不算高的中央山脈,百年來卻成了死亡诅咒,仿佛越過了界就如走入了無邊炼獄。
六十年代开始印尼独裁总统苏卡诺,不甘砂劳越合组马来西亚,宣布粉碎马来西亚行动,巅峰时期,英国在砂的驻军竟达十万规模,甚至在没有英国国会批准下,把前線推近到印尼境內。但這場只在邊境有限度的戰爭,被稱為大规模冲突,小规模的战争。
后来我们才知道印尼的背后推手就是美国,为的就是军火交易的庞大利润。那时大马是依附在大英帝国之下,英国为了保护他们在大马的利益,与美国在这里交锋,现在看来真是意外。
人類的貪慾和野心,把好好的一個大島,肆意摧残,隔据,以满足殖民主義的预取预求,也徹底改變了我們的命運。到如今,北马南印中间还有个文莱,这火药庫,还能易了嗎?
但我們何曾忘記,我們是喝著同樣的水,住在同一片土地的孩子,雖然我們沒有怒吼,我們也沒有流淚,只是在夜深人靜時,我們都曾看見心裡那一塊的缺角。
進出印尼
大马通往边境的道路还是好的。
雖然砂勞越與加里曼丹的邊界連綿千里,但官方只有一個能相通的口岸,馬來西亞口岸稱為Tebedu、印尼則是叫 Entikong。Tebedu離古晉要一百公里,一個多小時後我們就到達了。可惜無法從石隆門的西里京過去坤甸,否則就可以省下一半的路程。路倒是有的,就是沒口岸,你過了去就是非法入境。然而,還是有人敢過去,通常是找當地人帶路,还要給些錢,西里京附近還有很多所谓老鼠路的走私通道,而印尼的非法勞工,只要在深山內徒步十六小時,就能偷渡到古晉打工。
砂勞越印尼的邊界,與最近發生入侵事件的菲律賓沙巴邊界,都是任人來去,只要你真的想要。當真出大事了,政府的高官们会向人民說:「沒想到」。 哪天大马给轰炸了,我们也一定会听到他们说:「沒想到」,如果你我还没死的话。
抵达大马口岸
大馬口岸不知怎的就快速通過了,總之我們給查了護照就被放行,到了印尼口岸卻是文件不齊,我們在沒有汽車通行文件下就貿然進入印尼,其實是可以被扣留的,幸好他們很友善,笑著要我們打回Tebedu,就這樣我們幾分鐘之內就進出印尼,完成人生第一次的印尼行。
马印双方的界线,中间就是三不管地带,杀人劫货啥都行。
踏进印尼,没来由的忧伤起来。
其实我們需要在Tebedu 各取得JPJ,Kastam 和Polis的批准才能出境,這些文件到了Entikong後又得在印尼的Polis,JPJ,Kastam办手续,付路税費RM 20,polis 手續費RM7, 保險RM60,但都沒給發票,我們一聲都不敢吭,當成學費交上去。來回奔波十幾倘政府部門下,又遇到印尼官員一天五次的禱告時間,我們在口岸搞了將近一小時才得以再次上路,好在加里曼丹的時間比古晉慢一小時。
印尼路税
本帖最后由 ombenzasatohung 于 11-4-2013 03:54 PM 编辑
五十年前这可是你死我活的地方。
1966年,战争导致苏卡诺被推翻政权后,沙劳越才得到短暂的安宁,但已经是五年后了。听说,那时在西里京边界,印尼有个很出名的战士,不管身中多少枪,他就是不死,连凶狠出名的库卡兵都怕了他,最后英国人听了巫师的建议,用了沾上童子尿的子弹才枪杀死了他。
马印边界不久又成了俗称山老鼠的共产党游击队的巢穴。那时见到共产党是格杀勿论的,有个长辈的朋友,无辜的正在修理屋顶,库卡兵一到,来不及下来,就像枪杀猴子般被射下屋顶。
小时候最常听得就是某某人的阿姨,叔叔,做山老鼠被送回中国,之后就不能回来了。那时觉得奇怪,为什么大人一谈起山老鼠总把声音压得低低的,山老鼠这么大只?直到八十年代初,遣送回中国的事情还时有听闻,而沙劳越的共产党则坚持到了1990年才全部缴械走出森林。
从Entikong到下一个城镇Sosok要100km,用了我们两小时来通过,虽然还是柏油路,但每隔一段路就出现大大小小的坑洞,加上人生地不熟,车速很难提的起来,到后来我发觉在那里每半小时都是驾五十公里左右,屡试不爽。
![](http://3.bp.blogspot.com/-d7Qu8Y34tO0/UWGhnde2M3I/AAAAAAAAApU/6VlqV38BF5U/s400/DSC08267.jpg)
一过口岸,景色立时就变了。
![](http://2.bp.blogspot.com/-Gr7pR_-suko/UWGhoahjdYI/AAAAAAAAApc/9yGt-NtRlOs/s400/DSC08270.jpg)
![](http://2.bp.blogspot.com/-DwtFdPa6sYs/UWGhoaArsUI/AAAAAAAAApk/kVIBP6--Lt4/s400/DSC08273.jpg)
到了Sosok后有三支岔路,向东是通往Sanggau的路,而去坤甸我们有两条道路可选。往南的是新开的近路,只需150公里就到坤甸,但有33公里的越野路,而向西的Ngabang路况良好,但要多走75公里,而且多是蜿蜒的山路。
![](http://2.bp.blogspot.com/-XocpT3XZM5Y/UWG6AMUMWHI/AAAAAAAAAuc/MHL7xHjgCjI/s400/DSC08463.jpg)
坤甸的罗里都长这个样
![](http://3.bp.blogspot.com/-HFzBGEVYG84/UWG6AniT6dI/AAAAAAAAAug/pCLADtzXdFo/s400/DSC08462.jpg)
长途客运,要坐十多小时。
![](http://2.bp.blogspot.com/-QwBf0Mxxiao/UWG6A1T42EI/AAAAAAAAAuo/E6JvypSBYbw/s400/DSC08484.jpg)
难以想象内里的情况
而大部分的人都会在sosok 休整和午餐。我们找来一间看似最豪华的餐厅坐下来。因为知道那里的饮用水很不清洁,我们只敢吃煮熟的食物和罐装汽水,在坤甸,外地旅客是很常闹肚子的。
![](http://2.bp.blogspot.com/-uiEv_4_a_UY/UWFrcc90PXI/AAAAAAAAAn0/JY41KXijXlw/s400/DSC08277.jpg)
卖的是快餐,很辣。
![](http://1.bp.blogspot.com/-ykR8iYCQAd8/UWFrc3LgPJI/AAAAAAAAAn8/js-jhoSUw7o/s400/DSC08279.jpg)
别搞错,这可是茶
本帖最后由 ombenzasatohung 于 13-4-2013 12:12 AM 编辑
马都不跑的路
因为在Entikong的警察告诉我们走Ngabang路需要多两小时,所以我们就选择了往南的近路。大约开了十多分钟后,我们就看到远处黄土遮天,与印象里的非洲没两样,来往的车子却多,不是SUV就是MPV,我们是唯一的小轿车,正在漫天黄泥海中挣扎求生,摇摆的,浮沈著。
泥路里都是坑坑洼洼,为了防止泥路更加糜烂,又铺上些大大尖尖的石头,一路上战战兢兢的左弯右拐,除了害怕车子底盘被刮伤,更怕爆胎,而一段又一段的烂泥路老是没完没了,硬是走了33公里,用了一小时半的时间才安全通过这场跟大自然角力的越野,回来后轮胎校正却移位了,可知有多恐怖。
![](http://1.bp.blogspot.com/-a2zhJU5s3hg/UWFsX-sevHI/AAAAAAAAAoI/IwCkIkF9Ts4/s400/DSC08288.jpg)
这车载的是水,水里有黑非洲鱼,后来有一只跳到地上我们才知道。
![](http://2.bp.blogspot.com/-hZ5YOp9IBHc/UWFsYD11IxI/AAAAAAAAAoM/s9z4XcrQiyk/s400/DSC08287.jpg)
这些路还算好,很多地方是晃到无法拍照
尾段有个岔路,直走是到Tayan。我们拐去右边往坤甸的路。Tayan不是马来名,而是中文地名,指的就是戴燕国的戴燕,但没有四轮驱动甭想通过那里。
十八世纪时,戴燕国在兰芳国的东方成立了共和国,和兰芳国一样是属于大清的藩属,想不到现在还保留了名字。我想倘若荷兰没有殖民,现在的西加里曼丹还是中国的。
比起北方,南婆罗洲的华人苦难多了。不论先前的荷兰的殖民,还是后来的印尼独立战争,到最近的排华事件,都是以流血告终。
谢谢大家。
就在太陽将要西沉时,路況陡然一新,新鋪的柏油路,還黑的發亮,因為最顧忌在陌生道路黑夜長途駕駛,心,急了起來。以90公里時速奔向最後的100公里路,一路向西追逐落日的餘暉,頑固的不許太陽下山,在離開Sosok三小時半後終於在大馬時間晚上8點時抵達坤甸。
![](http://4.bp.blogspot.com/-M1NtbkDlTq0/UWGpI4p6V3I/AAAAAAAAAp0/eAPsAYOqqQM/s400/DSC08299.jpg)
| 这路就像在天堂
|
短短的350公里,從早上11點出發,居然要花個九小時,比起八年前我第一次只身來回古晉到美里的1600公里的二十多小時,坤甸這段路少了長途駕駛的快感和寧靜,多了分緊張和不安。還以為一路都是荒野,結果路邊的居民和來往車輛都多的令人訝異,不時還有三五歲的小孩奔在路邊,道路也比大馬來的狹窄,都需要我的高度專注,而我喜歡利用長途駕駛時來放鬆,這次卻發覺很難辦得到。
本帖最后由 ombenzasatohung 于 16-4-2013 08:03 PM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