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小弟第一次寫單車遊記, 有不周到的地方請見諒 2009年在網路上看到台灣環島單車騎士寫到 “有些事現在不做 一輩子都不會做了” 就是這這段字讓我開始了對單車環島的旅程。 照片多請慢慢享用 ## 這貼我在腳車專區有放了,在這裡是分享給所有旅人 關於腳車問題可以在那邊發問。 十三天完成路線,機場開始順時鐘環島 環島前準備:行李 全副武裝:小折+行李24KG,等於一台小折+一台普通MTB重量。。。 打包 全部行李 Route Day1, 21mar2010 桃園機場〉淡水碼頭 40km 路线:桃園機場>大園鄉>林口鄉>八里鄉>關渡橋>北投>淡水 風景 - 景點地標:大園鄉竹圍漁港, 林口風力發電廠,八里渡船頭,八里左岸自道,關渡橋,漁人碼頭 day 1 規劃路線 到桃園機場問了機場工作人員哪裡可以組裝腳車,他說外面就可以了。直接在機場外組裝行李 air asia 先送一個驚喜,沒有把腳車丟壞(幾天前到的隊友RD歪了)。東西壞免不了,帽子裂了 下午四點開始環島,剛好遇到中國飛來的沙塵暴。。。陰天又冷風 林口火力發電廠 7/11 一路上最好的休息點。(有提供Pump給單車騎士用) 藍色15濱海公路 八里鄉到了。。 廖添丁廟 關於廖添丁的資料:日據時代,台灣民間流傳著俠盜廖添丁劫富濟貧的故事,廖添丁在當時代表著一位民間抗日者的形象,對於不滿日本人對台統治方式的反動。 八里老街,和隊友定好的集合點。 同個時間到八里老街,極有默契一下。(隊友從台北騎過來) 問哪裡買船票,順便吃一口 星期天來八里的游客很多,要排隊搭船過淡水河。 沙塵暴風浪很大,船上的人都被海水潑到亂叫..兩個人坐在船頭。。冷到 15分鐘船程,淡水環河道路到了漁人碼頭。。開始找hotel。 第一晚的飯店靠近淡水夜市,RM60不管了隨便住“整身海水味“ 淡水夜市 第一晚晚餐刷刷鍋+滷肉飯,要補一下 第二天 淡水-九份 100km 路线: 淡水>三芝鄉>富貴角燈塔>石門鄉>金山老街>野柳>大武崙漁港>基隆庙口>八斗子渔港>九份>金瓜石 風景 - 景點地標: 淡水漁人碼頭,富貴角燈塔(台灣最北端),石門風力發電, 金山金包里老街,野柳(女王头像),基隆庙口(基隆奠济宫),八斗子渔港,九份,金瓜石" 第二天路線。 淡水早上七點 石門風力發電 台灣最北端(富貴角燈塔) 在這裡遇到了第一個環島騎士 剛當完兵的騎士,忘了名字。。。他比我們早三天開始順時鐘環島 有人幫忙拍照了 金山老街,午餐時間到。鄧麗君紀念公園就在附近(沒去到)忘了。。 野柳就在前面 野柳旅遊景點 基隆市 基隆廟口,為一位於台灣基隆市仁愛區的小吃市集,以仁三路上的奠濟宮為中心聚集,是全台灣最著名的夜市之一。全天24小時皆有店家在此營業,每到晚間夜市時段時更為熱鬧,所以也稱為廟口夜市,當地人口中所說的「廟口」指的就是這個地方。 喝茶點心時間到。 基隆往九份海邊 照片中山上屋子就是九份地區。。。 90KM了休息,準備10km攻頂 沒3km 就推腳車了 騎30分鐘推30分鐘,終於到九份了。屁股也開花了 第二天住宿 九份是台灣新北市瑞芳區的一個地區,早期因為盛產金礦而興盛,礦坑挖掘殆盡後從而沒落。1990年代後,因電影《悲情城市》一片於九份取景,九份的獨特舊式建築、坡地以及風情,透過此片而吸引國內外的注目,也為此地區重新帶來生機,目前已經成為一個很受歡迎的觀光景點。 來到九份一定要吃的芋圓,有一點像湯圓 九份最著名的建築,也是全台灣第一個電影院──昇平戲院 八點半就沒人了。。 名宿房間外的夜景。 第三天,九份-蘇澳鎮 109km 路线 九份>鼻头角>三豹角灯塔>石城小鎮>蜜月灣>頭城>礁溪鄉>宜蘭市>羅東鎮>蘇澳鎮 風景 - 景點地標 金瓜石,报时山观景台,龍門,草嶺隧道,大里天宫廟,宜蘭北關海潮公園,烏石漁港, 宜蘭頭城老街,礁溪鄉德陽宮,昭應宮, 中山路三段梁大胖碳烤,罗东夜市,蘇澳冷泉 蘇澳南方澳金面妈祖 這一天應該是整個旅程屁股最痛的一天。。 免費早餐,豆漿油條 雲頂的天氣 開始下山往金瓜石 探訪金瓜石老礦區 要探訪老礦區遺址建議以金瓜石車站為起點,在車站二樓蒐集了不少地方文史資料、老照片、礦石,並提供各項旅遊資訊,給初來者來金瓜石旅遊滿不錯的第一站。車站旁邊有過去的日式宿舍區,經過歲月的流逝已有顯出些許的滄桑;循著道路步行至派出所,路邊有旅遊指標圖,階梯往上是典雅的日式建築,及聞名的太子賓館,為1922年日人為迎接皇太子前來(即日後的昭和天皇),仿日本皇室建築而興建的行宮;漫長斑駁的石階是金瓜石的一大特色,經太子賓館上行可抵運礦纜車遺址,瑞芳鎮公所計畫在此設立礦業生活博物館;再往上行可到日據時代日人的信仰中心—黃金神社;若循本山五坑旁的步道前行,可抵金瓜石最大的廟宇—勸濟堂,這裡的銅鑄關公像乃為全台最大;再從勸濟堂前步道下行,可抵日據時代的英軍戰俘營遺址。如今戰俘營以成銅山公園,並設立紀念碑供人憑弔。 來到著名的七彎公路,還真是超級髮夾彎,其實走在這裡很安全,因為來到這裡的車都開得超慢,無法見到頭文字D中那些著名場景重現 位於金瓜石往水湳洞的公路邊,早期曾經叱吒一時現已廢棄的台金公司,在金瓜石及九份產礦由於山泉水與雨水滲入,礦砂沉積溪床,並有菌類附著滋生,水質飽含氧化的金屬礦石顏色,而形成金黃色的瀑布景觀,當地居民故稱為『黃金瀑布』。 身處瀑布旁的台金舊礦場,可俯瞰陰陽海,景觀十分詭異;還可遠望雞籠山上的金瓜石山城,以及蜿蜒的金水公路。是個適合拍照好景點,同時也是很受歡迎的婚紗照拍攝地點。 明隧道 陰陽海 鮑魚養殖場 第四核能發電廠是一座位於中華民國臺北縣貢寮鄉的核能發電廠,簡稱核四,由台灣電力公司所經營,因為所在地名為「龍門」,故又稱龍門發電廠,2009年3月3日更名為龍門核能發電廠。第四核能發電廠於1999年3月17日開工,目前預定於2009年及2010年底完成第一、二號機組的興建工程,全部工程則將於2012年底完工。反應爐型式為GE公司設計的先進沸水式反應爐 (Advanced Boiling Water Reactor),是臺灣第一、亞洲第二個使用這類核能反應爐設計的發電廠。 在巴士停看到這個 龍門吊橋 午餐時間到:‘福隆便當’可以吃兩份太好吃了!!! 這石頭攤很大,那些釣魚客小到看不到(zoom大的照片) 臺北縣與宜蘭縣交界, 過了這里就到宜蘭縣咯 宜蘭縣頭城鎮雙獅衝浪點,有BIKINI看 羅東鎮 蘇澳鎮 到了 飯店加晚餐:牛肉面 台灣環島:Day4 蘇花公路篇
難度:會經過4個山,每個山上山8-10km 路线:蘇澳鎮〉蘇花公路〉花莲市 風景 - 景點地標: 蘇花公路,清水断崖,砂卡礑步道,花莲七星潭,曙光桥 蘇澳-花莲 105km 前一晚在屁股痛到beh ta han走路都腳開開。。。走到hotel隔壁的藥材店買了皮膚摩擦傷藥膏。 塗了一晚早上就不痛了,那擦傷藥膏真是好用。 打包行李 早餐:吃三份 蘇澳冷泉位於臺灣宜蘭縣南端的蘇澳鎮。冷泉為碳酸冷泉,水溫約在22℃左右。冷泉水富含二氧化碳,台灣日治時期,日本軍人竹中信景無意發現此泉水清涼可飲,喝起來還略微甘甜,就此才有蘇澳冷泉之名。當地利用冷泉泉水開發了彈珠汽水與羊羹兩種特產品。 出發了,一轉彎就上山路。。 拍完照片,開始往蘇花公路之旅直接就上山。。。 宜蘭真是的得天独厚 今天第一個隧道,台灣網友說蘇花公路隧道是最危險的,沙石車(載沙的Lorry)很多。 其實大多數沙石車看到單車在隧道裡都會放慢速度跟在單車後面直到出隧道為止。 在第一個山頂休息點遇到了逆時鐘方向環島車隊從高雄出發小圈環島(900+km) 他們有19人年齡35-60之間大多數都是爸爸媽媽級人物。遇到他們時他們已經騎了5-6天是由高雄腳店隊長帶隊連煤氣爐和快速面都有帶。 隊長的小折+好用的plastic箱防水又耐用,他已經環島好幾次了 繼續騎 風景越來越漂亮了,可惜天氣都是陰天。。 在南澳鄉和火車站附近吃午餐 七點半開始過了兩座山到南澳鄉已經十二點了, 吃完午餐繼續騎沒到一公里。。媽呀!又是要上山!!! 看到這裡又爽一下了第三座山搞定開始下山 澳花隧道宜蘭縣花蓮縣交界口,過了這裡隧道就要離開有天然美景的宜蘭縣了 這裡到花蓮市沿路都是斷崖 一下完山沒到十公里又來第四座山!天氣越來越黑要下雨了。。。 剛開始以為花蓮市到了,這麼快就看到太鲁阁國家公園牌子。。原來只是到國家公園外圍。。。 太魯閣國家公園遊憩資源大部分都分佈在中橫公路東段沿線,如神秘谷、長春祠、太魯閣峽谷、布洛灣遊憩區、九曲洞、燕子口、靳珩公園、慈母橋、綠水、天祥、文山溫泉、西寶國小、洛韶山莊、慈恩山莊、碧綠神木、大禹嶺、合歡山等。其中清水斷崖之北端台九線168公里處為今日太魯閣國家公園北界。太魯閣國家公園在清水斷崖路段總共設置三處遊憩區,分別是『和仁遊憩區』、『匯德遊憩區』以及『崇德遊憩區』,是台灣東岸的一大奇景,更是台灣八大景之一。清水斷崖其孤絕驚險的峭壁懸崖,蘇花公路地形原本就極為險峻,看到鬼斧神工壯麗景點,一般都是在錯車都很困難的路段,下車拍攝更是困難,必須找寬大可停車之處停車,在步行往回走拍攝。其中崇德海灣是一處天然的漁場,由於展望良好沒有遮蔽物,是一處遠 眺清水斷崖碧海藍天絕佳景觀,也是東海岸線觀賞及拍攝日出的絕佳去處。位於蘇花公路的171.5公里清水橋,是一個親近水的極佳之處,它是一條石谷的山間溪流,有無數美麗的溪瀑、橋下可見巨石礨礨,下至清水溪谷以優美的大理石紋理,澄澈的流泉源源不斷注入下大海中。 沿路都是斷崖應該有兩百米高馬來西亞應該沒這樣的風景,可惜天還是烏雲滿天。。。很難拍照片 沿路都沒什麼車輛經過,這裡晚上騎應該會被嚇死 Day4 蘇花公路篇,續(照片太多) 過了和清隧道就是有名的清水斷崖 清水斷崖是台灣蘇花公路沿線最著名的景點,廣義的說法包括得其黎(崇德與其北方之石硿仔)斷崖、清水斷崖與卡那崗(和仁)斷崖,範圍大致北起和仁臨海短隧道(太魯閣國家公園和仁界址碑南方),南至崇德隧道南口,長約九公里,自海平面直上海拔2408公尺之清水山(又稱清水大山),峭壁穿雲,波瀾壯闊,美不勝收。「清水斷崖」於日治時期曾經由台灣日日新報社讀者票選為臺灣十二勝之一,當時之斷崖道路的稱呼是從姑姑仔(和中)斷崖開始,今日仍能隱約在舊和平隧道看到往昔的題字。清水斷崖戰後也曾被台灣省政府列為台灣八景之一。 清和隧道前的台9線轉角突出處.這邊是也非常遼闊壯麗.建議一定要停下來看一看 追踪我们的官方社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