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暖化越来越严重,IPCC科学家指出,地球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跨过暖化临界值。(图/取自免费图库Pixabay)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专门委员会(IPCC)在台湾时间,昨晚(20日)发布最新评估报告,科学家指出,地球可能会在未来10年内跨过暖化临界值,各国需要立即彻底摆脱化石燃料,以防地球过热。2030年前必须减少相较于2010年一半的碳排,才能将地球的升温控制在1.5度内。科学家指出,地球还有最后一次改变的机会,但这样做需要全球合作、数十亿美元投入与重大变革。学者则认为,暖化已经难以避免,即使达到2050净零,世纪末升温1.5度恐将成常态。 这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迁问题小组(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所发布的AR6评估报告。台湾科技媒体中心(SMC)今天特别邀集专家学者,举办报告线上解析记者会。 中央研究院环变中心人为气候变迁专题中心执行长许晃雄表示,当前的气候状态已经非常紧急,无论如何减碳,1.5度暖化已无法避免。即使达到2050净零,温度也不会立即下降,升温1.5度在2100年将会成为常态。 许晃雄指出,现在气候的状态已经叫全球炙热化,1990中后期出生的Z世代,将是人类面临全球最严重暖化的世代,才刚出社会就要同时要面临气候冲击,不只要同时照顾自己,还要同时扶养长辈与下一代。但他也说,挑战同时也可能是新的机会。 ▲人为造成的气候变迁已经影响到全球,已不再是全球暖化而是全球炙热化,专家指Z世代将面临最大冲击。(图/台湾科技媒体中心提供) 铭传大学都市规划与防灾学系副教授石婉瑜表示,报告中可见,气候危害的特征,已经不再是单一事件,而是复杂、连锁、系统性的复合事件,还会有气候型与非气候型的风险交互作用,以更高频率的方式共伴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周遭。现有许多风险分布不均的情况,脆弱人口往往遭受更高的气候风险,如:水灾、风暴、干旱等,主要与都市化、发展不平等有关,相较一般地区高出15倍之多。 石婉瑜指出,面对这样的风险特征,政府需要有跨部会与跨时空尺度的应对机制,并与私人及民间团体多方合作。
在这次的评估中「不当调适」的问题受到重视,石婉瑜提醒,短期内看起来有效的调适作为,若导致更多族群暴露在危害底下,恐会造成长期且难以改变的脆弱度与风险。不当的调适行为,很可能会加剧上述情况,如果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以水利工程筑堤为例,有些上游地区开发的迳流都集中到下游,变成下游的洪患。若只是筑堤,可能只是短期因应,对长期减灾没有帮助。 减缓与调适行动也要小心跟永续发展目标间产生权衡(trade-off)。石婉瑜举例,种树减碳虽然是常见的减缓方法,但是绿地的经营管理也会产生水与碳足迹,永续与否应该综合考量。若未正确选择合适的树种,也会改变栖地、影响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 石婉瑜指出,报告中不断提醒,气候政策与行动要提升公平性和包容性,让受冲击的地方民众参与气候决策并重视他们的声音,才能确保当前的行动不是牺牲了一部分人的权益,在做不公平、不正义的调适和减缓。台湾大学气候变迁与永续发展国际学位学程兼任助理教授赵家纬解析,这份报告要求工业国家,应提出2030年之后新一期的具体减量目标,但台湾目前提出的目标24%,跟国际上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落差。由于国际间是要求2030减量43%、2040为69%、2050达到净零,因此,台湾在2030的减量目标应该订35%至40%,才能跟得上国际。 赵家纬指出,国际社会在今年底,将会要求各国提出更积极的2035年,台湾若要回应此要求,除了再生能源占比目标之外,更需重视需求面的政策目标。 ▲种树减碳虽然是常见的减缓方法,但是绿地的经营管理也会产生水与碳足迹,永续与否应该综合考量。若未正确选择合适的树种,也会改变栖地、影响生态平衡与生物多样性。示意图为嘉大森林周活动 。(图/嘉义大学提供) 图文摘自 网络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