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男人比女人更爱包包,不只装东西,用途颠覆想象! 现代人将皮包视为时尚单品,不仅用于装东西,甚至还是穿搭配件,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加痴迷包款,但古代并非如此,包包反而是男性追捧的品项。在汉朝时期,包包是皇帝用于赏赐官员的物件,之后甚至演变成分辨位阶的象征,直到明清时间,包包才开始大众化。 先秦时期的人开始对美有意识,因此会在身上搭配装饰,但又不希望饰品影响到行动,便缝制类似现代的腰包“佩囊”,用于装重要物品,出门就较方便,在《诗经·大雅·公刘》就有相关记载,“迺裹糇粮,于橐于囊。”指带着干粮准备出远门,行李都装得满满的,且汉代学者毛亨也曾提到“小曰橐,大曰囊”,表示包包的制作材料也都不同。 到了汉朝时期,佩囊被称为“縢囊”,皇室还出现一款方形包“绶囊”,主要用于赏赐表现优异的官员,因此也成为身份的象征,而包上的纹饰自然不能马虎,最常出现的就是老虎头,因此又称作“虎头鞶囊”,在《宋书·礼志五》曾记载“鞶,古制也。汉代着鞶囊者,侧在腰间。或谓之傍囊,或谓之绶囊。然则以此囊盛绶也。或盛或散,各有其时乎。” 南北朝时期,包包用兽爪做装饰,主要也是官员使用,可从包上的绣线颜色区分官员的职位高低,例如二品以上是金缕、三品为金银缕、四品银缕、五品以下彩缕,也开启用包包区别官阶的先例,而唐朝时期,皇室为了凸显李姓的独特,将包上的装饰换成鲤鱼图,由于这种包用金银做装饰,又称为“金鱼袋”或“银鱼袋”,主要用于存放官员的鲤鱼型身份证“鱼符”。 而宋朝为了让更多人能使用包包,因此对唐代的包进行改造,推出包款“无鱼袋”,规定六品以下能够佩戴,主要不再是放鱼符,而是随身物品,元朝时期的包款出现大突破,推出两层设计的“褡裢”,可以放在肩膀上,由于起源于民间,因此包包不再是地位的象征,到了明清时期,包包的款式与用途越来越多元,例如放扇子的扇囊、放烟的烟袋,包包才逐渐大众化。 世界未解之谜 https://mp.weixin.qq.com/s/C1OB7N0s8PRh_lXVP8dQA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