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印度媳妇:嫁来中国8年,冠夫姓改中国名,妹妹成为表弟媳 印度,是一个古老的国家,种姓制度中“男女地位不平衡”的思想还是普遍存在在社会中。 所以,印度的女性长期以来都受到不少不公平的待遇。 幸好在教育的普及之下,近期有许多印度女性愿意为自己发声。
罗门·莫迪娜就是如此勇敢的印度女孩,她始终做自己,追寻自己的幸福,远嫁给安徽农民,8年只回娘家一次,最后甚至将妹妹也一起带来中国。 如今的她们,过得如何呢? 01.勇敢做自己的印度女人 罗门·莫迪娜在嫁来中国安徽之后改叫田玛丫,她出生在非常传统的印度农村家庭。 在那边,保有着旧时代的封建旧观念——“男尊女卑”,在他们的认知中,觉得生的男孩越多,财富就会越多,所以总是一定要生到男孩子才罢休,即便家中非常贫穷,还是要继续造娃,侧面反映出女孩子在家庭中不受重视。 今天故事的主角所罗门·莫迪娜,就是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当中;尽管已经一贫如洗,父母却一直在生孩子。 她排行家中老三,底下还有三个弟弟妹妹,此外还有老祖父祖母在上,一家人就住在印度村子里的四十几平方米的小平房中,生活困苦。 种姓社会里,分为四个阶层,打从出生就已被决定好自己未来的宿命;莫迪娜家属于社会阶层中的最底层——“首陀罗”,翻译过来中文的意思就是“杂役”,这个阶层的人只有帮别人打工的份。 根据调查,此在印度92%的人民活在所谓的“旧时代社会”,他们每天的生活除了工作没有任何的休闲活动;莫迪娜的爸爸因为家中孩子众多,只能拼命地努力打工赚钱,负责家中的经济重担。 靠着父亲微薄的收入,一家人勉强可以温饱,但一个意外却降临在这个家庭之上。 莫迪娜的父亲身为“首陀罗”,长期在外被人欺压,故常常借酒精麻醉自己,在某一次工作中,因为醉酒状态,在工地中发生了意外,不幸离世。 家里顿时失去经济支柱,陷入了愁云惨雾之中。 眼看着年迈的祖父母没有办法工作,家里也已经快要没有钱买得起粮食,生计出现问题,莫迪娜的母亲于是乎就一肩扛起家中的经济重任,每天早出晚归地出门工作。 没有一技之长的妈妈,只能选择到工地,靠自己的体力来挣钱,每天早出晚归,身上总是布满着做工时留下的伤痕。 而这一切看在懂事的莫迪娜眼里,她心想,即便自己身为孩子,但为了家里的祖父母和弟弟妹妹们,她必须挺身而出。 然而虽然是这么想,但现实却不允许,因为在印度农村女人的命运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妈妈不愿意莫迪娜出来打工,因为她怕自己女儿小小年纪,就要面对龙蛇杂处、环境复杂的印度社会,会遭遇不测。 况且,莫迪娜的身为一个传统印度家庭的母亲,她认为女孩子一辈子需要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嫁人”,在印度旧时代封建思维下,15岁就是适婚年龄了,两个姐姐都嫁人了,母亲也安排了一个小伙准备将莫迪娜嫁出去。 可很有想法的莫迪娜却不这么认为,她拒绝了出嫁的提议,并且告诉母亲,自己有能力像其他邻居家的男孩子一样出去赚钱补贴家里!她不愿意向命运低头。 在印度的农村里,大部分的男子在小时候几乎都会因为生计辍学出来讨生活,可莫迪娜家中唯一的男丁还年幼,祖父已高龄,所以尽管母亲担心女儿,但无奈家中情况不好,实在没有人手能够打工,母亲只好放手让莫迪娜出去工作。 就这样,莫迪娜孤身一人来到了印度当地的市场做生意。 她借了钱,批发了一些香料和布料在街上叫卖。 由于莫迪娜出色的口才、聪明的头脑,很快地就在市场上混出了名气,生意也越来越好。 但也在这个时候,麻烦找上了门。 她如此高调地在市场上做生意引来了一些嫉妒她的人眼红。 那一天,在市场上,一个印度男人作势拿石头砸毁她的摊子,说时迟那时快,一个富商无意间经过莫迪娜的摊位,眼明手快地将印度男人制服了。 为了感谢救命恩人,莫迪娜送了一些布料给他,并且两人聊了起来。 一聊才知道,这个富商是在缅甸开农场的。 在了解莫迪娜的处境之后,他问莫迪娜有没有兴趣到缅甸农场打工;莫迪娜虽然听了非常心动,但这毕竟是个大决定,她必须征求母亲的同意。 回到家,莫迪娜向母亲说了这件事,母亲当下就严肃地拒绝了。 母亲认为,小小年纪就到国外打工实在危险,对于从小连县城都没出过的她来说,连让莫迪娜出门工作都觉得危险,更何况还出国。 可莫迪娜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毕竟工资高,还提供吃住,可以大幅度改善家里的情况。 母亲的担忧对上莫迪娜的坚持,俩人就在客厅里僵持着。 两人争吵的声音被莫迪娜的祖父给听到了,在了解来龙去脉之后,他和母亲说,就让莫迪娜去试试看吧!祖父觉得反正女孩子迟早也要嫁人,家里女儿那么多,不如就让她出去赚个钱也好。 家中唯一男人发了话,母亲也不敢违抗,只好依依不舍地让莫迪娜远走缅甸。 莫迪娜勇敢地跟着富商来到了缅甸的农场工作。 来到缅甸,她将赚来的钱定期寄回印度供养自己的家庭,她们家也因为莫迪娜的付出,家境有所改善,莫迪娜的妹妹甚至可以安心到学校学习,接受教育。 但其实在农场内,莫迪娜最大的收获,是遇到中国人并且学习中文。 她身边有一半以上的中国人在此地工作,和他们相处起来亲切和蔼,总是互相帮助,让莫迪娜觉得倍感温馨。 在工作之余,莫迪娜还会向里面的中国人学几句中文。 随着学到的东西越来越多,她逐渐体会到中华文化的魅力,诗词歌赋变化优美,她爱上了中文。 为了看懂诗词,莫迪娜开始学认字写字,一来一回之间,她觉得中国字好美,每个汉字就像各自拥有自己的个性,富有生命。 除此之外,莫迪娜一有机会她也会抓着农场内的中国人练习中文,渐渐地,她的发音也越来越标准。时间一久,莫迪娜的中文也越来越流利。 交流中,莫迪娜了解到,在中国只要靠着自己的双手,就有机会改变命运,在那边生命有无限种可能。 她深受震撼,原来有个地方跟家乡印度不一样,是可以自己改变自己命运的,这不就是她从小出来打拼就一直追求的东西吗? 而随着学习的深入,她也越来越好奇远方的中国到底是什么模样;莫迪娜心想,总有一天一定要去中国,看一看人们口中所说的那个城市。 在农场工作了两三年之后,莫迪娜决定辞职寻找更好的机会。 因为她观察到缅甸的中国游客很多,所以决定重拾做生意的本领,向景区的游客卖起纪念品。 这些年来,莫迪娜的中文没白学,一口流利的汉语,让莫迪娜很快就推销了不少产品。 机会也在此时找上了门,一个来缅甸旅游的中国老板,注意到了莫迪娜,他很惊讶一个印度女人中文程度竟然可以如此之好。 那天,两人热络地聊了起来,莫迪娜告诉老板她很喜欢中文,也喜欢和中国人打交道,更喜欢写中国字。她听说中国的一切美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来到中国发展。 老板一听笑了,他说与其自己想象,不如实际行动去中国看看。 在经过一番交谈之后,老板很佩服莫迪娜的勇气,身为印度的女孩子勇敢地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老板听了内心非常感动,决定带莫迪娜回中国看一看,让莫迪娜一园到中国的梦想。 02.遇到中国丈夫 莫迪娜办好新的护照,就从缅甸一路跟着商人来到中国南京。 一踏上中国的土地,莫迪娜便惊呆了。耸立的高楼,车水马龙的街道,霓虹灯映照在她的脸庞,目不暇给。 原来这就是中国!心中心心念念的地方,终于到了,这边比印度家乡甚至是缅甸都还要繁华太多太多。 她一下子就呆住了,内心澎湃了起来!她发现这边每个人都辛勤地为自己的目标奋斗着,没有种姓,大家生而平等,机会都是一样的。 莫迪娜决定一定要在中国待下去,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改变自己的命运。 老板将她安排在浙江的一个农贸市场中工作。 在市场内,她一样靠着自己做生意的本领,在市场上卖着菜,身为印度面孔却讲得一口流畅的汉语,让路过的客人都会停下脚步,与她聊天甚至和她买菜,这让莫迪娜感受到了人情味。 也许这就是所谓命运的安排,莫迪娜在偶然间遇上了自己一生的挚爱,爱情悄悄来敲门。 在农贸市场中有一个名为田梦冰的小伙子,来自安徽,从农村出来奋斗的青年,在市场中负责送货,在一个碰巧的机会下,遇到了莫迪娜。 初次照面,田梦冰便对这个印度女孩印象深刻,虽然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见到外国人了,但中文说得这么流利的外国人还是第一次见。 当时田梦冰看莫迪娜一个人在摊位上除了做生意之外,没朋友搭理,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便主动搭讪了莫迪娜。 两人热烈地聊了起来,田梦冰发现这个印度姑娘除了普通话很溜之外,就连当地方言都可以听得懂一两句,这让田梦冰感到非常的惊喜。 原来,莫迪娜因为在市场做生意时阅历过形形色色的人,加上她本身的语言天赋,让她学习方言速度非常快。 而她也感受到了这位中国男人的善意,温柔而体贴,不会像印度男生那样总是对女生颐指气使。 来到了中国,她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做文化差异。 在印度,女性地位不高,虽然有许多女性的身份,但这些并不意味着女性的地位提高了,反倒是被认为女性只是一个工具的存在,用来完成宗教的仪式等等。 所以印度的女性长期被定义为传宗接代或者是相夫教子的角色,就如同莫迪娜在小时候差点要被母亲给嫁出去的情况。 可田梦冰的风度翩翩让她完全感受到包容的温暖,在田梦冰身边,她反而觉得非常安心。 在中国与印度不同,这边不会有治安问题,老百姓安居乐业,人人温饱,没有种姓阶级的枷锁,男人更是温柔。 莫迪娜很快就被田梦冰吸引了,两个人很快就走到了一起。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想要拿到我国国籍就必须定居中国或者有中国人的近亲属才可以。 莫迪娜本来就想要一直住在中国,现在遇到一个如意郎君田梦冰,更是再好不过了,加上从小莫迪娜刻苦的生活养成了她辛勤持家的本领,田梦冰发现生活上的琐事,到了莫迪娜身上都会被安排得舒舒服服的。 两人完全没有语言交流的障碍,田梦冰就此认定了莫迪娜就是那个“对的人”,在爱情的催化之下,没过多久,莫迪娜就跟着田梦冰回他老家安徽举行了这场村子里的“跨国联姻”。 婚礼当天,村子里的邻居都出来看了,一同见证这场婚礼。 在酒席间,人们七嘴八舌地问着莫迪娜问题,而她总用从容不迫的流利中文回答。 有村民问她,为啥不用手抓饭来吃? 她笑着回答,自己喜欢用筷子,有筷子为何要用手?语毕,全场哈哈大笑,气氛和乐融融。 莫迪娜嫁进了安徽的农村,过着淳朴且单纯的生活。 为了方便登记户口和国籍,她从了夫姓,改名为——“田玛丫”。 03.妹妹也来中国 嫁来中国之后,田玛丫也不忘自己远在印度家中的母亲和她最爱的妹妹。 学了中国文化的田玛丫,深刻体认何为“孝顺”,所以每当有机会,她便会透过手机视频联络在远方的母亲,结婚8年,她回了娘家印度一次;有一度她还想将母亲接来中国一起生活,但被拒绝了,因为母亲怕打扰到自己女儿现在幸福的生活。 此外,这些年来,妹妹因为她的付出,得以在印度完成高中学业。 感情好的姐妹俩一直都有联系。时不时,田玛丫还会教妹妹几句中文,和妹妹分享自己在中国的点点滴滴,例如吃元宵、包饺子、过年看春晚等等。 在中国,田玛丫过得很快乐,虽然家里的婆婆在她嫁进来之前,原本不理解田梦冰为何爱上一个印度女人,但在了解田玛丫的故事之后,婆婆释怀了,并且疼爱起这个媳妇。 时不时田玛丫还会发她与婆婆的合照给妹妹分享。 透过屏幕,田玛丫的妹妹在印度也越发羡慕起自己姐姐的生活,她也萌生了想要来中国的念头。 田玛丫同样也希望自己的妹妹可以摆脱身为印度女人的命运,追寻自己的理想。 田玛丫看得出妹妹的羡慕之情,她告诉自己的妹妹,人生可以改变的,她说来到中国之后,看见了不一样的视野,突破了种姓制度的框架。 她鼓励妹妹,多去闯荡,不要害怕! 不久之后,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田玛丫介绍了田梦冰的表哥给妹妹认识。 透过姐姐教的中文,俩人在微信视频上用着简单的词汇聊了起来,虽然互相听不太懂对方的意思,但妹妹体认到了中国男人的个性真的与印度男人不同,言谈也感受到田梦冰的表哥对于未来的憧憬以及想法。 在姐姐的鼓励之下,妹妹来到了中国与表哥碰面;初次见面俩人就一见钟情,她决定与田梦冰的表哥一起携手打拼未来。 于是乎,在田玛丫嫁来中国8年之后,村子里第二对跨国夫妻就这么诞生了。 妹妹也起了一个中国名字——“田玛琪”。 姐妹俩就一起在安徽的农村中,幸福的生活着。 两人都各生了一对中印混血男女,儿女双全。 如今她们互相扶持,靠着自己这些年来在中国的奋斗,生活简单而富足。 来到中国的她们,最喜欢每逢年过节,大家一起团聚的气氛,对比她们从小在印度的生活,是全新的感受,她们喜欢中国文化这种满满的人情味。 一直到现在,姐妹俩都还会在晚上和村子里的邻居聊天,现在是她们的丈夫出去工作,自己在家里带孩子,夫妻互相扶持,偶尔在村子内,还会看到两姐妹散步运动的画面,生活非常惬意而舒适。 有人问她们,会不会后悔来到中国,她们总是面带微笑地表示,自己已经找到了最好的归属之地。 田玛丫靠着自己的双手,打破了命运原先的设置,走出自己不一样的路,若当初她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从缅甸辗转来到中国,或许今天就不会如此幸福。 中国的文化包容性,让这对印度姐妹,就此过上了宁静而踏实的日子。 图文摘自 网络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