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一个简单的隐形眼镜实验,你敢试做吗?

29-5-2012 11:57 PM| 发布者: cmcadmin | 评论: 10|原作者: pure

摘要: 不知道有没有发错板块,不过既然它叫美容眼镜,所以就发在这边吧~ 如果板块不对,麻烦版主替我移贴。 首先我在这里申明我所说的一切不是针对隐形眼镜卖家,而是隐形眼镜公司的产品. 之前报章刊登网络隐形眼镜 ...
不知道有没有发错板块,不过既然它叫美容眼镜,所以就发在这边吧~ 如果板块不对,麻烦版主替我移贴。

首先我在这里申明我所说的一切不是针对隐形眼镜卖家,而是隐形眼镜公司的产品.




之前报章刊登网络隐形眼镜的新闻,看了心想那些小妹妹一定是买到翻版的眼镜 才会戴坏眼睛。
然后那天不经意的看到网上一个隐形眼镜测试,那就是用棉花棒摩擦眼镜,看看会不会掉色。
既然旧眼镜很久没戴了,我就抱着姑且一试的心态玩玩。心想我上次可是和认证且有许多好评和高销售量的卖家买的 卖家也在帖子说是正货。而且当时收到的包裹时瓶子上还有防伪贴纸!
结果。。。





天啊!才擦那四五下,竟然掉色了!! 吓死了
不过我不相信,想说也许颜料是印在外边,就检查一下~不!脱色的那一面是面向瞳孔的!
然后我拿了另一只并确定我擦的那一面是朝外的擦了几下,恩,没脱色。


在此附上刚刚实验拍的照片:

记得当时有读到隐性眼镜的颜料是夹在两层镜片中间的,看来Geo lens不是,而且那么容易掉色


有兴趣做试验者可以分享你的试验成果~
方法: 把隐形眼镜拿出来放到桌面,用(干的)棉花棒擦拭眼镜一面,若不掉色,换一面在擦拭。若两面都不掉色,那你的眼镜颜料应该是印在两面镜片的中间的。


3

2

生气
9

惊讶
10

难过
2

好笑
9

无聊

刚表态过的朋友 (35 人)

  • 好笑

    匿名

  • 生气

    匿名

  • 惊讶

    匿名

  • 赞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惊讶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难过

    匿名

  • 无聊

    匿名

  • 惊讶

    匿名

  • 惊讶

    匿名


ADVERTISEMENT


发表评论 | 在论坛留言

最新评论

引用 pure 29-5-2012 11:59 AM
另外,多加一项有用资料

美瞳要小心 山寨到处有

乱染色不消毒 “山寨美瞳”伤害大

  翟海认为,厂家的增多与监管不力和市场扩充都有关系,但最根本的原因则是厂商对利润的追逐。“地下工厂节省了审核税费等成本,抛开了这些成本仅算材料费的话,每片彩片的价格为7元左右,如不讲求镜片质量,价格还能再降到4元。”翟海说,如果按照规范去申请审核,每副彩片的成本都要几十元。

  一旦掉色角膜永久染色

  那么,生产不规范会存在哪些危险呢?翟海告诉记者,其实有色和普通隐形眼镜片的生产都已经比较成熟,都是通过压缩水凝胶而成。据介绍,普通隐形眼镜一般由两层胶片组合而成,紧贴角膜的那层内片的弧度是固定的,外片则根据视力进行调节,所以平光镜片与近视镜片的成本几乎是一样的。

   有色隐形眼镜比普通隐形镜片多了一道生产工序,行内成为“三明治法”,即在内外片之间夹入一层含有颜料的镜片,使隐形眼镜带有色彩。“我说的‘三明治法’是规范的生产方法。”翟海强调说,事实上不少地下厂家为了节省成本,会直接把颜料涂在隐形眼镜镜片的一面,这种镜片容易掉色和导致角膜磨损。“最直接后果就是颜色掉了出来,造成角膜染色。”翟海告诉记者,他在短短两年多中,他就亲眼见过两例角膜染色的情况,而从媒体报道和听说而来的案例更不在少数。眼角膜一旦被染色就永远无法清洗掉,看什么都像蒙上了一层有颜色的薄膜。

  省去消毒环节玻璃瓶被循环利用

  不消毒容易滋生细菌

  除了有色镜片的染色环节,卫生消毒也是一个重要环节。据翟海介绍,生产过程中镜片表面难免会带有工业油污,所以正规厂商会在包装前,对彩片进行去污清洗和消毒浸泡,这一过程需时30分钟到1小时不等。但不少地下工厂都不会对镜片进行清洗消毒,所以很容易滋生细菌。

  “不少有色隐形眼镜都是瓶装的,里面液体是生理盐水,但无法去除顽固的细菌。”翟海还介绍说,用小玻璃瓶包装的方法在国外早就被淘汰了,而不少地下厂家经常回收玻璃瓶反复利用,因不少消费者买到这类有色隐形眼镜后,会在现场直接戴上,瓶子就留在了店里,商家也会通过折现等方式回收玻璃瓶。

  据介绍,消费者之所以购买这类“山寨美瞳”,一方面因为其价格低廉,另一方面也跟有经营资质的眼镜店的工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无法让消费者感受正规产品的质量和服务优势。“我们做过一个调查,不少眼镜店内的工作人员连透氧度等都解释不清楚。”某知名眼镜品牌市场调研部负责人介绍说。

  染色面积过大眼睛易缺氧

  一般消费者面对繁多的品牌时,主要只关注镜片的度数、弧度和直径等信息,以为符合了就安全可靠的。专家称,事实上这三个数据可以说是隐形眼镜安全性中最不重要的指标,但最关键的镜片透氧度则鲜有消费者问津。“透氧度是眼睛可以呼吸的空间,如果透氧度差,眼镜供氧不足,可导致毛细血管增多,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失明。”

  翟海告诉记者,隐形眼镜的透氧度与材料有密切关系,而且由于彩片多了一层带颜料的,透氧度要比普通隐形眼镜差一倍左右,所以透氧度(即DK值)是衡量一副有色隐形眼镜好坏的最基本标准,一般DK值越大,透氧度就越高。

  据介绍,为解决有色隐形眼镜的透氧度问题,目前正规厂商都有较统一的趋势,就是未来将倾向生产“大眼睛”系列。所谓“大眼睛”,就是颜色和花纹只涂染在镜片的最外圈,这种镜片同样能使眼睛看起来更大,戴上后也能让眼睛看起来有颜色,同时由于镜片中间没有染色,所以其透氧度和普通隐形眼镜的相当。“但几乎所有地下厂家都不会生产这种‘大眼睛’系列,因为消费者在心理上会更喜欢整个镜片都布满花纹和颜色的。”翟海告诉记者,地下厂家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就顾不上消费者的健康了。

  在翟海看来,地下厂家之所以敢生产劣质的有色隐形眼镜,主要即使消费者的健康受损,厂家也几乎无需负任何责任。首先,由于这类镜片是“三无产品”,消费者找不到厂家,;其次,消费者即使找零售商,卖家也会要求消费者提供损伤证明,“据我所知,几乎没有一个医生敢证明生眼疾是因为戴了这类有色隐形眼镜,因为难以检测证明。消费者要送检,就只能送到杭州的质检总局检测,程序和费用几乎和申请一个彩片的生产批号相当,所以消费者可谓求证无门,最多就是到零售商那里闹一闹。”正是这种现状,导致地下工厂可以肆无忌惮地大量生产“山寨美瞳”。

  “一方面是要加强监管,彻底清查三无产品,而不是像以前只检查大型的眼镜门市,另一方面则需建立一整套的标准规范,包装和说明书上都有清楚的标示,并有一个标准值可供比较。”翟海称,隐形眼镜是镜片生产的一个趋势,而彩片则会逐渐成为隐形眼镜中的主力军,所以他认为,应该让消费者享受视觉清晰的同时,也能享受到其安全性。



转帖自: http://sz.bendibao.com/life/2010622/215030_3.htm
引用 貓兒 29-5-2012 12:10 PM
我重来都不在网络上买有色隐形眼镜,宁愿花多点钱去店铺买
各位要小心哦
引用 ~葬忆~ 29-5-2012 02:51 PM
谢谢楼主分享,看得我恨不得赶快脱下隐形眼镜来试试看。

我向来不敢在夜市或一些刚冒出的品牌购买,宁愿买贵些,也要去店面和用会老牌子。
我戴的是fxxxh kxx的放大瞳孔月抛型。还有两个星期就要到期了,我去试试看后再回来分享看看。
引用 pinkyday 29-5-2012 11:41 PM
不要以为店卖的就不会掉色,请mm们也试试这个试验。
引用 ouchuiyee 30-5-2012 11:06 AM
好恐怖,所以我都不敢戴有颜色的
引用 joecyln88 30-5-2012 10:03 PM
好恐怖. 我连隐形眼睛都不太敢带...听说隐形眼睛对眼睛也不太好咯.
引用 zoe_collagen 15-6-2012 07:29 PM
太恐怖了,还好我不戴隐形眼镜的..
但是可以让朋友试下的.
引用 zhiyifs 16-6-2012 07:26 PM
不敢    好恐怖
引用 tseyecare 18-6-2012 02:04 PM
很好的帖~
让使用者了解多,才会照顾自己一生里,只有一对的眼睛。
是不能开玩笑的。
引用 rei- 4-8-2014 10:49 PM
我有戴彩色隱形眼鏡的耶
剛開始的時候戴到眼睛會痛不斷流眼淚那種
最後換了fxxxx lxxx才好一點
不過超難摘

查看全部评论(10)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15-6-2024 05:10 PM , Processed in 0.074067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