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世界洗手日!盘点洗手误区!
你知道吗? 1平方厘米的手掌能聚集3500-4500的细菌,20-30种的病菌。 每个指甲缝内有4.5万至5万的细菌。清水加上肥皂,能把90%的微生物洗净。 疫情期间使更多人对清洗双手更加地频繁和注意。 那你知道你对洗手的观念是否正确呢? 误区一: 免洗手液代替洗手液 在使用免洗手液时,始终都会有物质留在手的表面。与流动清水与肥皂洗手,免洗手液的化学物质更容易留在你手的表面与食物一起吃进肚子里哦!同时,免洗手液虽然能杀掉很多微生物, 但不能消灭全部的细菌,还是有一定的限制。因此,洗手更为有效哦! 误区二: 使用越多洗手液越好 大量洗手液的确让皮肤更光滑。但其实在使劲揉搓和放入大量洗手液的后果只是能更损坏皮肤,使皮肤不能留住水分,使病菌更容易侵入 误区三: 洗手的时间 研究显示,人在洗手的时间大约六秒。 其实正确的时间是二十秒,才能有效地消灭病菌,使洗手达到最佳效果。你可以尝试大家说的一边洗手一边唱生日歌让自己使用二十秒而且不会在洗手时感到很闷哦! 误区四: 使用热水洗手 许多人认为高温能够杀死病菌。这是正确的。然而,有些病菌是要到摄氏一百度才能消灭。所以使用热水洗手不一定是有用的哦! 误区五: 上厕所前不洗手 许多人认为上厕所后才需要洗手,因为厕所潮湿,充满细菌。 但是其实上厕所前也是要把手洗干净,因为在如厕后要擦拭身,如果受没有干净会导致病菌侵略,十分危险! 在明白洗手误区后,是时候练习如何正确洗手地洗手啦~ 保护好眼睛鼻和口,我们不要CORONA CORONA~ 一起来响应十月十五日洗手日,并让自己对洗手的观念更加有认识哦!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