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给自己买过最贵的东西是什么?” 就在朋友起哄嚷著要我买个LV包的晚上,叶先生向我抛出了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乍听起来不复杂,逻辑简单清晰。可是 “我究竟给自己买过最贵的东西是什么?”
“房子。” 没错,每个月吃掉2/3薪资的房贷,是我花过最大手笔购物买的商品。"那不算啦!" 叶先生说,就连我那台近乎最廉价的国产车仅属消耗品,不在 "对自己好的行列 "。 我开始环视自己拥有的物品,究竟哪一样是出于 "疼惜自己,而买来自我犒赏" 的呢?几经奋力爬梳,才勉强挤出 "那条钻石手炼吧。" 大约是在八九年前,为奖赏自己诞下女儿,所选购镶有20颗小钻的9K白金手炼,要价约2300令吉。除此之外,我就再也没有买过更高价的奢侈品了。 身上经常背的Coach包包,尽管拥有近10个,可凡曾到过美国Outlet的朋友都会知道:Coach在美国根本也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商品,只是跨越万里到亚洲成了昂贵舶来品。就连在Premium Outlet的价格也是令人乍舌:在美国Outlet售价不到70美元(不到350令吉)的包包,一年半载后在这里折扣后的价格,竟还要1千令吉以上。就连在各大商场以精品规格贩售的Fossil,"在美国,不过就是高中生用的牌子。"从美国留学返马的同事毫不保留道出这个令人心碎的事实。 关于运用金钱的概念,穷困的6年留学生活给我留下了难以弥平的创伤后压力症候群。尽管毕业迄今已12年,早已摆脱需月月盯著银行存款余额的磨人苦日,可是对自己仍旧非常斤斤计较。开车几乎能不走toll就不走,对停车费分秒细算,不愿稍微多付;购物非得货比三家,不折扣绝对不买……此类在脑袋里产生的小战争,极度耗神伤身。就连过去好几年狂买Coach,大抵也是为了弥补大学时期想要拥有却无力购买的缺憾罢了。 认真想起来,原来我还没有从 "求学时必须同时打4份工作,以赚取学费和生活费" 的苦难思维里逃脱。那时候,我自卑得不愿到购物商场;"买不起、付不出" 所衍生的负面能量,加速了穷困生活的全面沦陷。而现在的我,对自己也还真不够好,还没找到勇敢善待自己的出路。 事实上,我们都应该值得被好好的对待。尤其,值得被自己好好的对待。 |
Carpenter: coach不错啊,我的皮包用了几年还好好的,如果你到法国扫名牌,你会发现LV店前面都是华人在排队,欧洲人根本不屑。LV在那里真的是个很普通很普通的名牌。所以,L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