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10
【2/6/2018】终须一别。 我们起身的时候,有这样的感慨。窗外的风光依然明媚动人;然而换上了不一样的心情去看待,自然有种不同的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走过看过却没能留下的遗憾。
离开格林德瓦前,我们开着车子到更高山的地方去,拿了几个水瓶去装泉水。泉水纯净可直接饮用,喝下一口满是清凉的满足感。泉边有一张长凳,我们装了水后,坐在长凳上,凝望着四周的山峰,依然雄伟得让人自觉渺小。 “终须一别。”曾先生幽幽地说道。瑞士是那种安宁得可以让人放下心防的地方。丝毫不矫揉造作,自然得让人舍不得道别。后来,还是曾先生先站了起来,拍拍溅到裤子上的小水滴,然后走到车子旁。 “走吧!说不定下一站会更美好。”他回过头来这么说。 车子行驶在大道上,穿梭了无数的隧道。我们沿着来时路,看着窗外不断掠过的旖旎风光 —— 一会儿是蓝得透彻的湖泊,一会儿是青翠的丛林草原。 “嘿,那路牌上写着 Iseltwald 耶!”我记得我们第一间订的卢塞恩 Airbnb, 并不是 Andy 的家。 当时付了款,心里很踏实地倒数着德瑞奥行。行前的两个月,那间房子的主人忽然告诉我们不能把房子租给我们了,并把款项退了回来。我们一下子就慌了!卢塞恩的酒店,便宜的已经客满了;有空房的又好贵!翻下翻下,本来我正想转移大本营到 Iseltwald 去,据说那里的风景也很绮丽。 我们决定转入 Iseltwald,就算匆匆掠过一眼也好。 我们就是那么不舍得离开瑞士。小镇实施汽车量管制,一般游客不能把车子开入镇子里(除非在镇内的任何一间酒店住宿)。 那也没怎么,把车子停在镇口的公共停车场里,靠着自己的双腿走入小镇深处。 Iseltwald 是一个湖边小镇,就坐落在布里恩茨湖 (Lake Brienz) 的岸边。从镇口走到湖边路程并不短,然而一路走去都是小下坡,加上路旁围栏内的草地上铺满色彩柔和的小花朵,晴空下的阵阵微风伴随著柔柔的光线投射在春意盎然的 Iseltwald 小镇,格外让人心旷神怡。这样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也别有一番体会。
偶尔我们经过当地人的房舍,也会停下脚步,看看别人的家门口 —— 有时候是简略得只有邮箱;有的则是精心把家门口装饰一番,成簇的花穗从屋檐吊坠而下,更有陶瓷小动物摆设在门口旁,像是守护著主人的房子。在这里,我们也亲眼目睹了当地人如何合作把屋子盖上来。看著他们把一片片的木块慢慢地堆砌起来,房子的结构慢慢成形,那也是赏心悦目的事啊! Lake Brienz 尽是一片湛蓝。这一天风和日丽,但是湖边除了几只正在戏水的鸳鸯以及羽毛洁白得刺眼的天鹅外,并不见多少的人。岸边有座小码头,甲板延伸至湖中央。我们踏在木板打造却十分坚固的甲板上,悠闲地走向湖中央。一双天鹅看见我们,慢慢向我们划近再把细长的脖子伸向我们,或许是肚子饿了吧?Lake Brienz 的沿岸依然是那认识了没几天却感觉异常熟悉的绿意。那种清新且怡人的绿,今朝离别后,何时才是重逢天?那片绿丛林之间有一栋栋的民宅点缀著,并不一味是单调的绿。这样的绿,显得更平易近人。 我们走到甲板的尽头,坐了下来。天鹅也纷纷前来,在我们的脚边打转。听曾先生说,天鹅是具有攻击性的鸟儿,真不可貌相 —— 还把我吓得立即把盘在甲板上,不敢再伸入湖里。曾先生仔细地看了看天鹅,笃定地说:“天鹅一定是饿了。” 语毕,便把我安顿在湖畔,然后跑到附近的酒店去要了一点面包,再大步大步地走回来,只见他细心地把面包撕成小片状,丢入天鹅的嘴里。天鹅看见有食物可以吃,急步围绕著曾先生。只要他撕慢一点便一步一步地逼近,真的好让人恐惧。我这时候才发现原来自己害怕这么巨大的鸟儿。 直到曾先生手中的面包都没了,他才神气地拍拍手,说到:“好啦,没有了!” 我倒是不知道什么时候瑞士的天鹅学会了中文,它们这么过活,会混淆去么。那是我们在瑞士最后的一站,虽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体验,却在这最后一页留下了温馨的句点。 抵达慕尼黑 LetoMotel 时,已是日落时分。我特别记得那金黄色的余光照射在酒店的外墙,使得深黄色的墙壁更是添加了一些金碧辉煌的豪气。 酒店并不十分靠近市中心,但是从酒店步行个五分钟左右吧,便是 U-bahn 站,到市区内也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儿。我们打算把车子停放在酒店,就搭乘公共交通去市区内好了。 毗邻酒店的是两间超市,正好适合我们在前往下一站之前,先把干粮买好。 酒店大厅内暖呼呼的,跟外面颇凉的气温有著强烈的对比。落地玻璃窗的设计,让大厅的每个角落都洋溢著夕阳的幸福。从瑞士的格林德瓦出发,到德国的慕尼黑,我想我们走走停停,少说也花了七个小时。我以为曾先生会很累。才不呢,他可精神得很。 房间的面积并不会很大,却也干净舒服。倒是房间内的空调好像坏了,房间内实在是有点闷热。问了工作人员才知道当天空调失灵了,他们也正在努力的维修。前台工作人员为此还给了我们免费早餐券,欸,隔天的早餐有著落了。(唉,真的是很没有志气的我们) 既然房间里闷热难呆,我们匆匆洗了把脸便摊开地图,找乐子去。经过超市的时候,已经拉下闸门了。体验了别人那么悠闲的营业时间才惊觉自己生活的国家是多么忙碌紧绷。也好,这也正好体现了每个人都需要旅行的迫切性。 慕尼黑的 U-Bahn 与 S-Bahn 是根据区域范围购票的。把整座城市划成由里而外的四个圈区,再依据自己的目的地是跨越了多少个圈区而购票。我们起先并不知道,随便问了一位似懂非懂的当地人,听他胡乱指点,结果还是买贵了。在火车上恶补了一下,发誓下次别再那么糊里糊涂了。不是痛恨错付了那几块欧元,而是遗憾自己没有好好了解这座城市。 Marienplatz站出来后,就是慕尼黑最著名的广场 —— 玛丽安广场(Marienplatz)。甫出地面,就被嘹亮的交响乐感染了!广场中央有一组音乐队,穿著十分随性,有人拉大提琴,有人吹箫,最引人瞩目的,应该就是那台钢琴,只见钢琴家的仟细手指跟著旋律落在键盘上,温柔且起伏有致,周围站了许多围观的人们:有的听得甚是投入,并投下一些零钱;有的走到桌子前去看看他们的 CD;更多的是举起手机、录像机拍摄的人们。这些街头艺人在欧洲随处可见,但是就是没听过这么柔美的。大提琴的低沉与长啸的悠悠长音有了钢琴的融合,演奏出和谐的旋律,回荡在广场的空中。 环绕玛丽安广场看一圈,最瞩目的要数新市政厅 (Neues Rathaus):采取哥德式的建筑风格,外墙呈棕黑色,外部装潢华丽且吐露著一丝丝的神秘感。新市政厅座落在玛丽安广场的北侧,建于 1867 – 1908 年之间,建筑物的历史算不上太长远但是外墙的颜色却为这栋市政厅增添了许多历史感。新市政厅的第五、六层还建有全德国最大型的木偶大钟,每天早上十一点、中午十二点以及傍晚五点(仅限于三月至十月)都有木偶的演出。 但是,这一天我们错过了 —— 就时间不对啊!新市政厅,顾名思义,当然就是 “新” 的市政厅,是1874 年才从附近的旧市政厅 Altes Rathaus 迁入的。有趣的是,旧市政厅的外观比起新市政厅更簇新;反而是新市政厅的外墙看起来更具有历史的沧桑感。玛丽安广场上还有引人瞩目的玛丽安圆柱 (Mariensäule),顶端立有圣母玛丽亚的雕像。基柱上有四组雕像,小天使斩杀人类憎恨的恶魔:狮子(战争)、蜥蜴(瘟疫)、龙(饥饿)以及蛇(无信)。 我们绕著玛丽安广场周围的大街小巷慢慢地逛著,偶尔看见漂亮的橱窗也会停下脚步来看一看。当中有一间干果专卖店特别吸引人:各色干果装在大小一致的透明容器里,色彩各异,就算不喜欢吃干果的我们也站在橱窗前看了好久。我们还逛了 ZARA Homes,自从曾先生和我搬进新家后,就好喜欢到处去逛家居用品店。我们也不见得一定会买(应该说绝大部分的机率是不买),但是逛著逛著就会著迷,我们会讨论家里的某个角落是否缺一盏灯,而厨房里是否又少了一套像样的陶瓷碗碟。这样就耗掉了好些时间。 从 ZARA Homes 出来的时候,肚子已经咕噜咕噜作响了。自从在福森与德国烤猪脚擦肩而过后,我们决定来到慕尼黑一定要好好吃上一顿烤猪脚。据说这里有一间最传统的啤酒馆 Hofbräuhaus,就在附近。我们知道这是十分商业化的旅游点,但是也很自然地就走到了Hofbräuhaus。 门口就相当有气派,我们穿过那一道短廊,进入啤酒馆的当儿,被里面的拥挤程度吓著了!这可容纳千人的啤酒馆大堂居然一位难求。侍者们捧著大托盘,上面装满了大杯大杯的啤酒在人流如织的大堂里穿梭著,臂力甚惊人。大堂的中央有一个小舞台,当时一组乐队正热情地表演著。整个大堂闹哄哄的,喝酒的喝酒;吃猪脚的吃猪脚;还有人忙著跟乐队合照。 我们对于这样的喧闹并不特别喜好,于是还是选择了离开。走到对街的街头,刚好看见有另一间啤酒馆,透明玻璃窗外经过,看见厨房里的烤炉内有好多只烤猪脚。随著烤炉铁叉慢慢旋转,猪皮烤得油亮油亮的,我彷彿想像到了猪脚放入嘴巴里的那一股喀滋喀滋的美味。我们很有默契地走入这间名为 Haxnbauer 的啤酒馆,点了半只烤猪脚还有一客香肠来分享。 傍晚的慕尼黑并没有安静下来,人们来来往往地经过窗外。我们在 Haxnbauer 里一面大口吃烤猪脚,一面大口喝啤酒,还一起聊聊天南地北的趣事,乐也。 晚餐后,我们随意在市内逛了好一阵子。店都关了,却不觉得危险。好样的慕尼黑! |
little_orc 发表于 4-2-2018 10:04 AM
为什么抄袭别人的帖??
https://cforum1.cari.com.my/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984460&extra=page%3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