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份的朋友应该都经验过,在情爱的初期,天崩地裂的闹哄哄时,两人必然想尽一切方法,延长彼此可以共处,可以相互偎依的时间。因为那时候有说不完的话题,有聊不完的心事,还有那想要知道彼此从出生到现在的点滴,把那还不熟悉的,还不认识的部分,全数追补回来的渴望。 然而,那是情欲刚萌芽的阶段。
后来,如果两人没有足够地回到自己的空间。没有成长。那么不管后续的发展是情侣,还是夫妻都一样,将会走下坡。然后,开始厌恶对方,开始希望可以喘气,可以不用一直听到对方的抱怨,可以不再满足对方的欲求等等。 其实,这不过是一个自然现象。 能量走两极。太亲密了,就需要一点距离。距离大了,就开始想念。 只是,从来没有人在成长过程跟我们分享这样的经验。所以,面对关系,除了懂得追随著彼此的欲求,好吃的时候,有食欲的时候,不断吃。吃撑了,就陷入是不是要换菜的两难抉择。 万一已经迈入婚姻的关系,为了那不是很确切知道 “是不是” 与 “为什么要遵守” 的承诺,人们就开始折磨彼此。 何以相爱变相互折磨?折腾个你死我活? 因为在这样的关系里面,两人都不能呼吸,都深受折磨。追究起来,起因好像就是因为上了 ‘对方的贼船’ 。于是,负向情绪拼命丢给对方。以致苦不堪言,浑身伤痕,再蹒跚分手。 最可怜的是,分手了,疗伤了,活过来了,找了新对象,换汤不换药,旧戏找了新的主角,重演又重演。这样的悲剧,放眼看去,还真不少。 其实,就不过缺了一个 ‘退守’ 的概念。先是有一个了解,知道每个人都有 ‘当他’ 自己的需要。也因为这个部分,所以才彼此产生吸引力。既然要继续可以有吸引力,当然要鼓励与支持对方,可以回到自己。甚至有一个实体的 ‘退守空间’。 在我的幸福感个案工作里面,看到很多朋友因为 ‘恐惧’ ,所以一想到 ‘退守’ ,联想到的就是 ‘分手’。基本上,这两个词的差异很大吧?! 害怕 ‘退回自己,就会失去对方’ 。那只是在关系里面,被反照出个人‘内在失去的恐惧’ 与 ‘抓著’。殊不知,越是被自己的恐惧抓著,距离对方就越远。因为,当恐惧与抓著在的时候,爱就不在。 因此,一段关系是不是可以行云流水,是不是可以相爱不腻,基本上都跟有没有 ‘退守的能力’ 有绝对的关系。 想要可以细水长流,就得鼓励与支持彼此,各自保有 ‘退守的空间’ 。需要的时候,就可以回到自己,单纯地享受自己的单独。如此这般,再会面时就可以有新的能量,新的吸引力源源不绝。那绝对不是换发型,换形象,换香水,换车子或整形换脸皮可以做到的。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