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从珍贵的木材到纹路的对称,从宽版的鞋型到舒适的细带,让台湾名师的木屐,越贵越抢手。 位于嘉义竹崎乡的鹿麻产车站,曾是阿里山森林铁路主线的一个停靠站,但如今却只有特定观光活动时,才有火车停靠。而车站旁的客家文化烟楼,则长年传出木柴炙烧的清香,里头陈列着品牌 “台湾名师” 出产的木屐,包含桧木、樟木、楠木等各式珍贵木材,无论是常见的传统轮廓,还是时尚的高跟鞋型,都静静的伫立于陈列架上,等待有缘人的出现。说是有缘人,主要是因为这里的木屐材质珍贵,还要配合花纹的对称与鞋型轮廓,几乎每一双都是独一无二,因此要找到合适的大小,又是自己喜欢的,多少要碰一些运气,而这些充满「性格」的木屐作品,都是出自工艺师何荣朝之手。 在台湾还是制鞋王国的年代,何荣朝为了赚学费,高中时代就投入制鞋业,包含马靴、皮鞋还有女生的凉鞋,成为他之后投入木屐产业的基础。 “可以这么讲,会做马靴的都会做木屐,他们在讲的开模,把形状开出来,然后挤在马靴里面。” 何荣朝一手拿着他自己打磨的鞋模跟我们说道:“做马靴的会做木屐,但是对木材不了解,没有办法像我小时候家族就是做木材,他们没有办法去投入,木材应该怎样去应用它,还有把它纹路弄出来。” 定睛一瞧,当你把成双的木屐并排,便可以看见木头鞋底对称的纹路,而这正是何荣朝手下作品的独特之处。在嘉义民雄乡出生,四岁搬到了竹崎乡,由于父亲从事木材工作,累积了何荣朝对于木头的知识。因此在解剖木材时,要精准的自南北向将木材对半,东边的做一对木屐、西边的做另一对,这样才能达成何荣朝对纹路的坚持。 木屐的舒适性则是另一个重要课题,除了经过国家甲级考试认证,确保每双鞋型都符合人体工学,何荣朝还刻意将木屐放宽,让脚趾能自然伸展。系带的部分则以具由弹性的柔软面料,取代常见的塑胶、牛皮,确保每双木屐穿起来舒适又不咬脚,关于这点,可不是随便说说,因为我在现场就有亲自试穿过,舒适性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也是为什么台湾名师的木屐动则上万,加上地点位处偏僻,却还是吸引了许多消费者特地前来购买,而且据何荣朝的说法:“越贵越好卖。”木材选用的越稀有、价格越高,越能刺激客户买单。 为了这次访问,何荣朝特地拿出了私人搜藏,从木材散发久久不褪的清香,以及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的纹路,可以得知其珍贵程度。但为什么不上架,不是越贵越好卖吗?原因其实是为了开设木屐博物馆的理想做准备。至于未来,何荣朝说他没有太大的目标,能做多久是多久,只希望能存个老本花用。但最重要的,是要将这项工艺,扎扎实实让两位得意门生生陈名诗林、张登丰继承。他强调,随着时代变迁,创新是重要功课,但绝不能偷工减料、欺骗客户,这样木屐工艺,才能健康、恒久的传承下去。 内容提供:台湾东西名人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