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别名春仔花的缠花工艺,在陈惠美的推广下,从渐渐式微的民俗工艺,化身全球注目的无形文化资产。 缠花工艺许多人听来陌生,但却是台湾早期十分重要的民间工艺。民国时期,缠花工艺在台湾盛行,因应地域与形制的不同,还区分为闽南缠花(别名春仔花)、金门缠花(别名吉花),以及客家缠花等不同派系。闽南缠花多在婚嫁场合用作头上发饰,不同身分配戴不同式样,如乌龟、鹿、石榴等,各具祝福含意。金门吉花同样用于婚丧喜庆,因金门种植许多‘吉仔’,也就是石榴,当地人视石榴有多子多孙的寓意,因此赋予吉花美名。至于客家缠花应用范围则更加广泛,包括妇女发髻、童帽装饰等,最常见是用在典礼祭祀中的缠花供品。 原本面临失传的缠花,在一次因缘际会下得到重生。原本从事皮革工艺教学与创作的陈惠美,在一次朋友介绍下,认识了缠花老师谢陈爱玉,并爱上了缠花的优雅与细致。几番央求下,这才获得陈惠美口中的 ‘爱玉阿嬷’ 首肯,收作徒弟。 “那时候阿嬷有讲一句话,其实她早期要跟人家学,人家都不教她,因为这是赚钱饭碗,大家都靠这个维生。” 陈惠美回忆道:“所以阿嬷在课堂上教我们的时候,就会说这很漂亮喔,人家都不教我噢,这都我自己设计的喔。” 言谈中尽显对爱玉阿嬷的怀念。 缠花的基本构成,是以丝线缠绕纸片,搭配铁线与其他装饰的辅佐,构成各式各样的轮廓。看陈惠美俐落的手法,状似简单,在松紧、缠绕之间,却蕴藏十几年的功力与修养。为显对爱玉阿嬷的尊敬,陈惠美早期执意依循传统,包含形式、颜色等。一直到爱玉阿嬷过世那年,陈惠美才开始把脑海中的筹画付诸实践,除了尝试不同色彩与不同材质的丝线,更衍伸创作出胸针、耳环、手环等实用商品。不仅如此,在艺术创作上更是大胆,除了与自己的皮革专长结合,从民国97年开始已十二生肖的鼠作为创作主题,从此生肖就成了每年的创作功课,再两年,就能功德圆满。 “我蛮坚持的,就是说一个传统文化你要学,你就要把它注予新的生命。” 陈惠美强调:“我也有给缠花住入新生命,我已经突破了,那我现在希望我的学生也能够突破,你可以给它新生命,可是不要变得不三不四,内涵精神还是要在。” 在陈惠美的推广下,一方面她将缠花推向大众,在宜兰传艺中心开设专属于缠花的展示柜位,也在各地美术馆筹画展览。另一方面她则师法爱玉阿嬷的无私传授,开班授课,她的学生甚至已经可以出师,自己出来开班授课,让缠花工艺能开枝散叶。 这样的成就,也让陈惠美获文化部登录,成为台湾第一位缠花工艺保存者。为了改善缠花多是口耳相传,没有书面纪载的缺点,陈惠美更在2016年推出《春仔花细工:传递祝福的缠花手作》,系统化的纪录了缠花的技法,也为每个零件定名。面对缠花工艺逐步发扬,却反倒让陈惠美担心起来。她说:“我不喜欢缠花变成是一个流行,文化的东西绝对不能流行。”因此苦劝想投入缠花工艺的晚辈,不要太心急,一定要先了解缠花的内涵、包含基本的历史、零件与技法,融会贯通后再去做延伸,不要太心急,因为缠花可以发挥的空间绝对还很大。 内容提供:台湾东西名人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