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家境很好,并不愁衣食,但往往却犯了“第三只手”的瘾。去逛超市商店见到某些东西,就会忍不住顺手牵羊把它牵走。这些东西不是贵重物品,甚至也并非对方用得著的必需品。物品被偷出去后,可能就被对方随手丢弃。这些行为往往使人摸不著头脑。更被人不屑地骂:有病啊?! 其实这种行为真的是一种病,也即是患了“偷窃癖”。 心理医生陈家伦表示,偷窃癖是属于“冲动控制失调”的一种心理疾病。也有可能出自于脑荷尔蒙分泌失衡,即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类。患者藉由“偷”这个举动来释放本身的压力,并从过程当中的紧张与刺激性达到满足心底渴望的快感。 陈家伦指出,偷窃癖和真正偷窃犯的分别是:一般偷窃犯所偷的是贵重、有价值或对本身有用的物品。而且偷窃之前都会经过深思熟虑,事先步署该如何下手以及事后如何逃跑;偷窃癖却不一样,患者基于冲动控制失调,不能自我控制去偷取对他们没有用且没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也没有事先策划,冲动一来就去偷。主要目的只是享受偷窃过程的紧张刺激,以及偷获物件的快感。 患上偷窃癖好的因素不明,可能是遗传基因,也可能在成长过程中模仿身边人。患者一般是对生活麻木,没有寄托目标,觉得生活苦闷没有刺激性,因此才从偷窃过程中寻找刺激。诱发因素往往就是来自于“控制不了冲动”的欲望,在进行偷窃的过程时,起著被释放或减压的感觉,日久就会对这行为上瘾。 一旦偷窃上瘾,如果没有偷窃的机会,患者的心里就会烦躁不安,不能专心工作,一定要找机会去偷窃来释放。如果没机会释放,就会在体内形成一股压力。极力压抑的结果,就变得越来越冲动,需求不被满足,偷窃的意念就会愈发失控,几乎一看到东西就想偷,引起社会困扰。一旦被逮捕,就会面对法律的制裁,使人格与名声破产。 其实这种心理病也是可以治疗的。至于是否能根治就要看患者的配合度。陈家伦医生说,治疗法一般会采用药物减低患者的冲动症状,在欲望获得控制之后,就能减少癖好的发生。过后再经心理治疗,让患者懂得察觉、分析与控制,就能逐步改善病情。 但由于患者通常都不会有罪恶感,所以也不会主动寻求治疗。因此,若发现身边有这样一个”另类”的人,不妨劝他去求治吧!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