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因《异形:圣约》的上映,我重看前集《普罗米修斯》,之前还没破解的迷点(或是已忘记了的……)顿时都涌上来。再去YouTube查找永远看不完的解说频道,再找厉害分析的朋友出来谈半天(原本是要谈正经事的……)。 《普罗米修斯》里头的“工程师”是不是创造地球生命线的物体?过后在星球 LV-223里,什么事情导致他们在逃命?所谓的异形(Xenomorph)是怎样来的?等等这都是看了《普罗米修斯》后,头顶上出现的问号。 现今看电影,不但有戏中戏,还有戏外戏和戏后戏(后者漫威电影最拿手)。《异形:圣约》在上映前,正式的宣传短片除了预告片外,还加了两段序幕短片。 第一段在今年二月上线,题为“最后晚餐”。目的是介绍《圣约号》的人员,包括由James Franco饰演的船长Branson。看了它,对团员的性格(和性倾向)能认识更多,看正戏时自然会更加的投入,更会紧张谁会死去。 第二段在四月上线,题为“相遇”。讲述《普罗米修斯》生还者Elizabeth Shaw和复制人David前往“工程师”星球的小故事。 除了这些正式的网上片段外,当然还有无数分析这些短片的频道。有办法看完的话连正戏还没上映前就可以为它写篇论文了!就好像菜肴还没到口已掌握了它的食谱般。 当电影还没上映前几个月,有时甚至是一年前,电影公司就会推出小预告片(Teaser trailer),跟着来几个预告片,再来个终极预告片。间中还在各大活动,如每年在美国圣地亚哥举办的国际漫画节(Comic-Con International)里来个演员影迷大会,播一段特别为这活动而剪的特别片段等。不断的制造话题,一直炒给它热到上映那天去。
其实早在1999年,《黑客帝国》(The Matrix)也是在跨媒体管道宣传,甚至特别编绘了网上漫画和动画来做补助品 。有朋友认为一部好电影是不需要花这么多心思才能看懂的……这也没说错啦,正如要听一首歌,你未必需要知道电吉他是由谁弹,鼓是谁打,甚至词曲是谁的创作。或者听这歌前要先研究一下歌曲里头所描写的那座城是怎样的凄美。听起来爽就好了嘛! 可是人毕竟是好奇的生物,寻找是我们的本性。歌也好, 戏也好。这种追求,其实也只不过是一种乐趣。一部作品只要能够做到多层次的享受就算成功了! 这一方面《圣约》就比《普罗米修斯》做得好。看完后至少头上没有冒出许多个问号,要赶紧上网找答案的症状!
|
hts: 我超級討厭spoilers。我寧願看電影,不知道其任何背景,no prejudice,只是純粹觀賞故事就像一個秀,有驚喜。只有在觀看 之後 ,如果不錯也留下深刻印象,才會檢 ...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