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蘊深厚,特色鮮明 潮汕融匯各朝文化 - Wednesday, January 03, 2007 曾和一位在中國廣東省推廣美育教學,並頗具見解和成果的校長張仲慶聊到潮汕,他突而嚴肅地透露剛造訪了潮汕,並因此發現自己以往見識的短淺。他說:「很多人都誤會了潮汕只是個重商的地方而已,我去了才恍然大悟潮汕地區的人文發達、古意盎然,而潮語更是和中原古漢語有緊密關係。」這番話就此擱在筆者心中。
其實對于潮汕,很多年輕人都不知其所指為何位置。潮汕,指的是過去為潮州府管轄,包括現在廣東省汕頭、揭陽、潮州市這個背靠五嶺,面朝南海,東與閩南相接,南與台灣隔海相望的,被稱為「省尾國角」的地方。
筆者隨雪隆潮州會館于今年11月中去了一趟潮汕,終有緣得以飽覽所謂的「海濱鄒魯」,大開眼界。雖因時間關係而走馬觀花逛了一圈,卻得以看潮汕宅第、觀木雕、聽潮曲、嚐美食,更在汕頭大學優美的校園裏與學生一起聆聽學者解說潮汕文化。
雪隆潮州會館的「潮汕文化之旅訪問考察團」,是由會長丹斯里林源德率領了26名成員組成,連隨團的兩名記者都祖籍潮汕,在8天的行程中一頭扎進母體文化的懷抱。
林源德表示:「由于早期的海外潮人抱著落葉歸根的心情,對家鄉經濟建設方面的貢獻是不容忽視的。但現在海外的年輕潮人已有落地生根心態,所以我要把那條線牽拉起來,帶領他們尋根溯源。」
「潮人若不珍惜認識潮汕文史的機會,是一種浪費。我希望這次的文化之旅能讓我國潮人對潮汕文化有第二層認識。潮汕文化不但底蘊深厚,且具自身鮮明特色,是潮人的驕傲。」
此行第一站選擇到位于汕頭市的「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進行交流。該中心為原廣東省政協吳南生主席的倡議下,于1991年創建的民間學術團體。
由一批離退休人員和專家學者組成,近年來已逐步發展成為潮汕歷史文化資料征集中心、研究中心和對外傳播交流中心。
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群熙副教授在交流時指出:「潮汕文化是古代潮州士著文化、中原文化和海外文化相融合而產生和發展的文化。」這種近代「文化聚寶盆」說法,可說打破了古代南蠻及近代善賈的刻板印象,讓首次到潮汕的筆者醍醐灌頂。
據史學家考證,潮汕地區古代居住著閩越人等原住民。不過,潮汕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山環水抱的地理環境和與外隔絕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因此被中原仕民認為可逃避戰亂的「世外桃源」而紛紛遷入。
其中一支主幹移民輾轉經過幾個省份后,到達福建的莆田、漳州、泉州定居一段時間,最后轉入潮汕地區,所以民間有「福老」之稱。
中原漢人移民入潮的另一支主幹是「河老」,他們是直接從中原南遷的「河洛人」。從隋唐開始,他們越來越成為潮人群體的骨幹成分。
雪隆潮州會館的潮汕之行,從汕頭、澄海、潮州至揭陽,可見沿途的村庄裏有一圍一圍的老厝(潮人常稱屋為「厝」),祠堂前有闊大的陽埕(空地),埕外就有池塘。望著屋頂上殘存的雕刻和彩畫,可以想像出其原貌的繁複。而古樹、池塘、府第,這是潮汕鄉村隨處可見的景致。
繼續沿用祖先以宗祠為中心的向心圍合的居住方式,將整個宗族按尊卑次序統一安排在一個有序的空間裏,潮汕鄉村因此有了一座座規模巨大、中軸對稱、主次分明的「從厝式」居民群落。而且,和古代門閥仕族重視門第相似,他們無一例外地在這些鄉村的中心--祠堂的門額刻上如「潁川世家」等門第堂號,流露出一種中原文化的優越感。
不過潮汕的人口自宋代后漸趨繁密,耕地越來越少,再加上天災人禍,迫使這些中原仕民的后代,不得不面向那來來往往的潮水,漂洋過海闖出另一番天地。由于潮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各朝代源源不斷的中原移民,使其具有儲藏和積聚文化的作用。而遷潮的中原仕民又常以正統文化傳承者自居,對自身文化充滿自信,故在竭力保護祖先文化之外,還對土著文化以及海外文明予以接納和吸納,終于融匯成自身濃郁醇香的潮汕文化。
汕頭努力打造經濟強市 由于潮汕以前長期隸屬于潮州府,故「潮汕人」對外一般稱「潮州人」。不過,現在一般都簡稱「潮人」。
今潮汕地方很早就正式進入中國的版圖,並在歷史上有過重要或輝煌的發展時期。
楊群熙續而指出,晚唐以前,不論從全中國還是從廣東來看,潮汕都屬人口稀少的荒僻之地。可是到了元代,人口在全省中躍居第三位。這是由于北宋以后移民日多,韓江三角洲的開發利用,促進了社會的發展。隨著農業、手工業生產水準的提高,商貿活動、海上運輸也日見活躍,潮人的善賈也在此時顯露頭角。他說:「明代至汕頭開埠前,潮汕經濟和社會是發展得較快階段。明朝初期,為鞏固政權施行禁海政策,直至清朝康熙于1684年平定台灣之后,才放鬆和取消海禁。」
「這時為解決糧食問題,潮汕商人在政府許可下,開始到泰國販運稻米進口,其他商貿活動也隨之開展,形成18世紀七、八十年代潮人向東南亞的第一次移民高潮。」
1858年第二次鴉片戰爭后,英帝國主義強迫清政府訂立《天津條約》,辟潮州為通商口岸。由于遭到潮州當地人民激烈反對,才改在汕頭開埠,至今已144年。汕頭開埠后,經濟地位日益提高,成為廣東省的重要港口。上個世紀30年代,每年出入港的船舶噸位居全中國第三位,僅次于上海、廣州。
1981年,汕頭更率先和深圳、珠海分別建立為經濟特區。目前整個地區調整為汕頭、潮州、揭陽三個省轄地級市,分管轄下各縣、市。
過去的「大潮州」概念,也普遍用「潮汕」一詞來體現,由此可窺出經濟地位的轉移。
汕頭副市長陳茸接見「潮汕文化之旅訪問考察團」時,也強調成為經濟特區25年的汕頭市,不但是著名僑鄉也是海濱城市。
她說:「汕頭有良好發展基礎及廣闊發展空間,不但擁有工業經濟帶,也顧及生態經濟帶。目標就是要建設現代化、生態型城市,努力把汕頭建成經濟強市和區域性中心城市。」
「汕」,意為海灘之高處,汕頭位于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出海口處,「一市兩城」格局的是全中國獨一無二的內海和景色綺麗的石風景區。這座只有百多年歷史的年輕城市,能否促使歷史積澱下來的潮汕文化繼續發展呢?
韓文公祠紀念韓愈 在潮州市韓江東岸,一行人到達倚山臨水的韓文公祠。祠內正中央塑了韓愈像,四壁環生歷代碑刻40面,記載著韓祠的歷史和韓愈治潮業績。
正殿左側有碑刻「功不在禹下」,這句話本出自韓愈稱贊孟子的文章,后人反過來引用他的話來讚頌他。潮汕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楊群熙副教授楊群熙認為,除「河老」和「福老」的遷入外,獲罪降職官吏的教化和定居也為潮汕帶來了精粹的中原文化,最終使得潮汕成了名符其實的「海濱鄒魯」(孔子為魯人,孟子為鄒人,故稱文教鼎盛的地方為「鄒魯」)。
在唐代,潮汕距離首都長安較遠,朝中達官貴人都認為其是蠻荒之地,所以被用作官吏獲罪降職的去處。僅有唐代就有包括4位宰相在內的高官被貶到潮汕,后來加上宋代6位被貶到潮汕的宰相,史稱「十相留聲」。這些人雖得罪皇帝,但多數人在當時被人們認為賢臣良相。他們帶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生產技術,對潮汕的開發繁榮起著良好的促進作用。而且也奠定了儒家的文化基礎,推動了農業生產的進步。
其中令潮人尊崇及思念以至于能「廟食千歲」、「山水易名」的韓愈,竟然只是待在潮汕8個月而已。
《祭鱷魚文》傳頌千年 唐代高官,著名文學家韓愈曾被朝廷「流放」潮州,並寫下著名的《祭鱷魚文》。韓愈的名氣,使他成為中原派駐到潮州最著名的人物,他在當地的功績,迄今仍為潮人懷念。 韓愈是唐代文學家,公元819年本任朝中的刑部侍郎,卻因諫迎佛骨被貶至潮州。
在往潮汕路上,韓愈甚至痛失了女兒,但到潮州后,韓愈振作起來不顧一切地投入到建功立業的行動中去。他關心人民疾苦,不但修堤,還禁止販賣人口、釋放奴婢、興學辦校,更因驅鱷而留下讓人千年傳頌的《祭鱷魚文》。
韓愈致力于教育人民,傳播儒家文化,最后澤遺濱海。潮人對他的懷念及感激之情,也影響到后來被貶至潮汕的官員,並為這塊海隅之地帶來了源源不斷的醇正文化。
當代著名文化學者蕭雲儒曾公開表示,潮人崇韓的現象,說明潮人對當時先進的唐長安文化的推崇,也證實潮人對中原文化的向往和感恩。
漂洋出海的潮人后代,站在居高的韓文公祠遙望今日已無鱷魚的韓江,又會憶及甚么呢?相傳當年韓愈親手所植的橡木就在祠前,令人不禁遐想可在清幽的祠中尋其足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