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1384|回复: 16

Blog俗套---倒悬之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3-11-2006 04:2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目录
-- 自相矛盾
-- 自圆其说
-- 又见断背山
-- 象牙塔
-- 年少的迷惘
-- 京片子
-- 龌龊
-- 流浪猫
-- 邯郸学步
-- 雪儿的浅笑
-- 受伤
-- 倒悬之苦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7-1-2007 07:09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6 04:36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相矛盾

古时候,矛和盾都是作战用的武器。

矛---用以刺杀敌人。
盾---用来保护自己。

从前某人到市集去卖矛和盾。众人前来观看,他便拿起矛向大家夸口说:“我的矛,是世界上最尖利的,无论怎样牢固坚实的东西也挡不住它一戳!” 他洋洋得意,又再拿出盾向大家吆喝起来:“我的盾,是世界上最最坚固的,无论怎样锋利尖锐的东西也不能刺穿它!” 这时候,一个看客上前拿起一支矛,又拿起一面盾牌问道:“如果用这矛去戳这盾,会怎样呢?”围观的人先都一楞,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便都散了。

结论:如果一个人语言、行动前后不一致或互相抵触,我们可以自相矛盾来形容之。


短信留言某某某:

如果把你跟那卖矛和盾的人划上等号的话,也许你会叫冤说太不公平了。然而你有否想过,一直以来你的反口覆舌,让你自己看起来就像一条擅于变色的脊椎动物。而你的变色并非出于自然,但却是非逻辑性的。显而易见的,非逻辑性之思维模式正逐渐地腐蚀着应有的理性,而这种征兆也正好体现在你的自相矛盾和前言不对后语。

2006年11月23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29-11-2006 02:23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3-11-2006 09:0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自圆其说

一个作者写一篇论文,必然会围绕立论寻找充分的论据,以便自圆其说;一个教师撰写教学设计(即教案),必然会围绕目标确定一个教者认为“应该如此”的行为起点;一个市场调查者,会根据自己的观察,寻找出各种可以支撑项目方案的“市场”论据。论文也好,教学设计也好,市场项目方案也好,合理与不合理,好与不好,可行与不可行,往往总是以能否自圆其说为判断依据。照理,自圆其说是一种好的思维行为,如果思维混乱,自己尚且不能自圆其说,又怎能说服他人,怎能予以实施呢?

自圆其说往往会形成若干思维的黑洞。人的工作目标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即寻找黑洞。一个成功的人的行为,一方面要自圆其说,另一方面必须要不断观察和发现自圆其说的黑洞所在。黑洞发现得越多,越充分,论文也就越完善,教学设计也就越有可操作性,市场方案也就越接近市场。如果仅是自圆其说,为自圆其说而自圆其说,被自圆其说所束缚,设定在自圆其说中不能自拔,人类就不能进步,思维就会逐渐沙漠化。


原文:载自yanghong的《自圆其说的思维黑洞》


短信留言某某某:

你的自圆其说在我看来无疑是在掩饰着你内心的恐惧与无能为力。回想起之前你对我说的种种话语,现在经细剖后发现竟然是多么地肤浅(敷衍)和空洞。李敖曾骂国民党“手淫台湾,意淫大陆”,而你的话更甚于此,你简直是在贬低自己的人格,侮辱我的智慧,更糟塌了此前彼此间所建立起之难能可贵的诚信!啊...不,也许这不该怪罪于你,也许是我多心了,我一厢情愿地相信要以诚待人的想法,如今看起来跟白痴没两样。所以,请你放心,我不会为此而动怒,因为就算我气得脑子里崩了血筋,我也不能改变些什么。这是你的自由,阿美利坚所强调的自由,所以请继续你他妈的自圆其说吧!
           

2006年11月23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29-11-2006 02:34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06 02: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断背山

近日于同行间又听见了断背这个词,上回是“球碰球”(女跟女),这回是“棍打棍”(男跟男)。朋友豪问我:“如果我跟阿华断背,你会排斥我们吗?” 我说不会,他续道:“但凯文他们开始杯葛我了,这令我很难受。” 我没说什么,我也不想说,因我对这类“伪断背者”通常都抱有一种先听其言后观其行之心态。事缘此前有位艺术界达人女性友人情伤过后曾言明,从此不再碰男人,要跟女人结婚云云。然而方过年逾,当初的信誓坦坦如今看起来竟是多么地可笑,不仅跟男人结了婚,连孩子也有了,还劝人别有事没事就搞断背。靠!我曾为了此事而调侃她,她也怪难堪的,还说什么:“人家当时的心很乱嘛,不就发泄乱说一通咯。” 晕!所以,经此事后,我对那些口里嚷着说要搞断背者始终抱持着观望之态度。

以下是我曾在4月6日于登丹交流区里发表对同志恋情之看法。

有常接触艺术领域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看到一个现象,那就是在这个圈子/领域里明显的存在着较多的同志恋情。曾跟某些同志朋友们相处过不短的日子,大概也都能够感受到这种错综复杂的情感与关系。同性恋者的文化、行为方式,对于不曾接触过他/她们的人来说,难免会产生种种的疑虑,或引发过敏的反应(通常都是负面的)。

当时我身边的同志朋友们大部份都很年轻,都是十来岁左右。至于何以会走上同志这条路?他们很多时候都答得似是而非。当然,我不可能要求他/她们都给于合乎科学论证,逻辑中又包含着理性与客观的答案。然而我发现了至少两种情况,一种是所谓的先天性的,另一种则是受到外来因素的介入,“有心人”软性的潜移默化或硬性的教唆。而在心理建设上原本就显得脆弱的某些人来说,这有很大的可能会使他们改变性取向。

其实我并没有以鄙夷的眼光看待他/她们,我也反对任何行式的盲目抵制。我也明白同性恋也是人,他/她们也想创造和谐的社会和融入这个大家庭。然而有必要强调的一点是,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偏见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源于同性恋者的性取向,而是他/她们当中的所作所为。

所以,对于同志恋情,我不会用溢美的言辞去歌颂她,我也不会白痴到以爱滋病作为切入点以对他/她们进行道德的审视。同志间的爱,需要更多地用心去感受和包容,也需要更多地用行动去诠释-----所谓的真心相爱。

2006年12月8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11-12-2006 12:02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4-11-2006 07:4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象牙塔

什么是象牙塔?象牙塔是用象牙搭建而成的塔吗?还是类似蛋塔之类可以吃的“塔”?老实说,象牙塔这词是什么意思我活到这把年纪了也还没把它给弄懂,更别说是以此来大作文章。前阵子我跟供应商们到丹州的wakaf bharu去吃晚饭,席间众人谈笑风生,气氛愉快。当时大家的话题都围绕在泰国多姿多采迷艳璀璨的夜生活上,而其中一位年纪颇大的“老鸟”则笑言道:“对许多男人而言,泰国的确是个人间天堂,美食酒水还有那让人留连忘返的温柔乡,已足以为你构建出一座理想的象牙塔。” 回到家后,我趁对这词还有点探知的欲望,便迅速地在网上找了些相关的资料。

Ivory Tower(象牙塔),根据圣经《旧约雅歌》(the Old Testament, song of songs)
睿智富有的以色列王所罗门(Solomon)曾作的诗歌里有提到过说“象牙塔”只是用来描述新娘美丽的颈项而已,并无他途。后来这个词被逐渐地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面去,主要是指“与世隔绝的梦幻境地、逃避现实生活的世外桃源、隐居之地”。而在汉语中,象牙塔的外延涵义则主要是指“比喻脱离现实生活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的小天地”。


2006年11月24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11-12-2006 12:0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6 11:4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少的迷惘

昨天跟一位正在念大二的朋友在skype里哈啦得不亦乐乎,也许是久没联络,所以聊了近两小时之久。他说,你知道我现在活得有多痛苦有多难熬吗?除了上课时有点精神寄托外,其余的时间都花在上网,打游戏机,泡妞和到各大商场去溜达。他也说,明知道这是不对的,而且也明白得有够彻底的了,这是在浪费青春,蹉跎岁月,也明白到若此情况持续下去的话,别说毕业,就连能否完成大二也是个问题。他接着说道,其实我也不想这样下去,可是却无法从这个每日都在重复着的循环里抽身而出。目前不止是对前途迷茫,对生活也感到迷惘。我听了他的这番“自述”后,老实说心里还挺替他担心的,担心并非是他的茫然度日,而是担心他因为脑筋一时没办法转过来而做出自寻短见之类的举动,毕竟时下年轻一代们看似独立坚强,但实质上更多的是心灵脆弱之极。然而很庆幸的是,虽然苦闷万般,但他也从没想过要放弃,所以他开始思索着到底要怎样才能使自己重回正轨,如何才能使自己的大学生涯过得更充实与精彩。

其实我能够了解这位朋友的感受,毕竟我也经历过类似的生活。当年在异乡求学的三年里,每年至少有几个月得面对弹尽粮绝的窟境,加上课业与情感纠纷,种种问题如骇浪汹涌扑至,压力绝对不会比我这位朋友少。有时侯回想起来,我能够熬过去其实也算是很不简单的了。除此之外,我也很庆幸有一班朋友能够在我感到心灰意冷想要放弃的时候让我重拾信心面对挑战。他们跟我分享当年初入社会的感悟和感想,教会了我正确的择业观;与此同时,资历较丰者也强调除了技术技能、理论知识的培养外,执着追求理想的热情与精神同等重要。不过若细嚼再反复琢磨当年所经历过的种种,我已少了那股年少的莽劲儿,也没了与人争一日之长短的鸿志。现在除了想赚多点钱让生活好过些外,一些精神或心灵层次上的追求也仅剩意识上的残骸而已。


2006年11月26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楼主| 发表于 25-11-2006 05:01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京片子

早在中学时期就对京片子感到特好奇的,心想这是哪门子的腔调啊?听起来怪有韵味儿的,满是翘舌词儿,一开口准没闲着,骂人更是一个劲儿的狠。当年我在南马的老家是收看新加波电视节目的,托爷们儿的福,我才有机会看到马季精彩的相声表演,而我对京片子的初印象也打从那儿来的吧。几个月前通过skype认识了一些来自内地的朋友,刚开始的时候哥们儿都聊得挺畅快淋漓的,但当对方语锋一转讲起京片子的时候,我一个闷劲儿+呆滞,顿时语塞不知如何回应。不过最叫我难堪的,便是被一位深圳的女网友用京片子唠叨了两句。情况是这样的,那女网友想托我买点儿丹州的手工艺品然后寄给她,而这事儿却连续三个星期也没着落,所以她可能气打多处来吧,开口便唠叨了起来:“吖,带把儿的,我那东西给我买了没?三个星期了你还想放我几回鸽?屁大点儿的事儿你就快给我办妥来!” ...晕。



2006年11月2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6-11-2006 04:5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龌龊

什么是龌龊?怎么个念法?我最近翻了字典才懂这词儿是啥怎念。

龌龊= wo4 chuo4   : 肮脏,污秽,品行卑劣,气量狭隘,拘于小节。



我在念艺术系的头一年的第一个学期,有个来自东马的同班同学在院方的安排下成了我人生中的第一位室友。这家伙的身形特浑圆,样儿也拽,像极了脑满肠肥的大老板,还有那一开口便扯嗓音吐大气讲话的架势,愣是要别人捏着鼻子听他说上一回。我问他:“你家境很富裕吧?” 他答得够腻味儿的了:“阿不然?” 靠!还真他妈的想倒他猪油咧!不过,这家伙是东马的土著,老外名儿,吃猪肉的。

我跟他共居一室,原以为这富家子弟或能罩上我一把,可两个月过去了,洗发精,沐浴露,杯面等吃的用的都记我账下,还没完呢,上课用的画纸,素描用的铅笔和彩料全用我的,连房租也得先帮他缴。再来就是浴室跟马桶,这睾丸脸儿让我特纳闷儿的是,洗完衣服后肥皂水满地也不用水来冲洗一下,要是包租婆一个没留神摔个人仰马翻,他准被包租公通屁眼儿。讲到马桶就特恶心的,多大岁数的人了,解完后就一个劲儿的走出来,水也不冲,非要拌着辣椒干的条状物跟你打上照面不可。他妈的若我心肠够狠,这睾丸脸儿准被我揍得七歪八倒!


2006年11月26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11-12-2006 12: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27-11-2006 05:3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流浪猫

两个月前店里来了只流浪猫,瘦巴巴的右腿还有点儿跛。不过这跛腿猫可厉害了,把同事们一张张原本灰里土气的脸儿奇迹般地挤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而承蒙它恩泽的我感恩之余只差没献上叩首。店里多了股猫骚味儿,但同时也充溢着欢乐的气氛,嬉闹,逗趣,撒娇,总是没闲着就对了。几个马来姑娘们闲来没事儿就把它拥着亲嘴,再不然就像亲生儿般的抱着不停抚摸,还喂奶水剩饭。这家伙是只猫没错,但能像它这般好命的流浪猫也真他妈的少见。

其实自懂事以来对于流浪猫狗的印象都是极其负面的,肮脏,跳蚤,传染病,夜间叫春制造另类噪音等,真是没样儿讨好,听见就头疼!当时的我说有多痛恨就有多痛恨,见到它们愣是要给点儿好看的才行。这种疾“流浪猫狗”如仇的愤慨其实在去了异乡求学后才稍微有了些改观,但说到能够完全放得下偏见,那还得从认识一班常去防虐动物协会义助的友族朋友们说起。不过因为时间的关系,所以我就省略不写了。


来看看我店里暂时收养的流浪猫的“猫样”。




这只肥猫很爱睡觉,除了哄抱外,还得拿出吃的诱惑它才甘愿睁开眼儿。



2006年11月27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27-11-2006 07:20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8-11-2006 03:18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邯郸学步

邯郸学步 han2 dan1 xue2  bu4

记得两年前赋闲在家,趁着暑假没事儿干,便跟母亲到昔加末的老家走了一趟。母亲这老家径曲林深,着实不易找,加上大热天坐在没冷气的德士里,活象油锅里干炒的黄豆。几经癫簸后终于抵步,但整个人已被折腾得疲累昏沉的,离死没远的样儿。

大舅母--五十来岁,爱唠叨,会骂人损人,绷着脸儿出迎咱母子俩。“阿妹(老妈子的昵称)你来得正好啊,快帮我修理修理这头野猴子吧!” 母亲也没瞄她一眼儿,放下行李便问道:“大哥呢?” 大舅母却突然扯高了嗓音:“那老不死的跟割胶佬们打小牌去了!这野猴子见老爸成天往外跑,也跟着放肆了起来!书没念,功课也没做,老爱听歌,我看八成是皮痒了!” 我没理这贫嘴恶舌怪在骂啥,谁管她。望向客厅角落处的小圆桌上,念中三的表弟正眯着眼儿,摇着头,手上敲着拍子,正陶醉在声乐中。大舅母先是一愣,但也瞧着了,一个箭步,往表弟耳上就是一扯,mp3机被没收了。表弟跟我大眼儿瞪小眼儿的,纳闷却又无可奈何...

其实大舅母要如何管教孩子我是无权过问,只不过眼见把一个优秀生折磨成伪书呆子的样儿,心里就有股说不出的闷气。我这表弟才貌不俗,脑筋也特灵活的,就是没啥主见。大舅母听说学跆拳道可强身健体,便叫他学;听说学书法可培养气质内涵,便安排他上书法班;听说学电脑才能与时并进,便又给他安排了一星期三天的电脑班。我看了表弟的时间表课程都排得密密麻麻的,别说放学回到家睡个午觉,就连冲个凉,吃个饭也觉得奢侈。才初中三的学生,活像个扯线木偶似的,是他本身的错吗?还是大舅母的错?我说大舅母需负起很大的责任,毕竟她的管教方式已大大地局限了表弟的才华。而表弟本身的没主见个性,别人怎么安排他便怎么做,这不只让他把自己的优点和本领也丢了,日后做起事情来也会缺乏自信心,大忌也。


2006年11月28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11-12-2006 12:08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12-2006 02:5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雪儿的浅笑

我的堂妹雪儿,十六岁(今年该有二十二了),小美人一个。秀发及肩,鹅蛋脸儿,浅浅的梨涡,两只水灵大眼睛。“ 她笑起来总让人有种莫名的感动与神往”,这就是她那稚气未脱的小男朋友的“心底话”。我笑言道:“美女男人皆爱,这很正常,但我想知道的是,她究竟看上你哪一点儿了?” 经我这么一问,可都把他的羞涩一股儿地往脸上挤了,煞是可爱。“我说老人家啊,我们年轻人的世界你不懂这么多的啦。” 雪儿这时侯不知从哪儿走了出来,轻盈漫步地走到小男朋友处,一屁股地坐在他身旁。她轻拨了秀发,看了看腕表,说道:“好啦,时间也不早啦,我们得出发了。” 我问:“这么夜了还去哪儿呀?” 雪儿:“去.拍.拖!去.看.戏!哈哈哈!” 我说:“不跟你妈交待一下吗?” 雪儿:“你跟她说不就得了吗?嘿嘿!peter,我们走。” 说着头也不回地挽着小男朋友的手出门去了。

我在客厅里看着电视,良久,婶婶跟老妈子方从客房里走了出来。婶婶望向客厅处,没见雪儿,便问:“雪儿又出去了吗?” 我道:“嗯,是的,跟peter。” 这时候我老妈子习惯性地替别人发愁了起来:“阿英,你怎能让宝贝女儿就这么轻易地跟别人出去?婶婶:“叛逆期你能管得了多少啊,眼不见心不烦哪。” 老妈子:“吖那你不担心的吗?” 婶婶:“留她在家不就是吵吵闹闹的,就让她出去吧,反正她也不喜欢我这个做母亲的。这么多年来我像条忠诚的狗侍候老公跟几个小瓜,但我得到了什么?脸一黄,腰一粗,老公就嫌弃你了,但不打紧,我还有几个小孩。当时我可真的是这么想的,以为孩子们就是我的希望哪,吖,怎知道他妈天杀的,可好了,含辛茹苦把他们养大了,现在个个却嫌我老嫌我烦了,我变得什么也不是了!......”  听了婶婶近两个小时的牢骚后,我跟妈也无话可说。妈到厨房里去切水果,我则继续看我的电视节目。这时候客厅里的电话响了起来,我正准备去接,婶婶刚好经过电话旁,便顺手接了......


2006年12月2日

今天,是雪儿逝世的六周年纪念日。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当天晚上婶婶接了那通电话后的表情,面无血色,绝望,彻底崩溃。那晚我跟妈一直都寸步不离的守在婶婶身旁,我联络了分居了的叔叔,告知他情况,他也崩溃了。半小时后叔叔拖着乏力的身躯抵步,这时候警方也开始跟家属概述事件的始末与备案。根据警方的说辞,雪儿是被超过一人的性侵犯后继而施与酷刑至死的,而雪儿的小男朋友peter也被欧至重伤,除了左眼被打至半瞎外,也断了几根肋骨,行凶者下手之狠毒,实属罕见。其实当时这起悲剧在南马的新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为据说行凶者全是友族同胞,所以很自然的华人都把矛头直指向广大的马来社群。也许在重压下办事效率才会有所提升,所以很快的警方便把行凶者缉拿归案。凶手共有五人,全部都未成年,其中两名还是比雪儿低两个班级的同校学生。此案该如何审该如何判,广大的群众都在看。有的人希望法官能够公正判罚,不要让死者死得不明不白;而有的人却希望凶徒们获得轻判,能有改过自新重头来过的机会。然而,无论判罚结果如何,有些人事物都已无法挽回,无法重来。

时光飞逝,逝者已矣;六年了,如今一切早已事过境迁。
偶然激起心中涟漪的,是雪儿的梨涡浅笑。

2006年12月2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2-12-2006 10:1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12-2006 09: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队长杰拉德 于 25-11-2006 11:48 AM 发表
年少的迷惘

昨天跟一位正在念大二的朋友在skype里哈啦得不亦乐乎,也许是久没联络,所以聊了近两小时之久。他说,你知道我现在活得有多痛苦有多难熬吗?除了上课时有点精神寄托外,其余的时间都花在上网,打游 ...

这几乎是青年学子的通病,对自我认知和社会定位感到混淆困惑,进而以感官刺激来麻醉自己。若走不出来,此混淆期甚至会拖延到30多岁,变成极重难返,要回头已是难若登天了。

有朋友在身边,或许能籍着谈天说地来抒发心情,但很多时候朋友们也是未成熟的一群,真正能得到的援助是少之又少。此时辅导师的作用会显得更为重要,毕竟还是要有一个成熟的思想从多方面的角度来指引自己。

只可惜,看看现在的这个社会。。。。。。但求青少年不要变坏已是大吉特吉了,还能怎样要求他们像那句千古名句所说的:“认识你自己”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8-12-2006 07:1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受伤

小明在大厅处离神去智地呆坐着,面色死灰。小光端了杯热茶放到他身旁的茶几上,蹲在其跟前说道:“没有解决不了的事,视乎你如何去面对。” 小明缓缓说道:“有一种朋友,他们就像飘浮的流云,癫狂的暴风。飘流的云形态万千,浮泛着满腹孤疑;狂暴的风摧枯拉朽,留下了沧海桑田。我有一位像云的朋友,能言善道。她总是以各种面貌示人,在人前做到面面俱圆,实则乃处心积虑,情张欲狂之人。 我有一位像风的朋友,沉默寡言。他总是以弱者姿态示人,在人前总是恭恭维维,实则乃心狠手辣,丧心病狂之徒。我的诚,被云戏耍;我的仁,被风利用。精神上受到的委屈折磨尚且可放声叫喊,嚎啕大哭渲泄;心灵上受到的凌辱伤害又岂是巧言令色能够抚平?” 语毕,小明便把杯中茶一饮而尽。

2006年12月8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10-12-2006 06: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12-2006 02:07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michealcmyap 于 6-12-2006 09:25 发表

这几乎是青年学子的通病,对自我认知和社会定位感到混淆困惑,进而以感官刺激来麻醉自己。若走不出来,此混淆期甚至会拖延到30多岁,变成极重难返,要回头已是难若登天了。

有朋友在身边,或许能籍着谈天说地 ...

大学、学院里面,有至少2年的时间大概是这样混过去的
虽然course是自己选的,可是科目却没得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NeverGone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9-12-2006 07:24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嘿.楼主的心声:受伤.似乎另有含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10-12-2006 09:42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倒悬之苦

坐在树荫下打盹的小明被掉下的熟果子打中了头颅,一阵刺痛,整个人也精神抖擞了起来。他揉了揉眼,怅惘地凝视着前方。前方,是无数次翻耕的田野;上空,是万里无云的蓝天。田野,有种脚踏实地的实在;蓝天,有种奔往梦想的无限。

小明曾问田野:“务实勤奋真能有所成就吗?” 小明也问蓝天:“抑或不择手段才能平步青云?”田野道:“老一辈的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生活简约不失精彩,民风纯朴更富人情。” 蓝天道:“年轻一辈者朝生八百,暮死三千,追名逐利妄顾仁义,道沦德丧颠倒伦理。” 小明问:“难道就没有两全其美的方法了吗?” 田野,在暮色渐浓下走入了寂静;蓝天,在繁星闪烁中躲进了夜幕。

张三,年近六旬仍红光满脸,一日在门前锄作遇着了小明。张三道:“秉承事物中虚之道,顺应自然之变化与发展。生活处世若能安于天理和常分,则能除倒悬之苦。” 小明拜谢了张三,便回家去了。



2006年12月10日


[ 本帖最后由 队长杰拉德 于 11-12-2006 12:10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楼主| 发表于 7-1-2007 07: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楼。封










队长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4-6-2024 10:47 PM , Processed in 0.070490 second(s), 25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