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查看: 699|回复: 1

韩梨泰院惨案后续太诡异!负责警察“畏罪自杀”,被指销毁证据、故意延迟出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9-11-2022 02:4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韩梨泰院惨案后续太诡异!负责警察“畏罪自杀”,被指销毁证据、故意延迟出警……




10月29日,万圣节庆祝之夜,韩国首尔龙山区的梨泰院发生了惨烈的踩踏事故。
截止到目前,这起踩踏事故遇难者人数已经上升到158人。196名伤者中已有186人出院,但仍有重伤者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而这件事情的后续,更是越来越离奇,甚至连负责调查此事的警察都在家“自杀身亡”,简直就像是韩剧之中的情节……




现在,惨案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梨泰院也已经重新开放,但人们仍然沉浸在悲痛之中——这份巨大的悲痛又逐渐转变成为愤怒,指向事故发生的源头,开始质询追责。
究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严重的事故?
韩国每一个人,都关注着可能造成这起事件的原因。




事发地点旁边侵占道路空间的酒店开始被人刨根问底,还有不少人靠着当天的录像、拍摄、幸存者的回忆,试图揪出“幕后凶手”。
人们的愤怒地想要找到一个应当为此负责的人……
两名头戴面具的人被人拍摄到在梨泰院的路面上洒油,众多网民蜂拥而上进行谴责,警方将其逮捕调查后却发现他们实际上洒的是酒,也并不是在事发区域。






多个幸存者回忆时都声称有一个戴着白色兔耳的男性在使劲喊着“推”,怂恿大家往前挤。
随后,一个当天佩戴了黑色兔耳的男性被当做此人,被人肉出来后遭到大量网暴及口诛笔伐。
然而警方调查显示,他早在事故发生前的21:55分就已经离开了梨泰院,当时根本就不在现场。








在真相被公布后,有很多人都替这位无辜男性感到委屈。
“我为个人没有辨别就跟着大众舆论风向攻击你而道歉。”
“根本是强加罪刑在一个人身上,明明是国家的错。”
“罪魁祸首是韩国政府,大家别再猎巫了。”




事实上,现在的舆论也逐渐指向了韩国政府应当为此负责。
但是,究竟是“未能预见到危险”的责任,还是“预见到了危险,却促成它发生”的责任呢?
11月11日,首尔龙山警察署信息股长被发现在家中死亡。
根据韩联社报道,这名55岁的警员姓郑,生前是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地的情报部门主管!
11日中午12点45分,郑某的家人发现他过世,并向警方报案。警方没有发现任何遗书。




在他死亡前一天,郑某曾经和部分同事打电话,暗示可能会做出极端的选择。
于是,警方初步推测,郑某应当是自杀。
——或者说,是“畏罪自杀”。
在他死亡前,他已经被停职处分、立案调查:因为他涉嫌销毁关键证据。




在踩踏事故发生后,韩国成立了特殊调查组,来调查相关部门是否有渎职行为。
他们发现,在踩踏事故发生后,郑某下令删除一份内部情报报告,而这份报告事先警告了万圣节期间梨泰院人员聚集,很可能会发生安全事故!
在这份报告中,他们内部已经知晓了在万圣节期间梨泰院人流量巨大,甚至特别标明了这条出事的小巷十分危险!




警方早就已经预测到了当天会有事故,但他们仍然什么都没有做……
而在事故真正发生后,郑某第一时间销毁了这份上传到警察信息管理系统的报告书,甚至还笼络、怂恿部门职员,删除他们电脑里面保存的报告原件。
他声称:“原则上,上传到警察内部的计算机网络后,是不留下报告书原件的,所以是按规定进行”。
但在私下里,他却暗示其他人——上面授意删掉,假装不存在这份报告!




在特殊调查组发现删除记录后,郑某被停职调查。
然而,还没有开始问询,他就“自杀”了……
所以,他也自然不会再透露究竟是谁授意让他删掉,又是为什么要删掉。
一条线索断在了这里。
但是,除了这位自杀的警官之外,当天龙山警察局的很多行动,也都透露着重重疑团。
根据韩国媒体报道,在事故发生前,警方已经接到了整整11通报警电话,警告当天人流量过大,十分拥挤。
从晚上6点半,一直到事故发生的10点15分——近四个小时的时间,警察却没有做出有效应对。




6点34分,第一通报警电话打进来时,就已经指明事故区域十分危险。
“梨泰院有一条狭窄小巷,我看到这里有在夜店排队的人,有从梨泰院地铁站出来的人,还有逛街的人,不同方向的人流挤在一起上下坡,我很担心。人都已经下不来了,但还是一直一直有人涌上来,有人在往上推,很可能会因为拥挤发生事故。警察应该快点派人来控制一下。”




8点09分,第二通报警电话打进来。
“梨泰院人太多了,车堵住了,人也被挤在一起,乱成一团有很多人跌倒、受伤,这里很混乱,必须有人组织。”
——如果人流量极大的地区有人跌倒,那么离严重的踩踏事故,事实上也就只差一步。
这种情况下,警方应该立刻出警、控制人流量,疏散人群,防止更加严重的事故发生。
但警方没有这么做。




8点33分,再次有人警告:“人们在大街上跌倒,太危险了,已经失控了。有人晕倒了!会出现严重意外,我拍了视频,怎么发给你呢?”
8点53分,又有人报警:“人太多了,快要被压死了,这里一片混乱,乱成一团。”
9点00分,有人报警道:
“这么多人在这里,人挤人——马上就要发生一场重大的事故了,所有人都被卡住了!你们需要立刻来控制局面!!!”




9点02分:“梨泰院的人太多了,人们在街上互相拥挤,这样下去真要酿成大错了。请做点什么吧,真的会有人死掉的!”
9点07分:“请一定要过来,这里严重拥挤,拜托来控制一下吧,需要隔开一条路才能让人们有序通行。”
9点10分:“梨泰院太挤了,里面的孩子们都被压死了!不是某个商店,而是一整条街都如此!”
9点51分:“我们在梨泰院的俱乐部里面,人太多了,需要警察来控制局面,你们能尽快来吗?这里真的很危险。”




从10点钟开始,每一通报警电话里面都被尖叫声充斥,人们在绝望中大喊着。
10点00分:“梨泰院人太多了!太拥挤了!!人们被推来推去!!我想人们会被压倒的!!!请控制这里的人群!”
10点11分:“我们要被压死了!!大家都乱套了!就像灾难一样!!救命!梨泰院的后街、后街!”
而且,韩国媒体甚至还声称,当天从晚上6点到10点,警方接到的电话不只11通,而是有整整79通!




无论如何——不管警方接到了多少报警电话,他们一共只出警4次,其余均以“现场已经有警员”为借口,搪塞了过去。
在这四次出警中,警察也只是疏散了现场人群,将人群引导到人行道后就结束行动,而后再次离开!既没有补充现场机动警员,也没有控制人流量!
到10点半,事故发生的时候,现场仅仅只有1名警察,正在徒劳地指挥着人群,请求人们不要继续向前……






但真的是警察不知道如何应对吗?
要知道,梨泰院历年都是万圣节活动的重要地点,而负责这片区域的龙山区警察局也在很久之前就已经开始“准备”:从可能有人闹事到性骚扰,甚至还为醉倒在路边的人准备了毯子,防止他们冻死。
偏偏就是没有所有活动都应该准备的踩踏预案。




更让人困惑的是,龙山警察署署长李林宰,在事发当天虽然准确掌握了当时的情况,却没有采取及时、适当的应对措施,也没有及时向上级报告。
在有警员报告拥挤后,他在当天晚上10点,就到达了绿沙坪站附近——这里离警察局仅仅只有步行几分钟的距离,而警察局离事发地只有130米。




那个时候,事故还未发生,如果他立刻去调动警员疏散人群,也许一切还来得及。
但是,这位署长却拒绝走路,一定要在街道已经极为拥挤的情况下坚持坐车,花了整整一个小时,一直到晚上11点5分,才到达警察局。




再往上一级的韩国警察厅厅长,一整夜都不见踪影。
他声称自己当天正在露营,因此没有接到电话、没有看到短信,在熟睡中错过了……
而韩国行政安全部灾害安全管理本部,更是从始至终就没有听到过梨泰院可能人流量过大的报告。
他们得到相关报告的时间,已经是晚10点48分,此时距离事故发生已经过去了33分钟。
每一环的纰漏,一点一点酿成了这个严重的惨案:梨泰院踩踏事故,成为2014年世越号沉船导致304人遇难之后,韩国单次丧生人数最多的重大事故。
与此同时,也有在这次惨案中韩国警方表现出来的拖沓无能,也让很多人联想到当年的世越号事故。




当时,警方在接到世越号发生事故后,也拖沓延迟,隔了很久才去救援,甚至阻拦民间救援团。
甚至有很多人在之后怀疑,世越号可能是一场邪教献祭,而非先前认为的事故。




现在,梨泰院踩踏事故仍然在调查之中。
事情越来越扑朔迷离,也似乎牵涉到了更多的内幕。
只能说,希望真相最终能够水落石出,让真正应该为此负责的人得到惩罚,让死者能够安息吧……




我是报姐 英国报姐
https://mp.weixin.qq.com/s/_w2-UV_gtRQ58rL7orarOQ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20-11-2022 10: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雖然是主辦當局沒處理好,感覺韓國人很偏向把一切問題的責任推在某某身上才能滿意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5-1-2025 08:10 PM , Processed in 0.079954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