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第二 于 10-8-2022 10:41 PM 编辑
《油壺偈》或者個人比較傾向把它翻成《大油鍋偈》是巴利三藏之外的《藏外典籍》的其中之一,有一百偈。這一百偈當中把他分為幾個主題:- (I)三寶的功德, (II)死隨念, (III)無常相, (IV)苦相, (V)非我相, (VI)不淨相, (VII)惡行的過患, (VIII)四護衛, (IX)緣起。
此偈頌相傳是Keḷani Tissa 錫蘭王因為誤把一位長老當成奸夫,把那位長老丟進大油鍋裡烹煮,在大油鍋裡的長老修觀後證得阿羅漢而說,據說長老受此業果因為過往曾故意煮死一只蒼蠅在沸騰的牛奶裡。
根據T. W. Rhys Davids所說這部作品的作者是一位懂得梵文的巴利學者然後說
Only such a man could have constructed in the elaborate and beautiful metre of the poem so delicate a specimen of mosaic-work in Sanskritised Pali.
(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建構出詩句的在闡述以及優美化方面,如此精緻的、鑲嵌細工的梵化巴利語標本。)
譯者按:什麼是梵化巴利語?應是指巴利語的文法走向梵文化。
個人參考Alastair Gornall 和 Aleix Ruiz-Falqués的英譯本,目前好像沒有中譯本,這是我第一次接觸到藏外典籍,出於《油壺偈》的名字的好奇,才想要知道裡面的內容。找不著中譯本,那麼只好自己自行翻譯,透過親身的翻譯對理解裡面的內容會比較深刻,這是把巴利翻譯作為業餘興趣的我所得到的一些經驗。
p/s:本人是業餘翻譯者,時間有限一天能翻譯的偈頌不多,會依主題不時的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