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礼资讯网

 找回密码
 注册

ADVERTISEMENT

楼主: 云力青争

【舊書古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6-8-2006 02: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0 云力青争 的帖子

杨永先生整理的那个朱砂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云力青争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6-8-2006 02:1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唔讲得 于 6-8-2006 02:05 PM 发表
杨永先生整理的那个朱砂掌~


有看过一些讯息,杨永先生的哪套好象还能改善视力的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6-8-2006 04:05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2 云力青争 的帖子

哦~这洒家就不清楚,只知道如果只完整的练好那个第三部功,双臂会很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06 12:3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太极拳辞典

人民体育出版社
余功保 编著
2006 年 1 月 第 1 次印刷

正!!!!
一流!!!
简直就是武林秘诀!!!!


[ 本帖最后由 过路侠 于 8-8-2006 12:34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06 08:1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4 过路侠 的帖子

你这帖应该发在置顶的【好書推薦區】一帖里咧。
这本书应该不便宜罢,洒家只有《精选太极拳辞典》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8-8-2006 06:1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今晚问问朋友先,借回来的~
精选太极拳辞典》还而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Follow Us
发表于 9-8-2006 07: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5 唔讲得 的帖子

人民币-19元
看过大马买70多零吉!!!

[ 本帖最后由 过路侠 于 9-8-2006 09:05 A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9-8-2006 08:0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46 和 #147 过路侠 的帖子

“精选”是简版啊!好啦在此不多谈,洒家要搬去【好書推薦區】里继续谈,毕竟这里是谈旧书古籍哦。



[ 本帖最后由 唔讲得 于 9-8-2006 12:31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9-8-2006 07:20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日子里剐过了不少电子书,近期在上载着,希望到时可以和大家分享,不少是写旧书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力青争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0-8-2006 01:25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潇郎 于 9-8-2006 07:20 PM 发表
这些日子里剐过了不少电子书,近期在上载着,希望到时可以和大家分享,不少是写旧书来的。。。


也有谈到旧书的,那请上传来与大家分享,欢迎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力青争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14-8-2006 08:4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浑元一气功图解>> 此书作者乃金警钟先生,1937年由中西书局出版和发行,书厚约二百余面,图片150帧。我这书少了两面目录和两面附有图片的内页,缺少的图片有作者的肖像、嵩山少林寺山门近影(民国17年被焚后之肃条情景)以及少林寺壁画,这可从以前买的影印本所见(天津市古籍书店影印)。

金警钟(别号)原名金恩忠,字泽臣,号疯癫客,是民国时期赫赫有名的武术大师。1903年出身于北京望族,习得家传少林拳法,曾随其护院朱冠朋学潭腿、从名拳师杨德山习练少林六合拳,又拜在殷德魁门下学习罗汉拳和八仙拳剑,之后三游嵩山,得少林寺方丈"金罗汉"妙兴大师授艺,尽得少林内外功秘法,包括少林七十二艺,所练之功贯顶开石,炉火纯青,已达登峰造极之境。民国十二年,作者毕业于毓英中学后感慨国事日非,毅然弃学从军并屡次平乱有功。在军队里他也传授了中华刺枪术和大刀术等等。其时有日本人欲请他东渡传艺,酬于厚金皆不为其所动,并说此乃国粹,岂可盗卖于仇敌!一日,北平的张汉卿将军因事与日本军官会晤后共同进餐,其中一军官口出狂言,拔出战刀挑一块肉送至当时也陪席的作者嘴边,只见他泰然自若,然后气发丹田,一口将战刀刀尖咬断,震惊在场的日本军官,凶焰顿收!金警钟文武双全,亦雅好读书,书斋名曰“破书钝剑楼”,闲居时,喜研学书法。其著作有中华刺枪术教范、中华刺枪术学理、中华刺枪术图说、实用大刀术,国术名人录、少林七十二艺练法、射箭练法、柔身剑图解、拧棒练法、擒拿术图解、刚柔拳图解以及此书浑元一气功图解等,尤以少林七十二艺练法更获得武术界人士极大的反响!除此之外,他也曾创办过国术周刊。作者于80年代初无疾而终,一身绝技未传后人。(注:民国版的少林七十二艺练法一书世面难见,目前虽有幸遇着,只可惜价高,一时踌躇未能拿下)

作者在书中提及他生性好武,尤嗜少林拳棒,看了妙兴大师演示之后,觉得市俗所练的少林拳一如花拳绣腿,已失去少林的真谛了。作者将妙兴大师所授的罗汉功(文火)和外丹图(武火),分健脏强身、避坚以及避锐这三步功夫,加上原有的经验和心得而著作了这部图解,强调首先必须练习气功,练气大成,得道必高!若习得上述之三步功夫以上,将会由刚转柔,就是已进入了内功佳境,然一般人杂事缠身,不若释教中人那样六根清静,七情断绝,于练气功夫自又更易练成。不过若能练至第三步功,筋骨坚实,不畏一般的袭击,足能自卫防身,所谓金钟罩铁布衫者亦不过此三步功夫也。

作者说,浑元一气功,就是练气运血,使血液运通周身筋肉间,气息充满百脉之中,逐渐充实而坚强之,使气随意注,从腋肋渐达欲用之部位并延长呼吸量,总而言之,气血强,人亦健康强壮矣。浑元一气功,可以使气贯通周身,鼓气首胸腹臂腿间,用木棍铁尺猛击而毫发无损,反而棍断尺折矣,只有面部之两颊以及鼻孔唯行气所不能达。此功法分三步功夫,三种练法:初为准备功夫之无我无他式,使心静神敛,丹田镇静,次为初步功夫之吞吐八式和散气六式,附澄心静气式,此第一步功纯为健脏强身之法,百日即能见效。二步功夫之排打五式和三步功夫之操功五式皆为自卫防身之进阶,习之一年可不畏木棍铁尺之击,三年周身均可避坚,精习五年避锐可成,不畏钢刀利刃。练完上述功法后必须再练调和功夫即按摩功,将之前练功之"火"给予及时疏放,以免发生火毒攻心之症状,此退火术至关重要。

另外,书里有一章节"嵩山少林寺记游",记述了作者曾三次游览少林寺(寺未被焚前和焚后)所见过的情景,此为不可多得的关于少林寺的文献记录。


目录:

演著者肖像/演著者客渖与日人剑道会比武获胜后摄影

嵩山少林寺山门近影/少林寺壁画

演著者练功摄影
1. 贯顶:开砖/铁尺击头
2. 排肋:铁扫帚击肋/铁尺击肋
3. 以掌开砖/鹰翼功
4. 避锐图(以枪抵腹部)/上桩图(以棍端强抵腹部同时吞吐以期气随意注)
5. 拧棒图(藉拧棒姿势使气力贯四肢百骸)/迎面骨开砖
6. 以指卷一分五厚二寸宽铁板/以臂卷二分厚二寸宽钢板
7. 避坚图(用利刃坎击右臂不伤其食指伸直乃引气用意也)/蛤蟆鼓气图(马步举手形似蛤蟆鼓气作势包罗周身虽不显如何肥壮但韧性极强)

演著者学生张国栋练功摄影:击腹/击胸/击头/击太阳穴未碎/击太阳穴已碎。 演著者学生张志华练功摄影:吞吐/贯顶

演著者学生刘文敏练功摄影:排打/散气/摄影者肖像

北宁国术会会长郭寿臣君序

天津道德武学社社长孙锡坤君序

北宁国术会干事吴宗周君序

天津国术竞进社干事张志华君序

演著者历略

嵩山少林寺记游

引言

概论:腑脏解/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气血解/气之真义/拳与气之法理/养气解/练气解/运气解/三害四忌五要解

浑元一气功与生理上之效果:肠胃强固/脑力充实/胆力强壮/神经镇定/肺脏健强

浑元一气功与心理上之效果:第一时期/第二时期/第三时期/第四时期

图解:

准备功夫:无我无他式

初步功夫:吞吐功:吞吐第一式/吞吐第二式/吞吐第三式/吞吐第四式/吞吐第五式/吞吐第六式/吞吐第七式/吞吐第八式

澄心静气式

散气功:散气第一式/散气第二式/散气第三式/散气第四式/散气第五式/散气第六式

二步功夫:排打功:排打第一式/排打第二式/排打第三式/排打第四式/排打第五式

三步功夫:操功:操功第一式/操功第二式/操功第三式/操功第四式/操功第五式

调和功夫:按摩功:按摩第一式/按摩第二式/按摩第三式/按摩第四式/按摩第五式/按摩第六式/按摩第七式/按摩第八式

散步式

附注:浑元一气功习者注意事项/浑元一气功操手应用功夫(书末附有操手豆囊架二图)


待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6 07:1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云力青争 于 10-8-2006 01:25 AM 发表


也有谈到旧书的,那请上传来与大家分享,欢迎欢迎!


增演易经洗髓内功图说

达摩洗髓易经经

有些比较新的,可以在这里发表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7-8-2006 07:17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2 潇郎 的帖子

新的发表在置顶的【好書推薦區】一帖里比较合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6 07:42 AM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我不知道是不是好书呀,呵呵~
这该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6 08:10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4 潇郎 的帖子

但洒家知道它们是好书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18-8-2006 08:3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是坏书,贴上来后得删掉吗?
放着不理该不会扣分吧?
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ADVERTISEMENT

发表于 18-8-2006 08:46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6 潇郎 的帖子

呵呵~如是坏书会有拳友们通知你删掉的,版主不会扣分的啦。
可怜那帖可是冷静得很啊,大家也应该多多去那里灌灌帖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力青争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8-2006 09:44 PM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唔兄多次在此帖帮忙给予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力青争 该用户已被删除
 楼主| 发表于 20-8-2006 09:53 PM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是子静坐法续编>> 本帖第33楼曾经介绍过蒋维乔先生的<<因是子静坐法>>,欲知前编及作者生平简介,请移步一观!此次书影中的<<订正因是子静坐法>>是另外一册,特意将之与续编合拍以示完整。此两册线装正续集是由商务印书馆分别于民国22至23年间(1933-1934)出版,续编共有32叶64面。

作者在续编的叙例中就提及撰此续集的原因有二:因正编行销数万册,学习者众,投函亦络绎不绝,作者苦于无法将之后的经历一一告知,故再次欲借助文字以表达近年来的一些想法,此其一;二是正编乃道家著作,而作者平时却常谈及佛法,自然有人起疑,故出版续编以释外间之疑。作者说道家方法足以却病延年,虽有成道之说却不足以超脱生死,只是福报较长罢了;而佛家方法,下手即以超脱生死为目的,却病延年次之,实为最佳修炼之法,而此续编与前编迥异,依据小止观及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而作,乃佛家方法也。作者在民国三年著<<因是子静坐法>>时就喜翻阅释典,至民国六年方专心于佛学,舍弃昔年之静坐法而改习佛家止观法亦不过数年,本无意撰此续编,因上述原因而不得不为之。

现将目录及各章节节录合并如下:

第一章:静坐前后之调和工夫

第一节 调饮食:
食后微饱即止,过多必增加肠胃负担,气急身满,坐不得安;过少恐有营养不足,身体衰弱之虑,亦影响静坐。食物不宜浓厚,能素食最佳。静坐宜在早晨空腹时或平常食后二小时方可入坐。

第二节 调睡眠:
睡眠过多则心神昏昧,过少体力未能回复,心神虚恍,于静坐不宜,故睡眠要定时和节制。

第三节 调伏三毒:
三毒者乃贪欲、嗔恚以及愚痴,人之烦恼皆由此而生,实为修道之大障碍,故必调伏之。(一) 贪欲——欲爱为未来世投胎成身之因,死死生生相继不断,可见淫欲为生死根本。修道之人,欲了脱生死必先断淫欲。(二) 嗔恚——由贪欲某事物而起,得之则喜,不得则嗔,往往一念之嗔而致斗争仇杀。(三) 愚痴——亦称无明,一切众生,本具明镜之心,自无始以来为妄想蔽覆,逐生妄执,种种颠倒,造作罪业,又为贪与嗔之根本。

第四节 调身:
即调和静坐前、坐时及坐后应当做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比如坐前应心平气和,坐时如何盘膝如何矫正姿势,坐后应如何收功等等作者皆有论及。

第五节 调息:
一呼一吸名之为息,作者在此节中言及息有四相,静坐前后应如何调节呼吸。

第六节 调心:
静坐前后应如何调伏妄心,勿令胡思乱想,于此皆有提供一些方法。


第二章:正修止观工夫

第一节 修止:
入坐时止息妄念,方法有三:
(一) 系缘止——心中起念即心之所缘,忽东忽西变换不停,谓之攀缘,须系此心念于一处,不至散乱,有五种方法。1) 系心顶上:可于昏沉时偶一用之,若行之过久恐有头晕之患。2) 系心发际:专注于此发黑肉白之交际处,心念易止,然久则眼好上视或眩晕而见黄赤等颜色,只能偶一用之。3) 系心鼻端:偶一为之否则有使血液上行之患。4) 系心脐下:此法较为稳妥,盖心念专注于身之某处,血液亦随之集注,而血液应使下降方无患害。5) 系心于地:将心念专注于座下之地,可使气血随心下降,且能使心念超出躯壳之外,此法亦稳妥然较不适宜初学者。
(二) 制心止——于心念起处制之,断其攀缘使不流动。习系缘止纯熟后可修此法。然有意制心,制和心都是妄念,以妄制妄,其妄益增。作者常用如下之简便方法:入坐时先将身心一切放下,然后回光返照,于前念已灭后念未起之际,看清念头所起之处,一直照下,不令攀缘,此妄念自然销落,心静就能达于无念之境。
(三) 体真止——前法之制心止优于系缘止,而此法体真止又优于制心止,以上诸法皆为由浅入深之工夫。细细体会心中所念一切事物实为虚妄,了无实在,过去、现在和未来妄念于心皆无可执著,则心不取,无依无著,毋须有意制之,自然止息。

第二节 修观:
应自己觉察贪嗔痴三毒,何者偏多即以修观法治之。
(一) 淫欲多者应修不净观。吾身由精卵受胎,成胎之处及出胎之后,里里外外,不净之物充满其中,比如人身九窍,无时不流臭液等等,久久观察,淫欲自灭。
(二) 嗔恚多者应修慈悲观。当念众生平等,若吾之身心愿得种种快乐,应发慈心,推己及人,初为亲人后至所怨憎之人,怨亲平等,了无分别,方谓大慈。如此常常观察,嗔恚之病自然消除。
(三) 愚痴——愚痴者应修因缘观。世间一切事物皆从内因外缘而生,可见凡物之生,了无自性,因缘凑合而生,因缘分散而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吾身亦然。如是常常观察自能豁破愚痴,发生智慧。

第三节 止观双修:
前述止观法因一心之运用,或偏于止或偏于观,实则念念归一为止,了了分明为观,二者皆不能离,止若无观,心必昏沉,观若无止,心必散乱,止观双修,方为有效。
(一) 对治浮沉之心:静坐时若心浮动,轻躁不安,应修止以止之。若心昏暗,时欲沉睡,应修观以照之。二者可交替互用,视何者为宜。
(二) 对治定中细心:止观法习之既久,即得入定,定中心细,若自觉此身如同太虚,十分快乐,亦即仍不得解脱也。若知快乐亦是虚妄不实,不贪不执,是为修止。修止后若能不执著一毫定见,是为修观,功候纯熟自得解脱。
(三) 定慧均等:修止功久能得禅定,修观功久能生真彗。若定多慧少则为痴定,应当修观照了,使心境了明。若慧多定少,心即动散,应当修止则得定心。

第四节 随时对境修止观:
吾身决不能无俗事牵累,若于静坐之外不复修持,则功夫间断矣,故必常修一切时与一切境。何谓一切时?即行、住、坐、卧、作事及言语。何谓一切境?即六根所对之六尘境:眼对色、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身对触以及意对法。作者对时与境皆有一一言及,在此只节录"行时",余者约略相同,不作赘述。每于行时,应想为何事而行,若为烦恼、不善及无益事即不应行,反之则行。当了知行心及行中所现动作皆是虚妄不实,毫不可得时则妄念自息,此为行中修止。又因先起心而后动其身,见于行为,有此行则有一切烦恼善恶等业,即当反观其心,念念迁流,了无实在,可知行者及行中所现动作皆是空寂,此为行中修观。

第五节 念佛止观:
若多障之人,学习止观而不能成就者,可专心一志念"南无阿弥陀佛"六字,将粗乱妄念攀缘于此六字名号,即收束无数妄念归于一念,精熟后妄念自能脱落,此为修止。又念佛时观想阿弥陀佛现在我前,无量光明,无量壮严,久久行之则我与佛互相为缘,现在当来必得见佛,此即修观也。以上所述均依仗佛力,极易下手,无论何人,何时何地皆可习之,唯在信之笃,愿之却和行之力三者不可缺一也。


第三章:善根发现

第一节 息道善根发现:
若善修止观法于静坐中,身心必能渐至入定而湛然空寂,不见我之身心,如是经年累月,忽觉身心有动痒、冷暖、轻重和涩滑等感触次第而起;又或遍身毛孔悉皆虚疏,心地开明,犹见身内各物,是为息道善根发现之相。

第二节 不净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腐坏流脓或见自身污蔑狼籍,白骨节节相拄;又或见他身以及飞禽走兽,甚而山林树木各种物件,比如衣物饮食等等,悉皆不净,此观发时能破一切贪著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三节 慈悲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以至怨憎之人甚而世间一切万物皆得安乐,是为慈悲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四节 因缘观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生觉悟之心,于三世中不见我与人之分别;又觉心念起时必仗因托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著之见而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涌泉,是为因缘观善根发现之相。

第四节 念佛善根发现:
若于定中忽念诸佛,见佛身相或闻佛说法,普度一切众生,功德巍巍,无量光明,如是种种妙善境界,是为念佛善根发现之相。

以上种种善根发现,万不可有意求之,唯恐著魔。又于善根发现之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执著,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可也。


第四章:觉知魔事
入坐时若心地不清静,魔事即生。魔事者如现恶神猛兽或现男女之形又或一般足于动乱人心之境界,如此种种当设法使一心不乱,即魔不能扰,可以止观二法行之。若止观法仍无法驱之,可默诵佛号,邪不胜正,自然灭矣。总之,魔境生或灭,心不为所动,心无所住,安能见魔!作者说他习静坐三十余年未遇魔事,而有一跟随者习之数年颇有成效,忽有一夕突见众多裸女围而鼓噪,急摄其心,可魔不退,遑急之间默诵佛号,魔境立灭,而其时,某君尚未笃信佛教,临时应用已可见效,故知此为却魔之妙法!


第五章:治病
止观方法以超脱生死为目的,其用意原不在治病,然人身有旧病重发或不善调身心息以致生病患,时而闻之。治病方法不出以下二种。一为察知病源:外病内病皆由血脉不调而起,人之患病,又往往由心骤生,故察知病源所在,仍从内心治之,其收效乃较药石为灵。二为对治疾病:内心治病法仍不出止观二者。用止治病,可心注脐下处,血液亦随之凝集该处,凝集力愈充,运行之力愈强,运行力愈强,血液无阻滞,血脉调和,百病可治矣。又或可将心意凝集于病患处而行之。平时行住坐卧皆可将心意凝集于足底,亦可起到治病之效,因一切病患皆由气血上逆所致,今止心足底则气血自然下降而获得调和。又如了知世间一切皆空,种种病患亦是虚诳现象,心若寂然而止,自能治病,此为最上乘之用止治病法。用观治病,观想运心,可以吹、呼、嘻、呵、嘘及哂六字诀针对各部内在器官行之,此法他书亦常见,故不在此赘述。此外,作者又有十二息法治病,利用某种假想观念,以心意之力渐次影响身体,久久行之自然有效。而最上乘之用观治病法,还是返观自己身心之法,就是本来虚妄不实,求身求心都不可得,何况是病,且疾病又是虚诳中之虚诳现象。


第六章:证果
作者论述修习止观是为超脱生死,然因心量之广狭不同,其证果乃有小乘大乘之别。小乘者比如声闻果和缘觉果,只能自度而不能度人;反之大乘者如菩萨果即可普度众生。于此作者主张禅净双修法,禅即禅门止观法;净即默念佛号,依仗阿弥陀佛之力,然须"信愿行"三者方得有效。


佛学大要
作者于此章节论述佛学约十余面,再加上前述之种种佛家静坐法,比之佛经,较能易于理解,迅速掌握佛学要点和静坐要法,由此而入再旁及他经,即可触类旁通矣。


待续..........

[ 本帖最后由 云力青争 于 20-8-2006 10:42 PM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1-8-2006 07:59 AM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58 云力青争 的帖子

甭客气,大家都是好书之人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ADVERTISEMENT


版权所有 © 1996-2023 Cari Internet Sdn Bhd (483575-W)|IPSERVERONE 提供云主机|广告刊登|关于我们|私隐权|免控|投诉|联络|脸书|佳礼资讯网

GMT+8, 28-4-2024 10:13 PM , Processed in 0.058490 second(s), 2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