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八大神咒釋義 咒語是在道法的過程中配合符,印,罡,訣,法器來行道施法,代神明宣言的一種咒術,是行法演道的核心手段。是修道之士日常生活中防身保命的武器,也是溝通神靈的媒介,更是驅妖除邪的法寶。 《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卷三十六說:「夫大法旨要三局,一則行咒,二則行符,三則行法。咒者上天之秘語也,群真萬靈隨咒呼召,隨氣下降」。可見在道教法術中,道教咒語佔有很重要的地位。 《皇經集注》卷五《神咒品第一章》雲:以經中秘法語,能度人籙仙,制星,制魔,制水,鎮五方,濟法界,故曰神咒。從此可看出咒是神明宣經說法的秘言法旨,是具有很多神通力量的一種語言。 咒語的種類很多,廣泛應用在道教各類法事科儀及日常生活中。如召請,祝禳,修煉,鎮伏,洗漱,飲食等等。 我們今天常看到的八大神咒是道士日常功課中用來滌除心中罪孽,衛護心神,請召神明護持,開經演道所用。是學道修道入門必修必會之咒。我等應熟記於心。 八大神咒出自《早晚功課經》,是道教諸多門派廣泛普遍遵行的幾種常用咒語。目前網絡上很多道友對這些咒語的內涵並不能完全理解,我今嘗試淺顯的語言來釋義,希望能更好的使道教咒語廣被人知。 ●【淨心神咒】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智慧明淨,心神安寧
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淨心神咒為八神咒之首,顧名思義為修道之人早晚功課及學煉符法時淨化身心,排除雜念,安定心神時所用之咒。此咒能使凡心入於冥寂,返觀道心,入於清靜之中。並有保魂護魄的作用。 ◎太上台星應變無停
語釋:太上者即為太上老君,在此為大道之尊神,居上清境,名道德天尊,為道教三寶之師寶。 三台者即三台星君。唐杜牧有詩云:「三台星裡拜文星」。應變無停是指大道(太上)無處不在,易處於運動中的狀態,變者變化也。《清靜經》雲:「大道無情運行日月」是也。 ◎驅邪縛魅保命護身
語釋:大道隨聲感應,無處不在能驅除邪祟,而弘護正道,衛護修道之士能身心安泰,不受鬼魅侵擾。 ◎智慧明淨心神安寧
語釋:此言常誦此咒能使人智慧開朗,靈臺明淨,摒除雜念,心道合一,神明安寧。不染六塵。 ◎三魂永久魄無喪傾
語釋:三魂者:《雲笈七簽》雲:「人有三魂一名胎光,二名爽靈,三名幽精。胎光主命,爽靈主財祿,幽精主災衰。三魂為陽,易上升,故應常守三魂。七魄為:屍拘,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 一代丹道大師魏伯陽真人在《周易參同契》說:陽神曰魂,陰神曰魄。七魄為陰神,故其性使人性堅貪嫉,遺精好色,迷失自我,暴斂奢淫。故修道之人使三婚永固,七魄安然。 布壇施法,修煉功課之前都應先誦持此咒,寧靜心神,使心神歸於正道,魂魄安固。從此可看出修道之下手功夫即先修心。 ●【淨口神咒】
丹朱口神,吐穢除氛
舌神正倫,通命養神
羅千齒神,卻邪衛真
喉神虎賁,氣神引津
心神丹元,令我通真
思神煉液,道氣長存 淨口神咒含有兩層真意,一為:我人生於世俗,難免謗經毀道,妄言他人之過。更有世人不信鬼神,指天罵地,綺語兩舌,咒詛諛曲。此皆為口業。另居於塵俗,三葷五腥難免避諱。口氣腥檀羶臭。誦經論法,污穢三寶。故應常誦淨口神咒消除口業,祈請正神,滌除口中穢氣。清靜口舌後方能誦經念咒,通真達道。 語釋:按《黃庭內景真經》雲:
口神為丹朱,舌神為正倫,齒神為羅千,喉神為虎賁,炁神導引津液,心神固守丹元。
口中常有穢氣故應常吐故納新,呼吐污濁之氣於外,吸引清新之氣於內。
其法有六:噓、呵、呼、呬、吹、嘻六氣之法,能使五臟六腑康泰。 《太平御覽》雲:真人道士常吐納以和六液。另通過舌神吞嚥津液,可保津液。
丹經有云:;白玉齒邊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長年。這樣引吞津液直接人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故能通命養神。 道家認為牙齒為堅硬之物,能摧萬物而食之,故能驅除邪魅。喉為吞嚥之重樓,口中之液為玄泉,故吞嚥生津聚精,滋養精氣。 心為五臟之主宰,丹元為體內元神,是主宰思慮意識,體內生機之神。思神是指存想體內口部諸神,煉液是運煉體內玉液還丹。此咒令口齒喉舌心思之元神,除口中之罪業,清口之濁氣。心神與道合一,存無守有,長生久視,道炁常存。 ●【淨身神咒】
靈寶天尊,安慰身形
弟子魂魄,五臟玄冥
青龍白虎,隊仗紛紜
朱雀玄武,侍衛我身 淨身神咒可令身體內的四正之神歸於正位,消除身業,擁護身形,保衛道體,所謂身業即殺盜透淫等罪。使修道之人身體清靜,能以清靜之身感召神靈。 語釋:靈寶天尊為三清境第二尊神,居上清真境,為經寶。
念誦此咒時要萬法俱忘,心神合一,神寧泰定。
眼內視神光煥於玉闕,耳返聽妙韻於瓊台,心存靈寶天尊於上,三魂七魄不外遊,五臟靈神玄冥。玄者玄妙,冥者寂靜。安慰為靜養,身形安穩,五臟之氣化為四正神獸,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侍衛自身左右前後,養護肝肺心腎。自能修成道果。 ●【安土地神咒】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
岳瀆真官,土地祗靈
左社右稷,不得妄驚
迴向正道,內外澄清
各安方位,備守壇庭
太上有命,搜捕邪精
護法神王,保衛誦經
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大聖元始安鎮大天尊 此咒為結壇行法召遣土地山神,以使之代為凡夫奏告上天,保衛正道時所用。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
語釋: 元始為道教三清之一,號元始天尊,居玉清聖境,
安為穩定,鎮為鎮守,普告是廣而宣告。萬靈是指山川河嶽十方之萬靈眾神。
此句是以奉元始天尊法令,召告十方法界萬靈神眾。
此中需要存想元始天尊法像。 ◎岳瀆真官,土地祗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骩url=home.php?mod=space&uid=1968553]@[/url]
語釋: 山岳河瀆,山川大地一切神靈,社稷為正神,即福德正神。
社為古代祭祀地神之處,稷為糧食作物,是百穀之長。傳有百穗。
在此廣泛指山川河嶽之神神龍神土地等神靈。
不得妄驚指不妄自擾亂驚惶。 ◎迴向正道,內外澄清,各安方位,備守壇庭
語釋: 有的門及有的修道之人自視功高,不用此咒。
殊不知山川地神是備壇守護不可缺少的護法,
一來可命他們護衛傳達,
二來能領他們皈依大道。
澄清是指身心內外似水之清,走入光明大道。內淨其心,外淨其身。
各安方位此處是指神靈依此備護好自己的位置,各安守崗位。
在家誦經者可將壇庭誦作:「備守家庭」 如是律壇則又應誦作「備守律壇」。 ◎太上有命,搜捕邪精,護法神王,保衛誦經
語釋:太上有命是指奉太上老君敕令,各地山川神靈搜捕妖邪,不得作祟於人間,弘揚道法,保衛家國社稷。使人們幸福,世界太平,並且保衛誦經者。 ◎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語釋:皈者,反黑為白,轉染成淨,把凡心住於正念清淨境界成就道心。
依者身之依怙,如子戀母。
元亨利貞出自《易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亨者嘉之會也,利者義之和也,貞者事之幹也。
此為君子之四德。
故土地神明行具君子之德,皈依大道。 ●【金光神咒】
天地玄宗,萬氣本根
廣修億劫,證吾神通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誦持萬遍,身有光明
三界侍衛,五帝司迎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
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
洞慧交徹,五氣騰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此金光神咒以修煉道體之心性為主,主張以內煉金光元神護體,降魔衛道!
此咒因其用途廣泛,法威強大。所以為道門秘咒神咒,其咒暗藏修煉之法。
各門派的修法也不盡相同,民間道派也有很多關於此咒的秘法,或用此咒結金光諱為符令;或是運潛金光,內煉成丹;或悟道修真,雷神護衛;或加持法寶,遁地偷天。 ◎金光神咒
註釋: 金光為道之發見,神之神光。金者剛強不壞之意,求道者玄功廣博,光華外著,足以驅鬼魅、斬妖氣,役神將。如金器之剛強不屈,灼然赫奕也,是號金光。 ◎天地玄宗,萬炁本根
註解:天地,一陰一陽;玄者道也,宗者萬事萬物根本。
故玄宗雖云浩渺,莫非天地化生,道之體現。
萬炁,總括萬事萬物,天地變化也,勿泥本根源頭也。
言天地之眾炁莫非陰陽合散所為,是天地有萬氣炁之本根也。 ◎廣修萬劫,證吾神通
註解:廣,博也.修,修持,即煉玄之功也。
萬劫,言其修鏈歷經浩劫之多也。
蓋煉玄之士,時時修奉、其數無窮,如萬劫之累修。
證,證明。神通,神明通靈。蓋神通本人所自有,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求道者能萬劫修持,則吾之神通不亦證明而擴充乎! ◎三界內外,惟道獨尊
註解: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令為天地水三界,宇宙之三界為無極,太極.有極三界.人之三界精氣神者,內而五臟六腑,外而手足耳目之類也。
此言天人內外.法界上下。惟,獨也。道,玄妙大道。
獨尊,言無有出其右者。
蓋有道而天地乃立;有道而民物斯順,故曰獨尊。 ◎體有金光,覆映吾身
註解:體,道體。金光,金罡之炁。
大道本無形體,道體蘊顯金光,依人為體至有金光,則充足於內而發乎外也。
覆,覆宥。映,庇映。吾身,求道者之身。
蓋人能志道則道不遠人,而身即是道,道即是身。
指修煉後金光圓滿,圍繞道體. ◎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註解:視,望也。天下惟有形者可見,大道本屬虛渺,故視而不見。
聽,以耳去聽。天下之有聲者可聞,大道湛寂清淨,故聽而不聞。
老子曰: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見名曰希.此言修煉者到離六塵,斷卻六根,無我境界. ◎包羅天地,養育群生
註解:至大莫如天地,然猶有可窮而道則無窮。
包羅者,所謂道通天地有形外也。此言道體廣大。
養育,受其孕育也。群生,兼人及眾物而言,而人之耳目口體,三元六府亦曰群生。
此言大道雖無形與聲,而涵天蓋地,群生莫不賴之養育也。 ◎受持萬遍,身有光明
註解:受持此咒者,於人以物與己受之,而持於心也。
萬遍,受持不怠也。萬者形容其多也.身,受持者之身。
光,金光。明,昭著。猶大學所謂德潤身也。 ◎三界侍衛,五帝伺迎
註解:三界,見前解。侍衛,尊衛其道也。
五帝,五方帝君,心肝脾肺腎也。
司,司其職。迎者,彼來此受,如主之迎賓也。此為修者存道體之 金光,三界上下,五老五帝都要迎候。 ◎萬神朝禮,役使雷霆
註解:萬神,尊且多。在天為眾神,在人為人之全體而言。
朝禮,同相集會也。蓋胎凝於紫府,百體畢具,如萬神朝禮於上帝也。
役使,聽其命令,無不達也。
雷霆,天之陽氣足以威天下者,
此言修道者一呼一吸莫非真陽之運動也。能運使雷霆萬鈞。 ◎鬼妖喪膽,精怪亡形
註解:鬼妖,背道之徒。喪膽,不敢肆也。
人身亦有鬼妖,道氣存則萬緣俱息,不啻失其膽也。
精怪,木精土怪。忘形,失其真形也。
此指聲色貨利而言也,既入道則諸念不生,不啻忘其形也。
修道者既證金光,則鬼魅邪祟則喪膽而顯露原形。 ◎內有霹靂,雷神隱名
註解:內,道體之 內。霹靂,雷聲。
金光威力甚大,一震而山河鎮動,萬物凜威,道之尊嚴亦猶是也。
雷神,先天一炁正神。隱名,三十六尊雷神名諱隱藏。
此言道雖尊嚴性本自寧,雷神隱藏攝伏精怪。 ◎洞慧交徹,五炁騰騰
註解:洞,空也。慧,靈也。
通靈交徹,五炁,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輝映,互相螢而無微不照,無幽不燭也。
五炁,五行之氣。騰騰,形容金光耀眼,五行正氣升騰。 ◎金光速現,覆護真人
註解:速現,現實時發見,猶云而時出之也。
金光本隱藏於性海之中,今日速現則其得力於平時者深矣。
覆護,金光遍體也。真人,求道者自稱。
真人云者覆其真性,無愧于人之道也。
此言神光護體,金光護法!
|